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刘心武的作品后有什么感想?

有什么感想啊
大家一定要帮我啊
我的脑细胞快用完了啊
不是啦 我也知道个人简介啊 就要感受
那位人士的文采好久自己写一篇啊 拜托啊
谁来救救我啊????????

感想没找到。个人简介找到!
刘心武,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宇慧撰写)

简历:(1942~)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
创作上,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并由此取得在文坛上的地位。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3
  读过刘心武作品感想:
  1.刘心武的小说大部分写浩劫运动之中和浩劫前后的社会生活人们的遭际的,作品主人翁多数是生于浩劫,长于磨难的青年一代,作品的主题也多半是对浩劫原因的思索。本文从呼唤那失去了的人生、解剖被扭曲的灵魂、挖掘心灵深处的黄金、扎根于丰饶的大地四方面探讨了自认为构成刘心武作品的主要倾向和主要特点的因素,那就是作家对人的关心,对人性的和人的灵魂的思考以及那贯穿在他的全部优秀作品中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 : 呼唤 解剖 挖掘 扎根 提到刘心武,我们会立即想到他的成名作《班主任》,想到那激动人心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呼声。不论在某些人眼里,刘心武这个名字多么微不足道,都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班主任》所发出的呼声是历史必然性发出的信息,是一个文艺新时代到来的信息。“救救孩子”的呼声发自每一位关心孩子的家长,教育孩子的老师及全社会的每一个公民的心底,八十年前,也就是“五四”运动的前一年,鲁迅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中以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进步的人道主义者的全部热情,发出过“救救孩子”的呼号,二十多年前,在位大的“五四”运动的后一年,类似的呼声又回荡在中国上空。这真是可喜可悲,林彪“四人帮”之流的封建法西斯主义猖獗了十年,便是余孽尚在的证明。当人道沦丧、受到横行、人性泯灭、狼性肆虐之时,人们自然的觉悟到被我们全盘否定过的“人道主义”不仅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而且具有现实的进步性。
  2.刘心武在新时期伊始的作品是作为“生活的教科书”来写作的。长期的中学教师经历,加之中国现代文学长久存在的理性启蒙倾向以及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自觉都使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居高临下的以生活教师自居的叙述者。这种以教师和家长自居,抹杀了文学与现实界限的叙述让后来的评论者和读者如梗在喉。许子东1987年在考察了刘心武的小说之后,提出了一个作家的救人与自救的问题:当刘心武热中于救人之时,他用以救人的武器、他的自我人格都显示出文化的危机感。“社会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当然也很需要人做,但从文学而言,救人却每每是须从自救开始的。”简单回顾一下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历程,我们会发现,的确有很多从那一文学场景中走来的作家,都经历了类似的蜕变过程。研究创作主体的这种变化能够从一个深层次上展示出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不过,作家的自救历程常常被各种云雾所笼罩着,很难一一呈现出来。这就需要选取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来切入作家的创作历程。小说中的爱情/性描写因为联系着作家的性意识,因此有可能通过这一角度显示出作家创作心理、自我意识的变动。
  3.刘心武作为一个从新时期到当下的贯穿型的作家,也经历了从救人到自救的转变。在他的小说中,从《班主任》(1977)、《爱情的位置》(1978)到《如意》(1980)、《钟鼓楼》(1984),再到《四牌楼》(1993)、《九龙壁》(1993)、《仙人承露盘》(1994),爱情/性的描写伴随着他的写作历程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
  
  一、 从哪里自救?
  
  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为刘心武带来了极大的声誉。这种声誉的产生与当时特殊的文学语境有很大的关系。那是一个“文学与政治与民众意愿这三种力量最协调最有成效的一次统一行动”的时代。这部如今看起来十分粗糙的小说在当时的确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它不仅喊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时代呼声,而且它在呈现文革文化专制在宋宝琦、谢惠敏身上所造成的恶果时,不经意间把视角深入到人的性意识层面:那两个被坑害的孩子的精神创伤不约而同地表现为性蒙昧。但此时刘心武的主要意图是批判文革的文化专制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践踏,而宋、谢身上的性蒙昧的文化意义并没有成为刘心武关注的重心,这一点即使在被称为突破爱情题材禁区的《爱情的位置》中仍然是这样。因此,我们可以断言,《班主任》所涉及到的宋与谢的性蒙昧是不经意的,在1977-1978年间,刘心武在叙述爱情时既没有考虑到爱情描写的文学尺度,也没有涉及到爱情的本体。空泛的爱情只是被作为文学的武器以达到更为重大社会问题的提出。
  《爱情的位置》的主要目的显然是通过青工孟小羽与陆玉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革命者的生活中,爱情究竟有没有它的位置?应当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问题的答案最终在一个老革命者——冯姨那里得到了:“我认为,爱情应当建筑在共同的革命志向和旨趣上,应当经得起斗争生活的考验,并且应当随着生活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提高……当然,性格上的投合,容貌、风度的相互倾慕,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当一个人为爱情而忘记革命的时候,那便是把爱情放到了不恰当的位置上,那就要堕入资产阶级爱情至上的泥坑,甚至作出损害革命的事来。当一个人觉得爱情促使他更加热情地投入工作时,那便是把爱情放到了恰当的位置上,这时候便能体会到最大的幸福。总之,爱情在革命者的生活中应当占据一席重要的位置……”
  这样一段冗长的议论是小说的“题眼”,但它显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纳博科夫曾经说过:一个作家是集故事的讲述者、教育家和魔法师三者于一身的人,对于大作家来说,“魔法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之所以成为大作家,得力于此。”刘心武此时对爱情的关心只是为了达到了教育家的目的。他太热中于说教,因此就不是一个好的故事讲述者,更不是一个好的魔法师。这篇小说围绕着爱情的位置这一问题的解决去结构,既缺少必要的描写,也没有注意到小说所应有的故事因素,更不要说以魔法师的手腕去模仿生活。孟小羽这个人物缺少“人”的灵性,她的活动是在为上述理性化的答案提供论据。因此,《爱情的位置》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社会学论文。就如当时唐弢先生所指出的,刘心武所“喜欢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缺少文学的魅力。
  除了文学上的缺失,爱情本身也并没有被作家所关注。正如小说题目所显示的,作家所关注的是爱情的“位置”,而不是爱情本身。在小说所给出的答案里,爱情位置的合法性是与革命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革命事业的附庸。在这个答案里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匠心”。他不仅热情洋溢地让爱情与革命事业联姻,而且对于这一答案的给出方式也深思熟滤:它是由冯姨——一个老革命者(她是一个“优秀的革命者”,参加过“一二·九”运动,从事过地下工作,奔赴延安、受过“四人帮”的迫害,打倒“四人帮”后复出,“有着波澜壮阔的生活经历”。)给出的。这在当时的语境中是富有意味的。一个老革命者在那个时代代表着权力话语,由她所给出的答案才具有合法性。
  既然爱情要靠革命事业来赋予合法性,那么,爱情就没有自己的独立价值。这与爱情在现代意识中的“位置”显然是相背的。爱情在现代价值体系中被一再的赋予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代表着人对自我意识的认同。显然,历史还不太可能让孟小羽思考到这样的程度。她虽然是一个善于思考的青年,对于四人帮所造成的禁欲主义敢于大胆怀疑、对亚梅所代表的一些庸俗的爱情观念也敢于否定,但她对于爱情在革命者生活中的位置却不敢确定,一定要等到获得像冯姨这样的“优秀的革命者”赋予的合法性之后(冯姨说:“我觉得您和玉春的爱情是很美好的,你们大胆地相爱吧!”)才敢于理直气壮地去爱。更不要说,通过爱情去确证现代人的“个性”身份了。孟小羽在困惑时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于外在的权威:“唉唉!如果有份《中国青年报》或者《中国青年》杂志,如果现在出版的报刊、书籍当中,能够有一批是指导年轻人怎样正确对待婚姻、爱情、家庭的,该有多好啊!那样的话,即便亚梅并不读书、看报,我也可以向她推荐、转述,可是现在我却不能立时找到最有力量的论述和例子来说服她。”当她从冯姨哪里得到指导之后,甚至恳求着老一辈的革命者给他们以指导:“冯姨,您赶快把今天给我讲的这些写成书吧,我们是多么需要这样的启发和指导呀!”因此他们这一代“思考者”注定是跛行者,他们不敢主动地“成为你自己”!不敢自己“抉择”。在这一问题上,他们不比谢惠敏走得更远。
  刘心武热衷的是通过他的笔来为孟小羽们提供一个合法的答案,成为他们爱情生活中的引路人。(后来刘心武果然编辑出版了同样的书籍来指导青年人的爱情。)虽然这篇小说被认为在爱情方面突破了社会生活、文艺创作双重禁区,但是这种突破是初步的。在文学与政治、民众意愿的蜜月期,文学、个人、爱情都远没有获得独立性。对于刘心武来说,或者新时期文学来说,这就是自救的起点: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是附属于革命的,还没有恢复到“人”的层面。当然,爱情的表现也没有进入美的层次。
  
第2个回答  2015-12-05
刘心武,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宇慧撰写)

简历:(1942~)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
创作上,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并由此取得在文坛上的地位。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第3个回答  2015-12-04
感想要自己度过才行,有以下资料供参考。
一、刘心武简介: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定居北京。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发轫作,引出轰动,走上文坛。短篇小说代表作还有《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有《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
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以小说形式发表,十多年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红楼梦》,开创出“红学”的“秦学”分支。
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
二、主要代表作品概述:
1、《班主任》,作品描写极“左”思潮影响形成的各类“畸形儿”,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受到读者欢迎。《班主任》在社会各界引起的反响,用“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句话来形容再恰当不过。这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和共振。刘心武的小说触着了读者心灵深处的痛楚或惊醒了他们,这就是作品的力量所在,也是小说最成功之处。
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描写北京一个普通居民户,由于居住房屋狭小使得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种种矛盾,反映出人们内心的压抑和窘迫。
2、长篇小说《钟鼓楼》,通过对九个家庭的历史和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当代北京市民的生活画面。 小说只写了 1982年12月12日这天上午5点到下午5点12个小时里,在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一系列貌似平凡却很值得玩味的事。四合院里的薛家办喜事,没想到婚宴上竟出现了惊险场面;女大学生单恋着一位年青的翻译,而年青翻译和他的对象却又受到一位农村姑娘的干扰;一位离过两次婚的“浪漫女性”,大胆地追求着一位副部长;当年北京丐帮的后代到婚宴上来大吃大喝,不想后来却被一位不动声色的老头点穴瘫倒;一位热心人却处处惹人厌烦;一位老编辑被一位“文坛新秀”气得发抖……作者笔下出现了一系列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在他的娓娓叙述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北京钟鼓楼的沿革、四合院的变迁,饭馆酒肆的兴衰,结婚风俗的变化,集邮武术方面的知识……本书内容丰富,手法新颖,把庄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命运感交融在一起,使读者听到时代的足音,想到民族的使命,标志着作者在创作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风雪夜归正逢时》 这是刘心武用了近二十年时间写成的自传性作品,一部极为难得的文学佳作。本次出版前,作者才正式定稿。自新时期以来,刘心武先生以自己的创作和学术研究,参与并推动着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与文明迈进,从而也成了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三十年斗转星移,而作者思想不息,时发其新。在这部作品中,他以非常平静的心态,饱满的情感,纯净的文字,坦陈自己的人生经历:童年生活、家族记忆、亲人呵护、求学经历、人际交往、文学创作、红学研究,乃至由此引起的各种诡诞风波。虽然俱是个人的经历,但天地万物、时代的风云、社会的变迁、人世的百态,尽在笔端,往事并不如云烟。
3、《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本书为刘心武散文代表作之一;真实的内心世界、真切的人生感悟,对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的深度启迪与震颤。精美水彩画数幅,均为刘心武原创,且属首次公开。
4、《刘心武种四棵树》 本书囊括刘心武先生的几乎全部重要近作。小说,散文随笔,建筑评论,《红楼梦》研究,四大板块全收录。喜欢刘心武作品的读者,不容错过!既是有感而发的真诚之作,又秉承一以贯之的社会关怀。书中收录的不同作品,从各自角度将深远的魂魄修养,跟眼前的切近之事融会贯通。精美水彩画数幅,均为刘心武先生原创,且属首次公开。
5、《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是刘心武在CCTV所作的红学系列讲座及其出版的同名书籍,这也是他多年研究《红楼梦》的心血结晶。他从“金陵十二钗”中的秦可卿着手,详细考证了书中各人物的生活原型,复原了《红楼梦》诞生时的时代风貌。该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极佳。一时之间,刘心武新解《红楼梦》成为一个被津津乐道的大众热门话题,促进了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该书2009年被收入作家出版社“共和国作家文库”。
《刘心武续红楼梦》 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的,共108回,可惜80回后迷失。现在大家所看到的120回通行本的后40回,是1791年萃文书屋老板程伟元和文人高鹗联手攒出来的,那时曹雪芹辞世已近30年。程高本用活字摆印后流布甚广,使曹雪芹前80回得以普及,功不可没,但所续后40回背离曹雪芹原意,历来多有读者不满。120回通行本流布后,续作叠出,但绝大多数都从120回后续起,离曹雪芹原笔原意更远。当代有作者从80回后续写,各有特点,但大都是自由发挥。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已有20余年,他通过原型研究、文本细读,探佚出了曹雪芹写成又迷失的后28回的内容,在探佚的基础上,试图复原出曹雪芹后28回的大致面貌,历时7年完成了这部《刘心武续红楼梦》。刘续试图进入曹雪芹的文本语境,对前80回中所有“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大、小、明、暗伏笔逐一进行了照应,并对古抄本中所有脂砚斋、畸笏叟批语中透露、逗漏的后28回的情节、细节、文本用语、回目等也逐一加以了兑现。这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直造人质疑,凡续撰经典作品者,被人质疑,也属常理。不可否认,刘心武的红楼梦给读者以另外角度去看红楼梦。
第4个回答  2007-02-26
文学功底较深,但知识面(特别是理科知识)不宽。
第5个回答  2007-02-26
他有一点象流氓教授,我不喜欢

谁看过刘心武写的<钟鼓楼>,能否评价一下?
最深刻的是文中各人物面对逆境还能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感觉我们招受的困难根本就不算什么,无论招受什么都应保持乐观。还有那个反复情变的女人,(忘记叫什么了)我不觉得她该受谴责,至少她对自己和别人都是城实的。在那个年代能有这种追求实在不易。刘心武的红学研究也很了得,他的猜测很有...

读钟鼓楼有感
最近,把刘心武先生写的《钟鼓楼》又翻了出来,于是就又复习了一遍。从前看这本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现在已记不得了。如今以人到中年的心态再来欣赏,仍是颇有感触。一本好书,就是这样可以让不同年龄的人都乐于欣赏,且各有不同感触。这本书的写法是与众不同的:以北京城钟鼓楼脚下的薛大娘...

《善的教育》读书笔记
《善的教育》不仅适合我这样年纪的孩子阅读,也可以让成年人感受到温暖。所以说这本书是老小皆宜的。就像,刘心武说:我期望这本书不仅对少年儿童有益,也能滋润在现实中陷于浮躁焦虑的成人的心灵。《善的教育》可以为你带来人生新的认识和憬悟,与孩子们一起感受爱与善,一起感受什么是真诚,什么是...

红楼梦观后感
在作品中,包括我读过的刘先生其他关于红学的着述,还是能够看到刘先生的那种追求真理的一种勇气。关于《红楼梦》,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何况像刘心武这样的学者。把他对于红学的理解告诉给社会,不仅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义务。 因此我也希望社会,对于学术上的别人的成果,我们更多去欣赏,少一点挑剔;多一点...

读刘心武的散文后感
从早年的著名的《班主任》到获矛盾文学奖的《钟鼓楼》,小说散文里的感觉才是我认识的刘心武先生。如果说读周汝昌老先生的《红楼解梦》如同吃杂烩一样,看似热闹却很少有让人记住细嚼慢咽的细致分析的话,那么刘心武先生的这本《红楼望月》恰似杨过学着公孙绿萼吃情花瓣,对我等门外野人来说,入口虽香甜...

刘心武《红楼梦》的看法?找100字就行!急急急
刘心武:对《红楼梦》人们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甚至互相抵牾的读后感。一位年轻人对我说,他对《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写作的时代背景,书中的人物原型等等,完全没有探究兴趣,也不想去探索什么秘密,他就是享受那些文字所带来的快感,我以为他那种阅读也是很好的。但由于《红楼梦》是一部奇书,首先它不完整,即使按通行的120...

如何看待刘心武的《飘窗》的文学价值?
刘心武的飘窗可以说是近年来少有的好作品。当余华等人将现实主义浅显的理解为对于现象的堆砌时,刘心武走进了他们,去探究操纵社会的源动力,特权。这是一种真正的对于现实的诘问。

鸟人的作品评价
刘心武无论以文学还是以言论的方式,都是在深切关注这个迷惑的时代。如今他又回到文学,拿出了别开生面的长篇小说《鸟人》。面对这部新作,我确实有种“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感觉。相对《阿文的时代》,《鸟人》依然体现了现实意识、思考深入和批判精神,但思想更深刻,视野更开阔,尤其叙事艺术有了全新表现,不仅运用了多...

求《鸟人》读后感,谢谢!
《鸟人》读后感 看到《鸟人》这个书名,便首先想到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是不是人变成了鸟的故事呢?再看作者,是刘心武,便想到了小说《班主任》,想到了刘心武讲《红楼梦》。细读《鸟人》,原来是篇现实主义作品,但表现形式却是荒诞的。作品《鸟人》的荒诞之处首先在作品的主人公——鸟博士。他什么...

刘心武《班主任》:想要救救孩子的大人
在《班主任》这部作品中,刘心武以犀利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发生在文革时期的教育故事。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的呐喊——“万恶的旧社会是吃人的”——在这里找到了共鸣。故事围绕着一个名叫宋宝琦的插班生展开,他的到来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与人性的思考。班主任张老师在整理宋宝琦的物品时,发现了一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