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窑是哪五大?中国古代有哪几种瓷?

这五大名窑的特点是什么?分别铸造过哪些有名的瓷器?这些瓷的特点是什么?分别在哪个时代产生?这是我要的必备资料!!快~~有什么别的资料都告诉我!!

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 e.g.宋汝窑天青釉盘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并进行试掘,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内涵丰富,窑具、瓷片堆积如丘。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俗称“芝麻支钉”,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物本身制作上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规整,造型庄重大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汝窑瓷器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釉色。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可见汝窑烧制的青瓷确有独特魅力,被人们推举为五窑之首,名副其实。

官窑e.g.宋官窑青釉方花盆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哥窑e.g.宋哥窑青釉鱼耳炉
哥窑,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

钧窑e.g.宋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纲”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定窑e.g.宋定窑白釉孩儿枕
定窑为民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主要有白瓷和青瓷.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俗称“芝麻支钉”,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物本身制作上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规整,造型庄重大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可见汝窑烧制的青瓷确有独特魅力,被人们推举为五窑之首,名副其实。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纲”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定窑为民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24

中国古来有着“瓷器之国”的美誉,宋瓷作为中国瓷器的巅峰代表时期,是承袭前朝瓷器制作风格影响,结合宋代人文思想、理学的兴起、诗词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等形成的美学体现,即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正是这时叱咤风云的匠人师傅精湛的工艺水平,使得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接下来茶小逸就带大家辨别五大名窑瓷器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汝窑

五大名窑之首,天青釉、薄胎满釉、蟹爪纹

汝窑因窑址在汝州得名,汝瓷造型极简,最大的特点在于釉色,特别是天青釉,颜色如同“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薄胎满釉能产生出“似玉非玉而胜玉”的效果。被宋徽宗钦定为御用瓷,由于靖康之变,汝窑开窑时间非常短,产出不多,至今已知传世的作品仅有65件。(玛瑙工艺的入釉是汝窑工艺的一大特征,玛瑙起的是着色稳定剂的作用,会出现蟹爪纹),汝窑整体上显示含蓄沉静、温柔敦厚的风格,为五大名窑之首,也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窑。

北宋 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台北故宫


二、官窑

紫口铁足

官窑,顾名思义就是官府经营的瓷窑,有北宋官窑(旧官)、南宋官窑(新官)之分,北宋官窑形制、工艺、釉色与汝窑有共同之处,造型大多仿制商周和秦汉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釉色与汝窑的天青色为上,随着北宋灭亡而终结;南宋官窑胎体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造型相当大气古朴,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标志性的特点是“紫口铁足”,由于胎料中含铁量很高,导致瓷器口沿釉薄的地方呈灰紫色,而底座没有釉的地方呈黑褐色。大件较少、以小件为主。

南宋 官窑 金边方盆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三、哥窑

网状开片、金丝铁线、无光釉、聚沫攒珠

哥窑为章生一在龙泉创建的瓷窑,为啥叫哥窑呢?因为他弟弟章生二也有个瓷窑,互为哥窑与弟窑,哥窑造型庄重、古朴典雅,最大的特点是釉色采用无光釉,呈现出“酥油”一般的哑光,釉面有网状开片,犹如冰裂纹,最典型的称为“金丝铁线”,就是黑色的大裂纹中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又由于哥窑瓷器釉面通常很厚,甚至与胎一样厚,导致烧制时釉面中含有气泡,如珠隐现,因而还有着“聚沫攒珠”的说法。

南宋 哥窑 双耳鱼纹香炉 台北故宫博物


四、钧窑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

钧窑因窑址在均州得名,与我们前面说的三窑一样,钧窑烧的也是青瓷,然而釉面却并不止青色,由于复杂的配釉工艺,使得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烧之前还是青的,烧之后赤橙黄绿啥色都有,变化无穷,神秘莫测,当时就有诗写它“落日紫翠忽成岚”,这种技艺被称为“窑变”,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美誉。

北宋 钧窑 方花棚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五、定窑

白瓷著称、白中闪黄、芒口、印花

定窑因窑址在定州而得名,是五大名窑中唯一不烧青瓷的,而以白瓷著称,定窑里面含有铁和钛,用木材烧制,在木材燃烧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还原焰(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釉面会出现纯白和白中闪青的现象;北宋以后到清,用的是氧化焰(完全燃烧),就是白里泛黄了。

由于定窑的瓷器通常叠压烧制,所以口缘一般不上釉,称为“芒口”,造型上定窑以精美工整的印花著称,有浮雕的美感,独具一格,定窑除了白瓷驰名外,也有绿定、黑定、紫定。除了烧制器皿,定窑还有一个特殊业务,就是烧制枕头,最有名的莫过于婴儿枕,宋金时相当流行,但搁现在,这种瘆人程度恐怕没人睡得着吧?


六、柴窑

未发现窑址,又无实物

五大名窑最早在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中出现的:“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柴窑至今未发现窑址,又无实物,故,今五大名窑里没有柴窑,北宋的官窑和哥窑至今未发现窑址,但有实物存世,汝窑、钧窑、定窑窑址已先后被发现,不存争议,传承关系也非常明确。

宋代的审美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宋代宫廷审美,也就是宋代官方陶瓷美学的体现,它代表着官方和贵族的利益,由于宋徽宗个人的喜好和提倡,重青瓷,收敛、温厚、宁静、含蓄,以颜色作为表现形式,强调内心的一种感受,注重精神至上;另一个是宋代民间审美,则跟官方不同,它重纹饰,百姓比较实际,相对艳俗,对文字的装饰直接表达,强调世俗的感受,主要是为了取悦于大众与市场。这两种审美构成了宋代陶瓷审美的丰富多彩。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我是佳逸茶具茶小逸

只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

更多茶叶茶具知识,关注佳逸茶具网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