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朋友总是觉得有这样、那样的不舒服的感觉,可能还没有形成疾病,但是却明显不适。比如感觉疲倦、乏力、头晕、失眠、颈肩部疼痛、消化不良、血压升高,等等。或者已经形成了慢性疾病,服用药物却解决不了所有的症状。有没有一种绿色的、简便的、没有副作用的辅助治疗方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呢?有,那就是音乐治疗,或者说音乐养生。
音乐治疗(养生)作为一门集艺术、心理学、医学、物理学于一身的交叉学科,虽未形成真正成熟的理论及应用体系,却日渐走向兴盛。

www.5sleep.cn“音乐治疗”诞生于二战时期,1980年才传入中国,国外的研究水平远高于国内,国际上认为中国没有独立的音乐治疗理论体系,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说苑》记载的我国5000年前原始部落医师苗父用竹管乐器为患者治疗疾病,到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记载了完善的五音疗病体系,中国的音乐治疗已有至少五千年历史,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系统流传下来。因此,复原《黄帝内经》失传的五音疗病体系,恢复基于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音乐治疗理论,这是每个炎黄子孙尤其是中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我们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献记载,开始了追寻这遗失千年的生命之歌的旅程。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人与自然、社会相互联系,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免遭病邪侵扰。自然界有阴阳,人体有阴阳,音乐也有阴阳。人的各种情志之间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当某种情绪过甚而致发病时,可以用另一种「相胜」的情志来「转移」、「制约」或「平衡」它,从而使过度的情绪得以调和与平复。这些都是先祖在大自然这位老师的教导下,得出的智慧结晶。
中国音乐强调「中和之美」, 古圣《礼记•乐记》认为,「音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重在和谐、自然,不追求强烈。通过音乐可体察社会风气,衡量社会的道德情操是否健康。故而中正清雅的音乐可平衡人们的身心,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在现代繁忙的生活节奏下,各种修生养性的方法应运而生,《黄帝内经》云:「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音乐养生不失为奇葩一朵。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溯源音乐养生之旨,挖掘研究和发展这一传统,具有无比深远的意义!
中国音乐治疗的源流
远古时期,十万年前中国山西即有石埙出现(图1),说明当时人类已经懂得使用石埙放松健康身心。土生万物,通八方,通天通地——加上下为十方,都可以贯通。考古学家已经印证“原始先人吹埙、群民围构火而听”的传说,可知伏羲氏“造瑟埙调理百病”的历史传说,应不虚假。依实证,古埙、竽音、葫芦笙等土音,可以入脾胃,对脾胃有极佳的理疗养生功能。

宫商角徵羽
图1 石埙
贾湖骨笛(图2)出土于距今7800年~9000年的同时期最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河南贾湖遗址。贾湖骨笛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贾湖骨笛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座珠穆朗玛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文明的重要影响。

本草音乐
图2 贾湖骨笛
距今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里,有一位名叫苗父的医生,他以竹管乐器演奏的形式,为席地而坐的患者来治病的,愈人很多。如《说苑》中记载:“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说明这种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三皇五帝时期,圣人试竹苇立五音定十二律(六侣六律)对应疏理人体十二经脉(六阴经、六阳经);大禹治水时期,大禹首创《禹步歌》医救万民瘟疫。说明到这个时期,音乐治疗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黄帝研五音应五脏理论,以五音疗疾,其传承后人把部分内容撰写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时间大致在 2000 年前。黄帝内经,其中共有11篇15段经文讲述了音律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不包括五运六气七篇大论中,用音律学名词命名时序的部分),为音乐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北方生寒……在色为黑,在音为羽”。这段经文讲述了五方、五藏、五音的对应关系。
《素问 五常政大论》:“委和之纪……其脏肝……其声角商……涸流之纪……其脏肾……其声羽宫……”这段经文实际讲述了五行不足情况下,五音调理五藏的方法,如角商两音调理肝脏不足。
《灵枢 邪客篇第七十一》云:“伯高答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这段经文讲了五音对应五藏,六律对应六腑,音律对应脏腑经络的原理是天人合一。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按照二十五音的音律名词命名分类阴阳二十五类人,更是说明了音律与人体的密切关联。
《乐经》是《六经》之一。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先秦有《乐经》存世,此说不仅见于传世文献《庄子 天下》篇,从郭店楚简中也得到了证实。《史记 乐书》论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怙懘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矣。”说明先秦时期,音乐可以条畅人们的情志,规范人们的道德修养,以利于社会稳定。

本草音乐
度量衡的混乱导致中国音乐治疗发展的断层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而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左传》中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但是这种显著的治疗效果,近见于先秦、《黄帝内经》形成之前的阶段,之后逐渐失传。后世仅见零星的传说记载,唐代孙思邈创立六字诀以声波共振养生,而至宋代以后连记载都没有了。
究其失传的原因,笔者认为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自制度量衡,音乐标准混乱有关。为什么说度量衡对音乐很重要?这涉及到标准音的问题。如西方音乐以440Hz的音作为A音,并用440Hz的音叉来给各种乐器调音。而中国古代,是以固定长度、内径的律管来记录这种标准音的,称为“黄钟律管”(图3)。
如蔡邕《月令章句》说:“黄钟之管长九寸,孔径三分,围九分。其余皆稍短(渐短),唯大小无增减。”这种固定长度、内径的律管,有其固有的共振频率,演奏出的音即是标准音。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止,各国均有自己的度量衡标准,于是就出现了标准音的混乱,最终导致“礼崩乐坏”,音乐治疗的体系也就逐渐失传了,出现了断层。

www.tiganyinyue.com图3 玉制律管
《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只是理论部分,尚有很多遗失。
根据音乐的定义重新去寻找标准音
古代的音乐音阶分为宫、商、角、徵、羽五个,其可以用于各种乐器的弹奏,但因为地域发音的不同也会产生一些细小的差异,而鉴定它们的标准是有难度的。
如何去寻找遗失的标准音,是恢复中国传统音乐治疗体系的关键。《史记 乐书》云: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征”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乐所以内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这段论述不仅给出了音乐的定义——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且给出了宫、商、角、徵、羽五音的作用。
上述文字中 “动荡血脉”四个字尤为关键。现代音乐给我们的感觉,仅仅能够调节心情、情绪,减轻压力,或者振奋精神,总之与中医“心”的功能活动有关,却无法“动荡血脉”,也就没有治疗的效果。
中医讲“心主神明”,是指心脏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生命活动。在后天八卦图中,心处于离卦,在最上面,如下图:

心属火,火性炎上,说明我们目前的音乐标准偏高了,容易入于“火”位,不再能够、或者较少影响其他经络脏腑。如果我们能够把标准音降低一些,应该能够重新达到“动荡血脉”、调理疾病的效果。
动荡血脉的原理在于:天人合一
音乐为什么能够“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这与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有关。
在古代,主管音乐的“律法”和主管天文的“历法”是密切相关的,放在一起去研究的。《后汉书 律历志》载“葭灰占律”之法(图4),在一密闭性能良好、温度与湿度变化不大的屋子里,按一定方位排列十二个木案,案面做成内卑外高的倾斜状,将十二律的律管依序排列在桌上,并在长短不一的各管内覆填以葭莩(即芦苇衣膜)烧制而成的灰,当各月所属中气到来时,将引发地气上升,而此气可使相应律管中所置的葭灰扬起。这说明每个节气到来时,天地之间会有不同的频率波动,诱发对应的律管共振,使葭灰飞出。

同时,这种天地间的频率千万年来不断作用于人体的经络,动荡着经络的气血,逐渐形成了音乐声波频率“动荡血脉”的规律。《道德经》里讲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正是这一规律的真实写照。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动荡“脾、肺、肝、心、肾”经络气血的频率,那么这些频率就是“宫、商、角、徵、羽”五音的标准音。这里的五音相当于天地之间的共振频率,经络相当于律管,经络里的气血相当于律管中的草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