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至1937年的台湾文坛有哪些出名作家?

如题所述

在1931年至1937年的台湾文坛,小说创作是以它整体风貌的变化和新颖气象的出现,为台湾新文学的“黄金时代”增添了特别的光采。

作家与作品的成批涌现,是本时期小说繁荣的标志之一。

由于众多文学社团与文学刊物的创办,30年代的作家队伍由分散走向聚合,以文学同仁的群体形象登上文坛,知名作家达到上百人之多。他们或以文学社团为中心,集结在台湾文艺作家协会、南音社、台湾艺术研究会等社团的旗帜下;或以地域为阵营,形成作家群体,如彰化的赖和、陈虚谷、杨守愚、黄朝东、赖通亮、赖沧洧、周定山、叶荣钟等,以及万华的廖汉臣、林克夫、朱点人、王诗琅、郭秋生、徐琼二、杨朝枝等;或以语言表达工具的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作家队伍,中文作家如赖和、杨守愚、郭秋生、张深切、朱点人、林越峰、廖毓文、蔡愁洞、周定山、赵枥马、徐玉书、林克夫、张庆堂、杨华、王锦江、黄得时、李献璋、黄石辉、庄遂性等;日文作家有杨逵、赖明弘、张文环、吕赫若、翁闹、吴希圣、赖庆、巫永福、郭水潭、吴新荣、龙瑛宗、吴浊流、王白渊、吴坤煌、刘捷、苏维熊、徐琼二等人。如此庞大的文学队伍聚合,为属于文学重镇的小说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1
当时著名的作家有:赖和、张我军、杨守愚、陈虚谷、杨逵、朱点人、吕赫若、张深切、王诗琅、叶荣钟、吴浊流等。
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的赖和,一生坚持穿汉服写汉字,坚守民族气节,宣扬抗日思想,作品控诉日本侵略者给台湾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曾二度遭日本殖民当局逮捕入狱。最终未能看到台湾光复,1943年在临终前写下“天道还形自有时,留此双睛一看之”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两岸人民抗日斗争必将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
杨逵,积极投身台湾抗日民族解放运动,作品深刻表现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的不幸和苦难,讴歌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现实主义力量。他曾多次遭到日本殖民当局逮捕入狱,但他表示“我是到了咽下最后一口气,也不向日本的蛮横低头”。杨逵被誉为“压不扁的玫瑰花”。

1931年至1937年的台湾文坛有哪些出名作家?
林越峰、廖毓文、蔡愁洞、周定山、赵枥马、徐玉书、林克夫、张庆堂、杨华、王锦江、黄得时、李献璋、黄石辉、庄遂性等;日文作家有杨逵、赖明弘、张文环、吕赫若、翁闹、吴希圣、赖庆、巫永福、郭水潭、吴新荣、龙瑛宗、吴浊流、王白渊、吴坤煌、刘捷、苏维熊、徐琼二等人。

台湾近代历史
稍后开始创作的杨青矗、王拓、宋泽莱等作家,以他们描写工人、渔民和农民生活的小说《工厂人》《炸》《金水婶》《打牛湳村》等享誉文坛。在这前后,张晓风、季季、施叔青、李昂、曾心仪这些女作家的作品大放异彩。到了80年代,一批新生代作家居于台湾文坛的主导地位。黄凡、王幼华、吴念真、吴锦发、古蒙仁...

台湾新文学散文经历了哪些发展?
1935年12月以后,廖汉臣以“同好者的面影”为题,在《台湾新文学》第1卷第2、4、5、8、9号上连载,介绍朱点人、赖明弘、刘捷、王诗琅、吴逸生、林克夫、徐琼二、黄得时等活跃于文坛的台湾作家,对增加台湾文坛的亲和力,推动文艺风气,发挥了作用。这种观照视野还扩到祖国大陆的文坛。尚未央(庄松林...

台湾新文学散文经历了哪些发展?
1935年12月以后,廖汉臣以“同好者的面影”为题,在《台湾新文学》第1卷第2、4、5、8、9号上连载,介绍朱点人、赖明弘、刘捷、王诗琅、吴逸生、林克夫、徐琼二、黄得时等活跃于文坛的台湾作家,对增加台湾文坛的亲和力,推动文艺风气,发挥了作用。这种观照视野还扩到祖国大陆的文坛。尚未央(庄松林...

1931年到1937年,戴高乐经历了哪些调动?
1931年底,戴高乐从中东回国后,到贝当主持的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两年后,被提升为中校。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十几年中,戴高乐多次调动过驻防地点,但此后的六七年内,他相对稳定在军界首脑部门进行军事战略研究工作,直到1937年底,他晋升为上校后被任命为驻麦茨的第507坦克团团长,才回到...

从1931年到1937年香港有哪些刊物问世?
从1931年至1937年之间,又有《激流》、《春雷》、《今日诗歌》、《新命》、《晨光》、《时代风景》、《时代笔语》、《文艺漫话》、《南风》等刊物在香港问世。值得一提的是,《激流》并不像《伴侣》那样“以内容严整取胜,而是以态度之勇敢博得人的注意”,它的“香港文坛小话”一栏,“毅然地向...

台湾第一部影片是什么?
所以在1931年至1937年间,台湾只生产了五部电影,而且还是以台日合作方式拍摄,由日本人当导演的。五部影片当中,《鸣呼芝山岩》和《荣誉军夫》是日本殖民者的政宣片;《怪绅士》是侦探片、《义人吴凤》是传记片、《望春风》则是一部爱情悲剧。参考资料:http:\/\/tw.myblog.yahoo.com\/jw!.uatwQu...

关于许地山的资料
1928年他翻译了《孟加拉民间故事》, 1930年,出版了专著《印度文学》,1934年,又译出印度故事《太阳底下降》、《二十夜问》等等,从而成为一位著名的印度文学专家。经过数年的刻苦努力,许地山为中印文化的交流所做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据统计,许地山从英国留学归来后的几年间(自1927年起,至1935年离开燕京大学止),...

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究竟有多恐怖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直至1949年败退台湾期间对共产党以及其他政治异见人士进行迫害。1927年 - 1937年以及1946年 - 1949年的压迫“左翼”作家。1931年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被处决。1936年中期的七君子事件。1946年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李公朴、闻一多被当局暗杀的李闻惨案。台湾“白色恐怖”时期...

谁知道余光中,巴金的生平事迹,文化造诣和主要创作?
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005年10月17日,巴老逝世,享年101岁 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 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