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登黄山……就想知道复旦黄山门的这些同学遇到什么险情了?

复旦 黄山门 遇到 什么危险 了?

12月12日,由复旦大学10名在校生、4名校友与4名校外人员自发组成的“驴友”团在安徽黄山未开发区域登山探险时迷路,发短信救助后家人报警。13日凌晨,他们在黄山警方营救下脱险,但年仅24岁的黄山市公安局温泉派出所民警张宁海却在搜寻归来途中不幸牺牲。
登山的学生被救出后,一位网名“淡淡esse香”的记者发表微博,说“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随即发表的照片也显示,站立在路边等待英雄遗体下山时,学生表情不一,有人双手插在口袋里。
此后,网上不断爆出事件“内情”:复旦登山协会负责人的MSN截屏内容,谈到了“夺权”;复旦校内网一个帖子,谈到学校应做好危机公关和“媒体控制”……
12月17日,在黄山为张宁海举行追悼会的同时,复旦师生也在校内同步撞响校钟。其中,一位被救学生跪拜、许多学生流泪献花的场面令人震动,但也有人质疑这迟来的道歉和敬意,只是被痛骂之后的“作秀”。
在搜救过程中,温泉派出所24岁的民警张宁海和余铁骑被分在了一个方向。近百人的队伍冒着大雨和寒风向峡谷突进。就在半山时,发现了一条岔道。这支队伍被一分为二,张宁海等30多人被分在了左队,余铁骑在右队,上山搜寻。他们一路走一路呼喊,风雨交加的茫茫黄山,伸手不见无指。
13日凌晨2时37分,张宁海所在的队伍到了谷地,发现了被困者发出的灯光信号。至此,这支队伍已在风雨交加的黄山无人区行进时间已近6个小时,很多队员体力都出现了问题。指挥部立即决定撤回其他的搜寻队伍。13日凌晨3时过,被困学生轻装准备下山。前面就传出消息,有人掉下去了。事后确认,确实有参与救援的警察牺牲了。救援队经过停顿后,要求继续下撤。探险队领队侯盼坚决反对,近50人的队伍多数返回临时营地,在风雨中默默等待天明。
13日上午10时,18名驴友安全出山。在惊动了上千人,动用了230名实地救援人员,并付出一条生命的代价后,这18个人脱离了户外运动中最低级别安全威胁。而此时,牺牲烈士张宁海的遗体,因山路艰难,依然被困山上。黄山市调集了武警上山,历时7个小时,才将烈士的遗体护送下山。
5天以后,黄山景区公安局某派出所的所长向记者描述了一个细节:由于战友牺牲,大家都很难过。脱险后的学生们的感觉,似乎和大家不一样。进屋后,有人为队伍提来了糍粑,馒头和包子。一个学生直接就把包子全部提走了。因为相比糍粑和馒头,包子比较软,吃着爽口……此后,在迎接烈士遗体的过程中,这些孩子也似乎不会悲伤。这让他非常郁闷,他甚至冒出了一句违反纪律的话:“要是我的孩子,我会当场给他两巴掌……”
14日凌晨,18名驴友回到复旦校园。但仅仅2小时后,18个队员之一的杜彬和一个叫石翔的在人人网上的关于“登协权力”控制的对话,以及随后复旦学生的“舆论控制论”引发了一场更大的舆论危机。而当事学生也似乎感受到了压力。
18日,张宁海的追悼会上,学生们终于从躲藏中走了出来,第一次公开面对媒体。他们决定隐瞒短信报警前的一些细节,原因是,面对张宁海父母,他们将集体承担责任,而无权纠缠细节。
目前,黄山当地正在掀起一场学习英雄张宁海的活动。 而对于本次救援细节的讨论,以及建立可操作的救援规范的讨论,尚未进行。
我也是最近在网上看到的这个新闻,感觉很震撼,学生的冷漠如此,建议你看下有关的视频,就明白了。不知道这个答案你是否满意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3
登山遇险救援过程

登山队员共18人,都是复旦大学登山探险协会的成员,包括10名复旦在校学生、4名复旦校友,另外4人是他们的朋友。

18人中,7人有10次以上的户外探险经验,7人有1次以上户外活动经验,4人没有经验。他们配备了冲锋衣、登山鞋、登山杖、头灯、手电、雨衣、指南针等。无向导穿越。

●12月11日

3时10分:

抵达黄山景区,开始徒步登山,他们要走的是一条被称为“穿越野黄山线”的越野探险路线。所谓“野黄山”,指的是黄山景区尚未开发的部分。行进途中,GPS不慎落水。

15时:

到达通天塘营地,晚上扎营。

●12月12日

8时40分:

拔营出发,当时下着小雨,越过一个高地后下到山谷,一直沿河谷下行。

13时:

看不清山形,打开曾落水的GPS,可能定位出现偏差,开始偏离原定路线。

16时:

队伍下降到河谷,路前方有一块大岩壁,商量后决定往回走,找岔路绕过前方大岩壁。回走时,有两处大的斜坡,大家都背着很重的装备,担心当天走不出去。这时,有队员称体力透支有点失温。

18时:

怕有别的队员也出现失温的风险,大家决定报警。然后抓紧时间就地露营,等待救援。

21时:

黄山民警确认被困位置后,开始出发搜救。

●12月13日

2时左右:

队员们听到了搜救队的声音。

3时许:

队员们和民警往回撤时,民警张宁海摔下山崖。队伍回撤到原来休息的地方,等天亮再走。

10时许:

18名登山队员安全出山。(新京报)

参考资料:http://game.mop.com/pc/2062027.s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23
和正常游客是没有关系的。

复旦登山的那个活动是一群户外爱好者,他们是去探险没开发的黄山地区,不属于开放的景区范围内。结果当天下雨,山路湿滑,GPS进水出错,东西又没带够,才困在里面报警了的。后来牺牲的民警也是因为湿滑失足跌落的。
第3个回答  2010-12-23
无关的。他们走的是未开发的地区,而且是晚上,风险自然很大。
黄山各个景点的保护措施做得都很好,按照正常的路线走不会有啥事。
切记:看山不走路,走路不看山。有时候为了拍照片不留神,退一步就是悬崖哦~
冬季雨雪天气,路滑,更要穿合适的鞋子,多留心就是了
祝,玩的愉快!
第4个回答  2010-12-23
他们逃票打野战,还间接害死了一个警察。 所以说,珍惜生命,远离野战!

准备登黄山……就想知道复旦黄山门的这些同学遇到什么险情了?
此后,网上不断爆出事件“内情”:复旦登山协会负责人的MSN截屏内容,谈到了“夺权”;复旦校内网一个帖子,谈到学校应做好危机公关和“媒体控制”……12月17日,在黄山为张宁海举行追悼会的同时,复旦师生也在校内同步撞响校钟。其中,一位被救学生跪拜、许多学生流泪献花的场面令人震动,但也有人质疑...

复旦黄山门的各方回应
网友不谅解的,并不是学生要去探险,并不是学生获救,不是救援导致民警牺牲。网友不谅解的,是一个学校学子对生命表现出的漠然。微博网友“电气虎”气愤地指出,复旦登山人的观点就是:“千错万错,错在你们要收门票钱,又不去开发那一片山区;错在你们搜救人员还不够专业;我们的领队够专业,所以我...

复旦黄山门的经过
14人有户外活动经验面对社会质疑复旦在校生和校友等组成的驴友团求生技能不够以及漠视生命的指责,黄山游的领队侯盼还原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侯盼表示,此次黄山游的准备是很充分的,人员组成方面,一共18人,有7人有10次以上户外探险经验,其中一个是测绘工程师,工作就是在全世界做测绘工作,是地图专家...

复旦十八驴事件
他们连最起码的户外准备都没做好,自然没有看天气预报,那几天黄山夜里下雨。而且黄山以奇险闻名,素有“夜不探黄山”之说。黄山风景管理区也严禁游客在夜间进入黄山。但这复旦十八人却拿规定当儿戏,还逃票进入黄山。结果就是,这十八人被狠狠的教训了一顿。那个二把刀领队把手持GDP掉进了水里失灵了...

复旦大学黄山旅游的学生面对牺牲的战士做了些什么?还准备做什么?_百度...
十八名复旦大学学生逃票进入黄山一段未开放的区域“探险”,无任何装备,但为救学生一名民警坠崖牺牲。一个生命的逝去,换来的不是复旦学子的反思和感恩,而是在论坛大谈面对媒体如何公关,登山社谁来掌权,以及冷漠的“你们就该为纳税人服务”。 复旦学子的冷漠寒了网友的心,高校学子 对待生命缺乏基本...

复旦大学黄山18驴事件概述
复旦大学的一群学生,共计十八人,决定进入黄山一处未开放的区域进行所谓的“探险”。他们并非通过常规的购票途径进入常规景点,而是以旅行者的身份,装备并不专业齐全。在遭遇困境后,他们向警方求救。然而,在救援过程中,民警张宁海在下撤途中不幸坠崖牺牲。这一悲剧引发公众强烈关注。面对这一事件,复旦...

复旦大学黄山18驴事件进展
16日上午,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等带领获救学生出席张宁海的追悼会,校内同步举行撞钟追思活动,学生们表达对张宁海的哀悼和对张宁海父母的感激。获救学生承认他们的行为草率,并表示将成立基金以纪念张宁海。对于前往黄山看望张宁海家属,复旦方面考虑到张宁海父母的宽容和学生们的疲惫,可能会有所限制。此前...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18驴友黄山门,117人为林森浩请罪,今年的
动机和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反映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趋势。综上,这些复旦大学的事件不仅引发了对学校管理、学生行为以及校园文化的一系列思考,还提醒我们关注教育体系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

复旦黄山门的概述
十八名复旦大学学生进入黄山一段未开放的区域“探险”,并非通过买票进入一般景点。部分人仅为旅行者装扮,缺乏足够专业和齐全的装备,被困后报警求救。后下撤途中民警张宁海坠崖牺牲。但在许多复旦学子哀悼遇难民警、批评18驴友、讨论回报民警家属的同时,却同时存在着另一些声音。一些复旦学子在论坛大谈面对...

复旦黄山门的网络批评
1.一位自称旅游业人士发帖说:“前段时间就听一司机说他半夜送了一批客人到黄山南大门,这帮人是在网上找到一个专门带他们逃票进黄山的人,一个人收五十块钱,只在半夜带这些逃票族从南大门开始走路上去。看来这次事故也是逃票造成的。”2.,这次探险活动的组织并不严密,因为召集帖中对于此次探险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