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伴君如伴虎,看管仲辅佐齐桓公时,如何化险为夷、逢凶化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春秋五霸的首霸就是齐桓公,他刚成为齐王时,本来要拜自己的老师鲍叔牙为宰相,从此师生兼君臣共同治理国家。

但是鲍叔牙跟他说:“您要是只想治理齐国,做个普普通通的齐王,我能辅佐您做到。但是,如果您想做天下霸主,称霸诸侯,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能帮得了您。”

就这样,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放下一箭之仇,不计前嫌地重用管仲。

一、管仲辅佐齐桓公

管仲的特点是,主张仁政和以德治国,重视发展经济,善于强国富民。尤其在推行各项措施时,善于将祸事变为好事、将败局扭转为胜局。

换而言之,齐桓公的任何命令,如果是对的,管仲能执行得很完美,即使是错的,管仲也能执行成对的,并获得美好结局。更不要说齐桓公想不到、而管仲早在谋划安排的了。

这也许就是鲍叔牙百般维护管仲的原因:他就是天降奇才。

齐桓公脾气急躁,自以为是,一旦意气用事就不听劝告。在管仲刚上任时,大部分的问题,齐桓公都顽固不化地坚持己见,多亏管仲大智大谋一个一个为齐桓公救火,化险为夷,逢凶化吉。

比如,齐桓公即位后,蔡国送来一个非常动人的美人蔡姬,是蔡穆侯的妹妹,齐桓公十分宠爱她。

有一次齐桓公带她泛舟湖上,采莲嬉戏,她明知道齐桓公不会游泳,突然玩心大发,使劲摇晃小船,故意捉弄齐桓公,齐桓公吓得面无人色,大声命令她停下来,但此时蔡姬只觉得好玩,继续摇晃小船。

脱离危险后的齐桓公当然是雷霆震怒,立刻就休了蔡姬,把她遣回了娘家。

蔡国国君觉得很没有面子,妹妹无缘无故地就被休了,为了挽回面子,决定尽快让蔡姬改嫁他人。蔡姬这么高贵的身份,又美貌动人,当然不愁嫁,因此很快就改嫁了。

齐桓公自从一气之下遣走蔡姬后,不久就后悔了,想着接回蔡姬,却得知她已经改嫁,他气坏了,决定攻打蔡国。

但是出兵得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否则如果师出无名,会令各诸侯国害怕记恨,以后怎么可能称霸呢?

所以管仲让齐桓公冷静冷静,不要做一冲动丢了美人,二冲动丢美名的傻事。可是齐桓公不听,必须出兵,打败蔡国,必须!马上!

管仲了解君王的脾气,赶紧想办法,还得既能遂了君王的心愿,又能保住国家形象。

就在此时,郑国受到楚国的侵略,向齐国求援,管仲有了主意。

齐国借口楚国停止了向周王室进贡,必须联合诸侯国维护周王室的威严,一起讨伐楚国。而蔡国依附了楚国,理所当然一起讨伐。

于是齐国出其不意地击溃了蔡国,俘虏了蔡侯。还让楚国老老实实地开始继续向周王室进贡,齐楚两国达成一致,签订了睦邻友好盟约。

对齐桓公的任性,鲍叔牙也担心,几次劝齐桓公一定要听管仲的,可是齐桓公还是我行我素,急于扩张,四处出兵。

这天鲍叔特地来找管仲谈心。他问管仲:“之前,咱们国君同意您兴霸业,可是现在国家越来越乱,您打算怎么办呢?”

管仲说:“我们的国君性急,好在,他对自己的错误见解一般都能悔改,并不是坚持错到底,这是很大的优点。就等他自己觉悟吧。”

鲍叔说:“等他自己觉悟,国家得乱成什么样啊?损失多大啊?”

管仲说:“不会。国内的政事,我还在暗中办理着,都进展得比较顺利,这些混乱有时间、也有办法挽救。国外的各诸侯及大臣,都知道他们的才能没有比得上咱们俩人的,所以没人敢来侵犯咱们国家。”

听得鲍叔牙感觉,在管仲眼里就没有坏事,国君和国家都好着呢。

第二年,朝廷里几个大臣为了争夺禄位,互相残杀的事不断发生。

鲍叔牙又来问管仲:“国家死了不少大臣了,这不是坏事么?”

管仲说:“怎么能算是坏事呢?他们都是争权夺利的贪民,心里哪里还有国家?现在的重点是,各诸候国的贤能之士不肯来齐国,齐国的贤能之士不肯作官。这才是我的思虑所在啊。” 

管仲的谋略令鲍叔牙感到踏实了很多,虽然眼下齐桓公还在任性地四处用兵。

为了增加军费,齐桓公擅自提高各种关税,管仲却能马上拿出一部分费用奖励作战勇敢的士兵,以及各行业优秀的人才。

话说这些年鲁国由于国小力量单薄,被齐国欺负得不行,于是鲁国国君邀请齐桓公在柯地会盟,并强调双方都不带武器不带兵,只是友好商谈。

管仲考虑到齐桓公最近用兵多,杀戮多,招来的仇恨也就多,因此劝他为了安全不要去,齐桓公不听。

管仲又劝齐桓公,一定不要去,如果去,为什么不带兵呢?这一听都有危险。鲁国的曹刿这个人刚毅狠毒,是不可能通过盟约解决问题的。

齐桓公还是不听,就只带了管仲和几个随从赴约。果然,鲁庄公暗自带了剑,曹刿也是。

等齐桓公到了约定地点,上台后,庄公突然从怀里抽出剑来,押着齐桓公,说:“鲁国被齐国抢占了大片土地,如今边境离国都只有五十里了,既然如此,也不过一死而已。今天就同归于尽。”

管仲急忙跑向桓公,曹刿举着剑拦住了管仲,说:“两位国君议事,谁都不可上前。”

管仲知道齐桓公急于壮大齐国,非常重视疆土,而此次事件核心原因就是疆土,谁都愿意为了本国疆土面积付出生命。齐国今天每一寸扩大的疆土都是千千万万士兵拿生命换来的,齐桓公绝不愿意割舍一分一毫。

但是,此刻救齐桓公性命为重,于是管仲对齐桓公说:“君上请把土地归还给鲁国,以汶水为界吧?”

齐桓公没想到鲁庄公会连命都不要了,正吓得魂飞魄散,听到管仲的提议,立刻同意了。于是在宝剑的威慑下,两国国君签了退还土地协议。

回到家后齐桓公感觉又屈辱又愤怒,坚决不履约,不归还鲁国土地。

管仲给他分析利害:这次诸侯会盟,各国都看到了鲁国做出这么不守约的事,暗自带兵器,还耍无赖要回战争中没守住的土地,鲁国失去了信用和德行。

如果这时候齐国竟然还能如约归还土地,而不是出兵报仇、欺负小国,各诸侯国必定对齐国的仁义和诚信刮目相看。

齐桓公想了想,同意了。果然各诸侯国都在传扬齐桓公的美名。

要知道,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法治还没出现,诚信就显得格外重要。

经过这次重大事故,齐桓公总算明白了自己穷兵黩武、急于求成,多么不得人心。他开始认真听从管仲仁政策略,以德治国,以德称霸。

管仲得以更顺利地展开全面建设霸业:

首先是农业,“务在四时 ,守在仓廪”,也就是根据四季特点耕种不同庄稼,务必使百姓丰衣足食。

其次是政治上,大力发展工商业,主张以商止战。

第三,军事上,在百姓富裕的基础上,富国强兵,并发明了优越的兵役制度。

由于管仲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齐国经济蓬勃发展,国家和民间都积累了巨量财富,生活极其奢华,其他诸侯国的精英也都来到齐国谋求发展。

到齐威王的时候,还在首都临淄的稷门修建了学宫,称为稷下学宫,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

这儿招揽各诸侯国人才,政府给他们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和自由的学术发展空间,这些人才对诸子百家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写在最后

齐桓公其实是个普通的君王,在春秋诸侯纷争的年代,如果换成包括鲍叔牙在内的其他任何贤臣来辅佐齐桓公,局面都将是主子累死,臣子急死,大家都将在战乱争斗中草草了却一生,也早早了却一生。

如孔子所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以仁义匡正战乱的各诸侯国,发展经济富裕百姓,民众至今还在享受管仲带来的利好。如果不是管仲,我们今天可能成了流浪在刀光剑影中的披头散发的野蛮人。)

管仲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他不但有治国之才,还有一颗积极乐观、善于觉察优势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套善于成就美的能力。

齐桓公里里外外就剩“善于悔改”这百分之一的优点了,却被管仲把握得很好,发挥出了百分之百的潜能。

(参考资料:《管子》)

都说伴君如伴虎,看管仲辅佐齐桓公时,如何化险为夷、逢凶化吉
在管仲刚上任时,大部分的问题,齐桓公都顽固不化地坚持己见,多亏管仲大智大谋一个一个为齐桓公救火,化险为夷,逢凶化吉。比如,齐桓公即位后,蔡国送来一个非常动人的美人蔡姬,是蔡穆侯的妹妹,齐桓公十分宠爱她。有一次齐桓公带她泛舟湖上,采莲嬉戏,她明知道齐桓公不会游泳,突然玩心大发,使劲摇晃小船,故意捉弄齐...

《庄子》人间世:都说伴君如伴虎,如何安然与虎共舞?
最后,与领导相处难。庄子指出伴君如伴虎,既要避免过分迁就,又要保持内心的正直与智慧。通过了解饲养虎的方法,庄子教导我们如何在与天性残暴的领导相处中保持平衡,既要表面顺从,又不要过于亲近,内心则要顺着领导的本性暗暗疏导。面对人间世的复杂关系,庄子给出了智慧的建议,指出在与人相处时应顺其...

管仲曾刺杀齐桓公,为什么齐桓公还敢任管仲为相?
有句俗语是,酒醉吐真言。喝醉了的人,本性总是会暴露出来。所谓伴君如伴虎,谁也不知道君王到底会想要做什么。从这个事情上来看,齐桓公的确是有霸主之相,鲍叔牙劝谏齐桓公要居安思危,齐桓公是欣然接受,还马上站起来,是离席再拜说:寡人与诸大夫,皆能毋忘,此齐国社稷无穷之福也。随后,才又与...

求王立群读史记第十八讲的文字信息
然后他就说,但是从历史上看,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他手下有一个重臣叫管仲,管仲这个人有三处豪宅,非常富有,他的生活超过了帝王,但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成功。齐国还有一个齐景公,他手下有一个名臣叫晏婴,晏婴这个人食不重肉,妾不衣丝,说他每次吃饭吃那个肉菜不超过两样,他的妾不穿那个丝的衣服,都穿粗布的衣服...

《庄子》人间世:都说伴君如伴虎,如何安然与虎共舞?
尽管伴君如伴虎,但关键在于理解领导的脾性。如同驯虎师,要引导而非挑战,避免触动他们的怒火。如同爱马者拍牛虻,但要谨慎行事,以免惊扰到马匹。平衡有用与无用 庄子以大树和神木为例,看似无用实则价值非凡,提醒我们理解有用与无用之间的转换。有用的事物往往易受攻击,而看似无用的反而能保全。这...

伴君如伴虎,朱元璋的饭菜有问题,光禄官是如何解释躲过一劫的?_百度...
这个饭菜问题就是菜里有头发,负责饭菜的光禄官得知问题所在之后巧妙地将头发比喻成龙须,一方面说明这头发是来自于朱元璋自身,另一方面又借由真龙之说成功化解朱元璋的怒气。吃饭的时候不管是谁都不喜欢看到饭菜里出现头发,因为这意味着饭菜不干净。古代君王对于膳食的要求更是超乎于常人,所以御厨在准备饭菜...

古人要被砍头的时候,说什么话能够保命?
在古代皇权至高无上,都说伴君如伴虎,有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言行不当可能会导致人头落地的风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以看出古代做臣子的都要谨言慎行,免得殃及自身。但是有时候皇帝偏要杀你怎么办呢?历史上就发生过许多这样的事件,那些聪明人是如何应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人要被砍头的时候...

古代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谈到中国历史上最和谐、最稳定、最知心的君臣关系,你一定会想到齐桓公与管仲、刘备与诸葛亮这两对君臣,尤其是刘备与诸葛亮,堪称君臣关系的典范,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刘备在临死前托孤诸葛亮时说过的一段话: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翻译: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

怎样和领导说话最聪明?
都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这样的大boss身边说话更得小心谨慎。因此,侍奉左右的臣子不光要才华横溢,还得深谙说话之道。南宋宰相周必大,初入职场的时候以文采诗赋脱颖而出,成为皇帝身边的智囊后,丰厚的学养让他在皇帝面前论事进言时,能够前代典章、国朝故实信手拈来,表达意见辞婉意切,悉中事宜。连...

伴君如伴虎,如何与领导相处
一、有礼有节,不要低三下四。领导是该尊重,但不应该低三下四,这不是封建社会,我们需要有礼有节。或许你工作、生活中早就发现了,越是唯唯诺诺的人在生活中越是没人尊重,普通人都不会尊重更不用说你领导了。我们还年轻,我们还直溜,把你的精神气拿出来,别整天跟着皮皮虾似得驼着腰。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