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质疑习惯和能力

如题所述

浅谈培养小学生质疑习惯的体会


  新课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是站在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度提出来的。这四个要求相互联系、各有侧重,认真勤奋重点关注学习态度,是一切好习惯的基础;因为没有独立思考就谈不上学习,因此独立思考是关键;合作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做人、做学问的品质;反思既是人的重要素质,又是能力的具体体现。如何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故事导航,诱发质疑习惯 
  “航”就是方向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应该要养成那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美好的未来,不要让空洞的“习惯”一词成为评价学生时扣的一顶“帽子”,而学生懵懵懂懂,不知所云。当然,并不是说面对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就生硬的讲解要养成这些习惯,老师要讲这些习惯的培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茁壮成长。而到了第二、三学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就要加强学生自我养成教育,从骨子里意识到那些好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将这些“大道理”融入故事之中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中科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在中学一年级学习有理数时,刚开始老师只介绍了一些概念,袁隆平还都能听懂,可是当老师讲到两个同号的“有理数”相乘总是得正数时,袁隆平觉得蹊跷,他的脑子飞快地转着,可是怎么也理解不了为什么两个负数相加也得负数,两个负数相减也得负数,可是一相乘,负号就不见了。于是提出了世界级的难题“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呢?这个问题居然在50年之后仍然难住了获得中国最高科学奖的著名数学家吴文俊。袁隆平院士之所以能为中国人吃饭问题作出令世人瞩目的贡献,是因为从小就善于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毫不含糊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铸就的辉煌人生。这样的故事是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精神诱因和内在动力。 
  二、示范引路,培养质疑习惯 
  教师自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无时无刻不把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挂在嘴边,但是空洞的说教第一次犹如海市蜃楼,让学生云里雾里不可琢磨,话说多遍淡如水让学生感到枯噪乏味厌烦至极。话说百遍不如一个好的示范,其实数学书中处处渗透着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示范,让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养成学习习惯。如人教版第十册19页《3的倍数的特征》,老师先抛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学生迅速进入了观察3的倍数的特征的状态,然后进行大胆的猜想,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学生讨论发现,3、6、9是3的倍数,但12、15、18个位上就不是3的倍数,此时小精灵聪聪进行有价值的提示,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同学们进一步猜测,3的倍数与各位上的数的和有什么关系呢?在进行观察验证得出结论。上述学生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出了生动的示范。 
  还可以用经典案例引发学生对应该养成怎样的学习习惯的思考。“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这是一道全世界广为流传的智力测验题。在美国加州一群小学生解决了如下问题才给出答案:“这一事件是发生在加州还是尤他州?在加州打鸟不是犯法的吗?”“就算是犹他州吧!”“打枪人是使用的有声枪还是无声枪?”“算是有声吧。”“枪声有多大?会不会震得耳朵发疼?“80分贝。”“树上有没有呆在笼子里的鸟?”“你还可以保证,没有残疾或饿得飞不动的鸟吗?”“鸟里面有没有聋子。也就是说,有没有听不到枪声的?”“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算不算怀孕呆在肚子里的小鸟?”澄清这一系列问题后回答:“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有摔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都不剩了。”同学们,你们会怎么回答呢? 
  三、模式创新,提高质疑习惯 
  让合作交流成为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需要良好的合作方式和模式做保障,我在课堂主要采取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和“师生”合作的方式,这里的“师生”并非实际意义上的老师和学生,而是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老师”,一组扮演“学生”,学生组的同学一般是数学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学习较为主动积极的同学扮演,每天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当天或者前一阶段学习的重要知识编成习题的形式“请教老师”,老师组的同学也可以用自己学习中的疑问“考验学生”,因为“师生”搭配完全是由学生自愿组合,既是很好的互助合作伙伴,又是互不认输的竞争对手,谁也不愿被对方难住,谁都希望开动脑筋考倒对方,同学在你来我往的合作交流之中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习惯。我在教学《求最小公倍数》时,同学们通过自我探究掌握了两种列举方法和三种表达方式,通过练习掌握了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和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互质)时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了解到求最小公倍数还可以用分解质因数法――两个数公有质因数与各自特有质因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当学生进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仍然没有忘记探索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其中有一位平时学习态度不怎么好的同学,下课后立即跟随我来到办公室,带着一种自豪又有点不太坚定的语气说:“老师,我还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样可以求出两个的最小公倍数,我举了很多例子都是正确的,但我不知道到底正不正确?”“好孩子,讲啊!”“用两个数的积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像这样在合作交流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例子比比皆是。 
  四、教学民主,强化质疑习惯 
  李可欣在公开课上大胆质疑――当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其中两份涂成红色,涂色部分用2/3表示,然后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六份,涂红色部分变成了四份用4/6表示,最后再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九份,涂红色部分变成了六份用6/9表示,非常顺利的得出2/3、4/6、6/9这三个分数。可是,就在这时李可欣同学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个大长方形没有变,涂色部分也丝毫没有变化,而表示涂色部分的分数发生了变化呢?我没有及时给予解答,也表现出了疑问状。就在这时陆续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老师我想试着解释一下:“大长方形没有变表示整体(单位“1”)没有变,虽然涂色部分的大小丝毫没有变,但是把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变了,涂色的份数也变了,所以表示的分数变了,2/3表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涂成红色,涂色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的2/3……”老师我还有补充:“涂色部分虽然用不同分数表示,我发现2/3=4/6=6/9。”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些小主人的掌声是会心地祝贺自己学习取得了成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