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儒但作死生观”的出处是哪里

如题所述

“俗儒但作死生观”出自宋代魏了翁的《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
“俗儒但作死生观”全诗
《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

宋代 魏了翁
渠河有水清且涟,弄丸之暇游其间。
风轻沙暖鸥忘机,天开日烜鱼逃筌。
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
闻人昔游不到此,岸容山色如有冤。
永平教孚讼亦简,为我卜筑河之干。
临流兴怀叹不足,因思孔圣感逝川。
岂无日景自北起,亦有天运从东旋。
风霆流形草木贲,星辰垂象郊原宽。
乾坤坎离更见伏,春秋代谢相回环。

虽将此理醒群聩,更向川上观微澜。
存神过化义亹亹,行著羽察心闲闲。
子思渊渊达天德,子车混混穷原泉。
东流不休发吕氏,潺湲远望悲屈原。
圣贤分量已差等,后来承误滋可叹。
或嗟年衰劝努力,或谓时逝宜游盘。
须看龙见水归壑,又识雨降云蒸山。
阴阳翕辟本无闲,俗儒但作死生观。
河南挺生二程子,指示道体镌冥顽。
人能於此发深省,致知格物兹其端。

神徂圣伏二千载,是心长与江弥漫。
文通为挥五色笔,大篇长句垂不刊。
春风沂泗俨在此,居人莫作渠阳看。
【原题】:
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君埙赋古诗二十有二韵以落之用韵和答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俗儒但作死生观”的出处是哪里
“俗儒但作死生观”出自宋代魏了翁的《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俗儒但作死生观”全诗《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宋代 魏了翁渠河有水清且涟,弄丸之暇游其间。风轻沙暖鸥忘机,天开日烜鱼逃筌。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闻人昔游不到此...

“俗儒昧事实”的出处是哪里
“俗儒昧事实”出自宋代张耒的《读戚公恕进卷》。“俗儒昧事实”全诗《读戚公恕进卷》宋代 张耒世方尚纤柔,子独不可揉。人皆喜呶呶,子语不出口。巉然即之高,俗子竞嘲诟。我尝要之难,快使暴其有。乃知谤之非,更觉所得厚。由来难小知,此固可大受,读书常辛勤,世务饱经构。琅琅满编文...

“俗儒何纷纷”的出处是哪里
“俗儒何纷纷”出自宋代郭印的《闲中读易》。“俗儒何纷纷”全诗 《闲中读易》宋代 郭印 圣人阐性命,易书所自作。要令末世士,悟取先天学。俗儒何纷纷,私意妄穿凿。或被阴阳拘,或遭象数缚。执一以为真,盲夫妄扪摸。我尝皆过眼,去道转辽邈。粤从探释氏,奥处窥其略。返照日月久,...

《荀子》卷8儒效篇诗解9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荀子》卷8儒效篇诗解9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题文诗:不学不问,无有正义,富利为隆,是俗人者.逢衣浅带,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足乱世术;缪学杂举,不法后王,不一制度,不隆礼义;衣冠行为,已同世俗,不知恶者;言议谈说,无异墨子,明不能别;呼先王以,欺愚求食,得委积足,以掩其口;随其长子,事...

“俗儒徇名不知务”的出处是哪里
“俗儒徇名不知务”出自宋代晁补之的《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俗儒徇名不知务”全诗《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宋代 晁补之建隆以来论人物,得士与古相低昂。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少时学问圣贤说,松柏岁寒观老节。得官乌府不...

“但欲死山间”的出处是哪里
生儿不远征,生女事四邻。浊酒盈瓦缶,烂谷堆荆囷。健儿庇旁妇,衰翁舐童孙。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例以贤牧伯,徵入司陶钧。降及开元中,奸邪挠经纶。晋公忌此事,多录边将勋。因令猛毅辈,杂牧升平民。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中原困屠解,奴隶厌肥豚。皇...

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廖,俗儒穿凿,疑误后学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后汉书·蔡邕传》。原文: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译文:建宁三年,被召到司徒...

庄子生死观名句-集合53句
庄子生死观名句-集合53句庄子生死观名句1、在我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

“抵掌嗤俗儒”的出处是哪里
“抵掌嗤俗儒”出自宋代程公许的《送安少愚下第东归》。“抵掌嗤俗儒”全诗《送安少愚下第东归》宋代 程公许去年游凌云,传观一篇书。问客谁所作,作者安少愚。少愚宾城人,万里走东吴。悯俗日抢攘,正途欲芒芜。磊块不能平,忧愤何当摅。推枕一长欢,落笔万子余。才难缪取舍,政棼费...

陶渊明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
2.关于陶渊明的田园诗与人生观的论文 因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就不仅仅是诗的题材领域的拓展 问题 ,也不是放下文化人的架子与村夫野老交往的问题,它反映的恰恰是一个文化人的特质--真正的农民是不会把面朝黄土背朝天视作一种享受的。陶渊明眼中的田园不再是孔子门徒、游侠剑客、簪缨世家、清谈雅客眼里的农夫野老...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