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世说新语 任诞 (五则)重点翻译

如题所述

是这五则吧?:)
荀巨伯

荀巨伯 东汉桓帝时人 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值:遇到。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统称。贼:对敌人的蔑称。郡:指郡城。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语:告诉,对……说。今:将,很快,时间副词。子:您,对人的尊称。去:离开。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yé)?” 相视:看望您。相,用在动词前,兼有指代作用,是指代性副词,可译“您”。败义:违背正义。败,毁坏。以:而,连词。求生:求得活命。岂:难道,副词。所行:所为。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第一段写荀巨伯在危难中不肯离开病友,败义求生。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独止:独自停留。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委之:抛下他。委:抛弃。宁:宁愿。

第二段写荀巨伯在贼兵面前表示愿以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我辈:我们这类人,我们这班人。辈,表示复数。国:这里指郡城。班:返回。并获全:都得到保全。

第三段写贼兵因受荀巨伯的义举感动而退兵。

【译文】

荀巨伯从远地来看朋友的病,正遇上胡人的贼兵攻打郡城。那位朋友对巨伯说:“我快要死了,您可离去。”巨伯说:“(我)从远地来看望您,您要我离开,违背正义而求得活命,难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为吗?"

贼兵已经进城,到了那位朋友家里,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一郡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敢于独自停留?”荀巨伯说:“我的朋友有病,不忍心抛下他,我宁愿用我的身体代替朋友的生命。"

贼兵相互说:“我们这班人是无义之人,进入了讲正义的地方!”于是退兵而回,全郡都得到保全。

【简析】

本篇选自“德行”门。它记叙了荀巨伯为了保护病友,不肯“败义以求生",愿以“身代友人命”,感动得贼兵羞愧退走的故事,歌颂了荀巨伯忠于友情,重义轻身的可贵品质。

【注评】

新亭对泣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jiè)卉饮宴。 过江诸人:指东晋初年避难到江南的中原部分士族官吏。美曰:风和日丽的好日子。辄:总是,往往,副词。新亭:又名劳劳亭,三国时吴国所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南。藉卉:坐在草地上。藉,以……为垫。卉,草的总称。 周侯中坐而叹曰: 周侯:周一(yǐ),字伯仁,汝南安城(今河南省原阳县)人,官至尚书仆射(yè)。侯,州牧的美称。周颉曾任荆州、兖州刺史,故尊称“周侯”。中坐:坐在正中。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这句意思是说:(东晋首都建康与西晋首都洛阳)风景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有异啊!殊:不同。正自:只是。山河之异:指当时中原地区被匈奴人占领,他们不能再在洛阳黄河边宴会了。 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qiǎo)然变色曰: 王丞相:指王导,字茂弘,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晋元帝时任丞相。 愀然:神色严肃的样子。 “当共戮(lù)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戮力:合力,尽力。神州:中国,这里指已被少数民族占领的中原地区。楚囚:《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军用仓库),见钟仪,问之曰:‘南冠(戴楚国的帽子)而絷(束缚)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来,“南冠”“楚囚”都成了“囚犯”的代称。

【译文】

过江来的诸位名士,每到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总是互相邀请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饮酒会宴。有一次,周颉坐在正中,叹气说:“(这里的)风景(与洛阳)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有异啊!”大家都互相望着流眼泪。只有王丞相神色严肃地说:“我们应当共同为朝廷尽力,收复中原失地,何至于像囚犯似的相对流泪!”

【简析】

本篇选自“言语”门,题目是后人加的。公元316年,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次年,司马睿(ruì)在建康(今南京市)即位,建立东晋王朝,是为晋武帝。当时中原沦陷,士族多渡江南下。这则故事反映了西晋灭亡后逃往江南的士族官僚,对丧失国土,偏安一隅形势下的不同态度,一种是周颉的忧郁感伤,一种是王导的奋发自信。作者肯定的是后一种。这则短文语言简练,三言两语就使两种人的神情毕现。

【注评】

桓南郡好猎

桓南郡好猎。 桓南郡:桓玄(369—404),字敬道,桓温之子,袭父爵为南郡公,故称“桓南郡”。东晋安帝时为江州刺史,都督荆、江等八州军事,据江陵。元兴元年(402),举兵东下,攻人建康。404年,废晋安帝,自立为皇帝,国号楚。刘裕起兵讨玄,玄兵败被执,斩于江陵。 每田狩(shòu),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xí)。 田狩:打猎。蔽隰:遮盖原野。隰,低湿的地方。 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zhēn)所指,不避陵壑(hè)。 驰击:奔驰追击(猎物)。甄:军队的左右两翼。所指:所指向的地方。陵壑:丘陵和山沟。 或行(háng)阵不整,麇(jǖn)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jì)束。 或:如果,连词。行阵:军队行列。麇:獐子。腾:跳跃。逸:逃跑。参佐:僚属,部下。系束:捆绑。 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 桓道恭:字祖猷,曾任淮南太守。族:家族。贼曹:掌管捕盗贼的科。参军:参佐官名。 常自带绛(jiàng)棉绳,箸腰中。 绛:深红色。箸:同“着”,附着。 玄问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 缚:捆绑。会当:总要。堪:忍受。芒:芒刺。 玄自此小差(chài)。 自此:从此。小差:稍微好些。小:稍微。差:同“瘥”,病好。

【译文】

南郡公桓玄喜欢打猎。每次打猎,(跟随的)车马很多,五六十里的范围内旗帜遮盖了平原,驱驰良马,如飞地追击(猎物),军队的左右两翼所指之处,不管丘陵、山沟都要冲去。如果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了,那些僚属没有不被捆绑的。桓道恭,是桓玄的同族,当时是贼曹的参军,敢于说直话。他常常自带深红色的棉绳,系在腰间。桓玄问带这绳子干什么,桓道恭说:“您打猎喜欢捆绑人,(我)总要被捆绑的,(我的)手不能忍受(麻绳上的)芒刺,(所以自带棉绳)。”桓玄从此(捆绑人的事)少了一些。

【简析】

本篇选自“规箴(zhēn)”门。这则故事记叙了桓道恭用自带棉绳的办法委婉劝谏桓玄好捆绑人的粗暴恶习,表现了桓道恭既敢于直言又讲究方法的性格特点。

【注评】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元帝: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第一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是他的儿子。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shān)然流涕。 公元311年匈奴人刘曜攻陷西晋首都洛阳,俘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烧宫庙官府民房,洛阳化为灰烬。316年刘曜又攻人长安,晋愍帝被俘,次年被杀。洛下:洛阳方面。潸然:流泪的样子。涕:眼泪。 明帝问何以致泣, 问:问(元帝)○何以:因何(事)。致:招致。 具以东渡意告之, 句前省略主语“元帝"。具:全部地。以东渡意:把晋王朝东迁的情况。东渡,西晋原都洛阳,东晋建都建康,故称东渡。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因:于是,就,副词。谓:认为。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何如,用于比较,同“孰与”。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居然:确实。异之:对他的话感到惊奇。异,惊奇。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 明曰:次日,第二天。集:召集。告以此意:以此意告(之),把明帝说的“日远”的说法告诉群臣。 更重(chóng)问之,乃答曰:“日近。”更:再,副词。乃:却,副词。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失色:惊慌改变脸色。色,脸色,表情。异:不同。昨日之言:指前一天说的“日远"的说法。 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

晋明帝几岁的时候,(有一天)坐在元帝膝上。(这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了洛阳方面的消息,潸然流泪。明帝问因何事使(您)流泪。(元帝)把晋王朝东渡的情况全部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你的意见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些?”明帝答道:“太阳远,(只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有听说有人从太阳边来,这是确实可知的。”元帝对他的话感到惊奇。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说的“日远”的说法告诉他们,再一次重新问明帝,(明帝)却说:“太阳近。”元帝惊慌得脸色都变了,说:“你为什么不同于昨天的说法呢?”(明帝)答道:“抬头就可看见太阳,但看不见长安。”

【简析】

本篇选自“夙惠"门。夙惠,就是自小聪明。本文写的就是晋明帝司马绍小时候表现聪明的故事。但晋明帝所说“日远长安近”和“日近长安远”的说法不合逻辑,因为前提和结论之间缺乏正确的逻辑联系。“不闻人从日边来”,这个前提是真实的,但不能由此得出“日远长安近”的结论,要证明这个结论,还要另找理由。同样,“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个前提也是真实的,但“日近长安远”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尽管如此,这个故事却被史官为了说明司马绍“幼而聪哲”而写入了《晋书·明帝纪》。“日近长安远”也因此成为成语,被后人用以比喻向往京都,如《西厢记》:“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注评】

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 魏武:曹操,生前封魏王,死后谥“武”,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匈奴: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使:使臣。 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王圭(gui1)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自以:自以为,自己认为。形陋:形貌丑陋。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雄:威服,动词。远国:指匈奴。崔季琏:《三国志·魏志·崔琰(yan3)传》:“崔琰,字季五圭,……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帝:指曹操。捉刀:握刀。立床头:站在(充当魏王的崔季瑾的)坐位旁(充当护卫)。床,古代的坐具。 既毕,令间牒问曰:“魏王何如?” 间牒:秘密侦探敌情的间谍。何如:怎么样? 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雅望:高雅的风采。乃:是。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这是曹操因他眼光太锐利,放他回去,怕对自己不利。

【译文】

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的形貌丑陋,不能够威服远方国家,就命崔季瑾代替(自己坐着),他自己握刀站在坐位旁(充当护卫)。(接见仪式)已经结束。(曹操)派间谍问匈奴使者说:“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高雅的风采非同寻常,但是那坐位旁的握刀人,这才是个真英雄。”魏武帝听到这话,就(派人)追去,杀了这位使者。

【简析】

本篇选自“容止”门。容止的意思是指人的形貌举动。这个小故事写了曹操因自己“形陋”,派人代替自己,而自己扮作侍卫,接见匈奴使者,最后追杀使者,表现了政治家曹操性格中奸诈的一面。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今

今,作时间副词用,有“现在”的意思,如《非攻》:“今有一人,人人园圃。”引申为“现代",如《孟子·梁惠王下》:“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再引申为“即将”,如《荀巨伯》:“吾今死矣!子可去。”又如《鸿门宴》:“吾属今为之虏矣!” “今者"连用,表示最近的时间,也可译为“现在",如《鸿门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异

异,是“不同”的意思,如《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引申为“特别”,如《黔之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异,还有“惊奇,感到惊奇"的意思,如《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元帝异之。”

何如

何如,是古汉语中的固定词组,常用于询问,有两项含义:(1)相当“怎么样”,如《床头捉刀人》:“魏王何如?”(2)用于比较两个人或两件事时,与“孰与”同,可译“……与……比,哪一个……”。如《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何如日远”可译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文言文世说新语 任诞 (五则)重点翻译
荀巨伯从远地来看朋友的病,正遇上胡人的贼兵攻打郡城。那位朋友对巨伯说:“我快要死了,您可离去。”巨伯说:“(我)从远地来看望您,您要我离开,违背正义而求得活命,难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为吗?"贼兵已经进城,到了那位朋友家里,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一郡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

《世说新语·任诞》全文加意思
21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22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张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

世说新语五项文言文知识
3.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五则 《世说新语》及翻译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①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

世说新语任诞翻译及原文
《世说新语 · 任诞 · 王子猷雪夜访戴》刘义庆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翻译 王子猷,居住...

世说新语任诞翻译及原文
阮籍为母亲服丧时,在晋文王司马昭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说:您正在用孝道治理天下,阮籍服着重丧,却公然在您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偏远之地,来端正风俗教化。文王说:“嗣宗已经哀伤疲惫成这样了,您不能跟我一起为他担忧,还说这些!再说有病而喝酒吃肉,这本来就合乎...

世说新语·任诞47
于是他在屋外,徘徊踱步,吟咏左思《招隐诗》。忽然,他想起了好友戴逵。当时,戴逵住在剡县;他立即趁着夜色,坐一小舟,前往拜访。经过一夜的航行,他来到戴逵门前;但没有进入,就原路返回了。人们问他这是为何?他说:“我本来就是乘兴而去,尽兴而返,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见戴逵呢?

翻译<<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王子猷住在山阴县。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起身徘徊,朗诵左思的《招隐》诗...

文言文诞
《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 5. 文言文世说新语 任诞 (五则)重点翻译 是这五则吧?:) 荀巨伯 荀巨伯 东汉桓帝时人 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值:遇到。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贼:对敌人的蔑称。郡:指郡城。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语:告诉,对……说。

世说新语中任诞的意思
世说新语中任诞的意思是任性放纵。《任诞》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第二十三门,记载了魏晋名士作达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任诞指任性放纵,名士们主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认为这样才能回归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风流。在这种标榜下,许多人以作达为名,实际是以不加节制地...

翻译<<世说新语.任诞>>
世说新语是没有标题的,标题是研读者加上去的,许多版本不采纳这些标题,你说《任诞》,我这里根本找不到是哪一篇文章,下次询问世说记得一定要引用原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