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 chuāng
chilbla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hilbla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冻疮(chilblain[1])为病证名[2]。见《丹溪心法》。又名冻风、冻瘃[2]。是指暴露部位遭受寒邪侵袭,出现肿硬暗红发凉、瘙痒疼痛,甚至皮肤紫暗,溃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是长期暴露于寒冷环境中而引起的局限性红斑炎症性皮肤损伤。局部性冻伤者病情较轻,以局部肿胀、麻木、痛痒、青紫,或起水疱,甚则破溃成疮为主症;全身性冻伤者病情较重,以体温下降,四肢僵硬,甚则阳气亡绝而死亡为主要持征。
冻疮为冬季常见病,患者多具有冻疮素质。至春季转暖后自愈,但转年冬季易复发。
冻疮相当于西医的冻伤[3]。
《外科启玄》冻疮记载:“冻疮多受其寒冷,致令面目手足初痛次肿,破出脓血,遇暖则发烧。亦有元气弱之人,不耐其冷者有之”。
《诸病源候论》冻烂肿疮候记载:“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血气壅涩,因而瘃冻,欣红疼肿,便成冻疮”。
冻疮是因寒冷所致之肌肤损伤[2]。由冷风严寒伤及皮肉,气血凝滞而成[2]。
冻疮系阳气不达,复感寒冷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隔、气血凝滞肌肤。
冬令时节或寒冷潮湿环境,加之平素气血虚弱,或因饥饿,或因病后,或因静坐少动,寒邪侵袭过久,耗伤阳气,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而成冻疮,重则肌肤腐烂。此外,暴冷著热,或暴热著冷,也可致气血瘀滞腐烂成疮。若寒邪太重,耗伤阳气太过,则可因阳气耗竭而亡。
冻疮多发于手足和耳廓等暴露部位[2]。患处皮肤先呈苍白,渐成紫红斑片,自觉灼痛,瘙痒或麻木,甚则溃烂成疮,缠绵难愈[2]。
冻疮患者因寒邪侵袭过久,手背、足背、耳廓、面颊等部位出现红肿发凉、瘙痒疼痛,甚至皮肤紫暗、溃烂[1]。
局部性冻疮,主要发于手背、足跟、耳廓等暴露部位,多呈对称性,轻者受冻部位皮肤先苍白,继而红肿,或有硬结、斑块,边缘掀红,中央青紫,自觉灼痛,麻木,暖热时自觉灼热、痒痛。重者则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肿块,皮肤淡白或暗红,或转紫色,疼痛剧烈,或感觉消失,局部出现暗红色血疱,血疱破溃后渗流脓血水,收口缓慢,常需1~2个月或更长时间。
如感染毒邪可变为湿性坏疽。全身可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甚至出现内陷证。
全身性冻疮者,初起出现寒战,继则感觉迟钝,疲乏无力,视物模糊,幻觉,嗜睡,不省人事,体温逐渐降低,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变浅,脉搏细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3.3.2 冻疮的分级根据冻伤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度。
Ⅰ度(红斑性冻疮):损伤在表皮层,皮肤红肿,疼痛瘙痒。
Ⅱ度(水疱性冻疮):损伤达真皮层,先出现红肿,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血疱,局部感觉迟钝,疼痛较剧烈。
Ⅲ度(坏死性冻疮):损伤皮肤全层,严重者可深达皮下,肌肉或整个肢体坏死,一般伤后3—7天出现水疱,肢体活动受限,病变部位变紫黑色,周围水肿,疼痛明显,约7天后出现干性坏疽,患部感觉和功能完全丧失。约2—3周后,冻伤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
类丹毒多见于肉类和渔业的工人,在手指或手背出现深红色的片状红肿,痒痛相兼,但有游走性,一般2周左右自行消退,不溃烂。
3.4.2 多形红斑多形红斑多发生在手足背面、手掌、足底和面部,皮损为红斑、水疱,典型的虹膜状红斑,常伴发热、关节痛等症。
冻疮治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2]。内服当归四逆汤[2]。外贴阳和解凝膏或红灵酒揉搽[2]。亦可用姜汁、辣椒煎汤搽洗患处[2]。溃烂作痛者,外贴玉红膏[2]。
3.5.1 辨证治疗 3.5.1.1 寒凝血瘀冻疮·寒凝血瘀证(chilblain with pattern of cold congel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寒凝血瘀,以局部麻木冷痛,肤色青紫或暗红,肿胀结块,或有水疱,发痒,手足清冷,舌质淡,舌苔白,脉沉或沉细为常见症的冻疮证候[3]。
3.5.1.1.1 症状形寒肢冷,颜色苍白,继而红肿,有灼痛或瘙痒,麻木,或出现水疱、肿块,皮色紫暗,感觉迟钝或消失;舌淡苔白,脉弦细。
3.5.1.1.2 辨证分析寒性收引,其人腠理则形寒肢冷,皮色苍白;寒性凝滞,气血瘀滞则继而出现皮色红肿紫暗;气血瘀滞,不能荣于肌肤则痛、痒、麻木相兼,甚则全无感觉;舌淡苔白、脉弦细为寒邪入侵之象。
3.5.1.1.3 治法温阳散寒,调和营卫。
3.5.1.1.4 方药治疗当归四逆汤加味。
3.5.1.2 寒盛阳衰冻疮·寒盛阳衰证(chilblain with pattern of yang declining due to cold excessiveness)是指寒盛阳衰,以时时寒战,四肢厥冷,感觉麻木,幻觉幻视,意识模糊,蜷卧嗜睡,呼吸微弱,甚则神志不清,舌质淡紫,舌苔白,脉微欲绝为常见症的冻疮证候[3]。
3.5.1.2.1 症状寒战,四肢厥冷,倦怠,嗜睡,呼吸微弱;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3.5.1.2.2 辨证分析寒邪入侵,耗伤阳气,邪正交争则寒战;阳气衰微则倦怠嗜睡,呼吸微弱;阳气不能温养则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为寒盛阳衰之象。
3.5.1.2.3 治法回阳救逆,温通血脉。
3.5.1.2.4 方药治疗四逆加人参汤。
3.5.1.3 瘀滞化热冻疮·寒凝化热证(chilblain with pattern of cold congelation transforming into heat)是指寒凝化热,以冻伤后局部坏死,疮面溃烂流脓,四周红肿色暗,疼痛加重,伴发热口干,舌质红,舌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冻疮证候[3]。
3.5.1.3.1 症状患处暗红肿胀,甚则灼茹腐溃,脓水淋漓;恶寒,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3.5.1.3.2 辨证分析寒邪入侵,气血瘀滞,日久化热,复感外邪,邪正相争则恶寒发热;热伤津液则口干;热胜肉腐则红肿腐溃,脓水淋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邪热内盛之象。
3.5.1.3.3 治法清热解毒,理气活血。
3.5.1.3.4 方药治疗四妙勇安汤加黄芪、地丁、公英等。痛甚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等。
3.5.1.4 气虚血瘀冻疮·气虚血瘀证(chilblain with pattern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气虚血瘀,以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少华,疮面不敛,疮周暗红漫肿,麻木,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为常见症的冻疮证候[3]。
3.5.2 外治法未破者可用茄子秆,辣椒秆或祁艾、冬瓜皮、桂皮各10g水煎热泡,每天1~2次,每次30min。
已破者可用中药紫色疽疮膏,化毒散软膏。
Ⅰ、Ⅱ度冻疮用10%胡椒酒精溶液或冻伤膏涂敷患处,每天2次,外包敷料。有较大水疱者宜抽出疱内液体后再涂上述药物。局部染毒糜烂或溃疡时,宜用红油膏或黄连素软膏外涂,每天1次:另外可用桑枝90g,甘草30G,或用甘草、甘遂各30g,共煎,先熏后浸泡,每日2次。或红灵酒轻柔 *** 冻疮未破溃的部位。
Ⅲ度冻疮用75%酒精或新沽尔灭消毒患处周围皮肤,抽吸疱内液体,再以红油膏纱布包扎保暖。溃烂时掺九一丹外敷,每日换药1次。如坏死组织溶解时,宜进行清创术。当腐肉脱尽时宜用红油膏掺生肌散外敷。
3.5.3 其他疗法严重全身性冻伤患者,应采取急救措施,首先使病人迅速脱离寒冷环境,脱去冰冷潮湿的衣服鞋袜,给予热饮料、热茶、温酒等。根据病情可行人工呼吸、给氧和抗休克治疗。对冻僵患者要进行快速复温,宜将患者浸放在38℃~42℃温水中20分钟或更长时间,一直到指(趾)甲床出现潮红、神志清楚舌10分钟左右,移出擦干并继续保温。宜配合静脉给葡萄糖液等,所输液体温度以25℃~32℃为宜,以补充糖、电解质。严禁用雪搓、火烤及冷水浴。
冻疮重在预防,须注意防寒保暖及适当活动[2]。
1.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冷水洗足,或冬泳。
2.在寒冷环境下工作时宜注意肢体保暖、干燥。
3.对手、足、耳、鼻等暴露部位应予保护,鞋袜不宜过紧。
4.在寒冷环境下工作时间不宜过长。
5.受冻后不宜立即著热或烘烤,以防溃烂成疮。
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冻疮”、“冻烂肿疮”相类似。
chilblain
kibe;pernio;冻烂肿疮
皮肤科 > 物理性皮肤病 > 寒冷所致皮肤病
T69.1
为冬季常见病,患者多具有冻疮素质。至春季转暖后自愈,但转年冬季易复发。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寒冷是本病发病的最主要原因,能增加冷传导和对流的因素对本病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如潮湿和风速。此外机体组织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下降也对本病形成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皮肤长期受寒冷 *** ,可致皮下动脉收缩,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使静脉瘀血,毛细血管扩张伴通秀性增高,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发病。寒暖急转、空气潮湿、手足多汗、外周血循环不良、贫血、缺乏运动以及鞋袜过紧均可助其发生。冻疮多见于儿童、青年女性或久坐不动者。
典型皮损为局限性指盖、蚕豆大小、暗紫红色隆起水肿性斑块或硬结,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色,中央青紫色,表面紧张光亮、触之冰凉、压之褪色、去压后恢复较慢。冻疮是较长时间的寒冷和潮湿 *** 引起的局部充血性红斑和溃烂。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背、足缘、耳廓、鼻尖等处,常呈对称颁。初发时,局部呈暗紫色水肿性斑,境界不清,压之褪色,触之湿冷。早期感觉麻木,逐渐发痒,受热后加剧。重者可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本病病程迁延,常冬至而发,春暖而止。
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皮肤缺血缺氧、代谢失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组织水肿、水疱形成、及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潮湿及风速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潮湿多风地区冻疮发生率比干燥地区为高。此外,自主神经紊乱、肢端血运不良、鞋袜过紧、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疾病常为本病诱因。
典型皮损为局限性指盖、蚕豆大小、暗紫红色隆起水肿性斑块或硬结,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色,中央青紫色,表面紧张光亮、触之冰凉、压之褪色、去压后恢复较慢。重者肿胀加剧,表面可形成水疱,内含淡黄色或血性浆液、疱破后可形成糜烂或溃疡。多对称发生于四肢远端以手指、手背、足缘、足跟、面颊、耳廓等处多见,亦可单侧发生。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女性,以肢端血运不良及手足多汗者多见。自觉有痒感、烧灼感、肿胀感。痒感受热后加剧,有糜烂或溃疡者自觉疼痛。每年冬季发病,天暖后自愈,病程迁延。
自觉有痒感、烧灼感、肿胀感。痒感受热后加剧,有糜烂或溃疡者自觉疼痛。
冻疮皮损处主要表现为真皮 *** 水肿、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及血管壁水肿和空泡形成,后者称为绒毛状水肿。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常见于表皮下半部。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好发于冬季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多形红斑亦好发于手背、指缘等处,但损害为多形性,常见有典型的虹彩状红斑,又称为靶样损害,中间紫红、边缘淡红,无淤血现象,经过急性,多见于春秋两季。
4.13.2 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好发于小腿伸侧,炎症明显,疼痛剧烈,不形成水疱及溃疡,与寒冷季节无关。
4.13.3 肢端青紫症肢端青紫症多见于成年妇女,两小腿青紫,皮肤冷觉,微肿,远端着色重,不破溃,自觉症状缺如,终年症状不消,与季节无关。
预防重在加强身体尤其是手足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应注意肢体末端的保暖、干燥,受冻后不宜立退职火烘或浸泡热水。
预防冻疮最为重要,如冬季将至之时即注意肢体颜面之保暖等。治疗只能治标,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可选服当归四逆汤,外用阳和解凝膏,或红灵酒剂揉搽 *** 。亦可用姜汁、辣椒等辛温之剂煎汤搽洗患处,或能防治之。若已成疮疡,则外用宜选玉红膏。
4.14.1 全身疗法(1)血管扩张剂的应用:烟酸50~100mg,每天3次;桂利嗪(脑益嗪)25mg,每天3次;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对严重复发性冻疮有效20mg,每天3次,手足损害连用8天。
(2)维生素E,0.1~0.2g,3次/d。
4.14.2 局部治疗原则是消炎,消肿,促进局部血循环。
(1)皮损未破者:病发初期,可试把冻疮部位浸入温水中2~3分钟,再入冷水中1分钟,每日2次,并适当处长浸泡时间,旨在改善会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未破溃前,可外用辣椒酊(新鲜辣椒3~5只,加75%酒精或白酒250克浸泡,密封7天即成)每日2~3次,可选10%樟脑醑、10%樟脑软膏、松节油、冻疮软膏、蜂蜜猪油软膏(含70%蜂蜜、30%猪油)等,其中1~2种外用,每天2~3次,温水浸泡患部后再擦用,并反复揉擦患部,效果较好。也可用茄子秆、辣椒秆或祁艾、冬瓜皮、桂皮各10g水煎热泡,每天1~2次,每次30min。
(2)已破溃者:破溃后,先用3%硼酸溶液湿敷,待渗液止住后,再外敷10%樟脑软膏、冻疮软膏、蜂蜜猪油软膏、10%鱼石脂软膏等。用蜂蜜、猪油各60克,生姜汁一茶匙,混合调成油膏外涂,亦有良效。
4.14.3 物理疗法紫外线红斑量照射2~3次/周,于冬季开始时在皮损处照射疗效较好。氦氖激光局部照射,2~3次/周,每次5~15min。音频电疗,1次/d,10次为一疗程,于每年复发前治疗有一定预防作用。
每年冬季发病,天暖后自愈,病程迁延。
加强锻炼与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寒冷季节应注意局部保暖,手套、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热水浸泡;易受冷部位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常进行局部 *** 及温水浴,以改善血循环。
氧、烟酸、桂利嗪、硝苯地平、维生素E、樟脑、硼酸、鱼石脂、四逆汤
烟酸、维生素E
儿科疾病护理措施
冻疮的简介 被冻伤的部位一开始充血发红,形成暗红色的斑,并伴有肿胀、疼痛、发痒,尤其是一遇到热时,又痒又胀十分不舒服;如果病变进一步加重,暗红色的斑逐渐变成暗紫色,肿胀更为明显,严重了会出现水疱。水疱可能会破溃,形成溃疡面,这时,疼痛加重。通常,冻疮会愈合得很慢,一直等到天气暖和时才能...
冷伤病因及简介
冻结性冷伤的特征在于组织的冻结过程,因此,又称为冻伤。在遭受冻伤时,身体的局部组织会因冰点以下的低温长时间作用而冻结,导致细胞功能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冻伤的严重程度与暴露时间、环境温度和个体对寒冷的敏感性密切相关。非冻结性冷伤则包括冻疮,主要影响手、足和耳垂等易受低温潮湿影响...
儿科疾病护理措施
- 冻疮的简介:冻疮初起时,受冻部位会充血发红,形成暗红色斑点,伴随肿胀、疼痛和瘙痒。受热时,症状加剧;若病情加重,斑点转为暗紫色,肿胀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疼痛加剧。冻疮愈合缓慢,通常需待天气转暖才有所好转。- 防护策略:1. 户外活动时确保儿童穿着适宜,注意保暖...
手生冻疮怎么办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
春天了,我手上的这些冻疮还没好,我应该怎么办,特别是那黑色的怎么去除啊...
下面是相关的知识简介,你有耐心的话可以看看 1、什么是冻疮:因为冻伤了。冻伤后皮肤组织肿胀就是冻疮。2、冻伤的条件:皮肤温度低于10度超过30分钟,就可能产生。低于0度超过30分钟基本上可以确定会冻伤。3、防止冻疮:保证皮肤温度。加强自身煅炼,提高身体供热能力;尽可能不去太冷的地方;受冻部位常...
冻结性冻伤的图片冻结性冷伤简介
1、别名:冻结性冷伤常见病因:接触冰点以下的低温分类:普通外科治疗:急救和复温冻结性冷伤是指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冻僵)大多发生于意外事故或战时,人体接触冰点以下的低温,例如在野外遇到暴风雪、陷入冰雪中或工作时不慎受致冷剂(液氮、固体CO2等)损伤等。2、中医认为,冻疮主要由寒冷之气所伤,...
冻疮简介
冻疮·寒凝血瘀证(chilblain with pattern of cold congel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寒凝血瘀,以局部麻木冷痛,肤色青紫或暗红,肿胀结块,或有水疱,发痒,手足清冷,舌质淡,舌苔白,脉沉或沉细为常见症的冻疮证候[3]。 3.5.1.1.1 症状 形寒肢冷,颜色苍白,继而红肿,有灼痛或瘙痒,麻木,或出现水疱、肿块,皮色...
我女朋友的手冻疮后变得皱皱的,粗粗的。怎么办
瓜瓤冻疮膏 的简介:它是从天然植物果实中经手工提取出来的瓜瓤汁液,是目前唯一的可以食用的冻疮膏(如同哈密瓜一样很香甜,非常好吃),所以对人体安全没有副作用。瓜瓤冻疮膏 的使用方法: 1. 洗净患处 ; 2. 患处均匀涂上一层“ 瓜瓤冻疮膏 ” ; 3. 每天涂抹 5-6 次,冻疮患处周围也要涂抹。
冻瘃简介
《外科启玄》冻疮记载:“冻疮多受其寒冷,致令面目手足初痛次肿,破出脓血,遇暖则发烧。亦有元气弱之人,不耐其冷者有之”。 《诸病源候论》冻烂肿疮候记载:“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血气壅涩,因而瘃冻,欣红疼肿,便成冻疮”。 冻瘃是因寒冷所致之肌肤损伤[1]。由冷风严寒伤及皮肉,气血...
冬令预防寒冷症!
冬令预防寒冷症!一、寒冷病症简介:立冬过后,寒风渐紧,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血管易于收缩,因寒冷导致的病症也逐渐增多和易于发作了。这些与寒冷关系密切的病症称为“寒冷性病症”。寒冷病症包括:怕冷症,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