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孔子孟子的作文

如题所述

题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正文: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和他们看齐,看见不是贤人的人就在内心自己反省。”这句话看起来简简单单,再怎么看也就那么一句话,然而,深入一想,如今的我们有谁能做到像孔子说的那样?我想大概是少之又少吧!但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
开朗的人必然会比内向的人朋友多,人缘好,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内向的人羡慕那些外向开朗的人缘,如果他一天只会在那想:“哎,如果我是他那该多好,那么我就不会再孤独,再寂寞,如果我是他……”如果他不去想办法使自己变开朗,变得人缘好,那么,他一切一切的“如果”就会永远的是“如果”,不会去实现,他也永远不会变得人缘好;成绩好的人,必然得不到老师们的赞赏,同学们的夸奖,如果一个成绩不太好的人梦想自己的成绩变好,得到老师赞赏,同学夸奖,可如果他一天不去努力使自己提高,成绩出类拔萃,只会在那空想的话,那他的梦想就怎么也不会变成现实,他终究是那个成绩不好的人,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夸奖终究只是梦,只是幻影;富人必然会有很多穷人没有的权力,如果一个穷人想拥有富人那样的权力却只会坐在那乞求上帝,不去想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富人,让自己拥有富人那样的权力的话,他就只能坐在地上乞求富人施舍钱财。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焉”的这种精神,那么穷人还是穷人,成绩差的人还是成绩差的人,内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不会有所改变。有些人看到一些品德差的人就只会在一旁指指点点,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身上也正有这样令人讨厌的品格,别人同样的讨厌你,因此,我们应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我们应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2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这是《三字经》中的一句话。讲述了孟母为了让孟子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而三次搬家,最后定居在学校旁边,孟子不努力学习,孟母割断了正在织布的纱线,以此告诫孟子,只有日积月累地学习才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故事。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我们要学会适应环境,如果不能适应,就要渐渐地改变环境,使自己适应它。总之人要去适应、改变周边的环境,而不能让环境改变了自己。而且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这样才能成功。

我们知道,宇航员在进入太空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使之适应太空环境。在训练中,宇航员还要记录下每一点成功,不断积累起来,最后从中找出一种最接近完美的方法。身体的适应和好的方法,最终使宇航员飞向太空。

我家前面有一条公路,每天晚上我写作业时都会听见烦人的汽车喇叭声和急刹车时产生的噪音,我总被吵得无法安心写作业。后来我努力把注意力放在作业上,那些噪音就被我抛到脑后去了。我安静地写完了作业。

良好的环境和不断积累对学习十分重要。但是人要适应、改变不好的环境,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第2个回答  2010-12-12
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这时,孟子已经五十三岁。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战,魏败于齐。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魏太子申被齐军俘虏而死。公元前340年,秦国的商鞅领兵攻魏,俘魏大将公子卯。公元前330年,魏割河西地于秦,公元前328年,又割上郡十五县于秦。公元前323年,楚使柱国昭阳领兵破魏军于襄陵,取得魏国八邑之地。所以梁惠王对孟子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梁惠王讲了一套施仁政于民的办法。他说,这样,就是用木棒也可以抗击拥有坚甲利兵的秦楚军队。梁惠王问的是怎样报复齐、秦、楚的具体办法,孟子回答的却是空泛的道理,当然得不到梁惠王的重视。孟子到魏国的第二年,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见到梁襄王,对他的印象很坏,说他不象个国君。这时,齐威王已死,宣王嗣位,孟子便离开魏国又到了齐国。
第3个回答  2010-12-26
I DONT KNOW
SORRY
HA HA
第4个回答  2013-04-06
用笔写

作文:我与__(孔子,孟子,庄子)
我于孔子,自认为是他的一个远年弟子。虽然没正式向这位曲阜老头儿拜过师,窃以为私淑可也,想必先生不会嗔怪。老_儿出身贫寒,我也出身贫寒。老头儿年少时酷爱读书,我也是。更有趣的是,老头儿曾是“孔会计”,而我一直做会计到现在。青山苍苍,青史水长。一部《论语》,大道至简,要言不烦,是...

关于孔子、孟子、写篇作文!
孔孟之道 第一篇:学与思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

孟子作文
“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在哲学上,孟子是一个性善论和唯心主义者,继承孔子的天命论,把人分为“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

我眼中的孔子 孟子 这篇作文怎么写
孟子朴素的一生充满了失望,无奈,贫困。但他志向远大,却壮志未酬。真正做到了: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失为一位学术,政治教育大家。

我心目中的孔子和孟子作文600字,急急急!!!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不同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并没有本质区别,是后天的习惯让人们有了不同的样子,少数民族与华夏族的区别也是如此。孔子的文化本位是华夏文化,尤其是以礼乐文化为基本特征的周文化,所以虽然孔子的祖先是商代人,但他还是坚持“吾从周”。相比之下,孟子的民族...

谁能帮我写一篇作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读孔子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这是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对两位先贤的评价。在他看来,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则个性张扬。那么,历史上的孔子和孟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小时候家里比较贫穷,他做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小孔丘刻苦读书、自学成才,养成了谦虚好学的品德。他向...

关于孔子或孟子的论文1500字
在遥远的东方,屹立着一位贤者,他就是孔子。他是一位历史的巨人,一位文化的巨人,一位思想的巨人。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世界2500年。他是一位好学的学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的这一句古训感染了其后所有的学者。自幼他便不耻下问,每事必问。为了丰富知识,他拜了各行各业的人为师,因此...

关于孔子、孟子、写篇作文!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

以走近写一篇作文,要求有孔子或孟子人物
孟子还是一个很伟大的老师呢。“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就出自《孟子·尽心(上)》。妈妈跟我说,“教育”这个词语最早的出处就是这里。孟子还告诉学生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我读了《学奕》《攘鸡》等几个小故事后,深深地领悟了其中的道理,现在自己学习的时候也时时牢记要专心致志。“...

如何评价孔子或孟子的处事方式写一篇作文
孟子被称为“亚圣”,因为“至圣”是孔子。但这种称号并不像奥运会的金牌银牌,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隔着一百多年,在各自的时代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孟子其实很不喜欢一个人一辈子就固执一个原则,因为人生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根本原则是心要真诚,遵守社会规范,但对方的期许有弹性,我们做出的行为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