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脂,让高血脂日益"流行"起来。其原因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息息相关。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大家对于"吃"越来越讲究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营养,缺的是营养的平衡。"三高"与血液、血管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液、血管是我们能活着的必要基础,就像流水滋润大地一样。如果血液、血管出现问题,那我们身体的整个平衡也就被打破了。人们容易患上高血脂,主要是受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变化的影响。
(1)工作压力大,过劳生活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人们将面临着多种挑战。很多人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与焦虑状态,这时,血压就会显著升高,而且是忽高忽低不稳定。长期处于高强度的脑力工作状态下,则会导致血压持续增高,此时,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日久天长则会成为高血压病,而高血压则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调查数据表明,现有八成多的人深感工作压力大,休息睡眠严重不足,疲劳得不到有效缓解,可见,过劳的生活,正以迅猛之势侵害着我们的健康。
(2)饮食结构不合理在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绝大多数人衣温食饱,营养不良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这不代表着人们吃得健康了。由于大多数人的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供给不平衡,导致了"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产生,常常表现在:一是主副食结构不合理,荤素搭配不合理,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暴饮暴食、长期不吃早餐、晚餐太迟等均会使胆固醇和脂肪在体内悄悄酝酿累积,引发"高血脂"。二是饮食偏嗜,偏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导致机体功能低下;饮食过咸、过甜,都会导致人体内环境失调,促使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形成。
(3)烟酒"同行",危害极大长期大量吸烟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渐渐硬化;大量饮酒会增加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吸烟、酗酒本身对人体伤害已经很大,但两害相加则对健康构成更多的危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高血脂"患者都有吸烟和饮酒习惯。
(4)生活安逸,运动不足目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生活比较安逸,汽车和电梯代替了步行,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了手工操作,家用电器化使人摆脱了繁重的家务劳动。按照"用进废退"的规律,长久不使用的器官系统就会功能萎缩,最终导致整个机体的早衰。如长期缺乏适量运动而导致心肺功能减退时,就容易在危险因素的影响下,引发心血管疾病。此外,运动减少还可引起能量消耗减少,加之相对过食,可出现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综合征,这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便会接踵而来。
(5)遗传因素:子女患"高血脂"的概率与父母患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综上,"高血脂症"除遗传因素外,主要还是由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所以必须综合防治。
怎么做到预防高血脂呢?(1)早了解:平时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健康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三高症"的发病原因,以及生活、工作、饮食等不良习惯可能引发的后果,正确地做好预防及控制措施。
(2)早发现:关注自己的血脂、血压、血糖状况,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中老年人应确保每年甚至没半年进行一次全身健康大检查,定期关注自己的血脂、血压、血糖情况。
(3)早预防:在饮食上,要尽量遵循"三低两高"的原则,即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同时,要坚持体育锻炼,提高对运动的认识,养成运动锻炼的好习惯。心理上要经常妥善地给自己减压、放松,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来缓解自己的压力,稳定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4)早治疗:一旦发现自己有"三高"的症状,或者已经确定为"三高"类的疾病,也不要过于恐惧,既来之,则安之。首先要找医生,相信科学,相信医生,尽早用药,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尽早达标,使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5)早控制:"三高"的发病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造成的,所以预防应对症下药。如果"三高"已进入临床期,则要积极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脂与饮食的关系,上述已经讲清楚了,"吃"这件事很关键,就是要吃好、会吃,同时再配合适度的运动,双管齐下。(1)膳食营养均衡
预防和干预"三高"的发生,关键在于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应由多种食物组成,各类食物互相搭配,取长补短。所以,营养学家要求人们平时的饮食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食谱广泛,使自己摄入全面而丰富的营养。
(2)三餐搭配合理早餐要吃好:吃主食的同时吃一些牛奶、鸡蛋、豆制品等,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午餐要吃饱:荤素搭配,平衡营养。晚餐要吃少:晚餐应该进行合理的搭配,减少畜禽类食物的摄取。
(3)进餐顺序讲究在进餐时,可先喝小半碗汤或小半杯新鲜果汁,接下来吃蔬菜,然后吃成分较为复杂的肉、鸡蛋、奶酪等。这样的进餐顺序既可以让人合理利用食物的营养,又能够减少胃肠负担,从而达到健康饮食的目的。
(4)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减少动物油的摄入,可以适当增加植物油的摄入,尤其含有丰富ω-6脂肪酸的植物提取的油,比较适合高血脂的朋友食用。
植物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ω-6脂肪酸,像芝麻油、棉子油、红花油、葵花子油等都可以,都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都可以阻止自由基对血管的攻击,并调节血脂水平。
(5)积极运动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曾经遇到一个高血脂患者,53岁的一位先生,经过三个月的调理,甘油三脂从3.1降到了1.8,已经接近正常值范围了,再坚持到现在,快一年了,依然已经维持在1.6左右,指标正常了。
你是否也有血脂高的问题?不妨参考一下,积极参与有氧运动,配合饮食的调整,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听说高血脂的危害大于高血压?如何让血脂蹭蹭往下降?
此外,运动减少还可引起能量消耗减少,加之相对过食,可出现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综合征,这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便会接踵而来。(5)遗传因素:子女患"高血脂"的概率与父母患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综上,"高血脂症"除遗传因素外,主要还是由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所以必...
高血脂引起的高血压,血脂降后血压会跟着降吗?
回答:出现血脂高,很可能跟饮食习惯有关的,不吃过多油腻的食物,炒菜时不放过多的油的,宜吃少许植物油,不放动物油,平时多做有氧运动的,不要老坐着或呆着的,如果血脂很高,可以吃点降脂药的,通过饮食加运动调节,可能会缓解的。降低血脂,对降压有帮助的。
如何才能有效降血脂?
发现高血脂后要查一下血糖及血压在查出高血脂后,一定要检查一下血糖和血压,看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对于长期降不下来的高血脂患者,可检查一下甲状腺指标。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引起血脂异常,而且甲减的症状又很容易被忽略掉。高血脂的危害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脂类,而胆固醇又分为低密度...
高血脂是一种富贵病,高血脂该如何有效去控制?
造成高血脂的原因有很多,肉食的作用不大,长时间食用高脂食物会影响人体脂肪代谢,易引发高脂血症的风险,但体内胆固醇含量的高低与肉类的含量有直接关系。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可在生活中适当食用肉类,但要注意控制食肉次数,小心别吃肥肉,可以多吃一些低脂肪的肉类,比如鱼肉,鸡鸭肉等,也是可以帮助身...
高血压和高血脂都很危险,为什么这么说呢?该如何调理呢?
高血压高血脂都会造成患者有动脉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病,因此如果长期的高血压,血脂高并没有得到控制,很有可能会造成心脑血管肾等器官的危害。大家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日常生活饮食结构,首先留意少盐,低脂肪的饮食,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当保持在5克之内,不可以吃高热量食物,高胆固醇...
血脂高怎么降下来?
1 吃药降血脂 如果高血脂比较严重,再加上身体特别肥胖,那么这时如果不通过药物控制,高血脂往往特别容易诱发脑梗塞、脑出血,以及心脏系统的疾病。所以这时必须选择通过药物来控制高血脂,而且通过药物治疗所能达到的控制高血脂的效果比较明显、直接,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比较严重的高血脂患者。2 锻炼降血脂 锻...
血脂高的人怎样才可以使血脂正常?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
如何降血压降血脂?
1. 改善饮食习惯是降低血压和血脂的有效方法。应选择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的食品。研究显示,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与中风风险呈负相关,因此建议经常食用柑橘、果汁以及甘蓝菜、萝卜、芹菜等富含营养的食品。2. 减少食盐摄入对控制血压至关重要。高血压患者每天的盐分摄入应控制在4至6克以内。同时,应增加...
高血脂造成的高血压能降下来吗?
高血脂高血压的危害十分大,高血脂导致高血压后,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诱致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人体一旦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管在栓子...
高血脂很伤肝?不止如此,还有3大危害需警惕,教你3招可降低血脂
1、诱发冠心病 冠状动脉是身体上最粗的动脉,专门为心脏提供血液。太多脂肪在冠状动脉沉积,易引起动脉硬化,使得血流受到阻碍,进而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诱发冠心病。缺乏运动、吸烟酗酒、身体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以及患有糖尿病、精神高度紧绷等。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下降1%,患冠心病风险就会降低2%。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