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分类复习之句式变换专项练习答案

如题所述

1.做一些单科的历年的中考习题,可以看答案,问老师和同学,看答案的目的是学习中考的题是如何解答的,改正平时学习中的不良解题习惯和解题方法。把做错的题用红笔画下来,并改正,写不下的要粘小条。每份都要自己批改出来,以备考前浏览用。
2.在做题中总结解题的方法,和一些常用,但课本中没有还必须要会的知识。这部分的知识要用小本笔记记下来做考前浏览用。因为不是每天都能用上,所以会忘记的。
3.建立一个错题集,不要重新抄录题目再重做。要把你做的中考习题集留好,能订的订在一起,最好能用一个分页夹来装材料。
4.各学科要按中考的时间来做中考模拟题,不要看答案,限时完成并记时,留意自己做卷子的时间时不是在缩短或延长。做完自己批改,找出不足之处。有错误的卷子要留好订好。备用不能扔。把每次统一模拟考试的卷要留好订在一起。有能力的话,要找其它同考区(县)的模拟题做,还有重点中学自出的考前模拟题(指有中考教师参加出题的学校)。
第二轮:强化中考考点,压轴大总结:(时间:15天)
1.找各学校的压轴题来做,历年也可以,这是中考的方向。
2.以往没出过的题在这里进行复习时,今年可能就会出了也不一定的。
3.找同学或父母的朋友的子女互换压轴习题,加大见视。
第三轮:考前浏览,(考前3天,一般的学校在考前一星期都会离校的.)
1.把以前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册)和总结拿出看,这个时候会的就会了,不会的就还是不会了,只能如此了。
2.把以前所有做过的习题集册拿出来看,由其是错题,看一看自己在什么时候会犯什么样的解题错误。这些错误要在中考的时候避免再现。
3.把课本知识再从头看一遍,看一看自己画的重点和要点,再记一遍,有利于考试时的思考。

数学:
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要熟练,做到张口就来。
要多做习题,目的是要从习题中掌握学习的技术和巧门,不同的题有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技巧,由其是函数中的动点题是现在出题的热点要多做,但不要做太难的题,以会为主。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是函数(包括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重点是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包括基本性质,相似,全等,旋转,平移,对称等);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棱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的性质,定义,面积;
物理:
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重在理解不是死记硬背),对课本上的试验要重看一遍,要理解,要完整,就是把书上的试验都填全就行了,这是考试的重点。物理学分声学,光学,电学,热学,力学。就这几部分。
声学的重点是原理:音色,音调和响度等;
光学的重点是光的性质:反射,折射,平面镜原理,透镜成像(重点)和应用。
电学主要是电流,电压,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性质,电功率,电功,焦耳定律,电磁的性质,现象,试验,单位换算(这里会出大量的题,是重点),公式要熟,变形公式用的要快。
热学主要是物态变化,热力学公式的应用;给你补充一个书上没有但考试考的公式:Q=mq,这是固体热量的计算公式。Q是热量,m是质量,q是热值
力学比较多: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功,功率,能量转化等)主要把公式,导出公式,公式间的互化等掌握住,实验方法和结论。
化学:
要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正确书写化学式和方程式,熟记各种药品的俗称,颜色,气味。要熟练质量分数的计算,这是重点,初中的化学计算只有这一个,所以必需要会。各种气体的制取,收集都是重点,还要多做习题掌握题型。
语文:
把握重点 巧用方法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 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法,简单谈谈: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
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
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
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其次,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当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复习中有所侧重。若三者都能兼顾,相信你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制定计划 勤于复习
中考临近,有些同学开始紧张慌乱起来,对下一步的语文复习感到有些困惑,总觉束手无策。在此,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就语文复习谈几点自己的意见,希望能为同学们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
一、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每年的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认为同学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制定精密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行为来自精密的计划。同学们要在老师制定的复习计划下,有自己的个人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也包括复习的方法和巩固的手段。
三、重视专题复习
2月上旬——4月上旬是第一轮复习,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经过第一轮复习,我认为第二轮
复习(4月上旬—5月20日左右)应该进入专题复习阶段,即根据《考试说明》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学科原有顺序,将它们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在语文总复习中,我认为专题复习是最重要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因此,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复习。 根据历年语文考试说明中的所列考项,我们可以将复习内容归为四个专题:一是基础知识。包括1语音2汉字3词短语和句子4标点5修辞方法6文体、文学常识。二是文言文阅读。三是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等。四是写作。在进行专题复习时,首先要明确每项专题的复习要点,然后再结合练习进行巩固。在复习过程中为了便于更好地记忆掌握一些知识,我们还可采取列表、再分类的形式。如复习文学常识时,可按作者姓名、时代(国籍)、对作者评价、篇目、体裁、出处列表归类记忆。复习文言文时,可按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词义等类别列表归类掌握。根据近年来中考中古诗诗文积累默写部分开放题型的出现,我们也可试着将古诗文分类整理记忆,如可分为壮志抱负、战争场面、爱国忧民、亲情乡愁、山水田园、边塞风光、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劝学惜时、乐观自信、富含哲理、咏史怀古、逆境磨砺篇等等。
四、进行模拟练习(或综合训练)
5月21日—6月上旬可称为第三轮复习,这一轮复习重在模拟训练,可帮助同学们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训练时可选近三年的中考题或选难度、容量与近年中考题相近的题目练习,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
五、注意的问题
1、复习是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如字词句知识、修辞、阅读、写作知识等。但是复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应用。以复习修辞为例:不是要看是否知道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或排比,而是要理解别人文章里为什么要用这些修辞方法,自己会不会用这些修辞。
2、复习是温习老师教过的方法,像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阅读文言文现代文的方法,写作的方法等。但是复习各种方法,不是为了记住它们,而是看看会不会运用。
3、复习不能光看已经学过的,应以旧带新,培养提高运用原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复习文言文为例:课文固然要复习,但也要找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短文读一读,看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究竟怎样,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现代文的复习更应这样。
英语
要把1-3年级的英语单词复习一遍,把各单元的短语,语法总结归纳一下,重点课文要熟读,要背的背一背;找本语法书把初中学过语法过一遍,练听力,做习题。
史地政生一样,短期效果非常明显,几天就可以明显的提高。 一、复习方式
分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为基础知识的单元、章节复习。通过第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我们从双基入手,紧扣中考知识点来组织单元过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实行严格的单元过关,对C层和B层的部分学生实行勤查、多问、多反复的方式巩固基础知识,在知识灵活化的基础上,还注重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打破章节界限实行大单元、小综合、专题式复习。第二轮复习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压缩,而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复习的主要任务及目标是: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条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在这一轮复习中,要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学生的综合训练为主体,减少重复,突出重点。在数学的应用方面,注意数学知识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穿插专题复习(如图表信息专题、经济决策专题、开放性问题、方案设计型问题、探索性问题等),向学生渗透题型生活化的意识,以此提高学生对阅读理解题的理解能力。
第三轮复习是知识、能力深化巩固的阶段,复习资料的组织以中考题及模拟题为主,回扣教材,查缺补漏,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要教给学生一些必备的应试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信从容地面对中考。由于考前的学习较为紧张,往往有部分学生易焦虑、浮躁,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在此阶段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心态及时作出调整,使他们能以最佳的心态参加中考。
中考数学复习黄金方案
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初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短短的时间内,
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学生所关心的。为此,我谈
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知识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式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
例如辽宁省2004年中考第17题:AB是圆O的弦,P是圆O的弦AB上的
一点,AB 10cm,AP 4cm,OP 5cm,则圆O的半径为()cm。
本题是初三几何课本的原题。这样的题还很多,它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尤其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有些中考题就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一味地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做大量练习题,其效果并不佳,所以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到举一反三。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中考有近70分为基础题,若把中档题和较难题中的基础分计入,占的比值会更大。所以在应用基础知识时应做到熟练、正确、迅速。上课不能只听老师讲,要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方法和策略,应通过老师的教,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尤其在解决新情景问题的过程中,应感悟出如何正确思考。
3、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既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等。中考数学命题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等操作性较强的方法。
二、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自身各种能力
1、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要求同学们必须做到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触类旁通。目前阶段应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复习,查漏补缺做好知识归纳、解题方法的归纳。纵观中考中对能力的考查,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一是考查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纯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是强调阅读能力、创新探索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平时做题时应做到:
1)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平时加强自己审题能力的锻炼,才能做到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后不慌不忙,得心应手。2)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与变通思维方式。注重自己思维的广阔性,对于同一题目,寻找不同的方法,做到一题多解,这样才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思路,优化解题方法。3)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后能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知道哪些量没变、哪些量已改变。例如:折叠问题中折叠前后图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多年来,初中数学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重点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于试卷始终。另外,“开放题”、“探索题”、 “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些中考题大部分来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同,但题型新颖,背景复杂,文字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以便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如何做好中考数学复习
首先,作为考生必须了解中考方面的有关政策,避免复习走弯路、走错路。考生要认真研读《中考考试说明》,领会、看清考试范围,重点研究样题的参考答案中的评分标准,对于每一个给分点要牢记于心,避免解题中出现“跳步”现象。
第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中考毕竟不是高考,它的主要职能是了解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基本数学水平,其次才是作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其试卷的难度分布大多控制在4:5:1或5:4:1(容易题:中等题:难题)。所以,考生大可不必因为不会解部分数学题而怀疑自己的数学能力和水平,甚至可以这样说,只要在这学期的复习阶段奋发努力,中考也不会走大样。
第三,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一般来说,中考复习可安排三轮复习。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按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可以把二十一章内容归纳成八个单元:①数与式{实数,整式,分式,二次根式}②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③函数与统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统计}④三角形⑤四边形⑥相似形⑦解直角三角形⑧圆。中考试题中属于学生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60%还多,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在此我建议各位考生首先一定要配合你的老师进行复习,切忌走马观花,好高骛远,不要另行一套;其次,复习应配备适量的练习,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对于你觉得较难的题,或者易错的题,应养成做标记的好习惯,以便在第二阶段进行再回头复习。注意:套题训练不易过早,参考资料应以单元为主,本阶段复习宜细不宜粗。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近年来各地中考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各位考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热点题型一般有: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几何代数综合型、研究性学习型等。注意:你应该有一本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要知道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往往就是本地命题的借鉴。
第三轮,锁定目标,备战中考,进行模拟训练。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习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大约到五月中、下旬就应该是第三轮的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和调整考试心理,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建议考生在做好学校正常的模拟训练之余,最好使用各地中考试卷,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注意:自己评分应按评分标准进行,且不可只看答案,不看给分点。
初中数学总复习大致经过三轮,在第一轮复习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复习无计划,效率低,体现在重点不准,详略不当,难度偏低,对大纲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准。
2.复习不扎实,漏洞多,体现在1)高档题,难度太大,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2)复习速度过快,对学生心中无数,做了夹生饭,返工来不及,不返工漏洞百出。3)要求过松,对学生有要求无落实,大量的复习资料,只布置不批改;无作业。
3.解题不少,能力不高,表现在:1)以题论题,不是以题论法,满足于解题后对一下答案,忽视解题规律的总结。2)题目无序,没有循序渐进。3)题目重复过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
在第二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如下问题:
1.防止把第一轮复习机械重复
2.防止单纯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
3.防止过多搞难题
在第三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下列问题:
1.过多做练习,以练代讲
2.以复习资料代替教练,不备课,课堂组织松散
3.只注重知识辅导,不进行心理训练。
建议:
让学生向错误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搞点讲评,自己动手建立错题档案。对于有价值的题目,让学生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题目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最佳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问题。
1.上物理课时一定要认真听,否则课后花两倍的力也没那么好的效果.
2.多做习题,不懂的一定要立刻问啊.如果问不了的就专门用一个本子写下页数啊.接触的题型多了,考试只是一碟小菜.
3.没时间复习的时候就把错题看一编,不懂的一定要弄懂.
4.如果本班的老师解释题目不是很好的话就趁老师不在时问隔壁班更好的老师.
5.考试时一定要保持好平静的心态,掌握好时间。

这是一个老师给的。你可以试试。。但我不保正你是否能考上你想考的学校
不过我们一起加油吧。那个俗话说得好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不?

另外我们老师也让买了一些有详细答案的资料,比如天利38套、5年中考3年模拟(简称5.3)都挺好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7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练习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八、巩固练习
1、 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改不肯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
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16、 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改为反问句)
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改为反问句)
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23、 我完成了这幅作品。(改为感叹句)
24、 我做成了这个试验。(改为反问句)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
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
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
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改为反问句)
32、 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
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
3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
3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
3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3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3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9、 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40、 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
41、 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改为反问句)
4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4、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改为双重否定句
第2个回答  2011-06-17
一、改为陈述句:

1、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4、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5、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6、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

7、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8、遇到困难,我们难道应该退缩吗?

二、改为反问句:

1、这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2、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4、一个梦想,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谁都会感动。

5、字典是我们无声的老师。

三、缩句:

1、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

2、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3、勤奋好学的小明和小强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4、听到了姐姐获奖的喜讯,年迈的父亲激动得手抖动个不停。

5、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

6、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7、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四、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祖父的年岁很大。祖父的腿脚很灵便。

2、骆驼队走过来了。我们听到悦耳的驼铃声。

3、小华学习刻苦,善于动脑。小华成绩优异。

4、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

5、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把璧交给他。

6、人藏在地道里。不气闷,不嫌暗。

7、小胖墩是个傻大黑粗、动转不灵的孩子。小胖墩却是个摔跤能手。

8、严监生不断气。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

9、王熙凤身量苗条。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0、刷子李的绝活外行人不信。连内行人也不信,非说看看不可。

11、桑娜自己受累。桑娜让西蒙的孩子无人抚养。

12、比赛的输赢关系到个人的荣誉。比赛的输赢关系到伟大祖国的名誉。

13、胜利是为个人出风头。胜利是为祖国争光。

五、扩写句子

1、火车穿过田野。

2、柳条拂过湖面。

3、骏马翻过小山。

4、消息传到高楼。

5、小河流过原野。

6、太阳升起来。

7、眼睛里出现泪光。

8、我们结识了一位手艺人。

六、改为比喻句

1、八年来,您给我们许多温暖。

2、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就好像( )。

3、我的心里难过得( )。

4、少年儿童是( ),老师是( )。

七、直述句与转述句互换

1、老班长说:“我已经吃过了。”

2、蔺相如对手下人说:“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3、鲁肃见了诸葛亮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

八、改夸张句

1、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广场上的人多极了。

3、桂花开了,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

九、改双重否定句

1、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2、想让身体健壮,必须加强锻炼。

3、犯罪分子在铁证面前,只好低下了头。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练习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八、巩固练习
1、 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改不肯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
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16、 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改为反问句)
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改为反问句)
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23、 我完成了这幅作品。(改为感叹句)
24、 我做成了这个试验。(改为反问句)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
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
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
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改为反问句)
32、 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
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
3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
3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
3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3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3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9、 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40、 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
41、 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改为反问句)
4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4、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改为双重否定句
这是两种,请参考!
第3个回答  2012-06-09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练习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八、巩固练习
1、 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改不肯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
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16、 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改为反问句)
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改为反问句)
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23、 我完成了这幅作品。(改为感叹句)
24、 我做成了这个试验。(改为反问句)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
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
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
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改为反问句)
32、 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
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
3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
3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
3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3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3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9、 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40、 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
41、 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改为反问句)
4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第4个回答  2013-01-12
您好
以下是答案,请采纳,谢谢您
一、改为陈述句:
1、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4、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5、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6、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
7、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8、遇到困难,我们难道应该退缩吗?
二、改为反问句:
1、这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2、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4、一个梦想,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谁都会感动。
5、字典是我们无声的老师。
三、缩句:
1、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
2、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3、勤奋好学的小明和小强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4、听到了姐姐获奖的喜讯,年迈的父亲激动得手抖动个不停。
5、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
6、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7、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四、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祖父的年岁很大。祖父的腿脚很灵便。
2、骆驼队走过来了。我们听到悦耳的驼铃声。
3、小华学习刻苦,善于动脑。小华成绩优异。
4、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
5、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把璧交给他。
6、人藏在地道里。不气闷,不嫌暗。
7、小胖墩是个傻大黑粗、动转不灵的孩子。小胖墩却是个摔跤能手。
8、严监生不断气。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
9、王熙凤身量苗条。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0、刷子李的绝活外行人不信。连内行人也不信,非说看看不可。
11、桑娜自己受累。桑娜让西蒙的孩子无人抚养。
12、比赛的输赢关系到个人的荣誉。比赛的输赢关系到伟大祖国的名誉。
13、胜利是为个人出风头。胜利是为祖国争光。
五、扩写句子
1、火车穿过田野。
2、柳条拂过湖面。
3、骏马翻过小山。
4、消息传到高楼。
5、小河流过原野。
6、太阳升起来。
7、眼睛里出现泪光。
8、我们结识了一位手艺人。
六、改为比喻句
1、八年来,您给我们许多温暖。
2、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就好像( )。
3、我的心里难过得( )。
4、少年儿童是( ),老师是( )。
七、直述句与转述句互换
1、老班长说:“我已经吃过了。”
2、蔺相如对手下人说:“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3、鲁肃见了诸葛亮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
八、改夸张句
1、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广场上的人多极了。
3、桂花开了,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
九、改双重否定句
1、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2、想让身体健壮,必须加强锻炼。
3、犯罪分子在铁证面前,只好低下了头。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练习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八、巩固练习
1、 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改不肯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
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16、 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改为反问句)
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改为反问句)
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23、 我完成了这幅作品。(改为感叹句)
24、 我做成了这个试验。(改为反问句)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
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
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
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改为反问句)
32、 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
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
3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
3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
3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3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3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9、 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40、 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
41、 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改为反问句)
4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4、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改为双重否定句

五年级下册语文分类复习之句式变换专项练习答案
在此,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就语文复习谈几点自己的意见,希望能为同学们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 一、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每年的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认为同学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

语文句式转换练习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吐出丝儿来。蚕姑娘要盖新的房。徐虎骑着自行车。徐虎去为大家服务。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

小学语文常见的三种句式改写(含有练习题与答案)
练习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改写后:五星红旗(鲜艳地)在风中(高高地)飘扬,象征着国家的荣耀。扩句后的练习题与答案如下:老师(耐心地)批改(我们的)语文作业,用心检查每个细节。 战士(坚守)边疆,夜以继日地守护家园。 洪水(猛烈地)冲刷着村庄,带来了恐慌。 海鸥(轻盈地)...

2013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14、按要求变换句式。(5分)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为陈述句) 陈述句:___ ②李宁严肃地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间接叙述) 改:___ ③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___

小学句式变换练习题
一、 把一般现在时改为过去时。(1)①I am a student.( 改be动词) am\/ is\/ are——was\/were ___②He is a doctor.___③She is a teacher.___

一个简单的语文变换句式的问题
墓穴。彼此都是比较相近的。也就是说原文括号里内段话顺序比较乱,这里给捋顺了。句式协调一致,就是说,答案中第一个分号前是两句话,第二个分号前也是,第三个也是。像一个两句,一个三句,一个一句就不是句式协调一致了。个人理解。可以参考一下。感觉比较有道理,望采纳。

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一、生字词汇复习 1. 复习课本中的生字表,掌握每个字的读音、笔画和部首。2. 熟记词语表,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够正确运用。二、课文知识点回顾 1. 回顾本学期的所有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2. 重点复习课本中的经典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三、语法和...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陈述句改感叹句
一、句子部分 【复习要点】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2、扩句和缩句练习.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知识平台】(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五年级语文考试题型与答题方法附测试卷
色彩与用法差异。三、句子类考题 (一)正确使用句子的四种类型,理解句子结构与复句关系。(二)练习按要求造句、变换句式、扩句与缩句、修改病句。(三)学习句子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四)理解句子,注意联系实际、关键词与整体内容。(五)整理句序,准确表达作者意图。

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分类复习
【复习要点】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知识平台】(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