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埃里克森与他的“八个阶段”-2020天津教师招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4
每个孩子在每一发展阶段都会产生蓬勃发展的新奇迹,它构成新的希望和新的目标。

—埃里克・洪伯格尔・埃里克森

埃里克・洪伯格尔・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美国儿童精神分析师,当代最负盛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他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将人的生命周期分成八个阶段,创建了人格发展渐成说,开毕生心理学研究之先河。这一理论在发展心理学向生命全程视点的转变中起了巨大作用,它把社会文化因素纳入精神分析理论,代表着自我心理学的社会文化转向。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婴儿期(0-1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信任感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的品质。这一阶段体现着“希望”的实现。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对于初次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婴儿而言,对于这个陌生的世界是否安全、能否满足他的需要有着本能的敏感。如果可以获得成人的精心照顾和保护,那么便会逐步建立起对周围人及世界的信任感(即安全感),反之,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并将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外界的人和事乃至这个世界都充满了内心的疑虑。信任感是整个人格发展的基础。

(2)儿童早期(1-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能力快速发展,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凡事都想亲自尝试,并藐视外部的控制。“让我来”、“我不”成为此阶段儿童的口头禅。因此,此时的孩子与父母的冲突开始出现,出现了“第一个反抗期”。如果父母在安全的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就能使孩子获得自主感。反之,如果限制过多、指责或者惩罚过多,便会使儿童产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与羞怯感。埃里克森认为,自主感在人格中形成了“意志”的品质。

(3)学前期(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此阶段儿童在自主性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广泛地探索世界、扩充环境的愿望。如果他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就会形成主动性,那么将来会为他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这一阶段,主动性形成了人格中的“目的”品质。

(4)学龄期(6-12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此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意味着真正意义上地进入了社会。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为了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与他人共处,儿童必须勤奋、努力。如果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埃里克森认为,勤奋感是人格中的“能力品质。”

(5)青春期(12-18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所谓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跨入青春期的个体,由于身体迅速发展、性的成熟,以及所面临的种种社会义务与选择,会对过去产生怀疑,对将来迷惘,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难以统一,这就是同一感危机。如果个体在跨入青春期之前,有较强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和勤奋感,就容易在这一阶段实现自我同一感。否则,就容易形成“同一性混乱”。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6)成年早期(18-2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爱是“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年轻人在此阶段开始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发展他的亲密感。恋爱与婚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反之,就会产生孤独感。例如很多人可能经历了很多次肤浅的关系,但从来没有在真正的亲切关系中获得情感满足。独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处,在一段时间里令人愉快,但如若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就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严重滞后。

(7)成年中期(25-50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此阶段,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关怀下一代和对社会发挥创造力的愿望最旺盛的时期。繁殖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也可以通过关心或教育他人的孩子而获得繁殖感。没有繁殖感的人,就会体验到发展的停滞感以及人生的无意义感,将成为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失去关怀他人的热情。

(8)成年晚期(50岁以后)。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败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在体验了人生的众多喜怒哀乐后,当老人们回顾过去,如若感到自己的一生没有虚度,就会产生对生活的完善感,从而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可以坦然地面对死亡。反之,那些对过去生活感觉不满的人,往往内心会充满失落感,从而带着绝望和惧怕走向死亡。

【练一练】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人格发展经历了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其中12到18岁的危机与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自主感对羞耻感 D.主动感对内疚感

1.【答案】B。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处于第五个阶段,这个阶段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这里的角色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他包括有关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一贯经验和概念。如果个体在这个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的整合起来,他所想的和所做的与他的角色概念相符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角色同一性。这一阶段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故本题选择B。

A选项,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儿童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这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儿童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较好的适应性。成年人对于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勤奋给予鼓励是必要的。这一阶段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C选项,自主对羞怯与怀疑(18个月到3岁)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情。这时,父母要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保护。如果父母对儿童一味的严厉要求和限制,会使得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一阶段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D选项,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本阶段的危机在于儿童即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被禁止的活动。成年人应该是监督而不是干涉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过多的干涉可能会造成儿童缺乏尝试和主动性的性格。这一阶段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AC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B选项。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社会化发展与教育-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解析

教育心理学:埃里克森的生平和他的八个阶段-2020天津教师招聘
爱利克·埃里克森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是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在这八个阶段中,个体发展首先会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爱利克·埃里克森还提出了以下观点:个体在每一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特殊的心理任务,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会有相对应的发展矛盾,个体需要解决。如果在该阶...

教育心理学:埃里克森与他的“八个阶段”-2020天津教师招聘
埃里克・洪伯格尔・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美国儿童精神分析师,当代最负盛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他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将人的生命周期分成八个阶段,创建了人格发展渐成说,开毕生心理学研究之先河。这一理论在发展心理学向生命全程视点的转变中起了巨大作用,它把社会文化因素纳入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婴儿期:信任和不信任;儿童期:自主与害羞;学龄初期:主动对内疚;学龄期:勤奋对自卑;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期:生育和自我专注;成熟期:自我调整与绝望。1、婴儿期:信任和不信任 0-1.5岁的婴儿存在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

教育综合知识简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
教育综合知识简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1.婴儿时期(0-1岁),或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的阶段;2.婴儿后期(2-3岁),或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的阶段;3.幼儿期(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4.儿童期(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阶段;5.青年...

埃里克森人生8个阶段
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他把人的一生分为8个阶段,就像玩游戏每个阶段你将扮演一个角色,完成某个任务(危机)从而获取某种品质,没能完成就得到相反品质,完成一半得到不完整品质,完成过头又会得到过分品质。童年阶段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

心理学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是什么,每个阶段所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1.勤奋期,7岁到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现能力的发展.2,儿童早期,2岁到4岁,获得满足感,克服羞愧感和疑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3,婴儿期,出生到2岁,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4,青年期,12到18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乱5,学前期,又称游戏期,4岁到7...

埃里克森8个发展阶段任务
埃里克森8个发展阶段任务埃里克森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八个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作为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路线,即:忠诚信任、自主、倡导和批判性思考、产生并保持友谊、寻求认同、寻找稳定,建立亲密关系、生育和承诺,对生命和成长有贡献。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发展任务进行分析...

埃里克森8个发展阶段任务是什么
埃里克森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的“任务”。这些任务指的是每个阶段中需要完成的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因为每个阶段中的任务都是解决那个特定的阶段中的挑战。 埃里克森8个发展阶段任务是什么1.信任与不信任阶段2.自主与怀疑阶段3.主动与罪恶感阶段4....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6岁):...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心理学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