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礼貌待人好处事例得作文

如题所述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9
生活中,每个人说出“文明礼貌”四个字应该都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说得容易做的难,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要做到文明礼貌,恐怕是梦境中的事了。
有人不服,说,我绝对没有说过脏话。真的吗?您究竟是真的没说过,还是认为一些话并不是粗话?这样的例子并不少。我认识一位阿姨,她经常说一些比较常见的“口头禅”,骂娘的,骂奶奶的,往往是脱口而出。但在大家说谁谁谁骂人时,她就说:“我从不骂人。”她根本就不认为那是骂人,仅仅是当成了“口头禅”,就像说“哇噻”一样。有的人还会在交谈中,夹杂一些秽言秽语,唾沫横飞。
有些人平时彬彬有礼,一旦被逼急了,说出的话比谁都狠,一骂就骂上祖宗十八代。事后解释:我太冲动,失态了。无论您失态与否,那脏话是覆水难收了。这是口语中的不文明。不过,在情急之下,通常会伴随着行动上的不文明。路上两辆急着上班的自行车撞到了一起,“哎呀,你这人怎么不长眼啊?没见我正要上班吗?”“是你不看路吧!撞了我还恶狗先咬人。”“你**怎么骂人哪!”“你也骂了。”“嘿!我**不光骂,我还打呢!我打你个**的!”得得得,这二位,是班也不上了,车也不管了,打吧!还夹着几句脏话。那一边看笑话的自行车啊,该改个名,叫“自省车”喽!
这是些很常见的,骂人嘛!谁听不出来啊?而有时,一些细节问题,往往是大家所忽视的。在很多事上,语言行动要做到文明,比如不骂人不打架,这还不是些难事儿,而要做到处处礼貌,不是我夸大其词,难哪!
见着老师,敬个礼,喊声“老师好”;去人家里做客,喊个“叔叔好,阿姨好”;吃饭帮妈妈摆桌子,这也都不难。不过,吃饭时,长辈不坐下,小子们不准上桌,好东西老人不吃,孩子动也不准动,有几家还保留这“陈规陋习”呢?就说这些“过时”了,现在“尊老更爱幼”,“花朵至上”,那家里来了客人,您能舍弃最爱的电视,陪客人聊一会儿,客人走时送出家门吗?还是呆在自己房间里,玩着电脑,听着音乐,客人走了还嫌烦?惹人喜欢的客人有兴趣聊天,一些公认的的确很烦的人,什么“长舌妇”了,“饶舌汉”了,您能保证脸上不显出怒容吗?少有人做到。
为什么说文明要从我做起?“我”,不单单指我刘笑易,也指您,是指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因为文明可以“传染”人,不文明也可以“传染”人。就说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还是小学的时候,某个星期天,我去书店看书,盘腿坐在地上。一个顶多也就一岁的孩子,可能是对我凉鞋的式样感兴趣,揪着上面的装饰玩。一位显然是他母亲的妇女看见了,立刻走来,我以为她会教育孩子讲文明,结果我猜对一半,是教育孩子,不过教育内容不是“文明”,而是“卫生”。“臭,臭臭。”“!”那孩子就跟着说:“臭,臭臭。”我只有以目相对了,无话可说!
您孩子未经我允许,去揪我那凉鞋,他把我这鞋当违法建筑,打算拆迁了!您说他不懂事,是啊,他不懂事儿,那他就能随便毁坏了?哎,这就要您这当妈的,告诉他要有礼貌,您倒好,教了孩子这么一句。我也不能说您没素质,带坏孩子。可做人最起码的礼貌问题,您当爹当妈的不教,谁教啊?现在孩子小,不明白,不教这“深奥”的,那您就要教这不明白事儿的他“别人脚臭,所以不能碰”?那“脚香”的能碰?
这种关系到“礼貌传染”问题的事儿,能含糊吗!世界上谁不知道“传染病”危险?孩子们第一句骂人的话,往往就是跟最“完美无敌”的大人学的。我这第一句骂人的话,就是在大人闲聊时学的,大约也就两三岁。当时可不觉着多么肮脏,多么难听,反而特高兴,哎呀,我终于也学会骂人的话了,其他小朋友再骂我,我就有的还击了。您一口茶喷出来,“这孩子什么思想啊?”学习思想加攀比心理。你会,我也得会,我不管哪是好哪是坏,反正我大脑内存条里啥软件也没装,可用空间百分之九十九,记着它!
所以,一个人在骂人,好像是自己“得病”而已,其实是最危险的“传染病”,可通过耳朵,眼睛进入大脑,破坏大脑程序,杀死“文明细胞”和“礼貌细胞”,带来“脏话病毒”,攻击其它脑细胞,迅速扩散,并通过患者的嘴巴继续他们光荣的“传染旅程”。
这样发展下去,临沂人说脏话,山东人说脏话,要是十几亿的中国人都说脏话,中国会是什么样?又何谈将临沂建为全国文明城市?更别想泱泱中华如巨人一般屹立在世界东方了。有句广告说得很好,美丽,由心绽放。语言的文明,行动的礼貌,便是美好心灵的“身份证”。
文明和礼貌是一对孪生兄弟,您讲文明,说话就会彬彬有礼,与您交谈的人心情愉快,自然礼尚往来,礼遇有加。一到咱临沂,“您好,请问有什么要帮忙的吗?”打个的,的哥一转头:“先生您好,请问去哪?”您看您这旅行愉快不?咱临沂,可就是公认的文明城市,全票赞成。要是向上面那俩上班族一样,人家站一边看着,啧啧赞叹:“你们临沂人真厉害,骂人不带重复的。”您觉得多“光荣”?
让文明从我做起,一起打造和谐社会;请礼貌与我同行,携手共建文明城市。
第2个回答  2011-05-22
感谢是一种温暖的情感,象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轻轻吟唱着,在心与心之间传递着人世间最纯最美的讯息。 我最最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是他们用博大的胸怀与深沉的爱包容了我的一切优点与缺点,慷慨地送给我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空间,让我伸展开双臂,拥抱我想要的生活。 我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力。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下无忧无虑地度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飘雨落雪的时节,他们为我撑起一把温情的伞。 少年的时光伴随着求学的喜怒哀乐,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的欢乐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烦恼而愁在心头。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着我有一个好的成绩,将来有一天,他们的女儿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过更好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父母的愿望实现了:终于有了一个属于我的幸福美满的家。 父母笑了,而在这由衷的笑容里,我却看到了父母额头不知何时爬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鬓角也多了缕缕白发。 父母的心中依然装满了数不清的牵挂,牵挂着女儿,牵挂着他们的小外孙。于是,为了我的工作,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父母在他们已近六十岁的年纪里,又做起了外孙女的“老保姆”,看着外孙女如童年时的我一般聪明乖巧的样子,父母满足地笑了。只是,他们已不再年轻…… 我感谢我的父母,当我已不再年少,当我悄悄地数着父母头上的缕缕白发,当我轻轻地抚摸父母脸上的道道皱纹; 我感谢我的父母,当父母已不再年轻,当春去秋来父母无声的爱依然陪伴在我的旅程,当父母慈祥的双眼装满了数不清的牵挂与温情; 我感谢我的父母,当我初为人母用满心的关爱去呵护自己的小宝宝,当我轻轻地为女儿唱起那首《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终于明白: 是我的父母,给了我整个的世界! 我感谢我的父母。
第3个回答  2011-06-01
还有一个例子能说明礼貌的好处,一群毕业生去一家大公司面试。很多人在这家公司大厅等候,老板差人给大家倒水喝,很多人都是随手一接,放在桌上,唯有一位,他双手接过水杯,还说了声:“这么大热天,真是麻烦您了,谢谢!”正是这个细节,打动了老板,通过了老板的测试。所以他就是这群大学生中唯一的录用者。就是礼貌的一句话,使他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
第4个回答  2012-05-02
在电梯中,一个妇女抱着她熟睡进来了,一位与他同乘一个电梯的人用手遮住嘴边小声讲电话。--其实讲文明就在身边,哪怕就像这样一个细微的动作,却都蕴含着深刻的文明,看着那小婴儿熟睡安详的脸庞,他的梦一定很甜美。

参考资料:soso

礼貌待人作文
礼貌待人作文1 昨天,老师在语言课上教我们要礼貌待人,我想:今天要好好地利用昨天学的知识了! 早上,我和妈妈坐公共汽车上学。不久,就看见一位怀孕的阿姨和一位老公公上来了,妈妈毫不犹豫把座位让了出来,顿时,我想起昨天学的知识,于是,我也跟着把座位让出来了,说:“阿姨,公公,你们坐!”阿姨跟老公公微笑地点点头。

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的作文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

讲关于礼貌的作文
“君子不失色与人,不失乐与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有礼貌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有礼貌的人让人感到心里温暖,没有礼貌则会让人感到讨厌,嫌弃。【篇六: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就是道理与品德之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是...

谈礼貌作文
谈礼貌作文 篇1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礼貌的一句话,让人就算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觉得寒冷,一句没有礼貌的话,就算身处暑气正热的六月也会觉得寒冷,可见礼貌待人有多么重要。 从前有甲、乙两个艺人,甲艺人长得十分漂亮,乙艺人就差了一点。甲艺人虽然很漂亮,但是不但不尊敬前辈,还对后辈呼来...

礼貌待人作文
关于礼貌作文篇一: “刘环悦,你过来!”戎老师严肃地叫道,刘环悦叹了一口气,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向老师走去,咦?怎么回事?请听我慢慢道来:话说周三中午,我吃完午饭,刚回到教室,坐在位置上,孙浦阳就趁我同桌还没来,一屁股坐在我身边,和我说话。才聊了一会儿,刘环悦就回来了,他一瞧...

礼貌待人作文500字
礼貌待人作文500字【一】 都说北京是个大热炉,但我们还是在这个盛夏的早晨,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高铁,奔向北京,去参加“希望杯”的决赛。一开始我坐在窗边,我心想,太好了!我能好好欣赏风景了,但没多久我就被调到了中间,还好,一样能看到窗外风景。最有趣的是吃午餐的时候。大家来到餐车,...

作文,选择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正反两个事例,要符合实际...
《好心的司机,谢谢您!》有一天下午,我去妈妈家拿些生活所需用品。走在路上,我发现我的钱包里没有钱坐车了,连10元都没有了,公交卡也丢了,坐公交钱都不够了。我想,前面就是妈妈的住所了,再走一段路应该就到了。正在这时,我身后开过来一辆私家汽车,一个40岁左右的男司机问我:“小姑娘...

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
1、程门立雪 游恭,五代时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游酢是宋代的学者,典故“程门立雪”讲的就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2、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

关于礼貌的作文500字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向被人们称作礼貌待人的楷模.有一次,周总理请一位姓朱的理发师傅给他刮脸,刚刮到一半,周总理忽然咳嗽了一声,朱师傅没提防,刮了个小口子,朱师傅心里一阵紧张,忙说:“我工作...

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
儿童版孔融让梨: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