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的绘画风格和主要作品

如题所述

高更早期作品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后期把虚构和象征置入画作。
代表作《裸体习作》,《布列塔尼的猪倌》,《雅各与天使搏斗》,《黄色的基督》,《美丽的恩琪拉》,《塔希提的年轻姑娘》等。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凡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高更生于法国巴黎,他把绘画的本质看作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创造,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那种通过反复写生而直接获得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和大多数同时代的艺术家相比,他的探索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他对南太平洋热带岛屿的风土人情极为痴迷,这似乎要从他的家族背景和成长经历中追根溯源了。
英国作家毛姆曾以高更的经历为蓝本写过一部著名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其中虽然对高更的生平与人格多有歪曲,但也正是这部小说让高更出众的才华与过人的勇气得到世人关注,而高更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画作所体现出的对于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也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9
西方绘画在印象派之前虽然也很强调素描和线条,但在上色之后,线条就被遮盖住的。达·芬奇首创的晕涂法,就是力图在两块不同颜色的衔接处表现出“渐变”的效果,从而避免产生锐利的线条感。但自从印象派彻底否定了素描和线条之后,更新一代的画家们却走向印象派的对立面。他们越来越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从而赋予了线条以独立的地位。所谓的“景泰蓝画法”,即先用黑线条构出一个个封闭的轮廓,然后在各轮廓里平涂上颜色。高更的这幅《布列塔尼的猪倌》,尝试的就是这样一种画法。虽然有些地方仍可看出属于印象派的小笔触,但主要的色块都是勾着黑边的,而且色块里的颜色都是平涂的。这两点,是对印象派理念的根本背弃。
可以想见的是,如果是先勾轮廓然后再平涂颜色,那一幅画就只是由几个不同颜色的平面组成而已。那么,怎么才能表现出纵向的立体感呢?以前的画家们表现立体感,是一定要借助“远小近大”的透视法和明暗对比的。可这一切又与 “像小孩子一样画画”的简化形状的宗旨相违。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高更在此又“借鉴”了塞尚。塞尚的探索就是要抛弃明暗对比,力求只通过色块的对比来赋予平面以“深度”,从而表达立体感。在这幅《雅格与天使搏斗》中,高更也是这样做的。白色的帽子、红色的土地和天使黄色的翅膀,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棵倾斜的树干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助于产生前和后的错觉。前面是真实的世界,后面是农妇们听完布道后所产生的幻象。这幻象比例不准,而且没有阴影。高更就是想借此表达出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意义。好笑的是,高更本来是把这幅画作为礼物送给当地教堂的。但牧师看了之后却拒绝了,认为这是一个恶意的玩笑。
于是,眼睛看到的真实颜色就完全无关紧要了。在高更看来,选用颜色的时候只有两点值得考虑。一是这种颜色的象征意义;二是它与邻近颜色所产生的对比效果是否能产生“平面深度”的感觉。后一种尝试正是源于塞尚的思想,这也正是塞尚把高更称为“骗子和小偷”的原因。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性格和宗教背景的差异之外,凡高和高更在对绘画的理解上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凡高对客观的真实十分注重,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必要的夸张,以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而高更对客观真实却毫不在意。他极力简化形状,以赋予作品暗示性和象征性。他追求的是让观者产生联想。在笔触上,凡高用各种各样的小笔触----点、小直线、特有的旋涡笔触;而高更却是大面积的平涂。在用色上,凡高十分注重补色原理,经常把互补的笔触并列在一起,使其“彼此渗透以产生神秘的色调颤动”。而高更用色的时候则只考虑其象征意义,以及颜色对比所可能产生出的空间感。这两幅自画像,便很好地体现出两人技术上的差异。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保罗·高更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生于巴黎,逝于马克萨斯群岛的法都—伊瓦,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他的画作充满大胆的色彩,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代表作品有《讲道以后的幻景》等。
(跪求:选为最佳答案)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8%DF%B8%FC&in=6530&cl=2&lm=-1&pn=0&rn=1&di=30814311270&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3&-1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84719.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19
作家杨大侠点评高更风格。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印象派画家高更在他的画里曾经这样问过自己,而这几乎也就是全人类从始至终所面临的终极问题的全部。

高更的绘画风格和主要作品
代表作《裸体习作》,《布列塔尼的猪倌》,《雅各与天使搏斗》,《黄色的基督》,《美丽的恩琪拉》,《塔希提的年轻姑娘》等。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凡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高更生于法国巴黎,他把绘画的...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高更的艺术风格和作品
英国名作家毛姆,曾以高更传记为题,写了一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艺术的创造(月亮)与世俗的物质文明(六便士=金钱)为对比,象征书中主角的境遇。高更起伏多变的生活境遇和他同现实不可解决的矛盾,又由于受当时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使他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罗为难于理解。但是,他画中那种强...

高更的作品有哪些
一、《两位塔希提妇女》:这幅作品展现了塔希提岛的自然风光和当地女性的美丽。高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两位女性的形象,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厚情感。画面色彩和谐,展示了高更独特的艺术风格。二、《拿水果的女人》: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静物画作品。通过高更精湛的绘画技巧,描绘出一个手拿水果...

高更的简介
他的艺术生涯中,对都市文明的反感和对蛮荒生活的向往,都深深地体现在他的画作中,如《黄色基督》和《在沙滩上的大溪地女人》。1890年代,高更选择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作为新家,这里的居住经历催生了他一系列经典之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897年的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尽管...

关于高更
高更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讲道以后的幻景》就是这种艺术处理的代表作。他的绘画风格与印象主义迥然不同,强烈的轮廓线以及用主观化色彩表现经过概括和简化了的形体,都服从于几何形图案,从而取得音乐性、节奏感和装饰效果。其理论和实践影响了一大批画家,被誉为继印象主义之后...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画家小传
高更的绘画风格以大胆的线条和富有装饰性的色彩著称,他的作品追求原始性和象征意义,力图突破传统,展现深层次的思考。他的画作《两个塔西提女人》、《拿水果的女人》、《我们朝拜玛丽亚》以及《芳香的土地》,都是他艺术理念的生动体现,每幅画作都如同一个故事,引导观众探索生命与存在的深层意义。然而,...

保罗·高更人物简介
在技法上,高更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非对比,这在《讲道以后的幻景》中尤为明显。他的绘画风格与印象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强烈的轮廓线、主观化的色彩和几何形图案的运用,为他的作品带来了音乐性和节奏感,以及装饰艺术的效果。保罗·高更作为印象主义之后的重要艺术革新者,对法国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保罗·高更的代表作品
高更的这种风格后来还影响了法国的纳比派和野兽主义。《黄色的基督》油画《黄色的基督》,以其平铺的块面、浓重的色彩、大胆的轮廓线以及简约的造型,反映出高更“综合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整个画面被前景的人物、十字架的垂直立柱以及顶端的水平横木所支撑。田野、天空及十字架的道道条状的形,与妇女及树木图像圆转...

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出生于1848年6月7日
高更的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满具象征性的物与人。此外他是印象派中融合了原始艺术风格的知名艺术家。现代艺术史中,高更往往被拿来与梵高并论,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画过对方的肖像,但最后却步上不同的道路,并没有维持很好的友谊。高更不喜欢...

高更的绘画风格和主要作品
保罗·高更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生于巴黎,逝于马克萨斯群岛的法都—伊瓦,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他的画作充满大胆的色彩,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代表作品有《讲道以后的幻景》等。(跪求:选为最佳答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