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特自我学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我还是我?!

    文章摘要:费希特的知识学以活动自我摆脱了康德悬拟的自在之物的枷锁,由此确立起主体、自我意识对客体、实体的绝对自由。费希特的知识学体系首先要求有一个最基础的、明确无误的出发点,知识学可以凭借它的独特性质而逐步推导出来。这个出发点就是费希特引以为自豪的重要发现—— “本原行动”。在费希特看来,这个本原行动是一切意识的基础,是一切意识所唯一赖以成为可能的东西。既然这个本原行动是纯粹的一般意识,又是规定其他意识的原始行动,而且还不是他物所给予的,不受其他东西的规定,那么,这个本原行动就必定是自己设定自己的纯粹意识活动。这样,我们就进入了费希特的知识学的基本原理之中。费希特以活动自我为出发点建构了知识学体系,这一体系由三个命题构成:自我设定自我、自我设定自我与非我的对立、自我设定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费希特通过对活动自我的逻辑演绎,使得由康德割裂开的先验自我,在逻辑的方式下得到了统一,但这种统一只局限在自我意识的反思中,主体与客体并未达到内在的、现实的统一[n1] 。

    关键词:先验自我 活动自我 非我 对立统一

    清晨,当我一觉醒来的时候,我发现今天已经不是昨天,今天的我所想所作所为也与昨天不一样。于是,我脑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那个我吗?我还是我吗?

    一般人都会以为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从一生下来一直到“我”死去,“我”当然一直是那个“我”。可是有时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比如说很久以前发生的事后来再去想,觉得那像是一场梦,仿佛已经失真了一样,就像是另一个我所经历的似的。再比如说,以我切身经验来讲,我有时会很疯狂的崇拜一个明星,把他作为我的偶像,甚至会幻想我将来会如何与他相识,不仅仅在思想上,在行动上也是会每天关注他的任何新闻。但有时又转念一想,偶像明星又怎样,他们也是人啊,每一个人都要工作,他们也在上班在工作,只不过跟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一样而已,如果身边有这样一位明星朋友的话,肯定也是把他当成一个普通朋友一样,与别的朋友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在我经历过这样的思想以后,我仿佛觉得我的心里还有另一个我,表面上是一个疯狂的我,而心里还存在一个理性的我[n2] 。

    到底“我”应该是怎样的呢?究竟“我”是一个还是多个呢?这个问题涉及到西方哲学史上的自我学说,康德是第一个涉及到的哲学家,康德在《道德形上学基础》一书中说:(作为理性存有的人类),首先,可以视自己作隶属于感性世界之中的存有,完全受制于自然法则。其次,亦可以视自己作隶属于知性世界,受制于某些非经验性、独立于自然世界的完全筑基于理性之上的法则[n3] 。[1]康德是把表象和物自体分离开来了,康德在把先验自我作为出发点的同时,又把一个不依赖于自我的“自在之物”作为一个本体自我与现象自我对立起来,从而把知性与理性、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割裂开来,使得先验自我分裂为自在自我与自为自我。这样很容易导致一种怀疑主义,甚至会导致人格分裂,在上面关于偶像崇拜的那个例子[n4] 中就很有可能如此。如何使先验自我获得统一?这不仅仅是康德哲学的理论困境,同时也是整个德国古典哲学要解决的问题[n5] 。

    费希特作为康德哲学的继承人,做出了逻辑化统一的努力。费希特的知识学就是要以活动自我,来摆脱康德为人们设置的自在之物的枷锁。在费希特看来,真正的知识,只能是自我的创造活动。费希特认为自我意识不但是认识的逻辑机能,更是自我的活动。诸如上面的例子,不管是疯狂的我还是理性的我,我的所做所想都是自我的创造活动。费希特在自我的逻辑演绎中使分裂的自我重新获得统一[n6] 。

    一、自我的逻辑结构

    费希特认为,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必须有一个最高的出发点,由此出发推演出整个体系。费希特将自我确立为最高的原则[n7] ,并由自我出发推演出自我的逻辑结构。自我在费希特看来不是一种既定的存在,而是一种本原活动,自我借自己的活动获得存在,这就是费希特的本原活动的真实含义。这与康德对自我的理解有所不同,康德认为自我是有着不同认识机能(感性、知性、理性)的先验存在。费希特的自我则是在先验想像力的统一下活动着的自我。人类一切知识的绝对的最初的基础是:自我的纯粹活动。自我也就是它的纯粹活动,纯粹活动也就是自我本身。就其存在来说,这个基础是自我,就其作用来说,它是纯粹的活动。

      费希特从逻辑规律引申出关于自我意识的三条原则: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和非我统一。

    (1),“自我设定自身”是本原行动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知识学的第一条原理,它是绝对无条件和不证自明的。费希特之所以这么说,是他认为这条原理就相当于最简单的逻辑规则“A=A”的表达式,这个表达式对任何有正常理智的人来说都是明确无疑的。同一律A=A的确定性在自我之中,是由自我设定的。自我之所以能够确定不疑地设定同一律,那是因为在自我之中,必定有某种绝对同一的东西。这就是自我=自我的绝对同一。[2][n8] 把自己设定为一个有限理性存在者,从设定自己有一个身体出发,但是这个身体不完全是一个感性的身体,还有理性的方面,而理性和感性统一起来,成为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有器官,或者是官能,官能有两类,一个是比较低级的,比如吃东西,是感性方面的官能,还停留在动物的阶段;高级的官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也包括人与之间正常的一些外在的交往行动。[n9] “自我=自我”不是分析命题[n10] ,它的意义是“自我是纯粹的主体,纯粹的行动,它没有、也不需要任何不同于自身的依据。换而言之,自我是自身的依据,自我设定自身。费希特在这里强调,纯粹的自我是行动,不是实体;一切都因自我意识的活动而产生,都只能作为自我意识的表象而存在。

    (2),知识学的第二条原理是“自我设定非我”,这是本原行动的第二个阶段。用公式来表达就是-A≠A,但它不是从A=A推导出来的。说“A=A”表示自我设定一个A与A相同一,而“-A=-A”或“-A≠A”则表示自我给A对设-A与A相对立,设定与对设这两种活动不是前者包含后者而是两者彼此对立。费希特认为-A与自我中设定起来的任意的一个什么Y是完全相同的。这里用-A的设定而不是Y的设定,其意义在于如果设定了A的对立面则必已设定了A,没有A就不会设定-A,-A相对于A来说是对设。也就是说-A在内容上是有条件的,对设是在自我意识中与设定相对立的,-A的全部实质就是A的非所是,是由A规定的。对设活动,就其为纯粹活动而言和设定是同样绝对,同样原始,同样无条件的。设定与对设都属于自我的行动,因而对设从单纯形式上看不需要更高根据与条件,它在形式上是无条件的。-A是作为-A本身被直截了当地设定的。费希特认为如果抽离“-A≠A”这个命题的判断形式,而只注意其不相等同,我们就获得了否定性范畴[n11] 。

      对设活动源自于活动着的自我和对活动判断着的自我是同一个自我,并且设定活动与反思活动是由同一个自我做出的,它们所指向的对象也是同一的。-A意味着由绝对行动对设出A的对立面。也就是说-A既是对设活动又是对设活动的产物。同自我设定自我一样,费希特指出,“相对于自我,直截了当地对设起来一个非我”[4[n12] ]。但是费希特强调-A只意味着与自我相对立而不是单纯指表象作用的客体。

      费希特认为,命题“-A=-A”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从逻辑上看,主词与宾词以意识的同一性为前提,进行表象的自我同被表象的自我是同一的。从主体自身看,对设的可能性在于自我意识的同一性。从活动着的自我看,进行设定的自我与进行反思的自我具有同一性,因为活动着的自我和对活动判断着的自我是同一个自我。费希特在自我中指出了活动着的自我也即是包含着差别的自我,这一差别来源于对自我的思辨指向的是自我意识本身。

      自我设定非我即自我建立非我与自我相对立。费希特认为,任何对立面,其本身仅仅是由于自我的活动才存在的,并不需要任何其他根据,一般说来,对立面仅仅是由自我的力量设定的。就是说,非我是自我的对象性活动的产物。那么,为什么要设定非我?费希特指出,“人不仅具有绝对的存在、纯粹的存在,他还具有这种存在的特殊规定。他不仅存在,而且他也是某种东西。他不仅说我存在,还说我是这个或那个。就一般存在而言,人是理性生物,就他是某种东西而言,他是什么呢?”[5][n13] 因此,有必要通过反题设定非我。只有非我才能证实自我的对象性活动。自我是在其经验的规定中意识自己,而且他只能这样意识自己。而这经验的规定必定以某种外在于自我的东西为前提。换言之,没有非我,自我既意识不到自己,也不能存在[n14] ;自我只有作为对象性活动的过程才能存在。而与非我对立的自我,则是有限自我,经验自我。这是费希特的第二个自我。那么,第二个自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费希特指出,“就绝对自我设定非我而言自我具有能动性;就自我是某种东西而言,必定受非我的限制。这样,经验自我具有受动性,这种受动性叫做感性。”[6][n15] 自我仍然是以对象性的思维方式活动。不过,在费希特那里,对象性的存在物、非我,是自我的对象性活动的产物。换言之,客体对主体的制约被理解为是由主体设定的。[3]

      (3),知识学的第三条原理是“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它是本原行动的第三阶段。它与排中律A或 ~A相对应。排中律的依据是自我≠自我,自我总是与非我并存的:只要设定自我,也就设定了非我;但非我不仅仅是自我的对立面,而且也是自我的展开,由此非我在自我之中。于是,就有这样合法的等式:自我=非我;非我=自我。排中律的依据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表面上的“或”的深层意义是“和”:这就是“自我和非我”[n16] 。[4]

    在这种“正题—反题—合题”的公式里,前两个行动都是下降,因为它们设定的是可分割的自我和非我,离开了原来的绝对自我,第三个行动则是上升,因为它是本原行动的自我返回的过程[n17] 。此外,就它们的关系而言,如果没有树立对立面的对设行动,把对立面结合起来的行动就是不可能的,反过来,如果没有结合的行动,树立对立面的行动也是矛盾的,这两个行动在事实上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没有反题就不可能有合题,没有合题也不可能有反题;但是,它们所依据的根据都是原始行动,即作为第一个原理的正题,正是正题为全部体系提供了稳定性和完满性。在费希特看来,任何一门彻底的哲学都必须认识这三条原理,而知识学因为达到这样的认识,它才是一门彻底的哲学。

    对于这样复杂的理论说明我们未免感到枯燥,我想举个平常的例子简单补充说明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我想演员是最好不过的例子了。“自我设定自身”是比较好理解的,一切都因自我意识的活动而产生,我为什么是一个演员,我为什么会出演这部戏,都是因为自我意识的活动,是自我决定的。其次,我在这部戏中要扮演某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我格格不入,但是我必须要演好它。这时,自我就必须设定一个非我,把我想象成那个角色,我就是那个角色,如果我是那个角色,我的行为举止会如何如何等等。我想任何一个优秀的演员都必须做到这一点。所以一个演员要想在关于世界和他人的经验中展开自身,就必须非我,才能演好这部戏。最后,演完这部戏,演员还得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他不能再是戏中的那个角色了[n18] ,所以就要做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了,否则的话,不是要得抑郁症或者人格分裂了吗?

    二、自我学说的贡献

    费希特是首个呼吁改造人类生活的哲学家,改造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亚于改造哲学和科学。他认为自我是一切的前提,一切的根源,一切事物都从那里产生。只有自我才是真实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死寂的被动的存在。他跟康德一样认为理智是无能为力的[n19] ,科学的范畴不能把握宇宙活生生的整体,只有自我在活生生的内在经验里,在直觉里,才能感知宇宙。世界是人为了实现自由而造的工具,如果人获得自由的命令不能实现,那么世界就没有意义了。费希特把一切实在都建立在自我之上,外在的世界是为自我而设的,万物也因为精神的需要而被创设和排列的。人通过世界来实现自己,世界必须存在以便人能够在里面实现自己和意识到他自己及其自由,并为之而奋斗。

    费希特的知识学以活动自我摆脱了康德悬拟的自在之物的枷锁,由此确立起主体、自我意识对客体、实体的绝对自由。他解决了康德的理论困境,完成了自我的统一。

    三、自我学说的局限性

    虽然费希特一直努力使自我和非我的对立达到统一,但是非我却是那绝对的、无条件的、自在的东西,非我一直是自我无法抵达的彼岸,因此费希特努力要完成的任务并没有最后达到,也即是自我与非我没有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真实统一。自我虽然有着统一非我的努力,但是,非我总是被自我重新设定[n20] ,这样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就陷入了一个无限循环之中。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费希特把自我与客体的对立统一理解为自我对客体的进一步规定的对立统一,而没有在概念同一的层次上给予统一,也就是没有上升到精神的高度、没有将自我作为思的环节包含在概念之中。黑格尔对此的评价是:“实践本身是受到一种对立物牵制的东西,是对他物或对方的否定。自我的活动所指向的这个非我,诚然具有一切由于自我的活动而来的规定,但是仍然给自我留下一个纯粹的彼岸,这是一个无穷的阻力:它只有非我的意义,没有积极的自在的规定。[n21] ”

    总的来说,费希特的自我学说有其重大的意义。我现在可以肯定[n22] ,我依然是昨天的我,明天的我还将是我,不会变成别人。也许会有时疯狂有时理性,但并不代表有两个我存在,那是自我意识活动的产物,我是绝对统一的

费希特自我学说
费希特以活动自我为出发点建构了知识学体系,这一体系由三个命题构成:自我设定自我、自我设定自我与非我的对立、自我设定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费希特通过对活动自我的逻辑演绎,使得由康德割裂开的先验自我,在逻辑的方式下得到了统一,但这种统一只局限在自我意识的反思中,主体与客体并未达到内在的、现实的统一[n1] 。 

为什么叔本华认为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是诡辩家?
费希特:叔本华在柏林大学听过其十次课,称其为“瞎吹牛和江湖法术”,认为费希特的“绝对自我”是在胡扯和做白日梦。谢林:因此人经常偷撷康德的真知灼见而冠以自己的名字,叔本华很厌恶此人。黑格尔:这两人的恩怨就不用提了。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冗长的论证等等让叔本华称其为“整部...

国家学说:或关于原初国家与理性王国的关系内容简介
在《国家学说》中,费希特还提出了关于国家与世界的关系。他相信,国家应当与世界保持联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家应当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如和平、安全、环境和经济等方面。费希特倡导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实现全球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总的来说,《国家学说》揭示了费希特对国家、理性与...

什么是自然哲学?
谢林早年受费希特的自我学说影响,但在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知识之后,他对费希特忽视甚至否定自然研究的做法感到不满,他认为应像斯宾诺莎、康德和歌德那样重视自然。他受歌德浪漫主义自然观的影响,并直接从斯宾诺莎关于自然的概念得到启发。斯宾诺莎区分了“能动的自然”和“被动的自然”。谢林认为,自然整体是能...

费希特的哲学观点
主要学术著作有《天启学说批判》《伦理学体系》《告德意志民族书》《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等。一、法哲学基础 费希特继承康德的法哲学思想,并从特定方面加以发展。他首先提出一个“自我”的概念,认为自我乃是一切实在的本原。他反对康德“自在之物”的客观存在,认为真正的存在只有自我,“自我”首先...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有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1、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公元1724年4月22日—公元1804年2月12日,享年80岁),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人,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2、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

谢林同一哲学导引:自我作为绝对理性
费希特与谢林,两位大师的哲学立场鲜明对比:费希特视自然为异己,主张通过提升自我来超越自然;而谢林则主张自然与自我并非对立,而是存在统一的两面,精神与自然的发展同步,追求的是自然与精神的同一性。这是绝对理性在世界中的展现,哲学的使命在于理解自我意识如何通过观念与实在的交织实现认知的升华。谢林...

德国古典哲学的线索
费希特用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论克服了康德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谢林开始是费希特哲学的信奉者,但随后转而对费希特采取批判态度。谢林反对康德在思维和存在之间划下不可超越的界线,但他指出像费希特那样把“自我”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和至高无上的原则,主张一切从“自我”出发,把“非我”看作“自我”的产物,是一...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席勒认为,在绝对存在(即费希特所说的自我本身无条件设定的,未经分化的、无矛盾的自我,亦即神性)中,人本身和状态、一般人性与可变人性是统一的,而在有限存在(现实的、经验的、具体的人)中,两者则是分离的。人本身是人的理性,状态是人的感性.两者在美学上的意义在于人性的这两个方面分别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对费希特“自我”产生“非我”的学说。他认为,“自我”不能离开“非我”而存在,因而不能说“自我”产生“非我”;同样,“非我”也不能离开“自我”而独立存在,因而也不能说“非我”产生“自我”。在他看来,要真正解决“自我”与“非我”的关系问题,就必须有一个超乎二者之上的更高的原则,它既不能是主体,...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