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养心,正心怎么理解

如题所述

我们养生也好,做企业也好,管理一个组织也好,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神”“心”。这个“神”从哪里来?我觉得要从“轴心时代”的经典中来,养生把握住这个“神”,然后就能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存质量,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何谓“轴心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比如说传统的宗教文化、伦理文化,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经基本定型,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最高峰,叫“轴心期时代”。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现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并不是越来越进步了,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即“轴心时代”的精神文化的高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顶峰,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些智慧,这些精神文化。落实在每一个人的修养上(包括身体、心灵两方面的修养),我们也发现“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是养神的最好工具。就养神而言,仅仅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来自于“轴心时代”文化的智慧是解放保障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大助力。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与人类“轴心时代”渊源有自,它们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修什么“心”?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儒家讲“正心”。《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叫“三纲领”,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那怎么做呢?按照儒家的规程,那就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儒家“正”的这个“心”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道家讲“静心”。《道德经》认为最高明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所以,道家“静”的“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这个“自然”就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不跟自己较劲。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虚静的,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佛家讲“明心”。“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佛家怎么“明心”?有副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是指世外高人,是一些有很高智慧的人,一些超常的人,这些“世外人”是“法无定法”的。他们有没有法门?他们也有“法”,要有所依据。但又没有“法”,是“法无定法”,即没有固定的法门。下面一句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天下事了犹未了”的“了”就是完结、了结,但是又是没有“了”,有的事情是没完没了,这就叫“了犹未了”。那怎么办呢?那我就“不了了之”呗,这就是佛家的大智慧——“明心”,即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那就不会纠结了,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就提高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修心,养心,正心怎么理解
我们养生也好,做企业也好,管理一个组织也好,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神”“心”。这个“神”从哪里来?我觉得要从“轴心时代”的经典中来,养生把握住这个“神”,然后就能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存质量,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何谓“轴心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比如说...

修心当如何正心。
意思: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出处: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原道》。原文节选: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

修行、修心,正心、正念
      修是修正,行是行为,不断的修正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正心、正念。我们要经常自我反省,让自己明辨是非。      度人先度己。修行先修心。不要苛求他人做到尽善尽美,做好自己足矣。宽人律己,有容乃大。不如意之事,一笑而过,除了生死,没有什么大...

正心正念正能量下一句
修心是指调整自己的思想和心态,纠正不良的习惯和缺点,培养正直、善良、真诚的品质。修行是指实际行动,通过实践和实际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修养性则是指培养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包括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等方面,使自己具备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修养。

什么是修养?修养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正心在心里进行.克制私欲,留存本心,依本心而为.三、正心就在当下.人生处处是道场,红尘刻刻好修行,不要等,要在当下进行.四、正心没有了时.没有人一下子就可以把心正好了,以后不再正了的.圣人只是悟了道,能不能事事依道而为,还得时时刻刻依道修心修行,圣人也有具体某事做不好的时候,我们...

《大学》中‘修身在其正心’的释义
“修身在正其心者”,修身首先要修心。修身主要指的是言辞、姿态、仪态等要合乎道德规范。修身就是用一种社会的规范和道德使自己和社会其它角色能够和谐相。心正是在和心不正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大学》列出了四种心不正的状态。所谓“不正”就是不能保持一种客观的、中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是...

如何理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治国:管理国家。平天下:平定四方叛乱(实现祖国统一)。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

人生最好的修行:心态正、心气平、心欲少
只有内心强大,才能抵挡生活的风雨,让每一天都充满阳光。修心,即修身,它意味着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内心安定,一切都会变得豁然开朗。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修行的主人,唯有正心、平气、寡欲,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和宁静。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好的修行。

阳明心学――正心
      怎么正心呢?我所理解的正心的方法,就是修心,不让自己想恶事、做恶事,就是正心了。其实不然,从阳明先生文章中可以看出,要分三个层面:      第一,对内就是修身明德。《大学》一文中的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古人所谓正心诚意是什么意思?
意思: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出处及原文:唐代韩愈在他的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原道》中引用《大学》中的名言“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改写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古之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