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明义,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因为深厚和丰富的审美意蕴、深婉含蓄的情感抒发,同时又饱含着词人对人生的认知和思考,尤其是这首词对人们的面对坎坷与困难时的启迪意义,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词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前有一条小序,是苏轼对创作这首词的一个说明,小序是这样写的:“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担任知州。这年的中秋夜晚,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通宵未眠。
当苏轼看到皓月当空,银光泻地的美景,不禁想起分别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一时间思念亲人的心绪涌上心头。面对良辰美景,苏轼心潮起伏,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开篇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人以反问开头,描绘了这样的一个画面:在朗月清辉之下,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这一轮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开始悬挂在天际?那晶莹剔透的月宫仙境今夜是个什么日子?
月光如此的澄澈明净,如此的超尘出俗,词人不禁心驰神往,他的思绪也随着美好的遐想飘向月宫。他多么希望能乘风而上,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下月宫的美好。然而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之中,该是怎样的寂寞孤寒啊!月宫固然美好,人间又何尝逊色?
在这中秋的夜晚,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词人在月光之下迎风起舞,清影徘徊。此情此景,何尝不像仙境一样飘然自得吗?
上片从反问起笔,对比天上人间,突出苏轼内心的矛盾。他内心的矛盾是什么呢?这还得结合苏轼在密州的心境以及他面临的种种人生抉择与际遇。
原来自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开始,他便主动申请到地方任职,为的就是避开当时日益激烈的党争和由王安石主导的变法,此时的变法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苏轼是反对变法的,在汴京,他的一言一行格外引人关注。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他认为远离舆论的漩涡与是非之地,到地方任职,反倒能干出一番事业。
在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他又调知密州,虽说主动申请,苏轼对当时的变法事宜有着自己的思考。苏轼一开始本来是站在反对变法的一方的,但随着他在地方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他对新法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某些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他仍然坚持固有的反变法立场,对正在实行的方田均税法、手实法、以及即将要在密州推行的官盐专卖法等,逐条予以批评,阐述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另一方面,对新法的某些内容,如免役法,他不再持有否定态度,而是提出了一些改良的意见。这样一来,他便在势如水火的新旧两党之间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
这便是苏轼在密州面临的机遇、或者说挑战更准确一点吧。既不被支持变法的一派接纳,又被反对变法的一派排斥在外,此刻他的心境是很矛盾的
所以,在密州期间,苏轼难以掩盖深藏内心的种种情感。他一方面向往天上的纯洁,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俯视,天上又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只是一种有缺陷的美好。
或许在词人视线的尽头,在令人向往、羡慕的瑶池仙境,同样有人正怀着无比神往的心情注视着月光如水的大地呢。
也许这也就是人生中没有交点的两条并行不悖的平行线吧,拥有的永远不觉得美好,美好的又似乎总在无法企及的地方。苏轼通过这一番追问、一番思索,肯定了现实,表现出对人生的眷恋。
下片则着眼于人生,牵合离情别恨,从承认人生的缺陷出发,探求自处之道。夜已深,月光悄然移转,照在朱红的楼阁上,低低地射入雕花的门窗,照着窗下不眠的人。
词人不禁又问:月亮呀,你并不会像人一样为情所苦,为什么偏偏要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挑动离人的满腹愁思?
人生的悲欢离合就像明月的盈亏,是永远不能改变、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但苏轼并不从这里消沉下去,而是以乐观旷达的祝愿作结:只要人长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共赏同一轮明月,心意相通,恍如咫尺相依,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慰藉人心的事情吗?
这首词可说是苏轼密州时期所经历的思想从苦闷到超越的诗意总结,和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一样,充满了浓厚的庄子“齐物论”色彩。其主题与思想恰恰来源于生活,如对仕途上的考量,亲人的长相别离以及何去何从的深刻思考,而归于一种更抽象、更高远的哲理思辨。
我国的古典文学,尤其是“一代文学”的宋词,词人们擅长用深层意蕴的表达方法,以外物间接地表达自己或其他事物,特别是隐藏在内心深处思想感情,同时也引人遐想,回味无穷。
但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却并没有用过多的文字描绘美丽的中秋明月,而是词人在无始无终的时空之流中,探寻自我生存的状态,审视人间的悲欢离合。
苏轼的这首词表面看起来是通过描绘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情景,表达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和遗世独立的情怀,其实他所抒发和寄寓的情感远不止怀念亲人这么简单。
在中秋月圆之夜,亲人不在身边,孤独一人在被贬之地赏月,思想亲人、期盼团圆是很自然的情感。
虽然亲人不在身边,但同一时间可以同看一轮明月,这明月就成为了亲人团聚的象征。其实,千百年来,中秋之夜的圆月在中国文化中一直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苏轼在月圆之夜的第一个情感诉求就是想念家人,尤其是最亲的弟弟苏辙。
这首词通过描绘中秋圆月来表达想念弟弟苏辙的一片深情。但实际上,这首词之所以能够成为众多咏月怀人作品中的佼佼者,还因为它有着更为深层的审美意蕴。这首词的开篇就没有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而是词人在迷惘、困惑中的反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月亮年年月月总是相似的,但年年月月的人却是不同的。
月亮所代表的天上宫阙永远如此,不知“今夕”是何年。但我们人类正是在月亮的圆、缺变换之间逐渐老去,逐渐去承受分离等情感上的煎熬。
所以,如果词人真的像词人说的那样,到月宫去体验,永远不受离别思念之苦的话,那么,这里的弦外之音就不再是简单地表达思念,而是词人通过圆月的去探寻对人生价值和终极意义的关怀。
探寻的结果是所有的忧患都显得淡如烟云、轻若鸿毛。在哲理的观照下,词人内心的激浪怒涛俱收眼底,空灵迷惘,但境界阔大明朗,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南宋词学评论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这首词之所以超越众多的咏月怀人的作品,是因为它不是简单地用圆月形象来抒发词人的某一简单的个人情感,而是将人类对于人生 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蕴含在优美的意象之中。
苏轼通过这些蕴含哲理的意象让读者来体会词人对于人生的感悟,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能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着更深层的体会和领悟。
结合《水调歌头》谈谈我们如何面对坎坷困难(结合诗词、苏轼的心境、再...
但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却并没有用过多的文字描绘美丽的中秋明月,而是词人在无始无终的时空之流中,探寻自我生存的状态,审视人间的悲欢离合。苏轼的这首词表面看起来是通过描绘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情景,表达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和遗世独立的情怀,其实他所抒发和寄寓的情感远不止怀念亲人这么简单...
...写出对苏轼的感想,和一些关于苏轼的事也可以,两者结合。_百度...
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这首诗总是给我无限的画面感和想象,仿佛指尖都能触到雨的微冷,听到竹叶间不安的相互摩擦,他是醒醉全无,无悲无喜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是什么让苏轼感受不到雨的侵袭,
...和《水调歌头》的抒发情感和表现方法异同,结合语句说明
《水调歌头》有苏词豪迈清雄的特色外,还具隽秀,飘逸空灵。这首中秋佳作,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无俚的茕独情怀。词中杂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并且自为排遣。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险恶的宦海风涛,提示睿智的人生理念 。运用直接描绘的形象范畴,勾勒出...
苏轼《水调歌头》——天宫固高寒,人间亦难舍
公元1076年中秋,宋神宗在位,重用王安石变法。因苏轼对新法的许多内容很不赞同,所以他自请外调,作这首词时他的职位是密州太守。此时的苏轼早没了年轻时的锐气,政治上的挫败使得他颇显老态。月圆之夜,他思念远方的弟弟苏辙,又回想自己遭遇,作下了流传千古的不朽名篇《水调歌头》:苏轼作这首词时是...
《水调歌头》真的好写吗?读完郭沫若和莫言的词,才知苏轼多厉害
在“乌台诗案”之后,苏轼更是被流放黄州,不再被重用。这也让苏轼的满腔热血和心胸抱负都不能够实现。于是苏轼将视线转到了诗词上面,将自己的情感都寄托在诗词上,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词。苏轼的性格非常的豪迈洒脱,正是因为这样,苏轼的诗词中也让我们能够感到深深的奔放和豁达,让我们心旷神怡。他...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意思(苏轼千古名作给我们的启示)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说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我们就共同来回顾一下这首词究竟写了什么?首先,这首词写于...
赏析苏轼的“水调歌头”写一篇作文!!!
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
结合自身,试分析苏轼旷达思想的现实意义,不少于500字
这就是人生的旋律。但苏轼,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拥有一种百折不挠,寻常以对的态度,当真是只有拥有至高的境界的人,才能达到这般。我佩服这样的人,我要学习他身上的这个优点。他善于感悟人生,善于总结人生。这样的人,在任何境地,都可以永远乐观地活下去。这便是我喜爱苏轼最大的原因。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表达哪些情感,体现出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2)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相比之下,他还是...
根据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序,再结合苏轼的生平和这首词的尼 ...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