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你好,下面是系统的阐述,其中制约因素答案在第二部分:
一、关于“三农”问题的概念阐述

所谓三农问题其实就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有人把三农问题概括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其实三农问题不是一个问题或是几个问题,而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关联的系统问题。其表现是:

农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的问题。目前中国农业大部分还是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另外,农业购销机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主要是因为农民受文化程度、信息等方面的制约,往往一时集中地栽种某种农作物,又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必然是卖不出好价钱的。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不太适合当前的经济社会现状。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5年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覆盖率已达到9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受文化素质的影响,农村形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关于农民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精减,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二、目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农民素质总体低下

1.农村人口总数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截至2004年底,我国人口总数为129988万人,其中乡村总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比重之高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近几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虽在不断下降,但仍远远高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

2.受教育程度低,农民素质总体低下。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政府虽然一直致力于科教兴国,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还普遍偏低。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初中程度的占50.2%,高中程度的占9.7%,中专程度的占2.1%,大专以上的仅占0.6%。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比城市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10.2年低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 。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只有0.13%,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缺乏“一技之长”。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已经不能适应农村和现代农业的需要。即使到目前,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适龄青少年只能在土房、无任何教学用具的环境中学习,农村学校的老师中有许多是民办教师,有些老师甚至用土话进行教学,在这种条件下的教育效果是不理想的。不仅如此,现在农村还是有好多孩子上不了学的。一是由于农村家长对孩子读书的认识不够,二是现在的教育费用太高,我国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教育的费用也并不低,似乎每年的增长速度比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要快得多。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走向致富的路上有多了一道大山。许多农村青少年在读完初中甚至于小学还没毕业就已经离开学校,早早的就走上了打工之路。

由于这一些人的普遍素质较低,平均文化水平远低于城镇水平,就业本领较低,对于技术的接受能力、市场经济变化的适应能力都比较差,因此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毕竟有限。而不得不进行转移的进城农民工,即使转移进城,从业岗位也受到极大的限制我国目前就业压力极大,城市中也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多数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重体力、低收入工作,用农民的话说就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劳动时间太长的活。这必然导致农民收入低、生活困难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农村普遍贫穷落后。199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090.1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3元,两者的收入差距为1:2.47;2004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936.4元,城镇居民为9421.6元,差距已扩大为1:3.2 。

(二)农业生态条件严重恶化,农业耕地逐年减少

1.我国农业生态条件的恶化严重地表现在,原来就有限的土地资源,农牧用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土壤的质量在不断下降,水土流失面积高达国土面积的1/3以上,全国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区域亟待治理,耕地面积每年平均减少1000万亩。我国的土地荒漠化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相当于14个广东省面积,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多风,植被稀少,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村燃料、饲料、肥料、木料缺乏,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约有1/4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荒漠化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大面积砍伐森林,森林储蓄量急剧下降,全国约有3000亩有林地转为疏林地、灌木林地、无林地。森林资源危机日益严重。大气、水体、固体垃圾污染日益严重,酸雨面积急剧扩大,土壤污染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6。全国每年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灾害损失,占每年GDP的5%左右。农业生态的严重恶化无疑给原本脆弱农业雪上加霜,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2.耕地急剧减少。

(1)自然因素。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容乐观,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使得本来有限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占有率只相当于当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占有率的40%。

(2)人为因素。伴随着农村人口绝对数量上升的同时,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生产要素的耕地在我国却由于工业发展用地、城镇发展用地、交通发展用地、房地产发展用地等原因使土地不断减少。据统计,我国耕地的总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4年的18.37亿亩,8年间平均每年减少1425万亩,这些土地,绝大部分被城市所占用。国土资源部曾发表过这样一个数据:现在全国城乡建设用地约24万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已经达到130多平方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纽约,包括郊区在内,人均占地也才112.5平方米。另外,由于农村生活条件差,绝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都向城市转移,留在农村大多是老弱病残幼“3860部队”,无法进行科学耕种,许多耕地成了荒芜地。加上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土地产出能力大打折扣。

(三)农村产业具有天然弱质性、规模小、效益低

1.农村产业具有天然的脆弱性,传统农业主要是种植农作物,而农作物生产具有季节性强、强度低、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效率低下,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原因。使得农民的收入常常要靠天吃饭。

2.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在我国农村中,山区面积广大,农业生产大多沿用的是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在笔者的老家,农民耕种土地主要还是用耕牛,收割稻谷还用手工敲打。农业经营主体分散经营、规模小、劳动工具落后,生产效率低。导致了劳动生产率低下,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3.农产品成本高,农民收益低。一是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而农产品的价格不升反降。虽然国家曾经多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但是并没有改变这种状态。使农业投入与产出成反比,甚至出现种得越多亏得越大的现象。

(四)缺乏保障措施,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1.政府给予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保障日益削弱。工业发展用地、城镇发展用地、交通发展用地等在不断使农业用地逐年减少,而且征地时农民往往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失去土地的农民由于没有土地而仅仅依赖有限的征地补偿金来维持生活,这些农民深深地意识到,失去土地对他们会意味着什么。现在经济高速增长时还没有什么,一旦经济发生波动,将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2.农村缺乏医疗保障,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严重。由于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国家对农村医疗保健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缺医少药现象普遍。同时,农民的收入低也制约着农民的就医保健需要。由于医疗费用的上升超过了农民实际收入的增长幅度,农民往往因为负担不起沉重的医疗费而放弃救治机会。据统计,全国农民因无钱就医的比例已由1985年的4%上升到2000年的9%。在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中,约50%属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聚居区有半数以上的行政村没有卫生所。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共有587个,总人口约95万,其中现有贫困人口17.5万,贫困率达18.4%,比同期全国的贫困率高出14.9个百分点 。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比较严重。

(五)其它制度约束

1.关于户籍制度。我国户籍制度几经改革,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应该看到户籍制度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障碍,首先,它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其次是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中国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但事实上限制却没有从根本上放松;再者,现行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与住房、消费、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公民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因此统一城乡户籍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地从户口本上改变农民的户口标签,更重要的是要给乡村农民和城市居民平等的国民待遇,不做到这一点,“户改”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质意义,就没办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现状。

2.关于土地制度。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规定,土地归国家所有,分配给农民个人使用,土地无法自由流转,自由买卖,这就人为地把农民限制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进城务工,不可能带着土地走,出租也只能租给就近的农民,加之农地规模小,租地农民支付能力有限等因素,使得出租土地受到诸多限制,租金极低,农民进城没有资本甚至没有生活保障,不得不把老幼妇孺留在乡村。这对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无任何裨益。另外,由土地所有权引发的土地征用制度问题使得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因为从法律层面上讲,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失去的仅仅是经营权,土地被征用后所得的补偿不会太多,而丧失土地的农民如果没有合适的职业岗位,而土地的保障作用不复存在,将成为下不如农民,上不如城市居民的赤贫阶层。可以说,现行的土地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把农民“定”在农村,而由于所有权问题农民的权利又无法得到保障,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加以改革。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建议

(一)加快技术创新,贯彻落实科教兴农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必须改变目前农民文化素质基本较低的局面。

1.强化基础教育,重视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一是要依法普及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把农村的教育经费比例纳入全国教育经费比例中,逐步扭转基础教育由农民负担的状况。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还需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教育的不同阶段适当引入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既有文化基础知识又有专业扶技能的现代农民。二是要加强对农民进行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培训,并对其进行市场经济意识教育,以提高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调节生产结构的能力。在实施农村成人教育时,要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育内容的可操作性,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围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与有关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适时适地地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专业培训班。不仅要增加农业生产与农业教育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还要适应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培养和培训制造业和服务业需要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并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多种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服务。

2.用信息化带动农村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使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的成效,根本性地改变农村面貌,就要从全局着眼,从实事入手,针对中国农村目前的实际情况,以信息化建设作为突破口。对目前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进行系统化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固然重要,但毕竟国家的资金有限,这种有组织的教育和培训无法惠及全国上下9亿多的农民。在当今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如果能搭建一个覆盖广泛的农村信息平台,让农民看到、听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东西,让一些健康的文化理念、市场信息、国家的政策法规等逐步渗透到农民的心里,那么这将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信息产业部积极推进“村村通工程”,使全国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电话、电视。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建设农村信息平台。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由政府牵头,整合电信等部门,创建以下几个模式:

模式一:利用电话资源,开通农村专线咨询,请专家为农民答疑解惑;

模式二:开通农村信息专网,政府各部门专门提供专用信息。在农村中心学校开设农村网络文化信息站接收信息,专人负责电脑管理和传单印刷以及科教光碟刻录,通过学生联络员向农民随时发布实用信息并将农民需求信息收集上来形成互动,使信息进家入户;

模式三: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选择村里文化素质较高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给予政策支持,把它建设为信息传播、发展致富示范点。

每个农村的情况不同,信息需求不同,建设信息平台的方式也可以不同,但关键的一点是,就要靠市场运作加政府引导扶助的方式,使信息平台真正服务到位,发挥它助农兴农的作用。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竞能力。一要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创造条件把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组织推向市场经济前沿,使龙头企业成为吸纳科技人才、转化科技成果、推广先进技术、开发高新技术,更好地提高农村科技水平。二是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继续深化政府农业体系的改革,大力提倡和鼓励农业企业的技术推广,依靠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和高素质的农民,从根本上增强农业的竞争力。政府财政每年都应按比例增加对公益性农业科技事业的投入,对农户提供无偿或低偿的公益性技术服务。

(二)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要改变目前农业生态条件日益恶化的情况,走发展生态农业之路将成为必然。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使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针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问题,首先要逐步对主要农业土地、水资源、森林、草
地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形成科学的监测管理系统,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资源增殖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组合的特点以及相互作用变化的规律选择最优要素组合,以发挥资源的优化组合功能。如可以通过改造坡耕地,推广垅沟栽培等技术,把坡耕地逐步建成高产稳产农田。同时,大力推广“粮农-林果-草牧”型生态农业模式,发展了农牧型、农果型生态农业;推广农膜回收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药化肥等技术。通过实施“沃土计划”,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推广草灌乔结合,提高植被覆盖率,力争尽快地改善我国的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

(三)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城镇化建设

1.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第一,做好农村城镇化的长远整体规划与布局,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切不可盲目重复建设,要切合各地的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第二,搞好小城镇产业支持,任何一个小城镇要顺利的发育和壮大都必须以具体的产业作为经济支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否则建起来以后就会成为“空壳城”。第三,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为将来小城镇办厂、经商、置业的投资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环境。第四,改革和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购房、发展二三产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2.破除对农民进城谋业务工的限制。各类城市和各生产行业都要向农民开放,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应对转移就业的农民提供免费上岗技术培训,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和劳动保护制度。用工经营单位对长期受雇的农民工提供免费的继续教育,使其中的优秀者得到应有的发展机会。

(四)改革相关制度,建立保障措施

农村问题纷繁复杂,很多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法律加以规范,从而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相关法制及保障措施的建设:

1.深化土地及其使用制度的改革,采取措施保护好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铁路、公路等基础建设用地、城乡工业用地等严禁占用农田,必须占用时政府应收取高额的补偿费用。农村住宅建设应尽量减少农田的占用,对农民的住宅面积应根据家庭人口加以规定,占用良田的应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对目前部分地区撂荒的耕地应做好复垦的工作,可以形成农户对土地进行规模化的经营。针对当前土地分散经营的弊端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进行改革:第一、延长承包期限,明确土地使用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和交易市场,鼓励土地的集中经营,第三、重视土地的整治与规划,为增进土壤肥力提供一定的保证。

2.依法治理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影响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采矿、冶金、造纸等污染源,严禁滥砍滥伐破坏山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目前,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有的,但有些地方执行的不够彻底,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来监督政策的执行。

3.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我国农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却远不能满足人力资本提高的要求。为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和营养保健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合理的政府、集体和个人共同投入的融资机制,解决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资金匮乏的难题。改革原有的合作医疗体制,因地制宜地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类的医疗保障运作模式,以适应广大农民的需求。搞好初级保健和大病救助工作,尤其是要重视农村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建立有效的应急机制,以避免某些危害极大的地方病和传染病的传播,并针对农民抵御重病、大病风险能力弱的现状,实行多方面的社会救助。

4.进行户籍制度改革,首先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在目前城乡收入和福利差距如此巨大、城市化严重滞后的条件下,户籍制度如果立即取消,城乡制度完全一体化,大量人口的涌入使得本限于城市居民享有的福利和公共资源将骤显短缺,必然导致城市陷入混乱和崩溃。因此要改革户籍制度要先从户籍制度背后的社会制度逐步改起。其次要加快户籍管理立法步伐。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的部分内容已与新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相抵触,现行的户口迁移政策和《暂住证申领办法》等部分规章早已突破了《条例》中的相关内容。对此,要积极开展户籍法立法调研工作,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促进户籍法早日出台。

(五)实施政策倾斜

首先,让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工农业“剪刀差”的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都是政府决策造成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在我们的工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的今天,应当是变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逐步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其次,实行国债向农村倾斜的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部分,用于农业的国债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有利于早日解决“三农”问题。为此,政府应当将国债向农村倾斜。

最后,发放小额贷款,增强农民致富能力。目前能让农民迅速增加收入的捷径之一就是给农民发放1000-4000元小额贷款。有强烈致富愿望的农民因资金短缺,不能改变传统种养方式,而小额贷款却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小额贷款应确保用于发展与农业有关的种养、加工等项目,不能用于养老、看病、购房等家庭生活方面。为保证贷款的良性运行,贷款可采取联保的方式,互相担保,共同承担还贷责任,如果小组中有人不能按时还贷,其他成员必须帮他还贷,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贷款风险,促进农村融资体系建设。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笔者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会,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笔者认为“三农”问题是有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