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措施防范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冒充公检法等机关诈骗。防范措施:警方不会通过110电话号码直接拨打用户,绝不会通过电话远程做笔录方式办案,更不会要求受访者提供个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同时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因此,遇到公检法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及将钱转到“安全账户”等情况时,切勿相信。
2、中奖诈骗。通过QQ、短信等方式向用户发送中奖提示信息,并利用在互联网上设置的虚假网站诱导事主误入中奖陷阱,以让事主缴纳税费、公证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实施诈骗。防范措施:收到类似的可疑短信时,不要轻易回复或者轻易按照可疑短信的内容操作,可以登录机构官方门户网站或拨打官方热线电话了解相关情况。在对方要求汇款时,要多方查证、核实情况或多同亲朋好友商议,不要轻易汇款。
3、“猜猜我是谁”诈骗。防范措施:要注意保存好个人信息,为防止信息泄露,要慎重在公共场所电脑及QQ、微博、微信等留下自己及朋友的真实信息。如果接到陌生来电,自称是好友时,应尽快与好友取得联系,多方面核实真假。
4、刷卡消费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在某地(如商场、酒店)刷卡消费等,如用户有疑问,可电话咨询。在用户回电话后,其同伙冒充银行客服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户到银行ATM机上进行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卡内的款项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达到诈骗的目的。
防范措施:接到此类诈骗短信时,应及时拨打银行的官方查询电话进行核实,不要拨打诈骗短信中提供的咨询电话进行核实。
5、网络虚假投资诈骗。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在其自身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进行理财,从而骗取事主资金。
防范措施:此类假平台正是不法分子搭建的虚拟投资网站,打着理财的幌子,以小赚为利益诱饵,致使事主上当。在选择投资理财时,应确认该平台的所属地、性质、资金流向、过往历史等资料,做足功课后再进行投资。
6、植入木马诈骗。通过引诱事主主动点击短信的链接或诱使事主扫描带有木马病毒网站的二维码,进而向事主手机等电子设备植入木马程序,获取事主手机的通讯录、短信、银行卡、支付宝等信息实施诈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