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 民间文学艺术的区别

如题所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学艺术,有很多方面的区别:
一、二者概念不同。民间文学艺术指由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在世代流传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加工、保存和发展的具有某一民族、地区或社会群体特征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二、二者内涵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传统民间文学艺术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传统民间文学艺术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传统技艺、医药、历法、体育、礼仪和节庆等民俗,此外还包括文物以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三、二者界定不同。民间传统文学艺术作品,均可称为民间文学艺术。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经过申请,经批准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能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第一种观点 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本文将民间文学艺术定义为:由特定地域、民族的群体或个人创作,反映某一群体 的文化和社会特征与文化遗产的特性,并以口授心传等多种方式,使之代代相传并处于不断发展的各种传统的创造性文学或艺术成果。(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除了著作法第六条之外没有其他规定,各国规定不同,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外延没有统一)相较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界定困难模糊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而清晰明确。根据该法第二条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具体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体育和游艺等。通过对上述二者定义的对比可知,二者的范围基本一致,且二者具有共同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多元性。不同地域的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迥然不 同,形成的文化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点在地域辽阔、民族多样、人口众多的我国体现的尤为明显。

第二,集体性。民间文学艺术和非物质文化多是人们在长期 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完成。即使是由某一个体创作完成,但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无法考证,体现在当代的就是一种当地的文化。

第三,口头性。其并不是以固定在某种载体上的形式出现, 而主要是通过人们口头说唱或行为表演予以体现。

第四,传承性。传统文化形成的年代久远,而且其不可能一 一用文字记录下来,于是靠行动、语言世代传承。

第二种观点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学艺术的关系,学界一直颇有

争议,二者涵盖的范围是否一致值得商榷。民间文学艺术仅限于

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艺术特征的传统表达形式。传统

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戏规则不是民间文学艺术。而

传统技艺,包括冶金技术、蜡染技术、编制技术等也不属于民间文

学艺术,只有通过上述技艺制作出的具有艺术性的表现形式才能

成为民间文学艺术。所以,笔者认为,二者具有一定的交叉重叠

关系。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其涵盖的范围会处于不断的发展

变动之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5-02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学艺术,有很多方面的区别:
一、二者概念不同。民间文学艺术指由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在世代流传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加工、保存和发展的具有某一民族、地区或社会群体特征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二、二者内涵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传统民间文学艺术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传统民间文学艺术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传统技艺、医药、历法、体育、礼仪和节庆等民俗,此外还包括文物以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三、二者界定不同。民间传统文学艺术作品,均可称为民间文学艺术。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经过申请,经批准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能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3个回答  2016-04-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民间文学艺术:指由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在世代流传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加工、保存和发展的具有某一民族、地区或社会群体特征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遗产。
第4个回答  2016-05-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失去传承的可能需要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正在广泛流传,存在形式没有差别,不同的是受众的缩小和扩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指由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在世代流传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加工、保存和发展的具有某一民族、地区或社会群体特征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遗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