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存在宋江和那一百零七个好汉吗?

如题所述

宋朝历史上有过百姓在山东造反的事实,但是很快被当时山东济州太守张叔夜剿灭。
真实历史里的张叔夜绝对不是小说里那么软弱无能。

张叔夜(1065-1127) 北宋末将领。字嵇仲,汉族,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张耆曾孙。以门荫调兰州录事参军,历知襄城、陈留二县,通判颍州,知舒、海、泰三州。大观中,召对,除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迁右司员外郎。
抗金名将张叔夜个人简介
家族——祖父——丞相
  原名张旻,字元弼,河南开封人。熟悉传记及术数之学。宋真宗即位,授西头供奉官。咸平年间,多次抗辽,身受数伤,斩巡枭将,因功升为南作坊使、昭州(今广西平乐西)团练使。其主张大举伐辽,曾奏边事十余条,任东面排阵钤辖,有人靠耆受金,被贬为供备库使。受金案澄清后,复官管勾皇城司。皇帝问其边境地形,耆详细陈述诸郡地形,并献戍边策。后升防御使、殿前都虞侯等职。1025年,任武宁军节度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任枢密使、检校太师,加尚书左仆射、侍中,封徐国公。1033年卒。[1]
曾任职务
  以门荫调兰州录事参军,历知襄城、陈留二县,通判颍州,知舒、海、泰三州。大观中,召对,除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迁右司员外郎。四年,赐进士出身(《嘉靖永丰县志》卷一)。其从弟为御史,尝弹劾蔡京,至京复相,摭细故贬监西安州仓草场。后来又被召为秘书少监,擢中书舍人、给事中。进迁吏部侍郎,为蔡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出知海州,历知宣州、济南府、青州。靖康元年,金军南侵,徙知邓州,兼邓州南道都总管。率兵入援京师,拜签书枢密院事。是年,随徽宗、钦宗入金,至白沟,绝食而死,年六十三。后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忠文。   叔夜喜谈兵论边事,临难无惧色,李纲尝谓“中有所养,临大节而不可夺”(《跋张嵇仲枢密遗稿》)。能诗,有绝句《歧王宫侍儿出家》,周紫芝称极有风味(《竹坡诗话》卷一)。《全宋诗》卷一二八八录其诗二首。《全宋文》卷二九一三收其文十四篇。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一○八、《史》卷三五三本传。
编辑本段悲情绝世抗金英雄
一寒窗苦读,初入仕途
  张叔夜其先祖籍贯河南开封,后因避战乱而徙居江南,初在婺源,唐时再迁至信州永丰县塔下(今广丰县岭底乡潭村塔底)。塔下是铜钹山区的一个山乡小村,张叔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 ( 1065 年 ) 生于此地,并在此长大。清贫的乡居生活磨练了张叔夜的意志,也激发了他进取奋发的志向。经历较长时间的苦读,张叔夜终于在宋徽宗大观二年( 1108 年)考取了进士。
二 戍边建功 刚直从政
  出仕之初,张叔夜奉命赴西北边陲任兰州录事参军(州郡属官,官阶八品)。当时,境外的羌人常来犯边,于宋军民不备之际肆行抢掠。张叔夜到任后,多方稽查了解情况,并四处奔走勘察地形,最后选定地当要冲的天都地方建立西安州,设置防务,以此扼守西北边境。张叔夜此举有力地遏止了羌人的侵袭,为朝廷缓解了边疆不安定的忧患,同时也免除了以往士卒濒河困守、累月不得解甲的劳顿之苦。
三官场跌宕
  张叔夜因功获得升迁,后来相继担任舒州、海州、泰州三地的知州(掌一州军民之政,官阶六品)。至宋徽宗大观( 1107 —— 1110 )中期,逐渐升至库部员外郎(员外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下二十四司的司长官副职)、开封少尹(京都开封府的副长官,官阶四品),再调任右司员外郎。当时,朝廷中正值奸臣蔡京当道,他结党营私,横行无忌。偏偏张叔夜刚直立世,独立不附,而为蔡京所不满。恰好张叔夜的堂弟上书弹劾蔡京,由此蔡京更是迁怒于张叔夜。张叔夜旋即遭到贬斥,遣出京外到西安去监管草场。直至很久之后,张叔夜才又被朝廷召回,先后任秘书少监(中央三省之一秘书省的副长官)以及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职务,并擢升为礼部侍郎(中央六部之一里礼部的副长官)。然而又再次遭到蔡京忌恨,加以压制打击,外派出任海州(即前述济州)知州。前述招抚宋江之举,就在海州任内。朝廷因此先后赐加直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即翰林学士)的官衔,调任济南府知府和青州知州。
四 千里转战 浴血勤王
  宋徽宗后期,北方的金国日趋强大,宋国面临的威胁与日俱增。 1126 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仓皇溃退。宋徽宗悄然引退,赋闲作太上皇,宋钦宗即位,是为靖康元年。金兵的进攻锋芒不断逼近。张叔夜深忧国事,他在任所火速上奏朝廷,请求率领骑兵,与众将合力以迂回之势抄到金兵之后,切断金兵归路然后再行合击破敌。不过这一奏议未能得到及时批复。朝廷倒是调张叔夜急赴邓州任知州,兼任南道都总管(都总管为总督一路军马之职)。此时金兵已经逼近京都开封,张叔夜到任后立即接到宋钦宗的手札,亲自率部下三万人星夜兼程入京护卫。途径尉氏地方,便与入侵金兵遭遇,于是张叔夜率军且战且进,一路杀敌,于十一月底辗转到达京都。宋钦宗在南薰门亲自接见了浴血奋战前来勤王的张叔夜。在这战事危急之际,宋钦宗接连赐予张叔夜延康殿学士、资政殿学士之衔,授予签署枢密院(中央军事领导机构枢密院的副长官)之职,委以指挥军事全局之重任。   张叔夜曾向宋钦宗提议说:“现在敌人的锋芒正锐,还是请圣驾暂时前往襄阳避兵。”然而形势之严峻已使张叔夜无法实施撤退计划。金兵进一步加紧了对京都的围攻,张叔夜临危受命,组织宋军在京畿地区开展了激烈的保卫战。他亲自率军与金兵连战四天,斩杀、俘获了大量的金兵,取得了局部范围的战斗胜利。宋钦宗大喜,派遣使者出京传递檄文,告示全国各道,宣扬褒奖张叔夜的战功,并下令各州郡长官率兵勤王。然而各地始终无一军马来援,张叔夜的拼搏未能改变根本性的战役态势,宋军溃败已成定局。最后,京城终于失陷。张叔夜于鏖战中多处负伤,仍然坚持苦战不已。宋钦宗只得决定向金军投降。当宋钦宗驾车驶出郊外前往金营的时候,张叔夜闻讯飞速赶到,上前给宋钦宗请安,紧紧挽住御车的辔绳,极力劝谏不让车驾前行。宋钦宗说道:“为免生灵涂炭,朕是不得不亲往金营啊!”张叔夜禁不住大声号哭,向宋钦宗再三跪拜,在场宋朝军民无不相随痛哭。宋钦宗在车上频频回顾,勉励张叔夜道:“嵇仲努力,嵇仲努力啊!”
五 独持大义
  张叔夜一直在作殊死的抵抗,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而为金军俘获,在敌兵簇拥下押至金军大营。被俘之初,金军统帅对张叔夜以礼相待。因为这时金人正考虑推立异姓为王,即扶植此前已经投降金国的宋廷重臣张邦昌组织甘为金国奴仆的伪政权,而希望借助张叔夜的地位和声望来实现此计划。张叔夜严正拒绝了金军统帅的威胁利诱,大义凛然,掷笔于地,不在推戴张邦昌的文书上签名,而是坚持拥立太子以从民望。面对张叔夜的誓死报国的态度,金军统帅勃然大怒,下令押张叔夜随从被虏的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迁。
六 明志殉国
  在金兵押解之下的 宋朝君臣迤俪北行,只见兵燹所过之处,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沿途战败惨状加上满腹家国之恨,令人痛不欲生。君臣一行人渐行渐远,来到了宋、金两国之间的界河白沟地方。时至五月,北地犹自飒飒风寒,草木不春。众人登船渡河,船夫说:“这里就是界河啦!”张叔夜闻言,按捺不住满腔悲愤,矍然起立,在船上翘首南望,仰天长号。登界河北岸后张叔夜便开始绝食,誓不食金地一饮一粒。第二天,张叔夜带着未酬的报国之志盍然逝去,终年 63 岁。   南宋朝廷为表彰张叔夜,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二十九阶之首阶,从一品,系宰相官所带阶),谥号“忠文”。绍兴二年( 1132 ),时任尚书仆射兼中书侍郎(即宰相)的李纲奏准敕建张叔夜衣冠冢于广丰县灵鹫寺西侧。灵鹫寺在今社后乡灵鹫山西麓,原名宝积禅寺,始建于唐代元和( 806 —— 820 )年间,为广丰现存最古之寺院。寺前小溪蜿蜒,山泉丁冬,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夜宿寺中而吟有《宿灵鹫禅寺》七绝二首。灵鹫寺周边有古城、鹫岭、天池等十景,而最具人文意义的张叔夜衣冠冢当列“灵鹫十景”之首。古墓历八百余年风雨至今犹存,向游人们无声地诉说着抗金英雄的悲壮故事。   灵鹫寺望西南 50 里,在张叔夜的故里塔底,还保存有张叔夜妻子吕氏的墓葬。[2]
编辑本段《宋史》中的本传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少喜言兵,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州本汉金城郡,地最极边,恃河为固,每岁河冰合,必严兵以备,士不释甲者累月。叔夜曰:“此非计也。不求要地守之,而使敌迫河,则吾既殆矣。”有地曰大都者,介五路间,羌人入寇,必先至彼点集,然后议所向,每一至则五路皆竦。叔夜按其形势,画攻取之策,讫得之,建为西安州,自是兰无羌患。   知襄城、陈留县,蒋之奇荐之,易礼宾副使、通事舍人、知安肃军,言者谓太优,还故官。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大观中,为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使辽,宴射,首中的。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中书舍人、给事中。时吏惰不虔,凡命令之出于门下者,预列衔,使书名而徐填其事,谓之:“空黄”。叔夜极陈革其弊。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加直学士,徙济南府。山东群盗猝至,叔夜度力不敌,谓僚吏曰:“若束手以俟援兵,民无噍类,当以计缓之。使延三日,吾事济矣。”乃取旧赦贼文,俾邮卒传至郡,盗闻,果小懈。叔夜会饮谯门,示以闲暇,遣吏谕以恩旨。盗狐疑相持,至暮未决。叔夜发卒五千人,乘其惰击之,盗奔溃,追斩数千级。以功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徙邓州。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至尉氏,与金游兵遇,转战而前。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帝颔之。加延康殿学士。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书枢密院。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帝遣使赍蜡书,以褒宠叔夜之事檄告诸道,然迄无赴者。城陷,叔夜被创,犹父子力战。车驾再出郊,叔夜因起居叩马而谏,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金人议立异姓,叔夜谓孙傅曰:“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移书二帅,请立太子以从民望。二帅怒,追赴军中,至则抗请如初,遂从以北。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既次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叔夜乃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明日,卒,年六十三。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   (以上见于《宋史》第353卷)
编辑本段《水浒传》中的张舒夜
相关内容
  《水浒传》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中说到,在赵宋朝廷对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义军两度派钦差大员进行招安都告失败的情况下,有济州太守(宋时州长官称知州,此系沿用唐时旧称)张叔夜向朝廷所派太尉提出建议,积极主张继续实行安抚政策,并自告奋勇亲赴梁山泊与义军商谈。在张叔夜的劝说下,招安终于得以实现。梁山义军首领为了感激张叔夜的斡旋之举而酬以重金,然而张叔夜始终坚辞不受。   小说于是感叹,“太守可谓廉以律己者矣!有诗为证:   济州太守世无双, 不爱黄金爱宋江。   信是清廉能服众,非关威势可招降 。
评论
  张叔夜正是以自身的廉洁清名才特别获得了梁山好汉的膺服。《水浒传》中不免带有演义的成分,然而于此也可以表明张叔夜确实是当时一位难得的廉吏。   不为一般人所知,这位《水浒传》上留名的宋朝州官,其故里便在今上饶市境内,张叔夜也属于上饶著名的历史文化人物之一。不过张叔夜的青史留名不只因为其清廉,更因为他还是北宋末年的著名抗金将领,是一位英勇抵御外族入侵而至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7
存在,只不过历史很模糊。具体是说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六员草寇,规模很小。只一般的占岛为王的水贼。
第2个回答  2011-06-07
不存在108将,只有宋江一伙约36人聚众起义,后被招安!宋末大规模起义只有方腊起义是真实的,
第3个回答  2011-06-07
宋江是真有,但规模太小了,小到皇帝根本不会过问,只有三十六人而已,在山东境内的水贼
第4个回答  2011-06-07
有的吧,梁山也是真实存在的,在山东境内

历史上真有水浒传里108将吗?个个真实吗?
历史上没有确切证据表明《水浒传》中描述的108位好汉真实存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实有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但关于这次起义的记载非常有限。据《宋史·侯蒙传》和《宣和遗事》等史料,仅有36人的名单,而非108人。这些人物可能是后来民间故事和话本中逐渐扩充起来的。元杂剧中,梁山英雄的人数已增至108...

历史上梁山好汉是否真的存在?
梁山好汉是存在的,但是108好汉并不都一定存在。人们了解梁山好汉都是从电视剧或者小说中了解到的,是小说就有虚构成分。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宋江是真有其人的,其余107好汉就不好说了。如武松打虎,这些经典故事就是作者刻意杜撰的。宋江其人在宋史上也只是一带而过。《...

中国历史上是否真正的存在梁山108条好汉?
这里的关胜为抗金壮烈牺牲,不愧是堂堂一条好汉。有人认为这个关胜就是宋江部下三十六人中一位,受了招安后作了济南守将。也有人认为是后来的说水浒艺人将他加入了水浒传中。其实我们可以在宋金之交时期的宋军和北方忠义军将领身上看到水浒传中许多人物的影子,这一点后面也会提到。三、史进 《建炎以来...

宋江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历史上确实有宋江这个人。宋江也确实是个落草为寇的人,但是真实的宋江身边可没有其他一百零七个好汉,其实算上他,一共只有三十六个人,其他七十二个都是施耐庵去,好凑够天罡地煞之数。《水浒传》出品介绍 《水浒传》是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出品,根据元末明初施耐庵的同名小说改编。由...

历史上真的存在宋江和那一百零七个好汉吗?
存在,只不过历史很模糊。具体是说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六员草寇,规模很小。只一般的占岛为王的水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ardanro28 2011-06-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不存在108将,只有宋江一伙约...

历史上真有水浒传里108将吗?个个真实吗?
历史上没有水浒传里108将。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这就是淮南地区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历史事件,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一百零八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这三十六个人在正史书没有客观具体的记录,大部分是根据民间传说再加工而成的,宋元之际,...

都知梁山好汉宋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怎么样?
其实《水浒传》里关于梁山好汉宋江的故事大多都是杜撰出来的,因为这本书的逻辑上有问题,会让人产生矛盾的疑问。历史上真的有宋江这个人,但是他的手下并没有一百零八将这么多人,而是只有三十六个人的小集团。其中里面的李逵、卢俊义、吴用、李俊、阮小二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的人,而其他的人都是作者...

千万不要被假象所迷惑了,那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怎样的?
历史上确实有宋江这个人,而他也确实是个落草为寇的人,但是真实的宋江身边可没有其他一百零七个好汉,其实算上他,一共只有三十六个人,其他七十二个都是施耐庵加上去,好凑够天罡地煞之数。而宋江并没有那么大的势力,手底下也没有那么多的兵卒。根据《宋史·徽宗本纪》记载:“宣和三年二月……方腊...

请问水浒传中108个梁山好汉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
只有三十六个人物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其余七十二个,大都是创作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这就是淮南地区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历史事件,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一百零八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这三十六人为:宋江、晁盖、吴用...

水浒里面的宋江在真实历史上面存在过吗?
其实历史上宋江是存在的,不过身边并没有一百零八好汉,连他自己,差不多就只有三十七个人,其他都是施耐庵添加进去的。宋江的原型 根据历史学家们的研究,宋江身边有个叫卢进义的人,就是水浒传中卢俊义的原型,还有一个叫吴家亮的人是智多星吴用的原型。然后小说中有一段是梁山泊四处征战,战绩不俗。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