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年人要更给姓名,需本人意愿,亲自申请办理。未满16周岁需父母或者监护人申请办理。改名需谨慎考虑,一旦更改名字成功之后,无正当理由则无法再次修改。
2、改名须有正当的理由,符合以下条件的都能给与更改:
(1)因父母离异需更改姓氏的;
(2)符合法律规定的收养关系,需做姓名更换的;
(3)因姓名比较另类、或因谐音等问题容易引起歧义或者歧视的;
(4)名字太过于粗俗,使人联想到违反社会公德的;
(5)名字中带有生僻字,标点符号,或者没有录入新华字典中的文字;
(6)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经常重名带来困扰的;
(7)其他特殊理由。
3、首先,先到户口所在的街道居委会或者村民居委会,开具一份更名证明。理由正当的情况下对方才会同意办理,证明需加盖公章。学生身份则需要学校开具证明。
4、带着更名证明、户口薄到户口所在地公安局或派出所提交个人更名申请。这时候要仔细填写这份申请表格,一旦填错将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确认再三之后再提交。
5、如果更名审批通过了,将可以领取到新的户口薄,这相当于已经更名成功,然后领着原身份证和新户口薄及相关证明,更换新的身份证即可。
6、更名后的后续工作。更名后需要注意的是,自己原姓名下所有归属的东西都需要做变更,如房权证、保险、银行卡、社保、公积金及重要的理财账户等等,都需要一一变为现有姓名。
扩展资料:
身份证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身份证主要是以下几种:
等级身份证、职业身份证、临时身份证等,其中以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古代的身份证式样很丰富:虎符、兔符、鱼符、龟符、龙符、麟符、牙牌、腰牌等,都属于等级身份证,后来武则天当政时,一度废鱼符为龟符。虽然形式改变了,但作为身份证的功能并不改变。
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的。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
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均以黄金铸制,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为“鱼袋”。
“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史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到武则天时,“鱼符”一度改为其形状像龟的“龟符”,用途与“鱼符”相同。
宋代时,“鱼符”被废除,但仍佩带“鱼袋”。鱼袋是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 ,古代身份证如此简单,很容易造假作伪,甚至出现连皇帝都敢骗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有的会在身份证上特别注明伪造和出借或冒用的严重后果,如明朝就规定:“借者与借与者同罪”。
从宋代开始,腰牌成为中国古代官吏系在腰间证明其身份。古代的帝王宫殿门禁森严,朝廷军政臣吏、皇亲国戚以及当差行走即使可以出入也须持有出入证,腰牌常用作出入宫廷备查的通行证。
历朝历代腰牌的质地、款式、规格、铭文等虽有所区别,但“通行证”、“身份证”作用却是相同的。腰牌正中刻有一方篆体印纹,仅识出右半边“长寿”二字,推测是吉祥用语。宋代的宝船厂和新中国的大连的航母制造基地一样,警卫森严,各司、各舫之间也不得随意走动。
参考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17、18条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需父母或者监护人申请办理。成年人如果要更改姓名,需要按照本人意愿,亲自申请办理。
先到户口所在的村民居委会或者街道居委会开具一份更名证明。理由正当的情况下(如上述提到的理由)对方才会同意办理,证明需要加盖公章。如果是学生身份则需要学校开具证明。
带着更名证明、户口薄到户口所在地公安局/派出所提交个人更名申请。此时要仔细填写这份申请表格,一旦填错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确认再三后再提交。
如果更名申请审批通过了,就可以领取新的户口薄,等于已经更名成功,然后带着原身份证和新户口薄及相关证明,更换新的身份证即可。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改名字完全可以,但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序性,公安机关作为户口管理机关根据职能对公民变更姓名是进行控制的,根据《公安部三局关于执行户口登记条例的初步意见》第九条规定:年满18周岁的人,要变更现用姓名时,应适当加以控制,没有充分理由,不应轻易给予更改。
其次更改姓名中的一个字是被允许的,改姓氏的话,还得符合以下情形:因血亲关系在父姓和母姓之间变更的;因收养关系变更姓氏的;因父母离婚或者再婚未成年子女变更姓氏的;公安机关认定确需变更姓氏的其他特殊情形。有这些情形的,可以由公民本人或者监护人申请变更姓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可以么?据说很难改
追答可以的 我的就改了 还是我妈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