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歌曲的历史
“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
红莓花儿开歌曲的故事
《红莓花儿开》是一首源于中国东北的民谣。歌曲的故事来自于20世纪初,当时清朝已经灭亡,北洋政府取代了它成为中国的执政者。由于北洋政府的贪污腐败,造成了贫苦人民的苦难和不满。为了反抗这种不公,一些勇敢的青年们开始秘密地组织和传播充满反抗色彩的歌曲。《红莓花儿开》就是其中一首。歌曲的歌词反映...
20世纪中关于歌曲的历史故事
二十世纪初至30年代的学堂乐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经典歌曲:《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送别》、《春游》、《燕燕》代表人物:沈心工 李叔同 丰子恺 音乐往往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十九世纪初,美国就有教授说过:“人的听神经要比其他神经分布广。”那时,我国文人学者也纷纷撰文说:...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
20世纪30、40年代,在上海,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华语流行音乐作品涌现了出来,众多音乐人成长了起来。借助唱片、电影、歌舞、播音等传播媒介,在当时的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掀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式的歌曲传唱热潮。有专家认为那个年代的上海老歌已经彰显出一种现代性。中华民国时期最初的“七大歌星”奠定了华语流...
摇滚乐的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出现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现象。黑人欣赏的音乐基本上以节奏布鲁斯为主,中产阶级以上的白人听的都是叮砰巷歌曲,而中西部的农村听众所喜欢的都是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乡村音乐。然而,到了50年代中期(约1954~1956年期间),唱片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即"市场交叉"...
《英雄赞歌》阐述什么历史背景?
《英雄赞歌》阐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中,中国抗美援朝时期,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对哥哥的思念和崇拜。《英雄赞歌》是电影《英雄儿女》插曲,张映哲同志是歌曲原唱。电影相关剧情是:王成英勇牺牲之后,全军开展了学王成的运动。 王芳得知哥哥王成壮烈牺牲后,想以歌唱的...
四首20世纪经典历史歌曲,并选择其中的一首进行简介(歌曲名称,词曲作者...
《义勇军进行曲》 《东方红》 《我的祖国》 《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是一首由蒋开儒和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董文华演唱的经典歌曲。歌曲描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此曲已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人的音乐代表曲目。
歌曲送别的创作背景及其故事
1. 歌曲《送别》的创作背景深植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土壤。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李叔同,以美国作曲家约翰·庞德·奥特威的旋律为基础,创作出了这首作品,它后来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2. 《送别》的旋律首次响起时,中国正处在社会的巨大转型期。在这个时期,李叔同感受到了时代的动荡和人们...
《送别》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故事是什么?
《送别》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故事:《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
《送别》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故事是怎么样的?
《送别》的原始曲调是美国作曲家奥德威《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大量音乐作品,多采用直接输入西洋唱歌集,从中选出旋律的形式,《旅愁》就是其中之一。《旅愁》是日本学校歌曲作者犬童球溪(1884-1905)用《梦见家和母亲》填词而成的。填词后的曲调进行与原曲并不完全相同,是填词者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