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辅导一年级孩子家庭作业

如题所述

家庭作业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巩固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要求学生放学后在家里完成的作业。几十年来,大多数对家庭作业的研究发现,课堂之外的作业会给学生带来诸多益处,无论是学习成绩的提高,独立性、责任感、条理性的增强,还是时间管理技能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可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责任感” ,他们意识不到做作业是学生的义务,不善于利用时间完成作业,常敷衍了事,这就成了令家长头疼的事:有的孩子不愿意做;有的孩子做得慢……出现这种情况后,使得孩子当天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记忆出现偏差甚至根本就没有形成记忆。
要想孩子学有所获,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必不可少的。那作为家长能帮助孩子做些什么呢?
首先:给孩子创建一个舒适的完成作业的环境。一要为孩子准备好一个完成作业的空间。其中包括光线充足的、安静的、无噪音的房间,干净整洁的书桌,软硬、高低舒适的椅子或板凳,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文具、工具书、书本等。另一个在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要少说话,少干预,少打扰。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受到影响的。如果在桌子上放着与完成作业无关的课外书或者玩具的话,甚至一面小镜子,都可能使孩子写一会儿看一会儿,不仅耽误作业时间,也使心思不集中,造成作业正确率低。所以,桌面上一定要干净、整洁。如果桌椅的软硬、高低不舒适,时间长了不仅影响孩子身体发育,而且也使孩子感觉完成作业的时间就是“受罪”的时间,那就更谈不上享受作业的乐趣了。如果没有准备好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文具、工具书、书本等,孩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会一会儿找东一会儿找西,耽误时间不说,打断思路更要命。如果家庭纠纷不断,会让孩子心事重重、精神紧张;开电视,或是把一些朋友约到家里喝酒,聊天,打麻将等,则会给孩子带来极具负面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孩子做作业时经常干扰孩子,如:“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或批评)?”“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东西?”“做几道了?还有几道?”使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思路也总是被打断。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怎么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怎么能够提高作业的速度、保证作业的质量呢?当然,孩子自身也要做好写作业的一切准备,不能一会儿玩玩橡皮,一会儿就想喝水来放松一下等。
其次:教给孩子正确的、科学地完成作业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增强记忆、提高效率的法宝。
1、每天固定时间完成作业。
老师每天都会在放学前把当天的作业清清楚楚地写在黑板上,并要求他们抄在专门记作业的本上,家长每天根据作业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如果发现孩子没有抄作业记录,要及时教育。让孩子养成一回家就写作业的习惯,每天放学进家门后,休息 10-20 分钟后就开始做作业,家长可根据作业内容帮助孩子安排完成的顺序,一年级作业有读、有写,有的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但如听写、练读课文可能需要家长从旁指导,这就需要优化统筹安排,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自己安排了。
2、作业前要复习。要教给孩子在写作业前一定先将当天的功课复习一遍,把要求记忆的生字、词等记牢了,再开始写作业。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样就免得孩子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又回忆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如此这般肯定就会耽误时间,完成作业的速度自然也会慢下来。
3、作业时要注意姿势。正确的握笔、书写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孩子就是握笔、书写的姿势不正确,造成写的字不好看,书写速度上不去,长期下去,还造成视力下降。现在我们还是以练字为主,要求一笔一划,注意间架结构, “慢功出细活” ,不许连笔、潦草、笔划不到位要纠正,错的字要擦干净,不许应付差事,必要的话,反复要求孩子重写,这样孩子就懂得了要认真写,否则不会过关。
4、要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对于任何作业,认真读题,了解题目要求,是完成作业最基本的要求。从批改作业的情况来看,最严重的还是读题的问题,有些孩子经常漏题或者读不懂题目,主要原因是刚入学的孩子识字不是特别多,理解能力欠缺。针对这个问题,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读题的习惯和能力。比如,做题目之前可以请他们读题,然后说说这一道题目叫我们做什么。如果说不对的,家长再进行说明补充。有的孩子只读一遍题,还没有理解题意就下手做,结果尽管花费了时间还没有做对;有的孩子一看题目就嚷着不会做。其实许多题目并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总是迁就孩子这种消极心理,立即告诉他如何做,甚至将算式都列好了,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想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
正确的方法是: “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题,你会做得出来的。 ”当孩子做出来以后,大人要高兴地称赞: “我说你很聪明吧,只要仔细一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是能够“逼”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对于孩子经过思考实在不会做的题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诉原题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原题,编一个相似的例题,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再让孩子去做原题。由于弄懂了例题,孩子多半会做原题,如果仍然不会做原题,那么应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经过几个来回,只要家长有耐心引导,孩子一定会做原题。这种做法,虽然大人要麻烦一些,但能够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否则,孩子总是处在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很难建立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
此外还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创设更多的识字途径,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首先是巩固课内生字,及时复习。其次是鼓励课外识字。平时随时随地的都可以认字。
5、完成后要检查。基本上所有的作业都是按照先易后难来安排的,因此,可以让孩子做一道检查一道,做完所有的题目后再综合检查一遍——这就是教给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方法。对于听写的作业,它全部来自生字表(二) 。让孩子先抄写 2-3 遍,然后听写,错的要看好错在哪,看好字形的特点和结构,再练习 5-10 遍,再听写,一定要全部练会。对于读的作业,要求读几遍,就认真读几遍,不要怕麻烦。如果没有朗读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得不到训练。
老师的作业都有其训练目的的。现在个别家长,不重视口头作业,或者是只读一、二遍,这样的话,孩子的表达能力从何而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说会道?是从读儿歌、唐诗来,现在读课文,是语文语感的培养,为今后习作打基础。所以要认真地对待,千万不可以认为可读可不读。读的时候要求孩子像一名主持人一样,直立站好,不要横七竖八、奇形怪状,什么姿势都有,要落落大方,并且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正确流畅,感情充沛。
最后:做好监督、检查作业,做到宽严有度。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刚开始家长最好陪同,因为一年级学生识字少,一些题目要求还看不懂,需要家长的帮助。
当家长发现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分神或者做小动作的时候,应该马上提醒、制止。此时可采用三种方法。
1、利用“限时鼓励法”来纠正。这个方法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首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 业量,心里估计一个完成的时间,然后征询孩子,如“语文 20 分钟能做完吗?数学10分钟能做完吗?如果在规定时间做完,给你贴上一个小星星,当达到 5 颗小星星的时候,爸爸会奖励一个你喜欢的东西或带你到 xxx 地方去玩。 ”通常情况下,孩子会乐意接受的。若发现孩子写作业时有打野、不专心做的表现,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让他动一动好了,毕竟家里是一个歇息的地方,比学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太不集中,有拖拉的行为,大人可在旁边提醒一下,如“己经做了 15 分钟了,加油!小星星在等着你呢! ”这时,孩子也许会集中精力继续做下去。提醒家长注意的是,这种“限时鼓励法”是为了首先纠正孩子做作业施拉的坏习惯,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作业写完就算达到了目的,要给予表扬,至于作业质量是否满意,是后一步的事。只要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就要称赞,不能这样说:“虽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 但写得不认真,还做错了几题,快去改改!”如果这样处理问题,不断不能纠正孩子做作业拖拉的习惯,而且还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换一种方式:“你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了作业,这很好,爸爸首先给你贴上一个小星星,继续加油。只是这儿好象做得不对,你自己再去检查一下好吗?”我想,如果这样对待孩子,那么他一定会高兴接受的。做家长的要有耐心,只要孩子每天有一点进步,就是值得高兴和称赞的事。培养孩子的学习好习惯要一步一步的来做,不能性急。
2、利用“中途安抚法”来纠正。这个方法还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当发现孩子做作业拖拉,家长感到必须制止时,可以走到孩子身边,用手边抚摸他的头,边说: “是不是遇到了难题,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妈妈帮你一下?”这样首先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通常情况下,孩子会说没有难题会做,这时大人要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神情:“你很聪明,马上会做完的,妈妈等着你好吗?”这种方法,实际上首先是中止了孩子拖拉的行为,然后使孩子明白:大人在关注他,希望他快一点完成作业。对待做作业拖拉、爱撒野的孩子,不能在一旁总是用责怪、数落、抱怨的语言说教他,如, “快做,不要玩了” “几道题,也要做半天,真没出息。 ”越是责骂、数落孩子,越会加重他的坏习惯。
3、利用“直接要求法”来纠正。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不管用,那么我想只能用“直接要求法”来纠正。这种方法就是,事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业量,然后直接提出完成的时间,如今天的语文作业不算多,用 20 分钟完全可以做完,数学稍为多一点,用 35 分钟做完。如果在规定时间没完成,到了时间,爸爸便会处罚你的,由此而产生的责任完全由你自己承担。当然,你觉得时间不够,现在可以提出来,我们再商定完成时间。”那么,大人说到就要做到,当然,在执行这一规定时,情绪要平静,不能发火。要让孩子明白:大人说话是算数的,不是闹着玩的。这种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带有强迫性。
(二)做好检查。 家长对孩子的家庭作业,不能只简单地问一句“完成了没有”就完事了,要有行动“真正地看”。第一看字面干净与否。这是孩子作业认真程度的一个显著表现;其次看是否有漏题现象;最后才看答案是否正确。对于抄写的作业,家长可要求孩子边读自己边看,不但使孩子再记忆了一遍,自己检查起来也迅速。作业交给老师后并不是就完事大吉了,家长应该经常看看老师批改过的作业本,让孩子及时把错误的地方另找本子列出来(也可整理为“纠错本”,并且帮孩子分析错误原因,留)到复习时作为重点复习使用;对于孩子在作业中表现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对于孩子的作业,要求要始终如一,不能朝令夕改,让孩子不知所措;更不能三天看两天又不管,敷衍的态度很容易让孩子学到,并且很可能使孩子产生“钻空子”的心理。
当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后,自然形成知识学习的良性循环,学习成绩自然很好。家长是孩子的镜子,言传胜于身教,家长希望孩子养成认真仔细、专心、爱动脑筋的习惯,那么就要给孩子做出榜样。 家长对待孩子作业的态度就可以传递给孩子重视学习的观念,如果家长敷衍了事,不闻不问,不能严格要求孩子,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现在一年级是帮助孩子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家长决不可以放手,不管不问,必须管必须看必须严格要求孩子,甚至某一个数字的书写,某一个汉字的笔顺,都要督促,不能放松。孩子按时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后,家长要签名。签名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有些家长非常忙,只是签一个名,但是孩子是否逐项完成了作业,作业的字迹是否端正都不得而知,这样就起不到监督的作用了。
一年级孩子要及时鼓励,在辅导学生作业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态,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开展,因此在辅导过程中重鼓励。为了鼓励孩子,可以设计一张表格,上面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生活习惯”等方面,哪方面表现好就奖一颗星。一星期统计一次,有进步就奖励,形式有:口头表扬、买书、带他出去玩、给他烧好吃的等等。
当然,孩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就像教孩子学走路一样,先"扶”后"放”。刚开始,应该全程陪同到底的,慢慢地,就放手了,让他独立完成,但也要一题一题仔细看过,自己会的就用红笔画勾,当孩子看到全是红勾时,就特别高兴,很有成就感。这样及时反馈,孩子学得也快。如果做错了,就不勾,先辅导,再让他订正,然后出一个类似的题目让他做,看看他是否真的掌握了。要特别关注孩子做错的题目,每次都这样。
大家都知道,好习惯受益终生;坏习惯害人一世。孩子的事是最大的事,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做家长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事实上,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连智力超群的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强调自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请各位家长朋友一定要负起父母的养育和教育责任,每天配合老师,认真教育孩子、管理孩子。一定从一年级就让孩子养成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学习自觉性极强,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的人中龙凤。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7
1.首先,我们赢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完成作业环境 2.我们应教给孩子正确的、科学地完成作业的方法 3.最后,我们应做好监督、检查作业、做到宽严有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