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的故事

如题所述

12月15日,“两弹一星”元勋屠守锷溘然长逝,享年95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先后研制出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2012年,我国上映了不少有关“两弹一星”的影视剧作品。电影《钱学森》、电视连续剧《国家命运》,都让“两弹一星”谜一般的研发过程展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而其背后的真实故事,远比剧本里讲述的更精彩、更丰富。

邓小平给聂荣臻三个选择,聂荣臻毫不犹豫担下主持“两弹一星”工作

中国启动“两弹”研发,是在1955年钱学森回国以后。他向国务院报送了《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的意见书》,建议中国发展导弹技术。

当时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如果要白手起家发展核武器,首先就要争取“老大哥”的技术援助。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代表团访华。毛泽东表示,希望苏联在原子能与核武器上提供帮助。

赫鲁晓夫没有明确回绝:“那个东西太费钱了,社会主义是个大家庭,有一把核保护伞就行了,不需要大家都来搞。”毛泽东听了翻译,笑道:“大家打一把伞,当然省事,但是顾头不顾屁股,终究还是要被打湿的。”

赫鲁晓夫知道毛泽东的意思后,也笑了。他指指设计了“米格”系列战机的米高扬,以及国防部长布尔加宁,说:“他们知道,搞原子弹需要很多科学家、很多钢铁、很多电,如果中国现在要搞核武器,就是把全中国的电力都集中起来也保证不了。你们应该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多炼钢,多造拖拉机。”最后,赫鲁晓夫做了一些让步,同意帮助中国建设一个小型原子堆。

1957年9月,以聂荣臻为首的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赴苏谈判。这次苏联之行,两国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同意在原子能工业、导弹、火箭等方面援助中国。

主持“两弹一星”的工作,聂荣臻是自己主动担下的。1956年10月,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来到聂荣臻家里,给他三个选择:一是分管科学技术,填补被调去当外长的陈毅留下的空缺;二是还回去当北京市长;三是继续主管军工生产和军队装备工作。聂荣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项,早在年轻时代,这位开国元帅就有一个科学救国的梦。不久,聂荣臻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聂荣臻还兼任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下设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

对于这样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在中国高层中也有分歧。不少人主张发展常规武器,所谓“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聂荣臻坚决反对。他直接写报告给毛泽东,争得了中央领导的一致同意。当时作为聂荣臻副手的张爱萍将军有一句名言,“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

中国搞出的第一根“打狗棍”是近程导弹。1960年,依照苏联的图纸,成功仿制了“东方一号”导弹。几年后,又研发出射程1200-1500公里的“东方二号”导弹。钱学森高兴地对聂荣臻说:“如果说两年前我们还是小学生的话,现在至少已经是中学生了。”

核爆中心为何从敦煌西北挪至罗布泊

1958年8月,0673部队副主任张志善带着两百多人的勘察大队,奔赴敦煌。这些人除了张志善,只有两名干部知道此行的目的:勘察原子弹靶场。

荒漠中渺无人烟,吃水要到300公里以外去拉。白天地表温度超过50摄氏度,甚至能把胶鞋底烫化。他们艰苦工作了两个多月,终于依据苏联专家意见,将核爆中心确定在敦煌西北30公里的地方。奉命出任核武器试验基地司令员的张蕴钰一听,就不同意。在他看来,这里距离莫高窟太近,万一损坏了文物怎么办?二来这里没有水源,松土层太厚;再加上只能试验两万吨TNT当量(指核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编者注),太小了!

张蕴钰找到兼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的陈赓汇报,陈老总拍板:“核试验基地眼下只能搞一个,要搞就搞一个能爆炸百万吨级的!”他们又上报聂荣臻,建议 “一直往西,到新疆罗布泊去”。原先驻扎在朝鲜的第20兵团秘密调往罗布泊,基层官兵们在火车上一坐就是半个多月,下车后才发现,自己竟然到了大沙漠,沙粒打在脸上都是疼的。战士们随即就投入到机场、发电厂和铁路的建设中。

陈士榘上将出任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负责主持靶场的建设工作,他问苏联专家盖杜柯夫:“盖将军,你看看,按我们这个搞法,试验场需要多长时间能建好,能打导弹?”盖杜柯夫想了想:“15年。”陈士榘向盖杜柯夫伸出3根手指:“中央给我3年!”盖杜柯夫听后使劲儿摇头:“搞科学光有激情是不够的。像这样原始的劳动,15年已经够快了……你们的脑子太热了……”

不出几年,在中苏蜜月结束、苏联专家撤出的情况下,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7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业者的光辉榜样。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他们!
“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气的史诗,“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跃,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业者的光辉榜样。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他们!
“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气的史诗,“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跃,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邓稼先制造“两弹一星的故事
故事如下: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小故事
“两弹一星”科技专家大会于20世纪中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科学家群体创造了极不寻常的历史。为表彰这段历史,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大会在新整修的人民大会堂举行,主席台上悬挂着大会会标,后方竖立着10面红旗,前摆放鲜花绿草...

钱学森的故事10至30字
钱学森《两弹一星》的故事:1956年初,钱学森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

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
他曾参加南昌和广州起义,是红军的创建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又领导科技工作,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生平■在十大元帅中,只有聂荣臻直接参加了南昌和广州两大起义 ■聂荣臻是中国“两弹一星”研制和试验的直接领导者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于四川江津县。他8岁入私塾。后人高等小学,1917年夏...

两弹一星元勋(科技巨擘)
两弹一星元勋的科技成果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和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贡献不仅仅是在科技领域,更是对国家发展的巨大贡献。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和奉献,中国才能在核武器和航天技术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两弹一星元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科技创新和进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两弹一星感人事迹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两弹一星的故事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 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两弹一星”, 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
朱光亚、黄纬禄、王大珩和屠守锷。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仍有7位“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健在,他们是程开甲、王希季、孙家栋、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以及于敏。他们的智慧和坚韧,为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活力。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科研工作者,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亮我国科技前进的道路。

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抱着“科技救国”的信念,刻苦求学,走出了一条辉煌的成功之路。3、几双尼龙袜子和一脑袋知识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简介
为国家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这些“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们,他们的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不仅在当时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基础,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追求的典范。他们的故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是民族自豪感与科技自强精神的生动体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