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分类,法律对于精神病的约束范围

精神病分为哪几种?他们都处于哪种法律管制状态?
越详细越好。

常见的精神病包括功能性、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等。
功能性精神障碍
重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儿童精神病、双相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症、抑郁症、感应性精神病等
轻型精神病:神经衰弱、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
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颅内与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低血糖所致精神障碍等 。
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与非依赖性精神障碍、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等 。
其他 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等。
治疗的方法大致上都是药物和心理治疗结合,治疗精神病最重要的就是以人为本,对症下药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互不协调、相互分裂的特征性症状为突出表现,并且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分裂”特征的其他症状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但一般认为遗传是精神分裂症病因中的主要因素。近期也有学者提出母亲在怀孕初期感染病毒可能使胎儿的大脑神经细胞错位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

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其中15-35岁发病最常见。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思维障碍(思维散漫、思维中断、思维贫乏、妄想等)、幻觉、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感倒错)和行为障碍(社交退缩、行为怪异、紧张性兴奋、木僵等)。其中妄想、幻觉等明显明显精神病性症状称为“阳性症状”;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精神衰退症状称为“阴性症状”。具体可因急性期和慢性期有所不同。

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出现思维障碍、幻觉、妄想等明显精神病性的“阳性症状”。

思维障碍具体表现为联想散漫,即语言结构松弛,以至段落与段落之间显得散漫无序、句子与句子之间互不相关、词与词或字与字之间不能组成完整的句子;思维阻隔,即突然无故中止正在谈的话题,片刻后再接续原话题或另换话题,且缺乏自知;推理奇特,即逻辑混乱,使人不知所云。

幻觉具体表现为反复多次的报道性、评价性幻听,即听到有人对患者的行为作实况转播式的报道、听到有两人一褒一贬地对患者品头论足。此外尚有幻视、幻触、幻嗅等,但较少见。

妄想具体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原发性妄想。最常见的有被害妄想,即患者坚信自己被人以某种方法侮辱或伤害;嫉妒妄想,即患者坚信自己的配偶不忠贞;影响(控制)妄想,即患者感到自己的思想、行动和感情都受到外力影响,甚至一举一动都被他人控制。

急性期也可出现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等“阴性症状”。情感淡漠即对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无动于衷,对欢乐、愤怒、恐惧等情境均无明显反应;情感不协调,即情感反应与内容不一致,尤其是内在思维与表露出的情感表现不相应,如一边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一边痴笑,一边述说自己开心的事情,一边流泪等。

慢性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出现缺乏动力、缺乏精力、缺乏兴致、缺乏情感、缺乏礼仪和缺乏社交等正常精神功能衰退或缺失的“阴性症状”。

缺乏动力,具体表现为自发性动作的丧失,终日呆坐、闲逛,生活毫无目标。

缺乏精力,具体表现为懒散乏力,终日卧床睡觉或懒得活动,似乎体质十分虚弱。

缺乏兴致,具体表现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原先的爱好也已兴趣索然,精神活动显得十分迟钝。

缺乏情感,具体表现为脸面呆板、语言单调,对任何刺激都缺乏必要的情感反应,似乎已达到了“哀莫大于心死”的“心死”程度。

缺乏礼仪,具体表现为完全不讲究起码的礼仪,或者旁若无人地对人不理不睬,或者不顾场合地乱叫乱嚷,或者当众脱裤弃衣。

缺乏社交,具体表现为不参加任何人际交往活动,喜欢独居斗室、闭门不出,否则就尽量回避,至多回答一两句就完事。

精神分裂症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有的患者外表完全可以似常人,只有与其接触深谈,才会发现其精神不正常,这是早期不能发现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也有的患者蓬头垢面、嘻嘻痴笑,或者奇装异服、东窜西颠,或者沉默寡语、茫然若失。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被发现。
精神分裂症除了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外,一般没有定向障碍,意识通常也清醒,智能基本上也属正常,但自知力明显缺损,即不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病,甚至也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有所异常,因而往往不愿意接受治疗。

精神分裂症有以下几种常见的临床类型:

1、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为精神分裂症中最多见的一型。一般起病较缓慢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22
人的思维规律是这样的,它有四种表现形式,它是建立有以——“整体-整体、整体-局部、局部-整体与局部瘤(局部-局部)信息状态”为基础上,逐步通过其四则串联、并联的方式在强大的人脑中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的完整的思维规律网,并在一定阶段形成思维定适(不说定势)思想轨迹发展更新中,形成各种各样逻辑组合。这就是人的思维规律。精神病,就是局部瘤到不可控制的时候 ,就是精神病
第2个回答  2014-01-22
精神病的限制和犯罪没有太大的联系 尤其是赌博 精神病人怎么可能在发病的时候赌博 一般是按照犯罪时是否发病为依据赌博不可能了 精神病有很多限制行为的

精神病的分类,法律对于精神病的约束范围
常见的精神病包括功能性、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等。功能性精神障碍 重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儿童精神病、双相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症、抑郁症、感应性精神病等 轻型精神病:神经衰弱、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

精神科约束与隔离的标准
精神科约束与隔离的标准 《精神卫生法》第四十条规定:“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应当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并在实施后告知患者的...

法律上精神病史是否可以关押
一般对于有着精神病史的患者,是建议将其放入精神病院进行看守的。 一、法律上精神病史是否可以关押不适合,下列人员,不宜羁押,可以申请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三)应当逮捕但...

约束性保护的约束对象
“约束性保护”的适用对象是精神病患者,并且处于发病状态,适用原则是患者存在危害性。当然也有例外,譬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二款就规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约束性保护”只能针对有危害性的无...

精神病怎么强制关押
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

约束性保护约束对象
“约束性保护”的主要目标是精神病患者,当他们处于发病并表现出可能对他人的安全构成威胁的状态时。适用这一措施的前提是患者必须存在显著的危害行为。尽管如此,法律对此也有例外,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醉酒者在醉酒状态下对自身或他人构成危险时,也会被采取保护措施直至清醒。在...

警察对精神病患者闹事应当要怎么处理?
精神病人可分为:1、完全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2、不能完全辩认自己的行为的;3、是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对于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前两种精神病人情形依照法律可被确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两种精神病人在理性情感上或...

警察可以抓精神病吗
三、警察对于精神病犯人怎么处理1、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应当由其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3、警方应及时采取约束性措施,避免造成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法律依据:...

警察对精神病患者闹事应当要怎么处理
法律依据:一、《精神卫生法》第九条 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禁止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家庭暴力,禁止遗弃精神障碍患者。第五十三条 精神障碍患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触犯刑法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理。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三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

精神病触犯法律会怎么处理?
精神病人触犯法律不承担法律责任,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