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是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自然科学:要求科学化、客观性、确定性.人文学科更多的是:情感性、
主观性、不确定性.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些学科可以先讲清原理公式,再围绕公式做一些练习加以巩固.并且这些练习的答案往往是惟一的.语文则不同,我们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当然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在很多情况下,有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确定性,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搞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这不仅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率,而且也伤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因此,语文课程应:(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而且,常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阴”,因而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像理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做大量的练习,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2)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俗话说,“开卷有益”,但实际是开卷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即使都是有益的作品,他们的含金量可能也有差异.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必须重视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真选择.(3)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这是语文特点决定的.不要变成“一千位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我们在课堂中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过程.《
愚公移山》:坚定不移;破坏环境,还不如搬到山外去,既轻松又保护了环境.《小猫钓鱼》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1)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感等.(2)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靠传授阅读的知识来培养阅读能力,不如让学生多读书;学生记住了一整套完整的写作知识,而没有写作的实践,也难以形成写作的能力;学生背诵了许多语法规则,而没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是说不好话.这些都是很明白的道理.这样的知识没有实践的环节是难以转化为能力的.实践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只能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写作中学会写作,而不能片面强调“知识为先导”.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感性的时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感性材料,参加感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把握语文规律,学那么多理性知识没有什么必要,也没有多少益处.3、语文学习应重视感性把握、整体把握.(1)语文是母语,不是外语.孩子有母语学习的环境,孩子入学前已有很长时间的母语习得体验.他们学习母语主要是靠感性把握,而不是依靠语法知识.语法有时解释不了我们复杂的语言现象.靠语法知识不能很好地学习语言.且是先有语言,再有语法规律.语法规律是根据语言总结出来的.(2)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外语:单词与单词之间有空格,这就是逻辑关系的体现.汉语则没有.汉语也没有多少性、数、格的区别.汉语句子组合的重要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如果一个句子的语序发生变化,句子的意思也发生变化,如“我开门出去”“我出去开门”意思不同,“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同.句法对词语意义的控制力不大,有时,词的组合就像玩积木和
玩魔方,灵活性很强,变数很多,弹性很大.语言学家
王力先生曾说,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语言,欧美的语言是“法治”的语言.在具体场合人们依据语境和语言结构内部的相互衬托来获取词的确定意义.这种语言更宜于在模糊中求准确.因而心领神会成了确定语法关系、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