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排列方式不同的原因

就比如说都是唐朝的刘禹锡和李白的作品

秋词和春夜洛城闻笛吧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可以看出秋词是横着排列的(每个地方都这么排)春夜洛城闻笛是竖着排列的,
这是为什么
是韵脚的关系吗
个人看不出原因(都是四句每一句都是7字,年代相近
求高手解

古代人习惯将律诗的八句分依次分成四组,每组称为一联。下联的出句与上联的对句双字平仄都是相同的,这在诗律上称为“相粘”。这种规律同样适用于仄起式的律诗,即是说,这是所有律诗的共同规律,要给律诗排诗,我们可依照如下步骤进行。
1.先找韵脚,确定二、四、六、八句。如果首句入韵,则只有三、五、句不押韵。而根据前面分析,在不押韵的三句中,因三、七句平仄相同,故平仄与其它两句不同的一句必为第五句。
2.看平仄,找对仗。根据律诗的对仗的原则,我们可把全诗按四句押韵句为对句即下联,依次分成平仄相对的四组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而按格律要求,颔联、颈联除平仄相对外,其句子结构、词性还必须构成对仗即对偶句。因此,要给律诗排序,我们可先从找对偶句入手,按押韵句找对偶句,把对仗的两联先给抽出来。
如果首句入韵,则第五句早已确定,故含第五句的一联则为颈联,另一联则是颔联。至此,不押韵的三句便已用了两句,剩下的一句必为第七句。而押韵的五句用了两句,在剩下的三句中,因一、八两句平仄相同,故平仄与其它两句不同的一句必为第二句。至此,除一、八句外,全部排好了顺序。
如果首句不入韵,则找出两组对偶句后,可给剩下的两句押韵句以韵脚为对句配上平仄相对的句子,即把余下的四句按韵脚排成两联,留待下步再行解决。
3.根据诗意及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的写诗一般原则作出最后判断。
如果首句入韵,则依此确定谁是第一句,谁是第八句。如果首句不入韵,则依此确定非对偶句的两联中,以描写叙事为主的一联为首联,重在抒情议论的一联为尾联。确定首联尾联后,再由首联的对句即下联或尾联的出句即上联的平仄,按两联之间的平仄应相粘即平仄相同的原则,确定颔联和颈联。即在两对偶句中,出句即不押韵句与首联的尾句即第二句的双字平仄相同的一联为颔联,另一联则为颈了;也可根据对句即押韵句与尾联的出句即第七句平仄相同的原则先找出颈联,再确定颔联。
由于七言律诗以首句入韵为正格,题目的设置上往往还给出了某些已知条件,解题的过程实际上还要简单些,如果是客观选择题,则往往只一两回合便可找到了答案。
下面选取一些报刊杂志出现过的试题屡
为例,谈谈具体的解题过程。
例1下面是被打乱了顺序的七言律诗。
①万里寒光生积雪 ②论功还欲请长缨
③燕台一去客心惊 ④海畔云山拥蓟城
⑤少小虽非投笔吏 ⑥沙场烽火连胡月
⑦笳鼓喧喧汉将营 ⑧三边曙色动危旌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③
步骤:
1.先找韵脚。因原题中已排了第③句为第一句,可见本诗首句入韵,则在不押韵的三句中,因①⑤句的平仄相同,故平仄与其它两句不同的⑥句必为第五句。
2.找对仗句。根据结构、词性相同及平仄相对的原则,可以确定第五句即句⑥的对仗句为④,而另一联当为①⑧两句,即本诗的颔联为①⑧两句,颈联为⑥④两句。至此,不押韵的三句已用了两句,故剩下的⑤句必为第七句。又因首句已经给出,则在剩下的两押韵句②⑦中,与首句③平仄相同的②句则是第八句,⑦句自然是第二句了。至此,答案全出,即为③⑦①⑧⑥④⑤②
例2.下面是曹雪芹的七律《咏白海棠》,已打乱其顺序,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苔翠盈铺雨后盆 ②倩影三更月有痕
③玉是精神谁比洁 ④多情伴我吟黄昏
⑤斜阳尊树带直门 ⑥莫道缟仙能羽化
⑦芳心一点娇无力 ⑧雪为肌骨易销魂
A.⑥④⑤①③⑧②⑦ B.⑤①⑥④③⑧⑦②
C.⑤①⑦②③⑧⑥④ D.⑤①③⑧⑦②⑥④
思路:
先找韵脚。通过分析得知,原诗共五韵,即首句入韵,则在不押韵的③⑥⑦三句中,必须处于诗的三、五、七句的位置才对。而在这不押韵的三句中,③⑥平仄相同,故平仄与其它两句不同的⑦句必是第五句。而四个选项中,只有答案D符合要求。至此,我们只一回合便找出了正确的选项。
例3.某地区中考试题语基部分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将打乱的诗排序: ①孤山寺北贾亭西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③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水面初平云脚低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⑥最爱湖东行不足
⑦乱花渐欲迷人眼 ⑧绿杨阴里白沙堤
步骤:

1.先看韵脚。通过分析得知,本诗共有①③④⑤⑧五句是押韵的,是首句入韵的诗。在不押韵的②⑥⑦三句中,因②⑥句平仄相同,故⑦句必是第五句。
2.再找对仗。根据结构、词性相同及平仄相对的原则,给⑦句及另外一不押韵句配对。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第五句即句⑦的对仗句为③,而另一联当为②⑤两句,即本诗的颔联为②⑤两句,颈联为⑦③两句。 至此,不押韵的三句已用了两句,故剩下的⑥句必为第七句。则在剩下的三句押韵句①④⑧中,因一、八句平仄相同,故平仄与其它两句不同的④句必为第二句。
3.根据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的写诗一般原则,最后确定一八句。在剩下的两押韵句①⑧中,①句显然偏重于介绍景点的处所方位,故①⑧句当分别处于一、八位置上。
至此我们得出了全诗的顺序是:①④②⑤⑦③⑥⑧ 。追问

那什么我问的是排序为什么秋词横着来排,春夜洛城闻笛竖着
就比如说
我就没有看过有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样的排法

都是看到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样的排法,在横竖上面有差,春夜洛城闻笛也是一样
所以有这个问题
等回答
谢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25
没有为什么。。。排版不同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古诗的排列方式不同的原因
1.先找韵脚。因原题中已排了第③句为第一句,可见本诗首句入韵,则在不押韵的三句中,因①⑤句的平仄相同,故平仄与其它两句不同的⑥句必为第五句。2.找对仗句。根据结构、词性相同及平仄相对的原则,可以确定第五句即句⑥的对仗句为④,而另一联当为①⑧两句,即本诗的颔联为①⑧两句,...

古诗中的平仄是如何排列?有怎样的规律?
古诗(词)中的平仄排列并不是千篇一律,有很多具体的规则,这里无法详解。只能浅短说说“规律”。诗词最大的特点是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需要有最佳的平仄搭配。古人发现,一句话有抑扬顿挫就会增强表达力,例如:朝三暮四-平平仄仄、落叶归根-仄仄平平,读起来顺嘴,听起来顺耳,如果用没有变化的...

古诗、绝句、乐府、律诗有何区别联系?唐诗三百首的顺序为何如此...
由于不同节奏在诗中交错运用,就使句式更富于变化,更具有音乐感。 六言体 六言诗是旧诗的一种体裁,全诗都是六个字一句,不太流行。在《诗经》中已有萌芽。其后诗人也偶尔写过六言四句的短诗,如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归,鸟啼山客犹眠。 六言散句最早散见于《诗经》。其中...

诗歌能每段的行数不一样吗?
在传统的古诗词中,不同的诗歌体裁和风格,其行数长短和节奏都有所不同。比如五言诗,每行五个字;七言诗,每行七个字。而在自由诗和现代诗中,行数的长短和排列也更加自由灵活,甚至可以随意变换,以达到表现情感、意境或构思的目的。因此,诗歌每段的行数可以不同,这是诗歌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体现...

为什么冰心的诗每行都不对齐?
有些是为了强调某些内容,如果一味的对齐,就不能突出作者想要强调的内容,比如有些问答式的诗句,可以问句与答句有错开不对齐的排列,形势不同,古诗讲究排比,对仗工整和韵律以及意境,文言就是这样.现代诗歌使用白话文,更注重感情和含义,对格式和韵律要求不高....

横在古诗中是什么意思啊
横在古诗中是指某些古文或古诗的排版风格,即一行中排列出多个汉字,这些字的长度和形状均不同,排列方式不整齐。这种排版方式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随后成为民间文化的一种特征,尤其在七言诗和五言诗中广泛应用。横排的数字与句子之间间距较大,因此能够营造寓意深刻且优美的诗歌篇章。横排在古诗中有...

古诗为什么要分为律诗和绝句
中国古诗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体裁形制,现今还能看到的如诗经的四言体、楚辞的自由体、乐府的五七言等等。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发现了汉字的“四声”,知道了诗句中如若按一定的规律,把不同声调的字排列进去,则诵读起来会产生特殊的音乐韵味。于是便自觉地去运用这种规律,从而形成...

诗词竖着写的格式是怎样的?
,章的大小和落款的字差不多。古文的书写方式,一般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书写。汉字是最适合竖行书写的,在竖行书写的方式下,汉字写起来流畅连贯,有一气呵成之势,横行书写则容易出现停顿现象,难成气势。因此,既然在网络时代的书写不涉及实质意义上的动笔,所以讲求文字的美感也无可厚非。

古诗文中的句式
一、词的句式分类 首先,按照每句字数的多少,词的句式可以分为一字句至十字句。超过十字就应断为两句,具体原因后文再论述。其次,按照每句音步排列的不同,词的句式可以分为顺起句式和逆起句式。词本于诗,故词的基本句式也是以两字为一音步,平仄交替。若为偶数字句,则全句皆为双字音步;若为...

为什么古人有的写词,不压平仄呢?比如说《如梦令·照水粉梅开尽》有专 ...
你的思考是对的,古诗中也不是百分之百符合平仄规律,这里原因很多。格律规则是发源于南北朝,隋唐出现雏形,中唐之后才正式定型。所以唐朝前期格律规则还在形成之中,很多诗作者的作品不是百分之百符合,但是基本的格律规则是符合的,只是个别地方有差别,符合率应该在七八成以上。古诗中分为近体和古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