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战争最后一次作战:揭秘澶州之战结果

如题所述

宋辽战争最后一次作战:揭秘澶州之战结果

萧挞凛(一作萧挞览)是辽国名将,此人颇具将才,通晓天文,能征善战,被封兰陵郡王,萧挞凛曾擒获宋将王先知,攻克遂城、祁州,为辽国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萧挞凛随萧太后、辽圣宗南下攻打宋朝,澶州之战爆发。

在这次战事中,身为辽军主将的萧挞凛栽了大跟头,在两军阵前,萧挞凛扬武扬威,被宋军的三弓床弩一箭爆头而死。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九月,辽圣宗耶律隆绪及太后萧绰,率军大举南侵,一路攻城拔寨,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此时的宋朝朝廷震动,人心恐慌。

宋朝甚至有南迁的念头,在危急关头,宰相寇凖极力反对南迁,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于是,宋辽双方开战。

辽军主将萧挞凛依仗辽国骑兵的强大,有恃无恐,在阵前耀武扬威。看到辽军的嚣张气焰,宋军威虎军头张瑰悄悄地将三弓床弩对准辽军主将萧挞凛,锁定目标之后,强弩发射,不偏不斜,一箭正中萧挞凛的头部,将其爆头,三弓强弩巨大的冲击力,几乎将萧挞凛钉在地上,不治身亡。

萧挞凛作为辽军主将,久经沙场,没想到这次送了小命,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萧挞凛颇有谋略,为何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

史书记载,萧挞凛才略过人,通晓天文,是辽国的得力将才,就这样被宋军的三弓床弩终结了。《辽史》记载:“挞凛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那么,三弓床弩是一种什么样的强弩呢?杀伤力究竟有多大?

三弓床弩,也被称为“八牛弩”,其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为了提高杀伤力,经常把三张大弓合并起来,需二、三十人才能拉开。

三弓床弩在发射的时候,场面非常壮观,箭支就像标枪一样,近距离发射时,弩箭因其巨大的贯穿力,可以直接钉进城墙里面,一齐发射的时候,成排成行的弩箭牢牢地钉进城墙,士兵攻城时,甚至可以直接借助弩箭攀爬城墙。连城墙那么坚硬,弩箭都可以直接牢牢钉进去,何况射在人的血肉之躯上?萧挞凛被爆头,不死才怪。

萧挞凛死后,辽国举朝上下震动,主将身亡,军队士气严重受挫,萧太后为此五日不上朝,后来,被迫和宋朝议和,即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宋与辽订立和约: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此后,宋、辽百年之间几乎没有再开战,进入相对和平时期。一支弩箭,换来了百年的休战。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宋辽战争最后一次作战:揭秘澶州之战结果
宋辽战争最后一次作战:揭秘澶州之战结果 萧挞凛(一作萧挞览)是辽国名将,此人颇具将才,通晓天文,能征善战,被封兰陵郡王,萧挞凛曾擒获宋将王先知,攻克遂城、祁州,为辽国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萧挞凛随萧太后、辽圣宗南下攻打宋朝,澶州之战爆发。在这次战事中,身为辽军主将的萧挞凛栽了大...

澶渊之战结果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宋朝每年需向辽国支付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两国确立为兄弟之邦,保持原有的边界;当辽军撤退时,宋军不得在沿途进行阻击。这场盟约发生在澶州,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

澶州之战带来的结果
澶州之战评价: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从纯军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说是一次成...

澶渊之战的结果
经过讨价还价,双方约定:宋每年给辽银10 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仍按此前的旧界作为双方国界;辽军撤退时,宋军不许在沿途进行拦击。澶州又称澶渊,故史称这次盟约为“澶渊之盟”。

澶州战役
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从纯军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说是一次成功的战役。景德...

历史宋辽大战最终结局如何
中宋军伏弩身亡。辽失主将,士气大挫,军心厌战,且恐宋屯镇、定二州重兵袭击侧后,亟谋妥协。宋以澶州为决战战场,集中兵力与辽军相持。真宗临阵督战,以振军心。但唯恐辽军突破澶州,危及东京(今河南开封),遂以向辽纳币帛为条件,缔结和约,史称“澶渊之盟”。宋辽战争遂告结束。

澶渊之战的结果和影响
澶渊之战哪国赢了?澶渊之战的结果和影响。澶渊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004年。当时辽圣宗率领大军南下,宋廷十分恐慌,不少人主张南逃或西逃。但是宋真宗在寇准的坚持下来到澶州使宋军士气大振,几十万大军迅速向澶州集结,形势对宋十分有利。然而宋真宗只顾着希望辽军尽快撤走,双方...

罢战言和的澶州之战
罢战言和的澶州之战 澶州之战是宋辽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发生于1004年。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从纯军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有利于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澶渊之盟订立后,两国之间百...

澶州之战简介
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从纯军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说是一次成功的战役。宋...

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
在宋辽战争中,宋与辽在澶州(今河南濮阳)进行的最后一战。宋太宗赵光义,为争夺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两次攻幽州(今北京)失败后,被迫转攻为守。真宗赵恒继位初,宋辽战争仍在继续;为防御辽攻掠河朔(泛指今黄河下游南北一带),集重兵于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天雄军(今河北大名东...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