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对企业管理有什么帮助?

如题所述

  转载
  国学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国学”之名,兴起于民国初年,是相对于“西学”而言,即中国学术之意。照传统的说法,包括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经世之学。义理之学是哲学,考据之学是史学,辞章之学是文学,经世之学是政治学、经济学。其实传统学术的领域不止于此,还有天算之学(天文学数学)、兵学(军事学)、法学、农学、地学、水利学、医学等等。当代中国的学术思想也属于国学的范围。

  以季羡林老师的观点,人类自从有历史以来总共形成了四大文化圈:古希腊、罗马一直到近代欧美的文化圈,从古希伯来起一直到伊斯兰国家的闪族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中国文化圈。这四大文化圈又可以分为两大文化体系:第一个文化圈构成了西方大文化体系,第二、三、四个文化圈构成了东方大文化体系。各个文化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推动了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仅就目前看,统治世界是西方文化,但从长远历史看,两大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奇迹,在这样的历史巨变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其管理理论、思想、方法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足和偏颇也日益明显,这就迫使我们学习历史和前人的思想,从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到启示,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髓与现代企业的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方显得十分必要。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与发展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为改写、生成、造化,“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文化就是以文教化的思想。广义的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它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等层次。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又被称作“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同时,它也伴随着时代氛围发生着蜕变。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批判地继承,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其主体内容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思想传统。天人合一的精神,激发出“究天人之际”的治学传统和思想传统,并成为不同时期、不同思想流派共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鼓励人们通过道德修养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成就完美的人格;刚健自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者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人们自觉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滋养了崇尚中道,不走极端的平和心境,培育了我们追求和谐、反对分裂的整体观念。这些思想观念的相互整合,塑造了中国文化博大、精进、宽厚、务实的精神风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积而成的,具有相当成熟、相当稳定的形态,但是到了近代,经过不到一百年时间,它就大体上转变为近代型文化。其原因一方面是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它内在智力因素作用的结果,即经世思想、变易思想、民本思想等,更主要的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们从“中体西用论”、“本位文化论”、“全盘西化论”到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探索,从建国后文化大革命、80后文化反思到近年的“国学热”的实践,人们才逐渐明白:建设新文化需像百川汇海一样吸纳各个文化系统的优势和长处,建立古今中外文化的合理互补结构,方能使中国固有文化牵头现创新,更加繁荣!

  二、国学对于企业经营的启示

  中国目前的情况,尤其是企业的情况跟春秋战国时期的情况很相近。我们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即公有制向民有制转移,家族企业向股份公司转变,如何创造能反映企业各阶层意志的企业文化则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试图从国学的学习中对自己的三点借鉴论述如下,以期引起大家的启示、探讨。

  (一)辨证法与企业经营

  辨证法主要就是讲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趋势。“周易”中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含义为: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的双方——阴阳组成的,世界是无限可分的,只是没必要分得太细,那样成本太高了,有六十四卦就够用了。《周易》的核心就是讲变化,矛盾着的双方,一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关系,即“阴”离不开阳,“阳”也离不开“阴”;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晚上到了极点向白天转变,白天到了极点向黑夜转变。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高贵者有时最愚蠢、卑贱者往往最聪明;“居安思危、居暗思明”,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根据矛盾双方转化情况形成一个动态的相互制衡机制,也称为制度,即企业老总始终要协调和员工、顾客、合作伙伴不断达成均衡的能力,加强彼此的约束。

  中国人常说儒法互补,内圣外王,这就意味着企业的领导都必须树立辨证意识,中庸处事、外柔内刚。儒家强调教育显然更适合平常状态下的管理;法家强调政府暴力的作用,显然更适合紧急状态下的管理。但在儒法之间,儒家永远是指导思想,它可以有鉴别、有改造地利用法家。儒家承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承认政府存在的必然性,但认为不受制约的权力会走向腐败,主张对政府权力加以制约。而这两点又恰恰是法家学说的弱点,法家的一大优点是把人性中最卑劣的一面揭示得淋漓尽致,特别适合于紧急状态下的管理。因此,应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有节制地对法家思想加以利用。

  和法家甚至墨家崇尚绝对暴力,显得太刚硬,容易激化矛盾的特点相比,儒家思想重教育,主张中庸之道,显得比较柔和,易缓和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官和民之间的矛盾,更容易被社会普遍接受。

  (二)儒墨道法与企业管理

  儒家的文化建设高屋建瓴,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既强调适应时代的变化,又强调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土地上,对企业理念的确立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很有帮助。孔夫子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惠而不费”,即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而组织又没有什么花费,这就是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即以尽可能少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这是一个具有共同性、普遍性的经济原则。现在企业普遍使用的承包制、计件工资、事业部制不都是这一思想的运用吗?在如何提升领导者的素质方面,孔夫子主张领导者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即“仁者爱人”,要“泛爱众”,“选贤与能”,领导者应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要取信于民,不要见“义”忘“利”。

  法家的制度建设,偏重于人和人之间利益的对立性,主张人性自为,坚持君臣异利,从最坏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克服人性之弱点,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很有帮助。

  墨家对小生产者、工人的认识非常深刻,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完善和实现对工人的领导。

  道家的思想对处于弱势状态的企业或人很有帮助,有助于抚平受伤的心灵,对如何医治群体里的不得志分子,医治强者弱势状态下的不平衡心里很有帮助。

  (三)无为而治与领导艺术

  “无为”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曾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然而,“无为”的含义却一直被许多人误解,其实,“无为”在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动”,即不能勉强行动,强制而为,应顺其自然,委婉导之,因势成之。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果能深刻领会老子所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真正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事,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能做到事半功倍,指挥有方。

  实施“无为”的领导艺术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不能事必躬亲,不能领导越位,不能妄加干预。具体来说,就是管理者不能事无巨细陷入事务主义,要出主意,选能人,订机制,各方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要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不能包揽其它领导及下属分内的事情,重点抓好决策、执行、检查三个环节,主要处理自己层面应抓的突发事件、非常规事件;再就是要减少管理,不妄加干预。要适度授权,合理分干,充分信任他人,把主要注意力多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方法上,给下属一个空间,使下属能够职、责、权、利相统一,从而心情愉快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做到真正的“无为而治”,则需要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认识修养和气度。首先,要学会“懒惰”一点,决不能日理万机,其次要相信下属,要信任部下优于自己,多给其搭建“平台”,多给其表演机会,增强其责任感,培养其早日超起自己才是最大的成功;再次,要减弱权利欲望,既“精明”又“高明”,含得将一些利益性的权利授于他人,自己才能抽身谋大计,嬴得人心,多出成果;最后,还要完善制度,适时预测分析,完成规划、机制,形成一套分工明责、监督有序、考核公平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的工作一切正常运转,自己方能“无为”。只有此时,领导者才真正能体察到“无事一身轻、潇洒走一回”的感觉,收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1
公司领导人和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管理的技巧上,更重要的取决于领导者的心境、包容、淡定和果敢。而以中国易、儒、禅、道等为代表的中国智慧,恰恰蕴含了企业家最急需、最丰富的智慧、思路、格局、底蕴。
第2个回答  2011-05-27

国学对企业管理或个人成长有什么影响 字数多一些的谢谢
学习国学,能提升个人的修为,个人的修为提升了,才会对企业管理有帮助.现在很多企业的老总或管理人员会去参加一些有关国学的讲座或培训课,目的也在于此.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是国人乃至整个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可惜我们现在的教育放弃了这一大宝藏,致使我们的国学出现断层现象.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

国学对企业管理有什么帮助?
多给其搭建“平台”,多给其表演机会,增强其责任感,培养其早日超起自己才是最大的成功;再次,要减弱权利欲望,既“精明”又“高明”,含得将一些利益性的权利授于他人,自己才能抽身谋大计,嬴得人心,多出成果;最后,还要完善制度,适时预测分析,完成规划、机制,形成一套分工明责、监督有序、考核公平的管理制度,使企业...

国学与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国学与管理之间存在着全息逻辑关系,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建立和谐企业文化。《易经》等国学思想为创新商业思维提供了基础,通过反思和融合不同文明的管理理念,构建出适应时代的中国管理哲学体系。这涵盖了战略管理、创新管理、人本管理等多个领域,为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全球化的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国学对企业管理有效么?
当然有效。国学对很多企业的领导者有很大影响,这些领导者也把国学里的精华应用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比如宁波方太集团,就是兼收并蓄的国学精粹管理模式,以儒家思想的价值观为核心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方太不仅把国学应用于企业管理,还致力于国学在全社会的推广,方太青竹简国学推广计划也做的有声有...

国学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有什么意义
西方的管理体制帮助中国民族企业完成了从幼稚到成熟的启蒙。然而当经济危机的寒流侵袭时,西方文化基础上的西方管理体制,却无力应付出现的种种问题。 企业管理结合国学思想,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智慧、汲取优秀基因,整合西方先进文化元素,创造基于民族文化的经营模式,让国学智慧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一、国学与西方管理学 ...

哪些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有启发
1)静观古中,凡善为贾者,其识必广;凡善取利者,其智亦高!商以智为本,而智以人为枢,国学智慧博大精深,当代企业家学习现代管理理念和借鉴西方论经营理论的同时,更要融合和领悟东方传统哲学智慧的伟大力量!2)注入儒家精神的企业,其企业精神必定会有和谐、忠诚、仁爱、礼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

国学对管理的影响、借鉴?
在西方很长一段时间内,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处理企业之间的关系,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强权哲学和斗争哲学,这种指导思想只能引起更大的冲突,结局是很危险的。国学的精髓就在于整体性思维,她强调的是变化和变化的规律,这对于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的管理来说,是非常...

易经智慧和国学对企业管理有什么影响力?
一个企业的管理,最直观的就是企业文化,每个企业都在考虑自己的特色文化是什么,所以就有各种各样的实际取向,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助力是无法想象的。在国内,能够代表文化经典的就是国学,很多从事诸如文化产业、园林建筑等,利用国学经典最能直观阐述自己的文化气息,达到软营销的效果,小桥流水...

国学思想融入企业管理浅议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国学”博大精深,源于我们国家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积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时间的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能让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的价值理念。它体现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

企业老板为什么要学习国学总裁班?
讲自己所做,做自己所讲。行动教育创办至今,行动教育(行动商学院)的在线EMBA课程,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实效课程内容著称,涵盖战略、领导力、绩效、人才、团队、营销、财务、法律、领导力、互联网等十二大模块,帮助董事长、CEO、总经理以及创业者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体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