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如何反映了社会,思想和历史的发展

如题所述

文学是一种用语言符号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是作者对世界的产生的看法与观点,是一种世界观但却不是方法论。也就是说,你无法把文学作为一种价值实现的手段,从这方面说文学又是超功利的,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辩证唯物论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念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历史唯物论角度看,文学应该是“人民文学”;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马克思主义就从人类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美学的、社会学的、媒介学的、符号学等多学科视点来理解文学,从不同的角度描画了文学的整体面貌 所谓审美的意识形态论,就是“审美反映论”,它来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就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反映论(意识形态论)是支撑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哲学基础,可以说,反映论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功不可没。可以说,反映论尽管不能回答与解决全部文学问题,但它是建立科学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基础和起点。没有反映论也就没有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说到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中的哲学基础反映论,目前国内有些学者一谈起总把它说成是机械的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并借此把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全盘否定,我认为这是不客观的。其实它们并不是一回事。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哲学基础总的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而不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一切意识的东西终究都是物质的东西反映。这无疑是正确的。它错就错在把反映当成是机械的,是人的感官对于外界刺激的消极、被动的接受,把主体的作用完全排除在反映的活动之外。这种机械的反映论主要是在十八世纪以来,受到“牛顿的力学思想和霍布斯等人的人是一架按力学性质运动的机器的学说影响下而发展起来的”。[10] 所谓审美反映论,它的基本含义有:一是仍然坚持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但更强调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从一般的或普遍性质来看,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从特殊的性质来看,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二是仍然强调生活是文学的惟一源泉,文学不仅是生活的反映而且是能动的审美反映,生活的内容要变为文学作品的内容,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审美反映的中介即作家的审美心理的深加工;三是文学反映生活的根本特征是审美或诗意情感,而不是形象。形象只是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文学所反映的对象的价值属性是它的审美属性; 四是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审美的,这决定文学的特质是审美的;五是审美反映的内容既是感性的;既是理性的;既是智力的,又是直觉的;既是意识的,又是无意识的。审美反映的对象是生活的“整体性”、“诗意联系”、“诗意本质”(童庆炳语)的社会生活。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8
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实际所反映的文学思想,必然会涉及它们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文学思想,不可避免地要对相关的社会历史条件做出认真的研究。
社会历史条件包括层次不同的十分广泛的因素,从文学思想史研究的角度说,政局状况、时代社会思潮、历史文化传承、地域文化环境、士人群体心态,乃至家族文化传统、社党的组合、士人间的交往、个人的个性、特殊人生经历等等,都可能影响某种文学思想的形成。
只不过,每种因素对形成某种文学观念作用之大小轻重,要以具体研究的对象和问题来具体地讨论。在普遍的意义上说,上述众多因素中影响文学思想最为普遍和重要者,是政局状况、时代的社会思潮和士人心态的变化。古代士人与政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一个时代的政治状况,往往决定着其时士人们的出处进退,影响着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理想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在他们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批评中表现出来。一种强大的时代社会思潮,往往左右着士人的生活理想、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进而对文学功能的认识、审美时尚、题材倾向诸方面产生影响。
第2个回答  2010-12-08
文学是一种用语言符号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是作者对世界的产生的看法与观点,是一种世界观但却不是方法论。也就是说,你无法把文学作为一种价值实现的手段,从这方面说文学又是超功利的,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辩证唯物论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念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历史唯物论角度看,文学应该是“人民文学”;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马克思主义就从人类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美学的、社会学的、媒介学的、符号学等多学科视点来理解文学,从不同的角度描画了文学的整体面貌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文学中如何反映了社会,思想和历史的发展
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实际所反映的文学思想,必然会涉及它们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文学思想,不可避免地要对相关的社会历史条件做出认真的研究。社会历史条件包括层次不同的十分广泛的因素,从文学思想史研究的角度说,政局状况、时代社会思潮、历史文化传承、地域文化环境、士人群体心态,乃至家族...

小说以塑造什么为中心通过叙述什么和什么反映社会生活
因此,小说以塑造人物和情节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等细节,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说的贡献在于,它能够以文学形式呈现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从而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思和反思,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古代文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体现出关注现实理性的精神
(三)古代文学的道德倾向为民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伦理基础。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是中国文化关注的两大核心,因此,古典文学创作倾向表现进步的思想、正义的事业、崇高的理想,对现实的黑暗、政治的腐朽、道德的堕落、不良的风尚,则要进行尖锐的揭露和批判。从先秦诸子以降,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关怀最终都是指向...

宋朝的文学和历史有关吗
宋朝的文学和历史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与交融。宋朝文学的创作与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反映了时代的思想、社会风貌和历史发展。同时,历史著作也成为了宋朝文学的重要题材和背景,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素材。首先,宋朝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体现在时代背景与思潮的呈现上。宋朝是一个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政...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其启蒙主义性质的体现
等作品,通过深刻的人物刻画和故事叙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呼吁个体解放和思想启蒙。总之,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革,而且推动了社会思想的进步。通过文学的形式,五四时期的作家们探讨了时代主题,传达了启蒙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你认为文学史如何体现民族性格、信仰、精神、品德的?请举例说明。_百度...
1、文化传承价值:文学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文学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风格、流派和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2、学术研究价值:文学史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中国文学史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理想化 讽刺化和乌托邦画像. 比如诗经中的弃妇就是封建时代可怜女性的缩影,现代作家许地山笔下的春桃是新时代女性的典范.文学的演进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网络文学与互连网时代是分不开的,白话文学的崛起放映了现代中国民族共同语的变更,由古代汉语变为现代汉语.

怎样理解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材料来构筑艺术形象的,并以渗透着情感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简单地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具有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模糊性。因此,它更易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学...

为什么文学发展具有历史承传性?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比如,如果没有诗经和楚辞,小说发展史,这个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的历史继承性的东西。从乐府诗讲述故事开始,到汉晋的志人志怪小说,再到隋唐演义,再到宋朝的话本,再到元朝剧本讲述故事,再到明朝四大小说,接着是清朝,最后是现当代文学中的小说。表现在方面体裁,题材,审美观。

文学在总体上有哪些三大基本社会作用?试举例论证
总之,在强调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的前提下,模糊了人们对文学和其他文章样式的区别,理解越位于感受,认知代替了感知,使文学阅读和教育的效益大为降低。于是,人们不习惯于审美鉴赏,而热衷于分析归纳;于是,“小说反映了……的社会现实”,“剧本揭露了……的制度”,“诗歌表现了……精神”, “散文传播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