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初定天下,听信奸人胡惟庸的话残害开国功臣,是否存在这一史实,如果存在,那么朱元璋怎样残害功臣

如题所述

  是真的。
  朱元璋两次大屠杀的对象,都是他起兵时亲如手足的患难朋友。他们为朱元璋出生入死,当他们以为
  可以安享富贵时,却被朱元璋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并株连九族。
  事实上,朱元璋每天都在屠杀,前后屠杀了四万多名文臣武将。像皇太子的教师宋濂,是元末明初文
  才最为出众的人物,朱元璋尊称他为“圣人”,来往宫中如同一家。因宋濂的孙儿牵扯到胡惟庸案中,
  朱元璋翻脸不认人,昔日的座上宾,一眨眼成了阶下囚。宋濂被贬到穷困的蛮荒之地,没几年就死在那
  里。朱元璋最信任的智囊刘基,对明王朝的功绩与诸葛亮对蜀汉王国的功绩不相上下,但他的结局和诸葛
  亮不能相比。他的高度智慧使朱元璋浑身不自在,最后,朱元璋将其毒死后,嫁祸于胡惟庸。
  平定云南的大将傅友德,父子同时被绑赴刑场腰斩。平定广东的大将朱亮祖,父子同时惨死在钢鞭之
  下。大臣李仕鲁在金銮殿上辞职,朱元璋认为是看不起他这个皇帝,当即命武士将李仕鲁摔下殿堂,脑浆
  迸裂而死。在所有共患难的朋友中,只有三个人没有被扣上谋反的帽子,一是常遇春,一是徐达,一是汤
  和。常遇春运气最好,天下还没太平就早早地死掉。徐达的死,和处决没啥区别,他患一种疽疮,最忌鹅
  肉。朱元璋偏偏送一碗鹅肉给他,并命送鹅肉的宦官在旁监视他吃掉,徐达一面吃,一面流泪,当晚毒发
  身亡。只有汤和一人寿终正寝,因为他看上去傻乎乎的,不具拥有野心的智商。在朱元璋统治时期,朝中
  人人自危,每时每刻都担心飞来横祸,官员们每天早上入朝,即跟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归来,合家才有
  笑容。
  关于朱元璋疯狂屠杀功臣元勋的心理动因,历史学家有不同的解释,最有代表性的解释是,朱元璋看
  到皇太子懦弱,担心自己死后强臣压主,所以事先消除隐患。这种解释有一则宫廷轶闻可为佐证:有一天,
  皇太子劝说父亲不要杀人太多,朱元璋把一根长满了刺的棍子丢在地上,命皇太子用手拾起来。皇太子一
  把抓住刺棍,结果给扎破了手掌,并连声呼痛。朱元璋说:“我事先为你拔除棍上的毒刺,你难道不明白
  我的苦心吗?”就算上面的解释是真实的,也说明被杀的功臣都蒙受不白之冤,“谋反”根本是莫须有的罪
  名,而在屠杀功臣的同时,助长了司法制度的黑暗。
  皇太子懦弱而皇太孙年幼也许是原因之一,但恐怕不是主要的原因。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朱元璋的自
  卑心理在作祟。朱元璋出生于一个极度贫苦的家庭,父母双双死于瘟疫,很小就成了孤儿。他放过牛,当
  过干粗活的小和尚,天下大乱时叉被迫落草为寇,在底层社会受尽欺凌。因为出身过于卑贱,朱元璋对上
  流社会既羡慕又仇恨,既想拼命挤进去,又恨不得把上层人士踩在脚下。他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缺
  少做人的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不可能把苦难身世演变为改造社会普济天下苍生的动力’,相反,因为自
  己没有学问,便对有学问有才能的人嫉妒得发狂。像胡惟庸、李善长、刘基等人,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
  里的智囊,朱元璋的江山是他们三人智慧的结晶。在本质上,自卑感过重的领袖,跟有才干的部属不能并
  存,因此,他们三人在朱元璋的力量不够强大时还可被委以重任,一旦朱元璋意识到自己没有他们,也有
  足够的安全保障时,他们的生命也就完结了。宋濂也是出身贫寒,身世和朱元璋相近,按理会同病相怜,
  但宋濂太有学问,朱元璋最终还是容忍不了。
  朱元璋对功臣实行灭种式的屠杀后,以为自此国泰民安,没想到,他刚刚进入坟墓,他的第四个儿子,
  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便举兵反叛,开始了复仇式的宗族自相残杀。因为功臣被屠杀罄尽,中央军没有杰
  出的统帅,叛军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建文帝在都城陷落之时永远失踪了,野史传说,他远逃海外做了
  和尚o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8
常遇春——因病死于北伐途中。 李文忠——病死。 朱文正——因违法被囚禁,病死于监狱。 邓愈——病死。 胡大海——死于降将的暗算。 朱亮祖——犯法而死。 周德兴——以儿子乱法连坐而死。 傅友德——因请赏田被朱元璋赐死。 冯国用——死于军中。 冯胜——坐蓝玉案赐死。 沐英——世代镇守云南。 康茂才——病死军中。 郭英——老病而终。 叶琛——被叛军捕获,不屈而死。 章溢——病死。 ,说都是病死,谁知道是毒死的还是暗杀
就是胡惟庸,不也被老朱杀了吗?
在历史上,朱元璋的残忍和狠毒是出了大名的,不少学者称其为屠夫皇帝,一点也不为过。朱元璋掌权和统治时期,一个个功臣,一个个文人,莫名其妙地在他的屠刀下丧命
第2个回答  2011-06-18
其实每个皇帝在登基之后都因为害怕有功之臣谋取皇位而残害他们,不过是找由头罢了。

朱元璋初定天下,听信奸人胡惟庸的话残害开国功臣,是否存在这一史实...
存,因此,他们三人在朱元璋的力量不够强大时还可被委以重任,一旦朱元璋意识到自己没有他们,也有 足够的安全保障时,他们的生命也就完结了。宋濂也是出身贫寒,身世和朱元璋相近,按理会同病相怜,但宋濂太有学问,朱元璋最终还是容忍不了。朱元璋对功臣实行灭种式的屠杀后,以为自此国泰民安,没想到,他...

朱元璋初定天下,听信奸人胡惟庸的话残害开国功臣,是否存在这一史实...
16、参知政事兼太子副詹事南雄侯赵庸(洪武二十三年,以左副将军从燕王出古北口,降乃儿不花。还,坐胡惟庸党死。爵除。)注:族诛 17、湖广行省平章营阳侯杨璟(镇北平,练兵辽东。洪武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国公,谥武信。子通嗣,二十年帅降军戍云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挥使。二十三年,诏书坐...

历史上有哪些“识相”的开国功臣? (就是自动退隐或交权的)请举些有大...
回答:范蠡,灭吴后主动隐退,后为商人祖师,称陶朱公。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后功成身退。

朱元璋心狠手辣,残害功臣,为什么还是个好皇帝?
另外换个角度说这些功臣都是特权利益集团,东汉刘秀没动云台二十八将,在世时都没敢清查田亩拿这些功臣豪强没办法,结果这些家族后期长期把持朝政,朱元璋怕也是有这个担心吧。朱元璋从小就见到了官员的嘴脸。没有这些官员他父母全家就不会死,没有这些官员他也不会被逼上造反的路上,你要一个全家被官员给...

揭秘:朱元璋杀胡惟庸的真相
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呀,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 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

明朝建立以后,为何朱元璋要大力除掉开国功臣呢?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字国瑞,后名兴宗,原名朱重八,因其出生于八月初八,出生于濠州钟离,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朱元璋在开创天下时,广招天下文人贤士,并放心任用手下部将。任用胡惟庸、李善长、刘基、宋濂、徐达、汤和、邓愈、蓝玉、冯胜、傅友德等人,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囊策士...

胡惟庸事件迫使朱元璋废相杀将,内部又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调整?
明太祖朱元璋因生性多疑,害怕别人手中权力如果太多的话,会反过来害他。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胡惟庸专权,威胁到自身的统治,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太祖朱元璋还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胡惟庸,坚定了朱元璋要废掉相权的决心。鉴于这些历史教训,朱元璋对功臣和...

朱元璋称帝后的治国手段
朱元璋称帝后,重视法律,集大权于一身,除掉开国功臣,一次事件中受牵连可上万人,那有没有资料统计过朱元璋称帝后为巩固皇权所牵扯的案件里一共处死了多少人?至于为什么要杀,他从... 朱元璋称帝后,重视法律,集大权于一身,除掉开国功臣,一次事件中受牵连可上万人,那有没有资料统计过朱元璋称帝后为巩固皇权所牵扯...

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杀开国功臣?
1、惩治腐败 天下初定后,一些功臣侍功骄横,为非作歹;朱元璋从小到处飘零,受尽苦难,以至于痛恨哪些贪官污吏;另外,为稳定军心民生,一定要扼杀这种势头,但这不是最主要原因;2、维护江山稳固 在朱元璋时代,文臣武将,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像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这些文臣,文可安邦定国;像徐达、...

太惨了:株连被杀三万余人,谁制造了胡惟庸案
胡惟庸从来就不拒绝,你要舍得死,我就舍得埋。 那么,权力欲高速膨胀的胡惟庸,这时候还不满足吗?他一定要谋反,除掉朱元璋自己登上帝位吗? 看一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正月朱元璋给胡惟庸最初定的罪名,并不是谋反,而是“擅权植党”。这一罪名要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九月说起,当时占城国来进贡,可是接待人员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