七出之条:不孝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
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
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因此可说是对于妻子的一种压迫。但另一方面在男性处于优势地位的古代社会中,也使女性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
在七出之条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无后”。所谓“无后”是指妻子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给夫家生个孩子来存续夫家的香烟。
在古代人看来,传宗接代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点不只是在古代,即使在今天,在有些地方,那些没有孩子或者没能生出男孩的女人,在家里的地位也是相当低的。
扩展资料:
同时,七出有其限制,用以保障妻子不被轻易休弃,亦即《唐律》中所规定的三不去,也就是说在三种情形下,即使是妻子符合七出的条件,丈夫也不能任意要求离婚。
三不去是指妻子曾经帮持父母服丧、娶妻时穷现在富有以及妻子的父母家族散亡,被休后可能无家可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出之条
七出之条也称“七去”,是中国封建社会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
七出之条语出《仪礼。丧服》包括: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整体来看,七出和七去的内容大多是以夫家整体家庭家族的利益为考量,凡是因为妻子的行为或身体状况,不能符合于这个考量,夫家或丈夫就可以提出离婚。相较而言,妻子要主动提出离婚的义绝,条件就严苛得多了,因此可以看为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一种压迫。
扩展资料:
历史发展
在汉代,虽然在礼制中已经有了“七去”的说法,也成为一般人休妻的重要准则,文献中记载的离婚例子,大多以七去为休妻的理由,但一直未成为具有强制性的规定,因此不按照七出原则而离婚的例子仍经常出现,例如著名的外交军事家班超,因为同僚说他沉溺于家室之乐,就愤而休妻。
一直到唐代的《唐律》之中,才把七出列入法律规定之中,规定不符合七出或其他离婚理由包括义绝、和离、违律成婚等而离婚者为违律必须受罚;
而其中仅有七出属于是丈夫或夫家单方面要求的离婚。但唐代时,离婚的法律规定执行仍较不严格,私下有不甚合律的理由离婚也常不被干涉,法律主要是在离婚其中一方不服而兴诉讼时,才由地方官员按律来作审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出之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七出一词要到唐代以后才正式出现,但其内容则完全源自于汉代记载于《大戴礼记》的“七去”,又称作“七弃”(参见“出母”、“出妻”、“休妻”)。“七去”内容如下:
不顺父母
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大戴礼中所说的理由是“逆德”,在传统中国,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的父母的重要性更胜过自身父母,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
无子
亦即妻子生不出子女来,理由是“绝世”,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无法生出子女来便使得这段婚姻失去意义。以《唐律》为例:妻年五十以上无子,听立庶以长。疏议据此认为四十九以下无子,未合出之。随传统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逐渐成熟,真正是以无子的原因而休妻的情形大为减少。
淫
指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也就是认为淫会造成妻所生之子女来路或辈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缘的混乱。当然,在古代,"淫"不止是指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
妒
指妻子好忌妒。理由是“乱家”,亦即认为妻子的凶悍忌妒会造成家庭不和。而许多看法中,更认为妻子对丈夫纳妾的忌嫉有害于家族的延续。
有恶疾
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盛”,是指不能一起参与祭祀,在传统中国,参与祖先祭祀是每个家族成员重要的职责,因此妻有恶疾所造成夫家的不便虽然必定不只是祭祀,但仍以此为主要的理由。
口多言
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喜欢嚼口舌、说是非,影响家庭和睦。理由是“离亲”,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女性尤其是辈分低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多表示意见,而妻子作为一个从原本家族外进来的成员,多话就被认为有离间家族和睦的可能。
窃盗
即偷东西。理由是“反义”,即不合乎应守的规矩。
扩展资料
历史意义
古代宗法伦理观念对婚姻十分重视,将婚礼置于礼之本的地位。《礼记·昬义》指出:“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婚姻是被认为人伦之始的。
但是,就当时的婚礼的内容来看,它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一夫一妻制和包办、买卖婚姻服务的。在统治阶级中,名义上的一夫一妻制和事实上的一夫多妻制并行而不悖。就礼制而言,正妻仅得为一人,但并不妨碍其夫占有妻以外的女性。这种事实上的多妻制具有强烈的等级制的特点。多妻的状况是同夫的身份、地位、权力等成正比的。
从婚姻成立的程序来看,奴隶制时代后期已经以聘娶婚作为主要的结婚方式。这种婚姻是以父母等尊长对子女、卑幼的婚事实行包办强迫为特征的,往往以聘娶为名,行买卖之实。
从七出和三不去的条件可以看出,婚姻的缔结与解除和夫妻双方的感情没有任何关系,没一条是有关感情的。
因为古代婚姻是两家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当事人的感受,所以古代社会才有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木头抱着走”的说法,因为一不能自己做主,二不能在结婚前见面,只听媒人说对方情况。婚姻的决定权在于父母,结婚、离婚都由父母说了算。所以才出现了《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陆游妻子唐氏的离婚悲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出三不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古人说的七出之条是指什么什么是七出之条的意思
1、七出之条:不孝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2、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3、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
七出之条指的是什么古人说的七出之条是指什么
1、"七出之条"是中国古代礼制中规定的七种允许丈夫休弃妻子的理由。这些理由包括不孝顺父母、无子、淫佚、嫉妒、患有恶疾、口多言和窃盗。2、七出,又称七弃,是在古代中国的法律和习俗中,规定丈夫可以休妻的七项条件。如果妻子符合这些条件之一,丈夫及其家族便有权要求离婚。3、这些条件主要从丈...
“七出三不去”中七出是古人休妻的法宝,而“三不去”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的“七出之条”是指如果嫁到夫家的女子有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这七项中的任何一项,男子便可以休掉妻子。不过,虽然男子可以根据“七出之条”休掉女子,但是古代也有“三不去”,这三种情况下面,男子是不能休掉妻子的。中国古代的“三不去”是指有所娶无所归、与...
古人常说的“七出之条”,是哪七条?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古人说的七出之条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称为“七出”或“七弃”的法律和礼制规定,允许丈夫基于某些理由休妻。这些理由主要从丈夫和家族的利益出发,但也为女性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以下是七出的具体内容:一、不顺父母 妻子如果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即“逆德”,这在传统中国被视为极其严重的品行不端。二、无子 妻子若未能...
古人说的七出之条是什么?
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因此可说是对于妻子的一种压迫。但另一方面在男性处于优势地位的古代社会中...
古人说的七出之条是指什么?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古代女子地位多低下?妻子告丈夫无论输赢,都要收监坐牢!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古代女子的生存环境有多么恶劣吧。封建时代,是男权社会,女子的社会地位低下,连基本的生存权力都被剥夺殆尽。比如婚姻关系中,男人是可以休妻的,即所谓的七出之条。那么,什么是七出呢?七出是古代男子休妻的七个理由,为人妻者,如占其一,即可被赶回娘家。具体内容最早见诸《...
一夫多妻的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合称“七出三不去”意思是说即使妻子犯有七出之条,但是有与丈夫为夫家长辈守孝三年的,娶妻之后富贵兴家的,妻子的娘家无人的,丈夫都不可以休妻,但犯恶疾和淫佚除外。如果丈夫除去以上理由无故休妻的,不但无效还会受到刑事处罚。这些都表现的古代婚姻制度,是从道德伦理上做出的要求,主要是为了维护家庭婚姻的稳定,...
老人常说的:生七不娶,暗九不过,这具体是男人的什么忌讳?
"生七不娶"是指有七出之条的女子不宜娶为妻子,"暗九不过"则是指老年人过了六十岁后,会避免过九的倍数岁数生日,担心不吉利。这些忌讳反映了中国的封建传统和习俗。在古代,女子受到诸多限制,而男子则可以有多个妻子。古人认为,女子若犯有"七出"之罪,即偷窃、不生育、淫邪、重病、善妒、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