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历史上哪些名人对刘备做出过评价?

从《三国演义》成书开始,作者罗贯中对刘备的评价,毛宗岗对刘备的评价,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清代名人对刘备的评价,近代鲁迅、胡适等对刘备的评价等等,请尽可能多的举例,并且说明他们是如何评价的。

这个评价挺多的,我尽量多说几个吧,呵呵,希望对楼主有点用。
1、陈寿《三国志》“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这评价已经高到一定境界了,说刘备此时表现的君臣关系在这里达到了最大公无私的境界,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
2、裴松之:蜀与汉中,其由唇齿也。刘主之智,岂不及此?将计略未展,正先发之耳。夫听用嘉谋以成功业,霸王之主,谁不皆然?魏武以为人所教,亦岂劣哉!此盖耻恨之馀辞,非测实之当言也。
3、苏辙《三国论》: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纯,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嗟夫!方其奔走于二袁之间,困于吕布而狼狈于荆州,百败而其志不折,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4、王夫之《读通鉴论》:诸葛子瑜奉使而不敢尽兄弟之私,临崩而有“君自取之”之言,是有武侯而不能用,徒以信羽者骄羽,而遂绝问罪曹氏之津,失岂在羽哉?先主自贻之矣。
5、李宗吾《厚黑学》:(这个的评价绝对是批评的,呵呵。) 他的特长,全在于脸皮厚:他依曹操,依吕布,依刘表,依孙权,依袁绍,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为耻,而且生平善哭,做三国演义的人,更把他写得维妙维肖,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对人痛哭一场,立即转败为功,所以俗语有云:“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也是一个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称双绝;当著他们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一个心子最黑,一个脸皮最厚,一堂晤对,你无奈我何,我无奈你何,环顾袁本初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6、张大可《三国人物评传》:刘备起自微贱,非有尺寸可以凭借,完全靠他坚忍不拔的主观努力,藉乱世而成英雄。《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刘备倾心折服,喻之为高祖。他把刘备与曹操进行了对比一明显地扬刘抑曹。《武帝纪》写曹操身世只说其父“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与《先主传》写出刘备出身“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形成鲜明对照。写二人行事,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青少年附之”。实际上,“任侠放荡”与“交结豪侠”是一样的行为,但品格有高下。曹操放荡无节,被世人看不起;刘备豪爽,有城府,被目为英雄。在逐鹿中原时几曹操“所过多所残戮”;而刘备所居,人心归向。刘备当平原相,平原郡刘平派刺客暗害刘备,“客不忍刺,语之而去。”陈寿即事评论说:“其得人心如此。”但刘备才干不如曹操,“机权干略口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陈寿一褒一贬的对比写法和评论,说明这位西晋史学家很重视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刘备的悲剧结局,之所以令人叹息下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7、易中天:(这个也算评价吧,虽然是现代了点)刘备是一个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的人,所以他绝不会心甘情愿地、长时间地、永远地寄人篱下,所以对于他的投靠对象他是“反覆难养”;但作为一个英雄他肯定要广纳人才,团结一批人来完成他的事业,所以他对于他的依靠对象他是“弘雅有信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羽和张飞,关羽和张飞跟了刘备以后就跟了一辈子,关羽还来了一个千里走单骑,为什么?就是刘备重义啊。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刘备和关羽、张飞的这个关系表面上看是兄弟,实际上是君臣,因为一旦出席正式场合的时候刘备坐在当中,关羽和张飞是站在后面的,对外他们是君臣关系。回家是兄弟关系,书上的记载叫做“寝则同床”,就是刘备经常是跟他这两个兄弟睡在一张床上的,这就是英雄之义,这就是兄弟情谊。
8、毛宗岗: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这句是赞扬)或问先主令孔明自取之为真话乎,为假话乎?恐知其必不敢,心不忍,而故令之闻此言,则真辅太子之心愈不得不切矣。(而这句是说他明知孔明不会篡位才说的,好像就不是赞扬的话了)
9、鲁迅: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德近乎妖。
10、胡适:《三国演义》在世界‘历史小说’上为有数的名著。其书谬处在于过推蜀汉君臣,而过抑曹孟德。盖操固然是坏人,刘备何尝是好人,论学、论才、论识,刘备远不及操。论居心不良,刘曹正是半斤八两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5

1.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2.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3.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4.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5.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6.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7.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8.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请问历史上哪些名人对刘备做出过评价
8.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刘备的人物评价急用
1、诸葛亮对刘备的评价: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2、曹操对刘备的评价: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刘备,吾俦也。但...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是什么意思?
2. 使君与操的对比:“使君”指的是刘备。曹操在说出这句话时,是在夸赞刘备和自己并列,暗示两人都是当时的杰出英雄。这种评价不仅体现了曹操的自大,也展现了其对刘备的极高认可。3. 语境分析:这句话出现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常是两人在军事或政治斗争中的交流。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对敌人或竞争...

名人评价刘备的句子
11. 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后世对孔融的评价 12.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xxx。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

历史上哪些名人也是三国迷?苏轼也喜欢三国历史
苏轼在诗中对刘备的评价极其明显,西川独霸真英主,认为刘备是英雄豪杰。这个评价相当高,而且对于刘备的历史遭遇也极为伤感,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字句中透露出惋惜之情。然而,这首诗的艺术高度比《念奴娇·赤壁怀古》逊色多了。不管诗人的主观态度对刘备有多么敬仰,但是碍于此诗仅限于...

三国演义中十个重要人物,和评价,有关故事情节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

刘备如何对待名士对他的评价?
刘备初出茅庐时,袁绍(绍,字本初,汝南人也。出身名门大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十分看重他。当袁绍听说刘备统领徐州时,说道:“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而另一位英雄曹操(操,字孟德,沛国人也,一直做到东汉的魏王。)也十分欣赏刘备的才能。刘备被吕布打败...

哪些现代名人对刘备作出了哪些评价
毛泽东曾多次谈论刘备,他认为刘备的优点主要于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而缺点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刘备的野心有多大,能通过他对刘表的态度中看出吗?
对此,程昱便曾当着曹操的面,对刘备有过这么一番评价:“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而另一位重要谋士郭嘉,也说刘备“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可见刘备这样颇有盛名的人,是非常难以处理的。倘若杀之,势必会引来不少人的口诛笔伐;倘若...

为什么关羽对刘备、张飞、徐庶、诸葛亮这四个人最佩服?
首先水镜先生司马微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时候,大夸诸葛亮的才华,把诸葛亮比作管仲、乐毅之类,让关羽听了十分不舒服,在关羽看来司马微言过其实,对诸葛亮的才华过于夸大了,这里看出关羽对诸葛亮此人还是很轻视的,不认为他有多大才华。三国演义描述道: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