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辩论赛

我们班要举行一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辩论赛。我方是支持陆王心学,请给一些讲陆王心学优点的论据、文字。
或程朱理学的缺点

  陆王心学就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心学家以良知作为人性本善的证明,以良知的蒙蔽或污染作为后天之恶的来源,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作为复心的具体方式。 象山认为,人的本心(即良知)是至善的,后天的不善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物欲对于本心的污染,这种说法和道学一系的观点一样。其二是本心的“放失”,人心只向名利上求索,故而失掉了人之本心。名利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物欲。 人心先天是本善的,后天虽然受到污染或“放失”,但人先天之善是可以恢复的。在象山看来,恢复的方法就是发明本心。发明本心,就是使每个个体都自觉认识到自己的本心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成贤成圣、明德求善的自足的根据,率性而行,则无有不善。象山有时也按照孟子的说法,把发明本心称作求其放心,其意为通过修养寻找回放失的本心。 要发挥自身先天的善性,就要把自身内在的善性付诸于道德实践,外化于心外的事物。

  编辑本段朱陆之辩
  1.性即理与心即理
  朱熹强调“性即理”,陆九渊强调“心即理”。朱熹肯定事物不是在人的心中,而“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理”是第一性的。陆九渊则认为,事物之理本然的存在于人心之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因此心是第一性的,“理”是离不开心的。
  2.无极与太极
  陆九渊认为《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的,他认为不应该“以无极字加于太极之上”。他说:“《易大传》曰:易有太极。圣人言有,今乃言无,何也?” (《与朱元晦》) 朱熹强调所谓“无极而太极”就是表示“无形而有理”。他说:“周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答陆子静》)
  3.尊德性与道问学
  朱熹格物致知论中提出博学—积累—贯通—推类的这样一条路径。朱熹认为才能感具体的事物着手,通过分析研究,并与相似事物作比较从中找到共同的东西,这样积累起来,通过人的思维就可以明白万物的共同之理了。朱熹所讲的博学,一是读书,二是认识具体事物。 陆九渊就不同了,他认为人们的体人途径,应该是“先发明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以至于在鹅湖之会上陆九渊提出“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陆九渊认为只要明心见性就可以了,读书无非是衬托而已。

  陆王心学认为理是人心本来就有的,是主观唯心主义。
  陆解说“宇宙”二字为:“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陆“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 “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客观存在的,要人们去学习获得,是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将儒家思想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使其成为儒家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一提到理学,人们马上会想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在理学发达之前,“仁”是儒家中心思想,虽然是一种有等级尊卑的爱,但“仁”是以人性为基础。虽然传统儒学也主张孝道和贞洁,但其禁欲色彩并不浓厚。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以后,已带有浓厚的禁欲主义色彩。二程说:“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并称:“无人欲即皆天理”。朱熹用饮食为例阐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在宋朝以后,中国很少再出现像李白这样“我本楚狂人”的诗人了。

  理,是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共同认同的。但朱程理学认为理是天理,是天生就有的。陆王心学认为是心生的,所以不称作心理,就称为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6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人欲都灭了,人还怎么繁衍生息,再说天理本就是让人生存的,那你这存天理,灭人欲不就自相矛盾了吗。何况老朱本身就不怎么检点。自已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别人。你再看程朱之前,尤其是宋时中国科技何其发达,而之后呢,危害显而易见。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辩论赛
陆王心学就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
点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

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辩论。
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辩论尤其是“鹅湖之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经过这两次辩论陆九渊的心学思想逐渐被充实,传至明代,经王守仁的发展,形成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体系,世称“陆王心学”。它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曾对明清两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朱熹则集宋朝理学大成,...

陆王心学和朱程理学的异同点
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哲学主要是主观心理主义,二程朱熹的主要是客观唯心主义。不同点:1.代表人物不同。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是北宋的“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是南宋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守仁。2.对世界本原的看法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哪个更适应当时的时代?
也对后来学派理论的发展奠定的一些基础。因此,程朱理学在刚产生阶段虽然受到了打压,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受到了不同的影响。程朱理学的发展也是起起落落,在不同政策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状态。因此他与陆王心学可以进行对比说明,不能明确的指出哪个学派更适合当时的时代。

我所知道的朱熹:第十九章 鹅湖论辩
但不管怎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属理学范畴,都认可“天理”。朱熹后来经过福建与江西交界的分水铺时,作了一首《分水铺继赵仲缜留题》诗: 水流无彼此,地势有东西。 若识分时异,方知合处同。 在诗中,朱熹认为自己和陆九渊学术理论,追认到“天理”的认识上,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未完待续) 已赞过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
其实他们两派都是理学,正如第四课课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在世界观上说都是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因其认为“理”存在身心以外的万物终须遵循的原则),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因其认为“理”就在人心上)。}在方法论上程朱...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论争。其实,他们的学说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以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为基础,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把经学哲学化。他们的分歧,只是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他们的论争只是唯心主义内部的学派之争。

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4.地位和影响: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 响.不同点:1.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使客观 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 点;2.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

比较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
陆王心学最重视的是“心”概念:人内在的心就是宇宙万物之心,一切道德行为应该以“心”作最高标准。陆九渊说过:“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说过:“心之本体,即天理也”。此理就是“仁”,认识宇宙本体。程朱学派则重视“理”概念。天地万物皆有理,每个事件都有自己的“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