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日出的主题是什么?

如题所述

剧作选取了一个豪华大饭店和一个三等妓院作为强烈对比的场景,前者围绕一个交际花陈白露以及糜集在她周围的银行经理、富婆、面首、洋教授,展开了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后者,则环绕着妓女翠喜以及一个被卖到宝和下处的女孩“小东西”的命运,揭示了人间地狱般的黑暗。曹禺通过这种对比鞭挞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

《日出》没有传奇性的故事。学生出身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大旅馆里,靠银行家潘月亭的供养过着夜生活。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好友方达生闻知她堕落了,从家乡跑来"感化"她,让她跟自己结婚并随自己回去。但对社会和恋爱家庭生活都已失望的陈白露拒绝了他。此时同楼的孤女"小东西"为了逃避蹂躏闯到她的房间,她虽全力救助,但终于还是被黑帮头子金八手下的人卖到妓院里,不堪凌辱而死。潘月亭也被金八挤垮,银行倒闭。陈白露慑于黑暗之浓重,看不见出路,黯然自杀。方达生则表示要与黑暗势力抗争,迎着日出而去。

《日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比《雷雨》更成熟,更显露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作者利用陈白露的"休息室"和翠喜的"宝和下处"有限的空间,召来了三教九流,全声色地表现了魑魅魍魉盘据的旧世界,揭示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剥削制度的本质,因而使《日出》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深广的历史内容。在艺术上,作者"试探一次新路",他舍弃了《雷雨》中"太象戏"的结构和"用的过份"的"技巧",采取了与表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横断面的描写"。用"片断的方法",用"色点点成光彩明亮的后期印象派图画"的技法,写出"社会的真实感",因而《日出》具有纪实性的特点,开放、真切、自然。人物形象的刻画,仍是《日出》最成功之点。对于陈白露和李石清,作者主要是写他们性格的复杂性、内心的激烈冲突和他们被窒息被毒化的心灵历程。而对胡四、顾八奶奶、张乔治、福生等形象的刻画,则是着眼于他们性格的主要特点,用夸张、重复、强调的手法,使它更突出,更鲜明,如:胡四的"贱"、顾八的"俗"、张乔治的"洋奴相"。翠喜的刻画体现了作者主观的感情与客体描写高度有机的融合。他写出了一个老妓女的职业特点、生活习惯、人生哲学和感情表达的方式,没有人为美化她,但却写出了与粗俗的外表形成对比的"一颗金子的心",使这个悲剧形象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1937年2月,《日出》由复旦大学学生和毕业同学组织的业余演剧团体戏剧工作社在上海卡尔登大戏院首次演出,导演欧阳予倩。凤子扮演陈白露。同年3月,中华留东同学话剧协会在东京神田一桥讲堂公演《日出》,凤子应邀赴日饰演陈白露。接着曹禺自任导演,由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生在南京中正堂演出了《日出》,叶子主演陈白露。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0
《日出》作者:曹禺
  1、陈白露形象的复杂性格及其意义。
  性格陈白露是《日出》的主要人物。她聪明而美丽,骄傲任性。一方面,她清醒,有正义感,仍保留着对生活的一丝热情。另一方面,她沉沦、堕落。她处在既洁身自好又玩世不恭的矛盾痛苦之中。她的悲剧在于,看清了社会的腐朽,而又无力摆脱;留恋纸醉金迷生活,却还孤芳自赏,结果是自欺欺人,生活在慢性自杀之中而浑然不知。
  意义陈白露的悲剧形象,首先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对青年女性的腐蚀和戕害。其次,表明了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妇女,即使冲出了家庭闯进了社会,也逃脱不了被毁灭的命运。
  2、黄省三悲剧形象的意义。
  黄省三是被银行经理潘月亭裁员的小职员,他谦卑胆小,软弱善良,后因哀求被打,毒死三个儿女,求死不成,被逼成疯子。
  黄省三的悲惨命运,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小职员的苦难生活。作者有意将他穿插在纸醉金迷、荒淫无耻的人们中,在强烈的对比中,深刻揭露了潘月亭这样的剥削者们的享乐生活,正是建立在对黄省三之类老实善良的弱者的残酷压榨的基础之上的,从而有力地揭示了剧本“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主题。
  3、《日出》戏剧结构的特点。
  《日出》的结构是“横断面的描写”法,既西洋戏剧史上“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它不像《雷雨》的结构那样严密紧凑,而是从“片段的方法写起”:
  第一,剧本人物众多,却没有一个可以统帅全剧矛盾的角色。
  第二,剧本情节线索也较繁杂,虽以剥削阶级对下层人民的迫害压榨和他们内部狗咬狗的矛盾为基础,但全篇没有统帅全剧的中心冲突,也没有绝对统一的贯穿动作。
  初看,结构松散,矛盾冲突不集中,但主题思想将他们(人物和事件)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4、《日出》的主题和剧名的象征意义。
  《日出》的主题是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形象,展现一幅幅鲜血淋淋的社会形态,揭露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公平社会制度,喊出“你们的末日到了”的愤怒吼声。
  剧名剧作以“日出”命题。它既是浩浩荡荡的大时代的光明与力量的象征,又是对生活在黑暗中的没有光明的前途的剧中人物的一种反衬。
第2个回答  2007-02-22
  日出是1936年曹禺写的下面是作者的后记...

  那年6月在巴金、靳以主编的《文学月刊》上,刊登第一幕。每月一幕,连续刊载了四个月。每到月半,靳以便来信催稿,象写连续小说一样,接到信便日夜赶写,写一幕登一幕,后来居然成为一本整戏。
  当时写得很顺畅,不感到如何困难。动笔之前,有一个简略的大纲,心中早已酝酿着几个熟悉的人物。这些人物,在上的横暴荒淫,在下的受尽压榨,许多残酷的事实使我思索,使我愤怒。使我觉得必须打倒这个恶鬼当道的旧社会。我年轻,确实不懂革命的道理。我无能为力,只有写戏暴露它,公之于众,抨击它。我只想砸碎这个腐烂的人间,劳苦人才有出路。
  那时,我不明白那种人吃人的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必然产物。我只痛苦地感觉到这座箍得人透不出气的人间地狱,必须粉碎。在《日出》剧本的跋中,我引用一句古文“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我诅咒旧世界,象要嘶喊出血来。我发誓,情愿随这座牢狱的灭亡,自己与之共埋葬,不愿这个暗无天日的世界继续存在。
  写《日出》之前,最早从心里发作的话是:“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睡”就是长睡不起,这个“我们”,出自陈白露口中,指的是那鬼蜮社会的操纵者和他们的殉葬人。我想,如果有这一天,象太阳升起似的,新的社会出现了,我将是如何狂喜,如何拥抱它,如何珍视它、保卫它!”
  新中国终于站起来了。人民不再受压迫,人民在搏斗中,取到幸福的现在和将来。这个胜利,是千百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斗得来的,是无数先烈为坚持真理流血牺牲得来的。我爱今天的中国,爱明日的中国,真诚地相信祖国有更光明的前途。
  然而过去的苦日子是不能忘记的。认识了,理解了往日惨痛的历史,使我们更有决心为今天的好日子奋发图强,为来日的美好河山战斗不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2-23
不大生产

曹禺的日出要表达的 主题
“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日出的主题是
《日出》的主题是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形象,展现一幅幅鲜血淋淋的形态,揭露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公平,喊出“你们的末日到了”的愤怒吼声。剧名剧作以“日出”命题。它既是浩浩荡荡的大时代的光明与力量的象征,又是对生活在黑暗中的没有光明的前途的剧中人物的一种反衬。《日出》是近代剧作家...

《日出》的主题和社会批判意义?
可以说揭示“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矛盾现象,就是曹禺《日出》所要表现的主题。《日出》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以钱为核心的社会,批判了被金钱奴役的社会的“吃人”现象。

曹禺《日出》象征着什么?谢谢
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形象,展现一幅幅鲜血淋淋的社会形态,揭露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公平社会制度,喊出“你们的末日到了”的愤怒吼声。《日出》是近代剧作家曹禺创作的戏剧,该剧1936年6月在《文学季刊》第一期开始连载,同年10月首次出版。《日出》以抗战前的天津社会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为中心...

《日出》的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曹禺的《雷雨》《日出》等剧作,具有极好的舞台效果。三、促进了大型多幕戏剧的发展。曹禺以前,现代剧作多数为独幕剧和中型戏剧。《雷雨》等剧作,都是大型戏剧,演出时间2、3小时,剧情比较复杂,反映的生活内容更丰富广泛。《雷雨》《日出》以后,现代大型戏剧创作多起来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为什么说《日出》葬送了一个社会?
曹禺在《日出》前引用的《道德经》的一段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可以说揭示“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矛盾现象,就是曹禺《日出》所要表现的主题。《日出》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以钱为核心的社会,批判了被金钱奴役的社会的“吃人”现象。

曹禺先生的代表作《日出》发表于1936年,是一部( )幕话剧。
《日出》是曹禺先生于1936年发表的一部四幕话剧。该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卓越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之作。首先,《日出》的故事背景设置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都市,通过描绘都市生活的繁华与背后隐藏的黑暗,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作品以陈白露为中心人物,通过她与周围...

经典话剧《日出》赏析
主体思想: 《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一、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是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

曹禺日出的主题是什么?
日出》由复旦大学学生和毕业同学组织的业余演剧团体戏剧工作社在上海卡尔登大戏院首次演出,导演欧阳予倩。凤子扮演陈白露。同年3月,中华留东同学话剧协会在东京神田一桥讲堂公演《日出》,凤子应邀赴日饰演陈白露。接着曹禺自任导演,由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生在南京中正堂演出了《日出》,叶子主演陈白露。

《日出》中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是怎么样发展的?
主要剧作有: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作曹禺三部曲);完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蜕变》、《北京人》、《家》(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以及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明朗的天》、《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他的每一部剧作都以巨大的艺术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