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
2004年考试说明中保留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
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他们的意义与用法;或者选出与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或相异的一项;或者在句子的翻译中考查虚词的意思等等。
【例】2004年全国高考第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无罪(连词。于是,就)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连词。于是,就)
C� 宜戳讼者,以谢冤魂(介词,表目的。以便,为的是)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连词。来)
D� 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并且)
答案:C
虽说“实词易懂,虚词难解”,但是,如果对这18个虚词分类复习,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比如,“乎”、“也”、“焉”是语气词,常放在句末,表达不同的语气,比较容易区别。这里只要注意两点。第一,“焉”的疑问代词用法和代词用法,比如“杀鸡焉用宰牛刀”(焉,疑问代词。哪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代词。于此,于这里);第二,“乎”相当于“于”的介词用法。比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乎,介词。对)。这两点都比较容易区分,不需多说。
“者”“所”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其他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才行。
如: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可以看到,组成“者字结构”后,可译为“的人”“的物”“的原因”。与现代汉语“好事者”“送信者”的用法相同。
“所”后面都跟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如:
①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② 鱼,我所欲也(《孟子》)
“所谓”就是说的,“所欲”就是想要的,与现代汉语“所见所闻所说所想”,解释为见的闻的说的想的,用法是一样的。
“何”主要作疑问代词或副词;“与”实词性比较强,作虚词主要用作介词“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在句末作助词,则相当于“欤”“是谁之过与?”(《论语》)
“若”和“乃”的相同点是都可以作第二人称代词。“若”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乃”更多的时候是作副词。
① 当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或时间上紧接着时,可译为“就、这才”。
如: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相背时,可译为“却、竟然”。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③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时,可译为“只、仅仅”。
如: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④当表示对事物的确认时,可译为“就是、实在是、原来是”
如: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和“因”都可以作介词。
“因”作介词,可译为凭借、趁着、通过。
如: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趁着)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凭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经由、通过)
“因”作副词,可译为“于是,就”。
如: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就)
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于是,就)
“为”作介词,译为“给”“替”;或者表示原因,译为“因为”;或者表示目的,译为“为了”,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所以比较好理解。
剩下7个虚词,是最常用的,可把它们分作三组记忆:
第一组,“而”“则”“且”,三个连词。
“而”可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则”作连词,也可以表示多种关系。
“且”作连词,可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和选择关系。
“且”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暂时,可译为“暂且”“姑且”。还可以表示动作行为马上或将要发生。可译为“将”“立即”“就要”“马上”。
第二组,“之”“其”两个代词。
“之”作代词,①可以代人、代事、代处所、代对象等。所代之物,一般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他(它)们”。有时可不译。
“之”还可以作助词。
“其”作代词,大多用在名词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们)的”。这里的“他”可以是男性的他,可以是女性的“她”,也可以是动物的“它”。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起指示作用,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个)”。
“其”还可以作语气副词。用在句首或谓语之前。表示估计、推测、询问的语气。可译为“大概”“可能”“或许”。也可以表示劝告、命令的语气。可译为“就”“要”“一定”等。
“其”还可以作连词和助词。但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它的代词和副词用法。
第三组,“以”“于”两个介词。
“于”作介词,主要有以下情况:
① 介绍动作行为发出的时间、处所时,可译为“在”“到”“从”等。
② 介绍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时,可译为“被”。
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一般不翻译;或者根据情况译为“对”“跟”“给”“何”。
④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以”可以用作连词,也可以用作介词。
“以”作连词,相当于“而”的用法,其突出特征是处在两个动词(动宾短语)之间,形成(动词〈动宾短语〉+“以”+动词〈动宾短语〉);或者处在状语和动词之间(状语+“以”+动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为“来”“为了”。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译为“才”“以至于”。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偏正关系,“以”前面的成分常常是后面的状语,译为“来”“去”“而”“地”等。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而”。
“以”作介词,其标志是“以”+名词,主要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译为“把”;介绍动作行为所依赖的工具、手段、前提,译为“用”“拿”“依照”“同”“按”“凭借”;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为“因为”;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在”“于”。这些用法很多在高考题目中都已出现过。
记忆虚词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把最常用的虚词背诵下来——通过阅读实践,背诵典型句子来记忆;二是学会根据上下文来推断的方法。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判断句的主要特征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来表示判断,其主语谓语直接相连,中间没有判断词。有时则在主语后面用“者”表停顿,谓语后用“也”表判断。
被动句的特征是“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主要有四种形式:
①用“于”表被动;
②用“见”“见……于……”“受……于……”表被动;
③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④用“被”表被动。
宾语前置句的主要表现有三种形式: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
“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③以“之”或“是”字作提宾标志时,宾语前置。
如:“惟利是图”,“何罪之有?”
省略句包括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和介词省略五种。
词类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四种。 高考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结合文意来进行。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试方式之一。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一般要求做到“信”,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译”,让字字句句都能对译出来,忠实于原文。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时,才用意译。
翻译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规则:
①有些修辞性说法和古人特定的说法,需要“意译”。
②古今一致的词句、人名地名官名等不翻译,如“李将军”。
③有些省略句,只有补足省略部分,才不影响语意。
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需要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过来。
⑤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⑥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5.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最常见的方式是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完成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人物的事迹概括是否准确,有无张冠李戴、生拉硬拽的现象;要注意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有无移花接木、颠倒顺序的现象;要注意人物性格的陈述是否恰当,有无牵强附会、故意拔高的现象。
参考资料:
http://edu.sina.com.cn/l/2005-12-15/152213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