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层次:环境思维,“谁让我不爽?”
人的思维的第一层次是“环境思维”,也是最常见的思维方式。不顺心的时候,人们会本能地反应:“谁让我不爽?”结果,人们很容易从外部找到原因:比如老公不上进,孩子不努力,公司平台不行,领导水平太差,办公室政治,世风日下,贪官太多,市场大环境不好,天气糟糕,网络暴民,……等等不一而足。
比如,工作不顺利,是因为领导愚蠢;自己没有得到提拔,是因为单位的办公室政治太复杂;工资低,是因为公司平台不行;房价太高,是因为政府调控不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拥有“环境思维”的人就会从改变环境的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案:
比如,这家公司不好,不给我晋升机会,那我就跳槽;男朋友对我越来越差,那就不要这个渣男,再换一个;深圳房价太高,买不起,那我换个城市去打工;……
拥有“环境思维”的人遇到问题时,首先把问题归结于外部环境或者其他人。他感觉自己“怀才不遇”,浑身是“满满的负能量”,甚至像个“怨妇”不停地抱怨。
其实,不是他们天生就抱怨,而是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环境层面。在他们眼里,除了看到环境因素以外,看不到其他的影响因素。
2. 第二层次:行动思维,“我还不够努力!”
人的思维的第二层次是“行动思维”。这种人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的本能反应往往是:“我还不够努力。”一切问题都是自己的原因,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他们会对自己说:你无法改变环境,你只能改变自己。自己都不改变,环境怎么会改变呢?自己都不行动,谁都不会可怜你!
比如,收入太低?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拿不到订单?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买不起房子?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创业失败?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
与“环境思维”相比,“行动思维”是一种升级和进步。拥有“行动思维”的人看起来非常乐观,充满正能量,他们从对环境妥协。他们相信皇天不负有心人:只有我持续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要解决问题,他们就会从“行动层面”去寻找解决办法,看看是不是还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自己去做的?
比如,公司一年多没有涨工资了,那从今天开始多加班1小时;女朋友对自己变得冷淡了,要多发微信,多打电话去关心她;创业公司业绩变差了,那我少睡觉,把业绩搞上去……
你会不会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是不是有一种喝心灵鸡汤上瘾、读成功学中毒的感觉?
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努力了,所有问题都能解决了?是不是越努力的人,获得的成就会越大?
答案很简单:努力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远远不是充分条件。
3. 第三层次:能力思维,“方法总比问题多!”
人的思维的第三层次是“能力思维”。这种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当他们看到问题的时候,首先会把问题归因于“因为我的能力不足”而产生的。所谓能力,就是能够用更简单、高效的方法和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和老婆关系不好,一定是我的沟通能力有问题,我要去学习改善亲密关系的沟通技巧,阅读《幸福的婚姻》《关键对话》……以前我是业务员,现在刚刚晋升为部门经理,团队业绩下滑,一定是我的管理能力不行,我得去报个MBA……
拥有“能力思维”的人大都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方法,从而解决遇到的问题。他们知道,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有人曾经历遇到过,甚至已经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只是我不知道。我不应该去重新发明轮子,我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学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既有“能力思维”中的方法套路,又有“行动思维”的勤奋努力,一般就做到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了。普通的问题已经难不倒你了,你总能够找到办法解决它们。
还有什么问题是你的“能力”解决不了的呢?那就是你解决了错误的问题。用公共政策的语言来说,这叫“第三类错误”,即“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错误的问题”。
另外,拥有“能力思维”的人很可能会胡子眉毛一把抓,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就像没有经验的人包饺子,馅多了就多加点面,面多了再多加点馅。看似有不少办法,但问题可能越来越多,永远看不到头。
这就需要有第四种思维方式:“目标思维”。
4. 第四层次:“目标思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人的思维的第四层次是“目标思维”。这种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先问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更重要的?”也就是说,解决问题必须要按照优先次序进行排序。如果说“能力思维”强调的是做问答题的能力,那么“目标思维”就是做选择题的能力: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更重要,什么可以忽略?
“目标思维”的本质是价值观问题。你相信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认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你进行排序背后的优先次序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是价值观问题。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那么大的差别?为什么面临同样的机遇人们的选择却很不一样?这些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
比如,你遭遇劫匪的时候,对方问你“要钱还是要命?”你通常会选择要命,因为你相信钱可以再挣,命只有一条。
周日上午有空闲时间的时候,你打算用来睡懒觉?还是读书学习?又或者是和家人一起出去游玩?还是和朋友一起打球运动?这四种不同选择的内在价值衡量标准是不同的?
为什么有人会有选择困难症?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对一些重要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清晰,缺乏衡量价值的标准,无法判断哪个选择更有价值,因此不知道如何选择了。
当然,“目标思维”也有缺陷。如果面临的选项都具有客观的价值标准,而且不同的选择看起来都有道理,或者说价值选择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那应该怎么办?
比如,你是要在体制内做一个旱涝保收的公务员,还是要去企业打拼做一番事业?你是要自己创业做老板,还是要做高管给大公司打工?
要回答这种主观选择的问题,就需要第五种思维方式:“哲学思维”。
5. 第五层次:哲学思维,“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的思维的第五层次是“哲学思维”。这种人往往会思考哲学层次的问题:“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拥有什么?为了实现目标,我愿意放弃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身份认同的问题。由于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不一样,价值观就不一样,做出的选择就会不一样。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不知道如何选择,除了某些概念不清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不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不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就无法做出选择;你无法做出选择,你就什么都得不到。我们都会嘲笑那头在一堆干草和一堆青草之间徘徊、不知道先吃什么草好、最终饿死的毛驴,但我们自己往往就是那头毛驴。
有的同学肯定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抛硬币解决不就行了吗?问题是,当这只毛驴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如果强迫它选择的话,任何一种选择都会让它后悔。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选择抛硬币决策,最终往往会后悔当初草率的决定。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知道“我是谁”不仅仅是哲学的初始问题,更是一个人活着追求生命价值的永恒问题。回答好了这个问题,一切价值观和选择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当人们寻找“我是谁”的时候,往往会触及到更为根本的第六个层次的思维方式:宗教思维。
6.第六层次:宗教思维,“我能贡献什么?世界是否因我而不同?”
人的思维的第六层次暂且称之为“宗教思维”,因为我还没有想到更好的命名,或许可以称之为“领袖思维”。请读者多多指教。
“宗教思维/领袖思维”处理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人生使命”:你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你能为别人创造什么价值?你能为社会、为世界做什么贡献?这个世界会因你而有所不同吗?
“宗教思维/领袖思维”的核心是“利他”。这与西方经济学关于“人是理性自利的经济人”的基本假设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会思考:我们如何选择能够让更多的人获益?如何做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如果能够达成这些,我愿意用我的所有一切来交换,包括我的生命。
我需要重申一下,人类的思维随着理解层次而逐级上升的,不能脱离低层次的思维而单独存在高层次的思维。“宗教思维/领袖思维”与经济实力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因果关系。“宗教思维/领袖思维”更多地是人生境界和信仰的问题。
比如,青年毛泽东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他却关心中国未来的命运。这种“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情怀就是领袖年轻时的人生境界。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像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人都是旧军阀的高级将领,他们本来过着优裕的生活,却为了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的共产主义信仰而参加革命。
《基业长青》中说,历史证明:“凡是成就大事业者,都是理想集团而非利益集团,利益集团,行而不远,唯有理想集团才能基业长青!”凡是基业长青的大公司,都是某种“理想集团”,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利益集团”。
乔布斯的“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谷歌的“不作恶”、阿里巴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其组织领袖的类似于宗教的理想情怀。在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企业的这些价值观就是判断是非的基本标准。正如赫伯特·西蒙所说的那样:“面向未来的整体选择往往不是基于事实的,而是出于一种价值的选择。”
再比如信奉“敬天爱人”的稻盛和夫。一份新员工的联名状,让稻盛和夫认识到:经营企业,“并非是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要维护员工及其家庭的生活,不仅是现在,还包括将来。”他从这次经历中吸取的教训就是:“所谓经营,就是经营者倾注全部力量,为员工的幸福而殚精竭虑;公司必须树立远离经营者私心的大义名分。”就是凭借这种信念和追求,稻盛和夫一生创办了两家全球500强企业,还挽救了濒临破产的日航公司。
一旦进入“宗教思维/领袖思维”,涉及的都是关于信仰、精神等问题。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可能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甚至惹是生非,特立独行,桀骜不驯。我们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也可以质疑他们,反对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忽略他们。
7. 结论:如何提升我们的思维层次?
我用一幅图总结我今天讲的所有内容,如下图所示:
当思考方式处于较低层次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会被限制住,无法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处于“环境思维”的经常抱怨而不自知;他们看不到“行动思维”可以帮助自己改变现状;更看不到“能力思维”可以通过学习、提升技能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如何提升我们的思维层次呢?应该用自上而下的思维进行思考,对自己的人生做一次“顶层设计”。如下表所示:
如果你认为从宗教思维进行思考太空太玄,那至少应该从哲学思维进行思考自己的人生,问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拥有什么?为了实现目标,我愿意放弃什么?”
希望你从今天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人生。这个过程会很漫长,这些问题也不容易回答,你可能需要反复进行。也许你需要花费半年、1年甚至更多时间才能慢慢想清楚。我希望你不要着急,更不要放弃,直到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过的生活。因为所有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
想清楚这些问题,你的人生从此大不相同。
作者:澡花可视化读写
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p/9662f66e8916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