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德国 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他从此离开大学讲坛,但仍然坚持学术研究,加工整理大学的讲稿,写成三部哲学史著作:《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1833)、《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1837)和《比埃尔·培尔》(1838)。
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生平和著作费尔巴哈1804年 7月28日生于巴伐利亚的兰茨胡特。父亲是著名的刑法学家,曾用法律观点批判过封建制度的专横。费尔巴哈在上文科中学时,立志做神学家。但在1823年进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后,很快因为信仰和理性的冲突,对神学失望了。1824年,费尔巴哈转入柏林大学哲学系,听德国著名哲学家G.W.F.黑格尔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等,深受影响。不久,对黑格尔哲学的前提和抽象性质产生怀疑和不满。1826年转学到爱尔兰根大学,学习植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1828年撰写博士论文《论唯一的,普遍的和无限的理性》,答辩获得通过。随后在该校任讲师,讲授近代哲学史、逻辑学和形而上学。1830年匿名发表《论死与不死》,揭露基督教教义的虚伪。这本书立即受到宗教人士的攻击,并被当局没收,费尔巴哈的作者身份也被查明。他从此离开大学讲坛,但仍然坚持学术研究,加工整理大学的讲稿,写成三部哲学史著作:《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1833)、《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1837)和《比埃尔·培尔》(1838)。
费尔巴哈的三部哲学史著作虽然没有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观点的影响,但对近代唯物主义热情地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明确地把哲学同宗教对立起来,把哲学发展的历史描述为人类理性从神学下解放出来的过程。这时他的哲学观点正处在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中。
1837年,费尔巴哈迁居布鲁克堡村,同年结婚。在这穷乡僻壤,费尔巴哈依靠妻子的产业、自己著作的稿酬和政府的少量津贴,过着俭朴的生活。
1837~1843年间,费尔巴哈属于青年黑格尔派,是A.卢格主编的《德意志艺术和科学哈雷年鉴》的积极撰稿人。这家刊物首次发表了他关于哲学和宗教问题的主要著作:(1839)、(1841)、《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842)和(1843)等。这些著作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和基督教的黑暗本质,提出了他的人本主义原理和无神论思想。这时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已根本转变到唯物主义方面。
1843年,费尔巴哈曾同马克思和卢格通信,表示支持筹办《德法年鉴》,但他不完全赞同他们通过革命改造德国的纲领,拒绝参加编辑部的工作。不久,他同卢格的关系因意见分歧而破裂。费尔巴哈专注于宗教问题,把宗教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基督教以前的自然宗教,写出(1846)和《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问题》(1846)等重要著作。
1848年,德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费尔巴哈热烈欢迎革命的到来,拥护资产阶级民主制。但是,他并不懂得正在发生的革命的意义,认为民主制的建立是将来的事,不愿投身到现实的斗争之中。在革命高潮里,费尔巴哈被激进的大学生、市民和工人看作自由思想的象征。1848年12月到1849年 3月,他应邀到海德堡市政大厅发表演说,综合地讲述了他的哲学和宗教思想。这次讲演稿于1851年以《宗教本质讲演录》书名出版。1849年 5月,费尔巴哈出席法兰克福的国民会议,但对会议持消极态度。
1849年革命失败,费尔巴哈回到布鲁克堡,埋头从事研究和著述。先后出版了他父亲的传记(1851)和《古典的犹太的和基督教的古代著作中的诸神系学》(1857)。
1860年,费尔巴哈全家迁居纽伦堡,生活更加艰难。但他仍然努力从事著述,写出《从人本学观点论上帝、自由和不死》(1866)和关于伦理学的著作手稿等。费尔巴哈还研究过一些社会主义文献和马克思的。1870年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1872年 4月13日逝世,葬于纽伦堡。
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宗教批判的需要,使费尔巴哈超出青年黑格尔派,转到对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他认为黑格尔哲学是近代唯心主义的顶峰,包含了一切唯心主义的秘密。
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哲学的主要错误是它的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同一说。他指出,黑格尔从抽象的存在出发,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黑格尔的“存在”与思维没有分别,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只是表示思维与自身的同一”,是虚妄的;黑格尔的“思维”永远不能超出自身达到现实世界,由精神推出自然等做法是逻辑把戏,他只是在思维范围内而没有在实际上扬弃德国古典哲学家I.康德提出的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费尔巴哈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出了唯物主义解释: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从存在而来,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存在的本质就是自然的本质。
费尔巴哈把黑格尔哲学称做“思辨神学”、“理性神秘论”等。他认为,黑格尔唯心主义与神学相同,都是把客观的本质主观化,把自然的、人的本质看作非自然的、非人的东西,“使人与自己异化”。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是抽象化了的、与人分离的人的理性、精神。他的精神外化为自然的学说,是用理性词句改装了的上帝创世说。唯心主义是对神学的哲学论证,而黑格尔哲学是神学的最后避难所和理性支柱。要扬弃神学,就要扬弃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认为,“未来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回到自然、回到人,把神学和思辨哲学转化为人本学。
马克思、恩格斯肯定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功绩,指出他巧妙地拟定了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要点,同时,批评他错误地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方法。
“人本学”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继承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关于自然与人的思想,恢复英法唯物主义的哲学传统,建立了他称之为“人本学”“或人本主义”的哲学。他认为,人本学就是以人和自然为哲学唯一的最高对象,自然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
费尔巴哈认为,人是从自己出发来看待自然的。他说,所谓自然界,就是人拿来当作非人性的东西而同自己区别开来的多种形式的感性事物的总和。它的特征是有形体的、物质的、可被感知的。他继承17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B.斯宾诺莎的“自因”说,认为自然由自己说明自己,自己产生自己;自然没有始端和终端,时间和空间是自然的存在形式,一切都在现实的时间空间中,依靠自然的必然性、因果性和规律性而经久不息地运动着。他赞扬康德的天体演化说,肯定有机界起源于无机界、生命起源于自然本身。他批评了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和目的论。费尔巴哈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但对自然只是作直观的理解,不懂得社会物质生产已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周围的感性自然界。
从人是自然的产物的观点出发,费尔巴哈强调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自然转化的有意识有理性的实体。人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肉体是基础,灵魂不能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它们的共同源泉是自然。只有这样理解人,才能达到思维和存在的真正统一。他指出,宗教和唯心主义都是建立在肉体灵魂二重化的基础上的。
与英法机械唯物主义不同,费尔巴哈认为人不是机器,人是感性的对象,人性、人的本质存在于人同自然和人同人的统一之中。他说,人没有脱离自然的特殊规定,“人就是他所吃的那种东西”;只有“爱”能证明人的感性存在,并区别和维系“我”和“你”的关系,人的最内在的本质“表现在‘我欲故我在’的命题中”;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 “类” 意识,人自己意识到人的本质“就是理性、意志、心”等等。费尔巴哈关于人、人的本质的解释,在当时对于反对宗教和唯心主义对人的本性的歪曲,有积极意义。但他的观点脱离了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物质关系,基本上局限在人的自然本性上。他理解的人实际上是抽象的自然的人,而不是具体的社会的人。
感性哲学费尔巴哈恢复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感觉论。他的哲学是建立在感觉的真理性上的“感性哲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费尔巴哈平简介
费尔巴哈还研究过一些社会主义文献和马克思的。1870年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1872年 4月13日逝世,葬于纽伦堡。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宗教批判的需要,使费尔巴哈超出青年黑格尔派,转到对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他认为黑格尔哲学是近代唯心主义的顶峰,包含了一切唯心主义的秘密。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哲学的主要错误是它的唯心主...
费尔巴哈平简介
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以其激进思想和对宗教与唯心主义的深刻批判而闻名。1804年出生于巴伐利亚,他早年对黑格尔哲学产生浓厚兴趣,不顾父亲反对,投身于柏林的学习。1828年,他的毕业论文《论统一的、普遍的、无限的理性》以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为他赢得了哲学博士学位。然而,...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生平与著作
1828年,费尔巴哈在埃尔兰根学习自然科学,两年后成为大学讲师,期间他匿名发表了《论死与不朽》,质疑个人不朽的概念,支持斯宾诺莎关于人死后回归自然的哲学观点。然而,他的激进思想和不擅长公开演讲使他在学术界遭遇挫折,被大学排斥,只能依靠妻子在瓷厂的股份维持生活,居住在纽伦堡附近的勃鲁克堡。他的学...
卡尔·威廉·费尔巴哈生平
卡尔·威廉·费尔巴哈,这位德国的杰出几何学家,于1800年5月30日诞生,不幸的是,他的生命历程相对较短,于1834年3月12日结束。他的家庭背景值得一提,父亲保罗·约翰·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是一位法学家。费尔巴哈的学习生涯起步于弗莱堡大学,他在1822年荣膺博士学位,这标志着他在学术道路上...
安瑟尔姆·费尔巴哈生平
安瑟尔姆·费尔巴哈,1829年9月12日,生于德国施佩耶尔一个书香世家,其家庭氛围促使他很早就决定投身艺术。祖父为法学家,外祖父是作家,父亲是弗赖堡的考古学教授,叔父更是大哲学家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而他本人的名字则源于中世纪意大利的神学家安瑟伦。15岁时,安瑟尔姆·费尔巴哈离开文理中学...
宗教的本质作者简介
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1804年7月28日-1872年9月13日)出生于巴伐利亚的兰茨胡特,身为法学家保罗·约翰·安塞姆里特·冯·费尔巴哈的第四个儿子,他的生平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费尔巴哈以对基督教的批判而知名,其观点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的某些见解在德国教会与政府的...
康德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在康德去世的1804年,出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期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1804~1872)Feuerbach,Ludwig Andreas 肖像(10张)十八世纪的德意志天空里,闪耀着的是思想和艺术的群星,其光芒让全世界为之瞩目。 200多年前,在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条栽种着菩提树的小道上,每天午后三点半,总会准时走来一个不足五英尺的矮个子。
马克思的生平简介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一个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1835年10月就读于德国波恩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期间的马克思,开始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产生兴趣。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为科隆地区的一家持有激进观点的报纸供稿,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思想萌芽,开始渐渐成形。1843...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
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学者构建了生物学人本主义,强调人对自然界、他人及社会的依赖;而以叔本华、尼采、弗洛依德、柏格森、萨特等代表的一批学者,则主张非理性人本主义,强调人与生存环境的矛盾;而马克思则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强调人类主体地位的确立,科学主义精神弘扬);社会属性(强调合理人个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和精神属性(...
简述酒石酸钾钠的性质
由于酒石酸钾钠具有络合性,能与铜、铁、铅、铬、锦等金属离子在碱性溶液中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因此,对于金属离子的干扰,可加入适量的掩蔽剂酒石酸钾钠加以消除金属离子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