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出去工作并不见得是完全心甘情愿的,你要知道,你现在读书就像是在储蓄,等到你以后工作了,需要用到知识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现在的付出是多么的值得。
大学课本里有很多现成的知识晶体,比如4P营销理论,我们可以直接系统的学习,但更多的则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整合、创造。在整合和创造知识晶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这4种常见结构:关联结构(比如马斯洛需求理论、SWOT分析等);
树状结构(比如SMART法则、思维导图等);序列关系(比如工作流程图、步骤指南等);数据结构(比如遗忘曲线等)。
我们自己在阅读学习中,比如阅读完一本书,做读书笔记,就可以以知识架构来做:
①以列表的形式把单个知识点整合成的:关于XX的几个技巧。
②以书籍或书籍中某个章节、重要知识点做的思维导图。
③为了方便自己理解和记忆,创造一些自己容易理解和记忆的架构(比如记忆方法中的顺口溜记忆)。
读书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读书的心态,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个思想家的书,系统地读,这样才会在读书过程中,把这个思想家的所思所想,慢慢转化到你自己的心灵中。然后你也像他一样,学会用这种眼光看世界,用这种方式去思考。
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思想家就会在一段时间影响到一个人的基本思想。在毕业以前,一个学生是在校园里生活,但毕业以后,是校园在这个学生身上生活。
大学里我们究竟教育的是什么样子,学到的是什么样子,把你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只有在你的一生中,通过你们的工作、成长展现出来,我们才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
读书作用:在劳动力短缺的市场上,你只需要拥有单一技能就能很好生活下去。比如制鞋的很多工序,不需要人有太复杂的技能,只要能耐心做几个操作,简单培训后谁都可以掌握。
一旦劳动力成本上升到某个临界点,企业主就会考虑转移产业,或者用机器人替代。
从目前全世界的趋势看,机器人替代人完成简单,甚至需要一定逻辑判断的工作是一个大趋势。在这方面机器人比人效率高,精准,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不会出现身体上的疲惫和情绪上的对抗,简直是完美员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很多学生为了能尽情享受生活,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执行学习任务。比如老师通常提前一个月就布置了论文作业,但是很多学生直到最后两三天才突击查资料、凑字数、熬夜整出一篇勉强看得过去的论文。这种策略属于“缓慢开始,快速结束”,这种策略看上去效率很高,实则是速度快、质量差!
正确的方法应该反过来,也就是“快速开始、缓慢结束”:当你一接到任务就立刻开始着手做,首先草拟一个计划,每天按照计划完成一小部分。这种方法虽然看起来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总时间却并不多,而且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会不由自主的渴望完成更多的任务。最终完成的质量也会高很多,因为在逐步完成的过程中,你会陆续发现一些问题、疏漏,并逐步完善它。
要想让自己的大学生涯更有价值和意义,应该给自己定一个规划。设定一些大学期间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把自己接下来几年的学习时间做一个统筹规划,比如什么时间考英语等级证书,该掌握几项什么专业技能,在毕业前要拿到个什么样的资格证书等。
定下目标之后就“快速开始,缓慢结束”,逐步的去落实、完成。这样你才不至于毕业之后除了一纸毕业证书,啥也没有,啥也没学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