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过程

如题所述

(一)1949年以前

据记载,我国的石油物探工作始于1933年重庆商人意欲开采重庆南岸石油沟的石油,曾聘请德国技师在四川自流井、贡井、五通桥、资中罗泉井盐产地进行过直流电法探测。1939年,翁文波在四川巴县石油沟油矿1号井进行了电测井试验,属我国自己油气物探的开端。1940年,翁文波在甘肃玉门油矿开展了电测井、地面电法、磁测和重力法的试验。1945年,我国第一个重力队成立于甘肃玉门,翁文波任队长,在河西走廊开展了1:10万重、磁测量。1947年,该队又去台湾西部开展1:5万重力测量以探石油,而后曾在江苏太湖地区和上海郊区进行过工作。这些少量的工作对我国油气物探只是开个头,在找矿和勘探中的作用尚未显示出来[1~4]

(二)1949~1959年创业和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我国的油气产地在西部,产量很小。在就矿找矿的思想指导下,物探和地质工作者一道在我国西部几个油气区外围或盆地开展工作。1955年前,石油部门主要在新疆、甘肃、陕北、青海、四川开展重力、磁测、电法及地震等方法的油气物探工作。1955年,国务院决定地质部承担油气普查和部分详查,物探部门组成了4个队在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南满地区工作。次年,中匈合作在鄂尔多斯,中苏合作在华北地区,开展了物探普查工作。

自1955年,地质部确定在全国实行战略展开,在有找油远景的松辽平原、华北平原进行大面积石油普查;根据原苏联专家的建议部署了重力、磁法和电测深工作。1956年起,又在这两个地区及渤海进行了1:100万航磁工作。为贯彻地质部油气普查战略东移的部署,地质部调集在四川、青海、鄂尔多斯的石油物探队伍集中到松辽,以实现“三年攻下松辽”的口号。同时,也加强了华北平原的物探工作。

石油部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经过重力、磁测系统工作,根据地震勘探提供的构造于1955年在克拉玛依首次打出工业油流。1959年9月,在地质部综合物探圈出的松辽盆地中的中央坳陷内,地震勘探进一步提出了高台子构造。据此,石油部门打出了工业油流,成为大庆的首口发现井。当时所用的重力仪主要是瑞典的诺伽和原苏联的ГВ-52、CH-3,精度只有0.9×10-5m·s-2,只能进行小比例尺工作。地面磁测主要用东德悬丝式磁力仪;航空磁测用苏制ЭАМ-49型仪,精度5nT左右。电法则使用原苏联电测站、电位计和匈牙利的大地电流仪。地震主要使用苏制51型光点地震仪;测井主要使用的是苏制50型半自动测井仪、国产轻便半自动测井仪和仿苏AKC-51型全自动测井仪。

这一阶段石油调查工作,在东部全面开展区域大普查的同时,还在西部有所发现,扩大原有的石油基地。这一阶段最重大成果是在松辽盆地发现了大庆和扶余油田,使我国石油工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对华北、渤海也有了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发现渤海湾是一个大型沉积盆地,找油远景好。这一阶段找油思想由海相生油转向东部陆相生油,找油目标基本是沉积盆地内的中央隆起带和二级构造带中的背斜构造[2~4,5,6]

(三)1960~1966年奋斗和丰收

在松辽盆地取得突破后,石油部的地质和物探队伍集中到东部,首先在大庆开展会战。地质部则着重发现新油气工作区,首先加强华北、下辽河、江汉地区的工作。地质和石油两部分别开始了渤海的海洋石油物探工作。1963年,地质部在北部湾及雷琼地区开展了1:100万航磁工作,首次圈出了北部湾坳陷区。

1961年,根据地质部提出的地震勘探资料,石油部在华北东营构造打出胜利油田第一口油井。在华北取得突破后,石油部在1963年又集中力量在华北进行会战。借鉴松辽和华北的经验,地质部在江汉平原于1965年试获油流,实现突破。紧接着,石油部组织了江汉石油会战。同年,地质部在下辽河首获工业油气流,实现了辽河油区的突破。在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石油两部在区域性工作基础上,石油部在地震详细圈定的构造上打出工业油流,进而发现长庆油田。

在东部几个盆地已有突破的基础上,为建设大、小三线和在中西部及海上找油的需要,地质部从东部抽调若干石油物探队伍加强了四川、鄂尔多斯的工作;同时在西藏、塔里木、黄海、东海等地区开展了工作;另外华东、中南各省也都开展了找油气的物探工作。石油部除在东部开展勘探外,也将一部分力量调往西部,同时也开展了海上的油气勘探。

这一阶段所用的仪器设备基本上没有较大变化,但自制的重力仪和航磁仪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投入使用,自制的光点地震仪逐步代替进口仪器。测井仪逐步实现多参数的全自动测井。在石油地震方法技术方面,开展了山区、黄土高原、海洋及水域的试验研究。1964~1965年,石油和地质两部分别引进了法国模拟磁带地震仪及回放仪,为石油地震技术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石油物探工作已开始走向成熟。运用在松辽工作中总结出的“区域预查、选区评价”和“局部构造普、详查”的经验,正确部署工作,从而在东部地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方法技术方面,积累和探索着适合我国地质、地貌特点的工作方法、经验、相应的一些问题[2,4~6,10,11]

(四)1967~1979年坚持和开拓

“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地质勘查工作。为贯彻中央建设大、小三线的方针,进入20世纪70年代油气勘查方面又进行了一些会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是油气物探工作者在困境中坚持为国家、为人民、为事业努力工作的结果。

这一阶段的重大发现和突破是:1965年起,石油部对渤海湾的油气远景区进行了详查,并于1967年打出我国海上第一口工业油气井,进而在渤海湾开始了详细的地震找油工作。1971年,地质部在四川用电法、地震圈出的中坝构造上钻探,钻井发生强烈的天然气井喷,实现川西北重大突破;继而在川北石龙场发现油田。在川中发现的构造,经石油部试获气流,成为重要气区之一。1970年,地质部在鄂尔多斯的庆阳、华池、吴旗地区根据地震低幅局部构造打出产油井,在盆地西南部获重要突破。1974~1976年,地质部在苏北陆续发现真武、刘庄、溱潼等油气田。经过系统的物探工作,地质部在北部湾、珠江口相继发现了局部构造。1977年,石油部在北部湾打井试获高产油流。1979年,地质部在珠江口盆地的构造上打钻也试获工业油流。在黄海及南海北部所进行的航磁、重力等物探工作结果,对其构造的特征有了全面了解。

在此期间,方法技术上最重要的进步是模拟磁带地震仪的推广代替光点地震仪;地震多次叠加技术试验成功和推广,使地震勘探法适应探测复杂构造的能力上了一个台阶;黄土、水域、山区及海洋地震技术均取得突破。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陆续开始引进了数字地震仪,同时建立起大型计算机的处理中心。重、磁方法因仪器的精度提高、解释方法的改进,在构造研究方面其水平也提高一步。

测井技术实现多线全自动模拟收录,增加了声波和感应测井。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数字测井,提高了砂岩和泥质砂岩油气藏的勘探效益[16]

这一阶段,虽处困境,但工作地区由东向西拓展,并向海洋进军。在许多有找油前景的小盆地也逐步开展了工作,在四川、鄂尔多斯和海上均取得突破。方法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地震和测井技术进入以数字化为特征的第三代[2,4,5,6,10,11,16]

(五)1980~1990年全面发展和提高

结束“文化大革命”后,物探工作迎来发展的春天;改革开放政策使技术进步、扩大对外交流有了保证。石油工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初,地质部提出了二轮石油普查,努力开辟“新领域、新类型、新地区、新深度”的四新方向。这一阶段石油物探工作发展较快,工作范围扩大到各省区及东海、南海海域。同时,开始了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区的油气普查方法的攻关;海上地震工作进一步加强;在下扬子地区开展了深部地球物理调查,为区域评价提供深部地质背景资料。

在这一阶段,全国地震队达到300个以上,石油测井队近500个。二维地震工作量自1985年后,一直在12万km测线以上。

这一阶段的重要发现有:1983年,地矿部在东海发现平湖油气田;1984年,地矿部在塔里木盆地北部雅克拉构造的海相碳酸盐岩内获高产油气流;1989年,石油部发现新疆吐哈盆地鄯善油田;1988年,地矿部在四川德阳合兴场、新场发现气田;20世纪80年代开始,石油部在渤海陆续发现绥中36-1及渤中34-2等一批大、中型油田;1988~1990年,石油部在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白云岩顶部溶蚀段发现我国最大气田之一——长庆气田。

这一阶段为石油而进行的航空磁测、重力测量的精度有很大提高,并进行了中大比例尺工作。地震仪通过引进和自制设备,开始实现数字化,并相继生产了几种多道(240~480道)地震仪。多次覆盖技术广为使用,三维地震技术得到推广。大中型计算机广为采用,引进了多套解释系统,开始了地震资料数字化解释。

测井技术方面通过引进和技术改造,国产测井仪实现了数字化,使解决油、气、水的分层等问题更为有效。同时开始使用数控测井技术,有利于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评价。开展了中美、中日、中法等多项石油物探的合作,及引进人才,使我国的石油物探技术有了相当的提高[2,5,6,8,10.11,13,16]

(六)1991~2000年进一步扩大开放和走向世界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油气的需要量增长很快。自1991年起,我国原油产量超过亿吨。但据统计,这十年消费年增1000万t,而我国原油产量平均年增200万t。因此,1993年起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对油气工业寄以很大希望,特别对油气的新发现抱有较大希望,提出“东部挖潜、开拓西部、发展海域、油气并重”的战略方针。石油物探进入了一个以技术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发展时期。

油气工业对外开放,引资进行勘探开发,特别是海上的油气资源的风险勘探和开发取得较好的效益。与此同时,为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自“九五”后期始我国石油物探已不同程度启动相应工作。在此期间,我国石油物探进入俄国、美国、秘鲁、苏丹、伊朗、菲律宾、缅甸等国际油气勘探开发市场进行工作。

这一阶段新油气区的发现并不多,主要是在渤海湾、南海、四川、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柴达木等盆地,通过深入工作,突破了原有的找油气层位、时代、储藏构造的模式,克服了若干技术难题,又发现了一批大型油气田。例如,石油部门(含中国石化集团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渤海发现了蓬莱油田、大港千米桥潜山大气田、新疆塔中4油田、新疆库车克拉2大气田、新疆准噶尔三个泉陆9井大油田等。地矿部及以后的新星石油公司在西藏伦坡拉盆地打出稠油,在东海发现春晓气田,在四川西部发现洛带气田,在新疆塔北发现塔河油田。

自1999年起,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开展我国大陆边缘及毗邻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海洋地球物理首先开展工作(详见本章海洋调查一节)。

这一阶段的技术进步很大。对于像大庆等已开采很久的老油田,物探工作更多着眼于开采中的储层精细描述和强采中的动态监测,因而逐步开发了四维地震勘探技术和其他井中物探技术。最主要的是三维地震勘探、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及多波地震与立体地震勘探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地震仪的道数增加到480道以上,并开始使用千道以上的仪器。进一步完善了大沙漠区、山地、黄土塬及滩海、内陆水域地震勘探技术。为直接找油,着手开发了有针对性的数据处理及提取特征波的技术。测井则向数控及成像测井技术发展。数控测井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测井技术;成像测井技术正在开发完善中,这种技术有利于非均质、复杂油气藏勘探。重、磁、电等物探技术也有较大进步,高精度重力、高密度磁测及激电、多种电磁法的应用,为特殊地区的找油发挥了作用[2,5,6,10,11,16]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发展的过程是什么
发展的过程是逐步演进的。一、明确答案 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二、详细解释 1. 初级到高级的发展 发展的过程往往是从一个较低级的阶段开始,逐渐向更高级的阶段过渡。例如,技术的进步,从工业革...

发展的过程是什么
发展的过程是渐进式的演进和不断变化的历程。一、基本概念和定义 发展是一个涵盖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综合性过程,包括了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成长和变革。它涉及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是一个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拓展性的统一。二、发展的主要阶段 1. 初始阶段:...

人类起源于多少年前 人类发展共经历了几个阶段
1、一般认为人类诞生于300万年前。2、关于人类的发展过程,一般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1)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2)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

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
事物发展的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一、起始阶段。指事物发生的开始状态。亦称源头、根本、存在的根据等等初始样态。其特征为,启动、诞生、新始、起点等。二、上升阶段。指事物向更高形态发展(或成长)的时期。其特征为,虽然弱小,却生机盎然。三、鼎盛阶段。指事物发展所达到最强盛的时期。其特征为,...

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
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史前时期至夏商西周时期 史前时期,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的社会结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阶级社会的开端。商朝和西周时期,社会进一步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制度。这一...

中国历史发展过程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巨大飞跃。东周推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民族融合趋势加强,诸多...

世界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全球合作与竞争的新格局正在形成。11. 世界经济的未来充满变数,面对经济变化,把握机遇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12. 总结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演变的历程,科技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连,适应变化、把握机遇是应对世界经济竞争的不二法门。

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什么的过程
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串联式发展和并联式发展的区别:串联式发展是指西方发达国家通过“...

历史发展全过程
一、炎黄纪: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约两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纪)。以农业社会、母系社会末期、铜石并用时代、父系社会初期为准。炎黄纪已经出现私有制、商业、战争、奴隶。二、虞夏纪:以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约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纪)。二里头文化兜底:以青铜器时代初期、...

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大阶段: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