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看见此样的云,就是晴天的征兆,所以晒谷不用翻。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意思是说:在立秋节气前后,下雨预示着来年会风调雨顺,会有好收成。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意思是说:到了节气芒种的时候,还不种庄稼,过了这个节气种下也不会有好收成。
扩展资料
物候知识
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叫物候学。物候学和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它们都是地方性的科学。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例如某天刮风,某时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热等等,据以推求其原因和趋向。
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养育,例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子始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气候观测是记录当时当地的天气;而物候观测的记录,不仅反映了当天的天气,也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所以物候学有时也叫生物气候学。
物与候
这些自然现象不知陶醉了多少诗人,因而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也都成了他们讴歌大自然的素材,成了他们抒发感情的凭借。不过农民们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感受和诗人们又不同。几千年来,他们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在农民看来,鸟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他们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可是我们的农民却懂得她在唱什么:她在声声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搜集关于物侯的农谚,并分析其中物侯知识。 不少于三条。
1.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条谚语揭示了气候转换期的自然规律。如果大寒这一天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可能会延后,导致来年春季的气温偏低。这反映了物候现象与季节气候变化的紧密关联。2.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描述了雪对于农作物的积极影响。大寒时节如果降雪充足,可以冻死害虫,从而保护农作物...
搜集关于物侯的农谚,并分析其中物侯知识。 不少于三条。
1.“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
农谚(至少三条)分析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大寒不寒,人马不安.春分有雨病人稀.
找几条农谚,再说数关于他们的物候知识
5、农谚:月亮撑红伞,明天有大雨。物候知识:月亮“撑红伞”,是指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戴有一明显的红色光轮,叫“月亮撑红伞”。此种现象表明大气不稳定,水汽、尘埃显著增多,而且质点较大,这是造成下大雨的有利条件,所以月亮“撑红伞”是下大雨的征兆。
物候农谚诗
4、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耕牛如果淋了春雨很容易生病,这时候农民耕田就没有耕牛可用了,再加上春天又是农忙时节,农民肯定会担心发愁的。5、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如果一年中有两次立春,一定是多雨的年份;如果一年中没有立春,农耕就会很顺利,很适合农业生产。
农谚及其物候知识
[编辑本段]三、农谚内容的特点 【农谚内容概述】 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
请写出几句关于物候知识的农谚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例如: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
物候规律的诗句,并介绍
小河旁长满数不清、叫不出名字的青草和树木,郁郁葱葱,蓬蓬勃勃,把整条河都严严实实地罩了起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就包含了物侯知识: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宋代赵师秀《约客》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就出现了三种物候——黄梅、雨...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阅读答案
17.“许多”是指“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这里“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侯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 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 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2分) 18.是指物...
请写出5条农谚,并写出其中所含的物候知识!!!谢谢!!!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