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俗对联

请写出一~二副对联,关于福州民俗。(若回答得好,有追加悬赏)

  (一)
  聚多冠盖;
  春满壶觞。

  这是福州“中华老字号”聚春园里的一副对联。
  这副楹联是福州历代名联巧对中的一枝奇葩。说它巧,就巧在藏头冠顶,把酒店的名号“聚、春”,自然贴切地嵌在上下联之首。
  聚春园是福州饮食业的百年老店,其以“佛跳墙”为代表的闽菜,古今闻名。
  据记载,1865年,省城福州新开了一家菜馆,号“三友斋”。当时在布政司当衙厨的郑春发,是它的股东之一。后来郑春发独自接下了“三友斋”,于1895年改名为“聚春园”,沿用至今。
  “聚多冠盖”,是写实,洋溢着店家的得意。当时聚春园是福州唯一一家大酒家,而这家老板又当过布政司衙厨,有官家背景,连店内大厅也仿衙署客厅摆设。闽浙总督、布政使等都是常客,省会及各地达官贵人络绎不绝,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春满壶觞”,是写意,更道出了酒家的自豪。说壶中酒常满,并不是要说自己的酒好,夸的是自己的菜好。聚春园作为大酒店,自然摆得出系列名菜、特色菜,如酥鲫、四大酥、四大抓、万寿扣肉等。
  聚春园的大菜有满汉席,好家伙,足足有72道菜。菜好,大家吃得兴起,这酒自然就要频频“满上、满上”了。
  闽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要论闽菜的首席,“佛跳墙”当仁不让。相传,清同治年间,福州官钱局一位官员的家属善于烹饪。她将鸡、鸭、猪肉、海鲜,加上佐料,放在空酒坛中煨制,自称“福寿全”。布政使周莲有幸品尝一次,便念念不忘。后来叫他的厨师郑春发登门学艺。郑春发学了之后,又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改进、创新,终于形成一道造料、刀工、火侯至佳,包香味俱绝的名菜。郑氏 “聚春园”开张后,这道菜成为镇店之宝。
  有一回,一帮文人骚客到店里打牙祭。改进型的“福寿全”上桌后,坛盖一掀,醇香满堂,个个吃得痛快淋漓,技痒难耐,纷纷吟诗作对。其中一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寺来”语虽不恭,却也赢得满堂喝彩。郑春发灵机一动,索性就将“福寿全”改名为“佛跳墙”。

  (二)
  玉液香浮斟美酒;
  银丝细切借吴刀。

  这是形容福州线面的一副对联。线面,是福州的特产,以精面粉为原料,辅以精盐、薯粉、食油等原料,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
  福州线面,一般面条细如绳。福州话说“绳”为“索”,所以叫“索面”。面条的尾巴部分较细,称为“面尾”,细如线,所以叫“线面”。古代面食都叫饼,放在汤里煮的面条叫汤饼,蒸的馒头等叫炊饼。宋代诗人黄庭坚《过土山寨诗》:“汤饼一杯银丝乱,蒌蒿数箸玉簪横。”说的就是线面。
  线面手工制作时间一般要两天,经和面、切条、揉条、粉条、串面、挂面、拉面、晒面、挽面等十几道手工工序。头天晚上,把面粉、盐和水调和好,放在大陶盆里,蒙上湿布,让其发酵。第二天一早,将面团切成块,揉搓为细条,扑粉使之不粘,逐条串入一根根小竹竿,挂架在长木柜上,然后一排排插入晒面架,制面师傅把另一头二三根竹竿夹在手上,倒退着向后向下拉面,边拉边抻边回,然后控到架上,如此这般,像瀑布、似银丝、如细纱的线面就展现在阳光下。傍晚,把线面收起来,挽好,有的还扎上红丝线。
  小时候在螺洲店前住时,只要天一放晴,满街都露天晒着线面。据说过去鼓楼“布司埕”是福州线面重要产地,留下“鼓楼前布司埕线面”的说法。如今晋安鼓山镇仍然特产线面,“后屿线面”远近闻名。线面是福州居家常备的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深受海内外乡亲的喜爱。
  过去人们飘洋过海,就怕海难,所以亲人出门,要吃线面,再加上两个谐音“压浪”的鸭蛋,称为“太平面”,留下“吃鸭蛋,讲太平”的俗语。过生日也要吃“太平面”,因为线面很长,寓意长寿。大年初一早餐全家吃“太平面”,要长年平安。“拗九节”若是亲友年龄逢有“九”(年龄尾数是9的叫“明九”,年龄能被9整除的叫“暗九”)者,也要送“太平面”,称为“过九”。在台湾,正月初 七要吃线面,希望长寿。
  福州线面特点是一煮就熟,久煮不糊,筷剪就断,搅也不乱,柔韧滑润,嚼不粘齿。线面的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开水锅中,待线面浮起后捞起,放入炖好的羊肉或鸡肉、上排等高汤中就好了。线面还有其它煮法。如“炒酒蛋”,泡面的汤是炒鸡蛋时加些老酒,香气扑鼻。生病吃素汤线面,容易消化。闽南是把细长的线面弄成短短的碎面,煮入肉汤中,成为“面线糊”。莆田的线面煮好后,还放些紫菜和油炸花生等,称“妈祖面”。一些酒楼里把线面油炸后,煮成炒线面,也别有风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