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悖论:因选择而生、也因选择而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人生漫长,始于选择,成于选择,也终于选择。 

每一次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总是纠结于选择那一条路,在忐忑、左右摇摆中我们下定决心,在未知中走向新的旅途,从此也决定了我们一生的道路。

 人生就是由无数个选择叠加而成,结果如何取决于每一次选择的加起来是正是负。有人一生终老,觉得人生不值得,一生虚度;有人一生风风火火,觉得人生终得圆满,不负此生。

无数次的决心像一条线一样串起无数个选择,兜兜转转,形成一个完整闭环,人生也从起点走向终点。正如美国诗人佛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写到的那样“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社会越进步,我们面临的产品、服务越来越丰富,我们面临的可选项越来越多。一方面,这给了我们很多选择机会,可是另一方面又让我们总是陷于如何选择的两难境地。

同一片土地上,每天都有人因选择而生,也有人因选择而死。

在惨无人道、令人绝望窒息的环境下,人还有选择嘛?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吗?

著名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克,二战时期和家人被关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相继在集中营惨无人道的毒气室死去,大部分集中营中的人整日忧心忡忡,每一天都或许是人生最后一天,环境极其压抑。过程中内心绝望与希望交织、挣扎与顺从的斗争,远非常人所能理解。如此残酷的环境,对于很多人而言,死是必然的,人生毫无生机与选择。可就是在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弗兰克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看似毫无希望的环境,也让他领悟到“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的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最终靠着仅有的自己能决定的选择态度的自由,选择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信人生意义,用自己心理学的知识追寻苦难的意义,使他超越了炼狱般的折磨,最终活了下来。

有的人是在绝望中发现自己仅存的选择,从而牢牢把握自己的选择而走向新生。有些人仅仅只是被给予更多选择,对生活的掌控感更强一点,也活出了精彩。

1976年,心理学家兰格和罗登在美国一家养老院针对65岁至90岁的老人做了一项实验。实验涉及两个楼层的老人,研究人员给予了一楼的老人每人一盆植物,并告诉老人医护人员会替他们照顾这些植物,同时每周四、周五他们可以选择其中一天去观看电影,他们也可以参与各种活动,拜访其他楼层的老人;研究人员告诉二楼的老人,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植物,需要他们自己照顾植物,他们可以选择周四还是周五去看电影,也可以选择其他活动打发时间。

除此之外,养老院的工作人员采取同样的方式和态度对待两个楼层的老人。三个星期后,研究人员回访这些老人,发现选择更多的老人更加开心、活跃,而那些没有选择的老人中70%的人健康状况恶化了。半年后,研究人元再次回访,发现选择更多的老人活的更久,更不容易死亡。

仅仅只是主动选择多了一点,对这些老人的健康的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每个人都希望对生活有更强的控制感,主动选择恰恰营造了一种自我感觉上的控制感,“生活是我可以选择的,是我可控的”仅仅是这种感觉就能让我们更加幸福。

  单纯的选择不仅不是好事,反而会成为焦虑、纠结的源头。选择太多,以至于我们无从下手,痛苦自然也就产生了 。每次逛超市或网上购物,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比较来比较去,都想选择一个最好的,结果却是无从下手,美好心情也变得焦虑,到底要选择哪一个呢?

席娜·艾扬格在《选择的艺术》中记录了一个实验,她和助理在超市门口设了一个果酱品尝摊位,由两名大学生管理。每过几个小时就改变品尝摊上果酱的数量,放置24种或6种口味的果酱,这些果酱口味都不是人们最熟悉的口味。结果发现,60%顾客会停在24种口味的品尝摊前,只有40%的顾客会停留在6种口味的摊前。顾客品尝过这些果酱后,品尝过6种口味果酱的顾客中有30%购买了果酱,但在品尝过24种口味的顾客中只有3%购买了果酱。

顾客对24种口味更加感兴趣,但最后购买的却很少。选择太多,最后我们都迷失在选择里,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明明希望有更多选择,可当选择真的太多了,我们又不知如何选择了,反而让我们更加难以做出行动。

 现在年轻一代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可供选择的书籍不计其数,可选择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可去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当一切都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反而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了。

选择太多,反倒成让很多人患上了“选择困难症”。毕业时,是考研呢,还是工作呢?工作到底要选择哪一个呢?……

以至于一些人希望过上像父辈一样被安排好的生活。压力太大,选择太多,迷茫泛滥,四体不勤,以至于“丧”,“佛系青年”开始流行。

快手、头条和抖音,网购、游戏和追剧,正在打垮很多年轻人。

幸福与痛苦,因选择而起,也因选择终。

当选择越来越多,当人越来越无法做出对自己有力的选择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是让我们的人生被选择改变,还是我们改变选择呢?

美国学者泰勒和桑斯坦在《助推:我们如何做出最佳选择》中,向我们提供一种解决方法。由选择设计者设计一种良好的环境,助推我们做出好的选择,采取温和专制主义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帮助人们做出有利的选择。这种方式既不会妨碍人们自由选择,也不会给选择者带来负担与不利影响。这就像河道引导水流一样,我们的生活也同样需要一些引导才不至于越轨。

选择太多,选择困难。我们让渡部分选择的权利,自我设限,相信专业人士的引导或许是最经济、最有价值的做法。

未来的社会,产品、服务极大丰富,我们终究会面临不知道如何选择的难题。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寻找值得信任的人,相信专业的引导与推荐,从容地穿越选择的迷宫。

在选择太多的时代,除了助推,也许罗胖提出的父爱算法也是我们将要面临的现实。用户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只需要按照“父爱算法”做就好。

选择太多,不知如何选择,为选什么而痛苦;选择太少,明知无处可选,为没有选择而痛苦。

选择的悖论:因选择而生、也因选择而死
选择太多,不知如何选择,为选什么而痛苦;选择太少,明知无处可选,为没有选择而痛苦。

【书摘】《长尾理论》
选择的悖论,太多的选择,不仅令人迷惑,也会令人不堪重负。所以提出了不仅要给他们选择,要帮助他们选择,并且用果酱实验的理论显示了在,种类真多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大家更愿意去尝试,而不是什么都不买。 多样性并非一切:新的研究表明,尽管过多的选择也有害处,但消费者需要选择,而且需要很多选择。并且注意到只要让选...

明智选择的11个方法——读《选择的悖论》
其他选项就不再关注,也告诉自己,没有一个选择可以十全十美,永远有更好的选项,不如就限制选择,屏蔽杂音。 这两者的区别就是,选择者是主动出击,而捡拾者是被动状态,即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只能草草决定。回想一下,我们生活中也不发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类人,什么都要力争最好,上最好的学校,...

选择的悖论的简介
《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商业周刊》《福布斯》杂志年度10大畅销书之一☆未来10年最值得关注的心理学家、与丹尼尔·卡尼曼齐名的心理学、经济学跨界大师 巴里·施瓦茨带来最具革命性的观点☆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

选择的悖论《选择的悖论》
《选择的悖论》是一本备受瞩目的著作,它深入探讨了心理学视角下的经济行为,被《商业周刊》和《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年度十大畅销书之一。作者巴里·施瓦茨,被誉为心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跨界大师,与丹尼尔·卡尼曼齐名,其观点具有革命性。这本书对于理解人类在决策过程中的复杂心理现象有着重要启示。清华...

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基本信息
在解释这个悖论时,施瓦茨还引入了“框架效应”这一概念。框架效应指的是人们在面对相同信息时,由于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而做出不同决策的现象。这种效应在经济决策中尤为明显,不同的决策框架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选择结果。此外,施瓦茨还探讨了“沉没成本谬误”和“预期后悔理论”等现象。沉没成本谬误指的是...

选择的悖论的介绍
《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是由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美]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

选择的悖论[作者介绍]
施瓦茨的代表作《选择的悖论》自出版以来备受瞩目,屡获赞誉,曾荣登美国《商业周刊》和《福布斯》杂志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这部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以20多种语言发行,可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读者喜爱。他频繁接受CNN、PBS、CBS等知名媒体的专访,他的观点和见解也被《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

选择的悖论[内容简介]
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施瓦茨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尽管选择和自由常常被视为幸福的源泉,但事实上,过多的选择反而可能削弱我们的幸福感。他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过多的选择会让我们陷入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的陷阱,以及受到可获得性启发式的影响,导致决策困难。即便做出看似明智的选择...

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作者简介
巴里·施瓦茨以其专业知识,深入剖析了人的经济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解释了选择的悖论,提供了对个人决策和市场行为的深刻理解。他的著作和演讲,不仅为商业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也为大众理解复杂经济现象提供了一把钥匙。施瓦茨通过他的工作,揭示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面对众多选择时的心理挣扎与决策过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