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问题:见、相的用法?

包括虚词和人称代词什麽的。。麻烦解释【不是完全总结!!太麻烦!】
(实词实义比如见到 遇见什麽的就不用管了~)

表被动的时候 和作人称(你/我/他/我们)有什麽区别?
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秦城恐徒见欺” 还有同篇中 “臣诚恐见欺於王而负赵 ”
这两个作被动 还是“我们”的意思?

然後我能想到的~还有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这个“见”又是什麽?是实义么?
嗯。。还有《孔雀东南飞》裏面的吧貌似 “及时相遣归”是被动还是人称?
另外,琵琶行 裏面有关於这个的有区别的吗 谢谢

其实我记得之前老师说过见和相都有指代人称作用 但分别有限制
不过记不清楚了! (是哪一个不可以用“他”还是“我们”什麽的。。。)

其实除了以上问题 最明确的问题就是2个
1.这两个字做人称和被动两个用法有没有区别
2.如果有区别。那人称分别是有什麽限制。

求解 谢谢(麻烦不要字典查的一大堆复制过来。请针对问题谢谢!)
啊!还有 忘记问了
1.“飞鸟相与还”的相?
2.“请”字“请允许我”和“请你”两个意思的分别举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两个“见”字都是表示被动,“见欺”是“被骗”。“见”在古文中表示代词的情况很少。出现的时候多代指“我”,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的意思。我的印象里,中学阶段没有出现过吧。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将你的原句你停顿下,就能知道意思了,这里的见就是看见预见的意思,见机就是“预见天机天意”,跟后面的“知命”差不多。
《孔雀东南飞》“及时相遣归”是刘兰芝说的话,意思是“早点送我回家吧”,这个“相”是偏意代词,所谓偏意就是视具体情况可以转变意思。可能偏“我”,也可能偏“你”,这里就是偏“我”的情况,中学阶段至此一例。
至于你说的有限制,“见”字应该只能代指第一人称,即“我”“我们”。汉字博大精深,活用情况很多,我这种推断是基于其原始词义而下,不能代表权威。“相”表三个人称的情况古汉语里都有,下面就是我找来的例子:
表自称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表对称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亲友如相问。——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表他称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自新》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唐·柳宗元《三戒》
另外“相”好像没有做被动的情况。“见”有,而且很多。
飞鸟相与还,相与,指“相互在一起,共同”的意思。“相与”是一个词,不要拆开来翻译。
“请允许我”是“请你允许我”的意思,只是省略了“你”,两个请的意思一样。

你作为高中生就这么喜欢探究文字学真是值得赞赏,但不要钻牛角尖啊,我回答中有很多资料都是百度查询来的,你也要充分利用资源来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会很有收获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高中语文文言文问题:见、相的用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两个“见”字都是表示被动,“见欺”是“被骗”。“见”在古文中表示代词的情况很少。出现的时候多代指“我”,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的意思。我的印象里,中学阶段没有出现过吧。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将你的原句你停顿下,就能知道意思了,这里的见就是看见预见的意思...

文言文相字释义
这种用法,“相”常作动词宾语,且宾语放在动词前面,“相知”就是“知相”。3.表示动作行为是由几个主体共同发出的,常和“相与”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共同”、“一同“一起“一块儿”或“交结”等意思。例如:①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一同而归。②怀民亦未寝,...

文言文的见字
4. 文言文中“见”字的古义 1、看见,发现 如:东汉·许慎《说文》:见,视也。 意思是见就是看见。 又如:见雌雄(看到结果);见人(见证人);见喜(出痘疹的忌讳说法);见不过(看不惯;见不得);见头知尾(比喻聪明透顶) 2、进见;会见 如:晋·干宝《搜神记》往见楚王。 意思是进见楚王。 又如:见驾(参见...

高中文言文中含“见”的句子
见字在古文言文中,很多情况下,都是通"现"字的.

高中语文文言文被动句?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文言文的的用法
1. 文言文的用法 带到具体语境里看一下,翻译出来是“但是”的意思的,就是表示转折(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如果“而”连接两个名词或形容词的,也就是相同词性,就是表示并列(而人民少禽兽多)。如果“而”之前的词用来修饰后面的词语,就表示修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表承接,就是“而”可以解释...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宾语后置
1.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全部定语后置句 自己看看规律吧,找也找不尽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于渔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 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楚人有涉江者。(《察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的问题
人们学习文言文,往往比较重视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如《鸿门宴》:“ 沛公安在? ”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问: ‘ 何以知之?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石钟山记》:“ 古人之不余欺也。 ”),用“之”或“是”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公输》...

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讲解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