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战争各国的政治军事博弈?

如题所述

三十年战争,是决定欧洲西北部国家综合发展水平超越大航海时代的先行者-----南欧地中海国家的决定性时期,非常值得研究的。

参与30年战争的国家非常多,现在先说说主要大国的一些政治军事行动:

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线索:

哈布斯堡的皇帝查理五世(1500-1558)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和西班牙王国一起的共主皇帝,到了17世纪初,神罗帝国的帝位属他的侄孙子马蒂亚斯,马蒂亚斯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矢志扼制帝国境内新教的扩张。他看到德意志境内的七大选帝侯中,3个(勃兰登堡,萨克森和普法尔茨)已经属于新教国家,(自12世纪以来,德意志地区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一直都是由若干个选帝侯选举产生),关键的一票就是波希米亚国王了。当时波希米亚国王是自己兼任,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但他没有儿子,将来皇帝和波希米亚国王两个位子都要选举,万一波希米亚选出的国王是个新教徒,那么七大选帝侯的力量平衡一定会倒向新教一边,很可能会所选出一位新教徒皇帝。这是马蒂亚斯所绝对不能容忍的。马蒂亚斯就着手让自己的堂弟斐迪南先接替自己出任波希米亚国王,这样,将来菲迪南可以先掌握波希米亚王位,再进一步接替马西亚斯的皇帝位。

波西米亚的新教徒当然不满这样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担任他们的国王,他们组建一支军队和皇帝公然对抗,这就成了30年战争的导火索。马蒂亚斯于1619年驾崩,斐迪南(斐迪南二世)继任神圣罗马帝国国王,波希米亚反政府的新教徒拒绝承认皇帝菲迪南二世兼任国王,把捷克的王冠献给了新教的帕拉亭选帝侯菲德列。德意志新教诸侯大多数站在捷克一边,而皇帝菲迪南获得天主教诸侯联盟的支持,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为首。三十年战争正式爆发。

皇帝的堂兄弟亲戚西班牙王国最为大力地支持斐迪南二世。

西班牙的线索:

在三十年战争战争前100多年,西班牙刚刚完成了几世纪的再征服过程,正是民族情绪高涨,宗教狂热蔓延的时候,完全没有欧洲大陆各国新教旧教的争斗,相反正是天主教正统信仰的最热烈拥护者。在欧洲西班牙国王不仅拥有西班牙本土,而且在意大利的好多地方,和尼德兰地区(今天的荷兰、比利时)领有土地。在1618年三十年战争开始之时,西班牙的一代雄主腓力二世刚去世不久,继任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和腓力四世)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皇帝和德意志旧教联盟,不但提供财政援助,也曾经借兵给皇帝。

但是,西班牙当时面对着自己的棘手问题,他们希望重新兼并已经处于停战状态的荷兰共和国,后者亦希望夺取西属尼德兰更多的土地,结果,在1621年两国战事重启后,西班牙无力再派尼德兰驻军帮助德意志皇帝作战。

英格兰的线索:

1603年一代英主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去世,三十年战争的时期,英国正是詹姆斯一世的后期和查理一世的前期。英国作为一个新教国家,当然是支持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掌握实权的白金汉公爵没有直接出兵支持新教联盟,而是通过在尼德兰打击西班牙的势力,和提供一些财政援助,间接支持新教联盟。白金汉公爵在1628年遇刺身亡后,查理一世要筹集军费增加捐税,和国会矛盾激化,由此导致英国革命。所以在三十年战争的中后期,英国国内实际上在打一个平行的内战,无瑕顾及欧洲大陆上的大混战。

法国的线索:

纳瓦拉王国波旁家族的亨利四世(1553—1610),以法国南部胡格诺派新教领袖的身份参战,最终成为笑到最后的人,他开启了法国波旁王朝,在亨利四世即位前,为了照顾法国大多数老百姓是天主教徒的事实,他又一次改宗天主教,作为妥协的姿态,才得以继承王位。但是他即位以后,颁布“南特敕令”,促成了旧教和新教的和解。可悲的是,这位奇才君主后来被刺身亡。三十年战争开始的时候,正是其子路易十三当政,路易十三朝的朝政掌握在权相,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手里。基辛格博士在《大外交》一书中高度评价黎塞留的政治才能,黎塞留在三十年战争中的作为,支持新教方面,让法国渔翁得利,大大改善了法国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为最终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国的包围圈迈出了第一步。

鉴于法国是后来才介入战争的,而神圣罗马哈布斯堡家族因仅能控制自己的领地奥地利,并没常备军,故言之,大体上,30年战争,是日耳曼小国(包括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之间造成的大规模战争!

波西米亚-普法尔茨阶段(1621-1625)。

正当普法尔茨选帝侯高兴得去捷克接受波西米亚新教徒给与的王位时,驻西属尼德兰的西班牙大将斯皮诺拉(Spinola)侯爵集结了2W精兵对普法尔茨(此地为接近先比利时和卢森堡边境德国正西部莱茵河沿岸)本土进行了有力的打击;同时,皇帝另一支倚重的力量-----拥有常备军的巴伐利亚接受了皇帝的优厚条件(对普法尔茨的战争获胜后,败者的选帝侯地位和大部分土地转给巴伐利亚),派出老将提利(提利是皇帝一方仅次于华伦施泰因的著名将领)率领的一支5W人的军队,于1621年在捷克发动了白山战役,新教方面的主力溃败。此役直到1625年,提利和斯皮诺拉的天主教军队(尤其是前者),通过部队机动,始终将新教的三支部队(除了捷克新教徒的军队外,还有安哈尔特军和曼斯菲尔德领导的雇佣军)分隔开,最终给予各个击破。普法尔茨选帝侯逃亡荷兰,巴伐利亚公国如愿得到了皇帝许诺的利益,西班牙军则回师比利时继续和荷兰人作战。

丹麦阶段(1625-1629)。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从事后的情况看,德意志东北部的2个重要新教公国------萨克森和勃兰登堡(此时的该国远不是后来的铁血国家,而更象一支鱼腩部队),并不见得积极参与新教方面对抗天主教的战争,而总希望守住自己的那小片领地走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斯堪的纳维亚2国------丹麦和瑞典则都向英法两国表示了出兵意愿和要求资助军费的价码。丹麦比瑞典更先介入的原因,一方面丹麦的出价比较低,而且丹麦国王还兼任德意志的荷尔斯泰因公爵,本身就算是德意志诸侯之一,师出有名,另一方面,瑞典还在忙于与波兰的战争,并不积极干预德意志事务。於是1625年丹麦国王克里斯汀四世率5万丹军进兵德意志。由此开始了三十年战争的丹麦阶段。

此时旧教方面的头号将领------华伦斯泰因开始崛起。

此人是支持天主教的捷克人,早年借助婚姻得来的可观财富募集了大批雇佣军,早在1617年因支持皇帝对意大利威尼斯的战争中获得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信任”,他也在家乡参与了1620年代初期对新教徒的战争,事后没收了大批新教贵族的庄园,并获得了皇帝赋予的铸币专利权,变得“富可敌国”。当丹麦大举进攻时,皇帝急需一支自己的军队,华伦施泰因不失时机地主动向皇帝提出,为皇帝组建一支5万人的大军,招兵费用完全由自己承担,交换条件是,在军官任命上华伦施泰因享有全权,作战上也享有机断专行的权力。这样一支大军的维持费用从哪里来?华伦施泰因提出的办法是“以战养战” (意思就是鼓励将士掠夺)。

华伦斯泰因事实上有自己的一套设想,他远比皇帝那套“铲除新教”思维要远大得多,对他来说新教或者旧教的分裂和战争都是无谓的,都是德意志民族分裂和痛苦的根源,德意志,应该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象英吉利、法兰西那样来统治。而这种统一,应该在皇帝的名义下,由他来亲自完成。皇室只是一面旗帜而已,实质是国家的统一,和他本人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由于这一点,很多原来新教方面的将士都归到他的旗帜下,很快他就能形成一支近4W人的军队。

新教一方有3支部队,1,丹麦国王亲自率领的丹麦军队,在德意志西北部和提利的巴伐利亚军成对峙状态;2,新教的雇佣军,由上次被提利击败的曼斯菲尔德率领,在荷兰境内重整旗鼓后进军到德意志东北部;3,帝国的极东部今罗马尼亚西部一带,和土耳其关系亲密的特兰西瓦大公,要抢夺皇帝兼任的匈牙利国王王位。

华伦斯泰因很精明地选择了曼斯菲尔德作为第一个对手。首先,华伦斯泰因熟悉曼斯菲尔德,在捷克和他们交过战并获胜;第二,特兰西瓦事实为奥土之间的一个缓冲国,如果全力打击它,可能引发和土耳其的战争,况且特兰西瓦大公本身因为清楚自身实力,对战争没信心,容易“被敲山震狐”;第三,丹麦方面,华伦斯泰因清楚,因为之前提利已经建立了足够强大的威信,尽管华伦施泰因是帝国军队总司令,地位高于提利,但如果和他们的巴伐利亚军在德意志西北部合作打击丹麦军,人人都认为是提利和巴伐利亚方面的功劳。这对于华伦斯泰因和他的大一统德意志理想不利。

结果华伦斯泰因凭借他老谋深算,后发治人,谋定而后动,在易北河沿岸的德骚反围城战-反击战击败了曼斯菲尔德。此后,特兰西瓦大公果然毫无战意,和帝国军签订了和约。

提利方面的巴伐利亚军也得到了华伦斯泰因派遣来的部分援军,击败了丹麦军主力,迫使其退回本土。帝国军则把曼斯菲尔德雇佣军的残部追到帝国极东部并迫使其解散后,曼斯菲尔德本人则不久后病逝于意大利,华伦斯泰因便挥师大军7W,浩浩荡荡开赴日德兰半岛。以皇军总司令的身份,接过提利的前敌指挥权,打发提利带着本部兵马退到明斯特-科隆一带,美其名曰“警戒荷兰方向”,其实华伦施泰因是要独占打垮丹麦强敌的功劳,提高个人威望。丹麦根本不是帝国大军的对手,华伦施泰因占领了整个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外加上日德兰半岛,这已经是丹麦所有的欧洲大陆领地,逼得丹麦国王只能漂流西兰岛,菲英岛等地。

华伦斯泰因第一次被去职。

天主教方面的诸侯对于华伦斯泰因非常疑惧,后者在战时向路过各诸侯国征收赋税,甚至烧杀抢掠,让让诸侯们怨声载道。而华伦斯泰因本人也有致命弱点,对于那些世代锦衣玉食的公侯贵族,他一直都是毫无恭顺,骄横跋扈。实质问题还是“统一和割据的对立”,诸侯们认识到,要维护他们自己的独立,就要先从华伦施泰因下手,除去这个眼中钉。1630年的德意志皇帝和诸侯大会中,所有诸侯,不论新教旧教,一致要求皇帝撤换华伦施泰因,甚至威胁说,如果皇帝继续任用华伦施泰因,那么德意志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将联手在法国的支持下反对皇帝。

皇帝本人也不再信任华伦斯泰因。后者经常擅自和勃兰登堡、萨克森新教诸侯和丹麦接触,给他们的和平条件非常优越,尤其是丹麦,“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丹麦国王就可以恢复战前的所有领地。”这一点他是有深谋远虑的,尽管丹、瑞两国都是新教国家,但一直是世仇,瑞典介入战争是迟早的事情,保持丹麦的一定力量,必能给以后更强大敌人瑞典以背后一刀。东北德意志诸侯本来也不希望和皇帝长期做对,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同样能让他们不至于在以后那么密切地追随瑞典。皇帝的设想则是“铲除新教”,和华伦斯泰因观念不合,最终,同意了后者的一纸辞呈。

青年时代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

1611年,17岁的古斯塔夫即位成为瑞典国王,这是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朝廷,他的首相和挚友奥克森斯滕(Oxenstiern)当时也不过28岁。1615年,21岁的古斯塔夫向俄国宣战,在不长的时间内,瑞典一举夺取了俄国整个波罗的海周边的领土,从此俄罗斯成为一个内陆国家,直到一百多年以后沙皇彼得大帝时代,才又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与俄国的战争告捷之后,瑞典有一段为时五年的和平时期。古斯塔夫抓紧这段时间整顿瑞典军队,不但练兵,而且推行许多军事制度改革。他率先实行了国家征兵制度,并统一了军装,而且严肃了军纪,这样让瑞典军队因为避免了因“以战养战”而带动大量随军家属的情况,军队机动性大幅提升。战术上,继承了荷兰莫里斯亲王对西班牙方阵的改革,古斯塔夫二世完成了由方阵兵团向滑膛枪手队列齐射方式的过渡;1629年他组建了第一个独立炮兵团,由27岁的托尔斯滕森指挥(后来成为元帅和瑞典军团总司令),下辖4个炮兵连,还有一个野战工兵连和一个特种爆破连。并且着重提升炮兵的机动性,让他们能能够和步兵骑兵联合作战。

通过这些改革,瑞典作为一个人口上的小国,他们的军队有了很强的单兵战斗力,早在介入德意志战争之前,瑞典军队在波兰把有旧教国家支援的波兰军队打得大败。

三十年战争的瑞典阶段。

1630年,在法国财政的大量支持下,古斯塔夫二世率领1.3W瑞典军队在德意志登陆。一开始,政治形式没有他设想的那么乐观,新教的两大选帝侯,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都拒绝给他任何支持,甚至拒绝瑞军过境,北德的新教诸侯想在旧教的皇帝和新教的入侵者瑞典国王之间,找寻一条“中间道路”。针对这种情况,古斯塔夫采取稳扎稳打的战略,在荷兰海军的支持下,瑞典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的什切青,然后再一步一步沿奥德河上溯,向德意志纵深深入。并从瑞典接受援军,也收编其他国籍的雇佣军来壮大力量。在战争的这个阶段,古斯塔夫的对手提利也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是满足于屯兵易北河流域,静观古斯塔夫在奥德河流域下游的进展,阻止瑞典向易北河和奥德河上游进一步扩张。

仅是在1630年底,瑞典军和帝国军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战役,瑞典军获胜。这本来在战事进展方面意义不大的。但是,一件事情发生了,易北河中游自由城市马格德堡的居民在1630年发生新教徒起义事件,遭到了提利领导的帝国军之围困,1631年战局开始时,古斯塔夫想出发驰援已经被提利大军重重围困了几个月的马格德堡,但是新教的两大选帝侯,勃兰登堡和萨克森仍然拒绝瑞典大军过境,结果马格德堡于1631年5月在瑞典军队赶来解围之前被帝国军攻陷,遭到了毁灭性的火烧和屠城,3W居民被杀,这次暴行是骇人听闻的。一贯行事谨慎的提利从此背上了“马格德堡屠夫”的骂名,也导致提利无法在无人的马格德堡立足,为了获得补给帝国军被迫进攻原本中立的萨克森。这样一来,萨克森和勃兰登堡也自然无法保持中立,而倒向了瑞典的一方。

1631年9月,帝国军主力和瑞典-萨克森联军在莱比锡附近展开激战,结果瑞典军战术上和纪律上的优胜弥补了萨克森军消极懒散的弱点,结果获得大胜,提利也只得退却回德意志纵深地带,此时摆在古斯塔夫二世面前的有两条路:向西攻击接近法国的那些富裕的莱茵河沿岸地区,还是向南攻击帝国的大本营维也纳。法国首相黎塞留和古斯塔夫手下的霍恩元帅支持后者,但是没有被古斯塔夫采纳。今天的历史学家对他的做法是有争议的。首先,他违反了今天军事科学一条重要的原则--战略追击。其次,他如果直捣维也纳,可以主宰和谈,提出任何他想要的和平条件。此时建立一个在他领导下的德意志新教联盟,并以此作德意志统一的基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也有多方面的意见是支持古斯塔夫二世的抉择: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当时的维也纳不是帝国真正的重心所在,占领了也不一定能结束战争。第二点也很重要,德意志新教诸侯骨子里还是把瑞典当作外国侵略者,尤其勃兰登堡和萨克森两位选帝侯的态度并不明朗。古斯塔夫深入南德进攻维也纳成功固然是好,万一有什么挫败,背后诸侯必然纷纷背叛,后路就断了,那样瑞典军就成了一支悬军。第三点,尽管霍恩元帅的建议是发自真心,黎塞留作同样的建议却是另有目的。黎塞留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瑞典和波兰停战投入三十年战争,就是有他在幕后运作。他的根本目的是利用瑞典的军事力量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为法国利益服务。但是黎塞留没有想到古斯塔夫的军事成功这么快这么彻底。他不愿意古斯塔夫进军西德莱茵地区,因为法国自己对莱茵河地区也有野心。所以黎塞留才怂恿古斯塔夫进攻维也纳。第四,古斯塔夫其实也对黎塞留的用心看得很透。就他自己的利益而言,进军西德那些富庶的,没有遭到战争破坏的德意志邦国,可以补充给养和休整部队,也可以在全德扩大自己的影响。而法国当时还被阻在德意志和法国边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离莱茵河还远,即使心里不愿意,也无力干涉瑞典的行动。第五,古斯塔夫还可以进攻西南德国的巴伐利亚选帝侯。拔掉了这个天主教联盟的首领,就摧毁了皇帝和旧教势力的支柱。

这样,萨克森军和瑞典军兵分两路。萨克森军向东打捷克,攻入皇帝的波希米亚王国领地,恢复那里的新教势力。瑞典军向西,进军莱茵、美茵河流域的图林根、美因茨诸邦。1632年4月,瑞典军和经过修正后的提利的帝国军部队在列克河附近再度激战,帝国军本来据有坚固的要塞,但瑞典军充分发挥了他们工兵和炮兵的优势,强渡列克河成功,帝国军再次被击溃,年过70的提利本人也伤重阵亡。

提利阵亡后,哈布斯堡皇帝不得不再次邀请华伦斯泰因出山,担任帝国军总司令一职。

华伦施泰因甫任新职就出手不凡。他明白自己的军事力量,即使数量上可以超过古斯塔夫,质量上也远不是对手。但是他也和古斯塔夫本人一样清楚,瑞典的战略弱点在於其盟邦和退路。因此,华伦施泰因就任总司令之后,不去和古斯塔夫正面过招,也不理会皇帝的催促和巴伐利亚选帝侯的求救,而是先在自己的老家波希米亚境内招兵买马,然后首先攻击自己的老部下,阿尼姆指挥的入侵波希米亚的萨克森军队。结果后者很快被击败,退出波西米亚。同时华伦斯泰因不断鼓动阿尼姆退出和瑞典的同盟关系。

华伦施泰因这招正打在古斯塔夫的痛处,但古斯塔夫也绝非庸手,他才不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战略主动权,跟着华伦施泰因的拍子跳舞。古斯塔夫举全军不顾萨克森,反而全力入侵巴伐利亚本土,目的是逼华伦施泰因放弃萨克森来援。但华伦施泰因不为所动,反而谋求和从古斯塔夫面前败退的巴伐利亚公爵所率领的巴伐利亚野战军会合,并力占领萨克森。这个严重的威胁,古斯塔夫不可能置之不理。他一旦获悉巴伐利亚公爵和华伦施泰因准备会师的消息,立即亲率一部分兵力,昼夜兼程向北狂奔,企图在会合之前隔开这两支部队。但是古斯塔夫的远程奔袭终於还是晚了一天,未能阻止华伦施泰因和巴伐利亚两军在埃格尔会师。这时古斯塔夫只有1万8千人,面对的是华伦施泰因的6万大军。1632年8月份,古斯塔夫不得不后退到小城纽伦堡要塞据险而守,同时传谕首相奥克森斯滕领兵火速前来支援。

古斯塔夫与首相会合后有兵5万,而帝国军则有6W,双方各守壁垒,瑞典军无法正面作战发挥其战术上的优势。双方的军队把附近的粮食征完吃完后,华伦施泰因引兵回到萨克森,继续他的征服工作,古斯塔夫又向士瓦本(Swabia)进军,还是希望把华伦施泰因的主力吸引过来决战。华伦施泰因认准了萨克森,仍然不为所动,古斯塔夫只好转身回来,向萨克森进军,寻求与华伦施泰因正面决战。华伦施泰因和古斯塔夫各自都把分散在德意志各处的力量紧急召唤到萨克森境内集结,巴本海姆的部队被从北方波罗的海沿岸召回,古斯塔夫的萨克森盟军也被召唤向瑞典国王靠拢。双方终于在1632年11月16日在莱比锡附近的吕岑爆发了大规模会战。但是他们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次会战也将是他们各自辉煌军事生涯的终点!

。素质上,瑞典军队的优势是明显的。帝国军队的优势在於,巴本海姆的援军及时赶到战场,而古斯塔夫所盼望的萨克森援军却始终没有赶来。由于大雾,一马当先的古斯塔夫和骑兵团失散了,闯入一大群帝国军人之中,结果阵亡了!帝国方面的,刚率领8000援军到达现场作战的巴本海姆也阵亡了。

瑞典国王的阵亡却激发了瑞典将士的斗志,加上战术上的优势,他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他们自己,也失去了军队的核心,一代名将古斯塔夫-阿道夫。

华伦斯泰因第二次去职和最终遇刺。

吕岑一败,华伦施泰因的信用已经破产,他不可战胜的威名已经蒙尘,军队对他的信心也有动摇,华伦施泰因即使在军中,也不能指望象第一次引退那样,有那么多的铁杆心腹随他而去。更何况是一直对华伦斯泰因是嫉妒和猜忌的帝国皇帝和各路诸侯。

比这些显然的政治现实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似乎华伦施泰因本人的精力、智力,也随着古斯塔夫这位伟大对手的逝去而枯竭了。吕岑战后,华伦施泰因再也没有严肃地作过战,总是按兵不动,和德意志各派诸侯和欧洲各大强权作各种各样的政治交易,尤其是与萨克森和瑞典。但是他所做出的各种诺言相互矛盾,不久,欧洲的各个宫廷都对他失去了信任。这包括了原本和他关系好的萨克森的阿尼姆,都极其厌恶他的政治手腕。

但是华伦施泰因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就是竟然不牢牢掌握军队以退一部当一个割据的地方势力,而是在1634年自动离开了军队,带着一帮铁杆亲信回到自己的庄园闭门卧床修养。由于竟然没有了军队也缺乏了武装自卫的能力。就在那年的2月25日,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二世派遣一帮苏格兰和爱尔兰雇佣兵刺死刚从病床上爬起来没有作任何抵抗的华伦施泰因。

法国介入。

1634年,黎塞留正式向皇帝宣战,西班牙也站在皇帝一边向法国宣战。曾经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联手的萨克森选帝侯,把法国的宣战视为外族入侵,转而站到了皇帝一边。基本上,战争分为两个战场:莱茵河流域是西战场,魏玛公爵伯恩哈德指挥下,和帝国、西班牙联军作战。德意志腹地是东战场,瑞典军队在古斯塔夫的元帅巴纳尔指挥下,与帝国和巴伐利亚、萨克森诸侯军队作战。北欧的另一新教国家-----丹麦,最终也加入了支持皇帝,反对法国和瑞典的战争。

战争最终以神圣罗马和西班牙大败而告终,1848年《威斯特法里亚和约》签订,结果如下:
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
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
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
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
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 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
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 的重要港口
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
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
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
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
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
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
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

主要参战国的条约外的重大变化:

西班牙:原本兼并了的葡萄牙也于1640年重新获得独立,连带原葡属殖民地也随之失去。葡萄牙虽弱小,但为将来英国等国的军队攻入西班牙本土提供了一理想立足点。

丹麦:和瑞典的战争中永久性地失去了哥德堡一带地区,北欧从此时开始,瑞典强丹麦弱的情况持续至今。

波兰:战争中受到明显削弱,中世纪后期的优势完全丧失,为以后被瓜分埋下致命的伏笔。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30年战争各国的政治军事博弈?
基辛格博士在《大外交》一书中高度评价黎塞留的政治才能,黎塞留在三十年战争中的作为,支持新教方面,让法国渔翁得利,大大改善了法国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为最终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国的包围圈迈出了第一步。鉴于法国是后来才介入战争的,而神圣罗马哈布斯堡家族因仅能控制自己的领地奥地利,并没常备军,故言之,大体...

欧洲30年战争~7年战争~拿破仑战争~一战英俄争霸
欧洲历史上,战争与争霸交织,塑造了各国兴衰。始于亨利四世时代的波旁王朝,经历了三十年战争,法国崛起成为欧洲霸主。路易十四的统治时期,法国深陷战争,经济疲弊。路易十五的科尔贝法律阻碍了工业发展,而路易十六的决策失误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财政负担。人民忍无可忍,爆发了攻占凡尔赛宫的事件,揭示了社会...

欧洲三十年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它带来的影响又有哪些?
三十年战争对欧洲军事方面的改革是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瑞典参与三十年战争以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对军事的改革。确实如此,古斯塔夫因在三十年战争中卓越的战功、独特的思想、先进的理念而被誉为现代战争之父。三十年战争让欧洲首次出现了权力失衡的状态,为了土地、信仰和权力,这场战争...

欧洲三十年战争始末
欧洲历史长河中的三十年战争:宗教冲突与权力博弈<\/ 在17世纪的欧洲舞台上,历史的戏剧性转折点之一便是著名的三十年战争,这场冲突始于宗教改革的火花,贯穿了政治权力的争夺与宗教信仰的较量。让我们一起探索这场改变欧洲版图的浩劫,从查理五世的统治开始。查理五世,这位欧洲的卓越统治者,面对马...

欧洲30年战争~7年战争~拿破仑战争~一战英俄争霸
始于亨利四世的宗教宽容政策,法国经济一度繁荣,但在路易十三的三十年战争后,法国崛起成为欧洲霸主。然而,路易十四的无尽战事导致国力衰退,七年战争的失利使法国失去了殖民帝国的基石。路易十六的美国政策引发了国内危机,制宪会议和巴黎起义的爆发揭示了社会的紧张与变革。拿破仑战争则进一步深化了法国大...

政治和战争的关系?
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斗争最激烈的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也可以解释为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政治牺牲品...

欧洲发生的三十年战争对中世纪欧洲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有哪些方面呢?
欧洲发生的三十年战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传统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秩序,结束了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主权平等和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新国际社会体系。

大北方战争-瑞典和沙俄的地缘博弈
历史的交错:大北方战争中的地缘政治较量 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大北方战争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它揭示了瑞典和沙俄之间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激烈博弈。这场冲突发生在三十年战争与英法七年战争之后,对双方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1700年后的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以其远见卓识,开始了一场战略转型。他深知...

大北方战争-瑞典和沙俄的地缘博弈
勃兰登堡-普鲁士与俄国结盟。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流亡奥斯曼帝国,后被囚禁并丧失了领地。战争以1721年《纳斯塔德条约》的签订而结束,芬兰归还瑞典,而瑞属爱沙尼亚、立窝尼亚、因格里亚、凯克斯霍姆和卡累利阿大部割让给俄国。瑞典丧失了大国地位,俄国成为东欧最强国家。这次战争深刻影响了两国乃至欧洲的格局。

乌克兰的民族身份认同,与俄罗斯的夙愿
本文探讨了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民族身份认同问题。自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经历了从苏联加盟共和国到独立国家的转变,这一过程引发了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乌克兰独立后的30多年中,两国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经济和政治紧张到军事冲突的演变,俄乌冲突升级为一场代理人战争。乌克兰作为一个现代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