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势力是怎么增强的?

我记得初中历史学过,秦以前很小,后来护驾有功,逐渐壮大。
但是具体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了。
请教大家!!
谢谢!

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结束兼并战争之后,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封建统治。

秦皇朝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亡于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传二代,二帝,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延续一十五年。

一.秦朝建立之初的基本形势

秦自商鞅变法图强以来,就逐渐形成“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并开始了兼并山东六国的斗争。经过一百多年的持续努力,至公元前246年秦王政继位时,实现统一的条件已基本具备。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果断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秦的统一,是秦皇朝建立的前提,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自周平王东迁洛邑以来,整个社会便逐步陷入长期分裂混战的状态之中。秦王赢政继承秦孝公、秦昭王以来向外拓展的事业,结束了过去的战乱局面,改变了长期以来诸侯纷争的状态。这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符合历史的趋向和大多数人的心愿。秦《泰山刻石》写道:“廿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

这虽然是歌功颂德之辞,但也不是毫无根据。试想,经过长期战乱之后,出现一个粗安环境,特别是“无战争之患”,人们怎能不顺意呢?即使当时未能也不可能达到“莫不宾服”的程度,但也必定有为数众多的人表示归服的。这一点,连一向乐于贬抑秦朝的汉人也不得不承认。如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便说:“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四海养。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西汉中期的严安也说:秦灭六国之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这些说法是公允的,道出了秦“初并天下”后政治形势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山东六国灭亡之后,秦统治集团与六国贵族地主之间的冲突并没有结束。相反,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冲突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据历史记载,原六国有不少贵族和官僚深藏着强烈的反秦意识,并企图待机而起。

为了打击原六国贵族的反秦活动,为了防止和镇压农民的反抗斗争,秦统治者必须尽快建立足以控制全国的封建朝廷,构筑起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政权机关。当然,总的说来,这个政权仍然是原来秦国的延续,是其统治机构的扩充。但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与变化的需要,秦统治者还是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措施。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皇帝制度

在秦皇始统一中国之前,中国最高的统治者称作“王”。如夏朝的君主称作“夏王”,商朝的君主称作“商王”,周朝的君主称作“周王”,就连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已经超过了三皇五帝,“王”这个称号与自己的地位不符,不足以体现自己的威仪与尊严,不更改名号,便“无以称成功,传后世”,遂令群臣议定更为神圣的名号,最后选定了“皇帝”二字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从此,“皇帝”便取代了“王”,成中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并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此外,为了显示皇帝的崇高地位,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规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无穷”。

2.三公九卿制度

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此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为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

九卿:奉常、郡中令、太仆、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廷尉、卫尉。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卫尉,掌管皇宫保卫;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典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司法;治粟内史,掌全国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室亲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博士:虽无实权,但可参加议论。

这样,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都处于相互牵制状态,任何人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后掌握于皇帝之手。

3.郡县制度

秦统一之初,在如何治理地方这个问题上,曾展开了一场是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争论。丞相王琯力主“分封制”,认为只有分封皇室诸子和有功之臣前往六国属地镇守,方可使国家无事。此议一出,群臣附和.只有廷尉李斯极力反对,指出这将重蹈过去诸侯纷争的覆辙,全面推行郡县制才是“安宁之术”。秦始皇力排众议,支持李斯的主张,他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于是下令推行郡县制。

区划:郡、县、乡、里四级。

郡:秦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经略岭南,又置南海、桂林、象三郡。北击匈奴后,又在河套地区置九原郡。合计四十余郡(京畿内不设郡,设内史管辖,以别于其他诸郡)。

郡设郡守,为一郡的最高长官,掌管全郡,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郡守之下,设郡尉,辅佐郡守长官全部军事;又设监御史,为朝廷派来的监察官员,负责监督。

县:一郡之内辖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设县长,统治全县人民。县令、县长之下设县尉,管全县军事;设县丞,助理县令、县长,并负责司法裁判。

县下设乡,乡下设亭,亭下设里,里即村落,有里正。大体为十里为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啬夫和游徼(jiao)。三老掌教化化,啬夫掌诉讼、收赋税;游徼禁盗贼。乡,亭、里的头头,不由中央或官府任命,二是地方推择当地富户中适龄人员充任。

总之,秦始皇制定下一套完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以皇权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以皇权为核心,一切设置都是为了保证至高无上的皇权。它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在当时和以后的相当长时间中,对巩固祖国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各朝各代尽管在形式和某些内容上有所变化,但基本上都沿用了秦朝的这一套制度。

三.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除上述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以外,秦皇朝还推行了一系列巩固、加强统一的政策和措施。

1.迁徙富豪,销毁兵器。

这在灭六国过程中就已开始实行,如灭赵时,迁卓氏至蜀;伐魏时,迁孔氏至南阳等。在完成统一的当年,又徒天下豪富12万户于咸阳,既削弱各地豪富势力,又充实了京师地区。为了防止旧贵族反叛,秦始皇还下令将六国流散于民间的兵器收缴起来,集中到咸阳,加以销毁,铸成各重千石的钟鐻和金人十二个。但在秦代并不禁止民间拥有兵器,说明此举主要是为纪念统一战争胜利而树立丰碑,以对天下起威慑作用。

2.铲除各地防御工程,修筑驰道、直道。

自春秋以来,各国纷纷修筑城郭和扩大原有的大河堤防作为防御工程。秦灭六国后,为了消除反秦势力可能利用的地形或建筑设施,秦始皇命令拆除各国的旧城郭,决通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河道堤坊,平掉了易于据守的险阻。为加强全国的统治,又修了以咸阳为中心东至今浙江、江苏、山东,南至今湖北、湖南,西至今甘肃东部,北至今河北和山西北部的驰道。还修了专为加强北面边防的“直道”。形成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这些道路的修筑,便利了咸阳通往各地的交通,使秦中央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并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维护国家的统一起着纽带作用。秦始皇还下令“车同轨”,规定“舆六尺”,使一车可畅通全国,这对发展交通,加强各地联系极为有利。

3.统一文字。

战国时期由于长期分裂割据,各国的文字极不一致,这对统一后的秦朝推行政令和文化交流造成严重障碍。前221年,秦始皇下令对各国原来的文字进行整理,规定以秦小篆为统一书体,“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说文解字·叙》)。令李斯、赵高、胡毋敬分别用小篆体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官书,主要用于书写庄重的石刻铭文;日常大量的官文书则采用更为简化的隶书,顺应了简化文字的历史潮流。秦始皇的统一文字不仅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我国的统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统一货币。

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其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计算单位也不一致。如齐、燕等国主要使用刀形的刀币;魏、韩、赵等国主要是流通铲形的紵币(又叫布币);楚国使用郢爰和形若海贝的蚁鼻钱;秦国使用圆钱。货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严重影响了各地区之间经济的交流和发展。秦始皇统一后,废除六国旧币,以秦国货币为标准,制定新的统一货币。具体措施是: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以镒(旧说20两或24两)为单位,下等为铜币,圆形,重半两,上有“半两”二字。

5.统一度量衡。

统一度量衡制度是秦始皇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秦统一前,各国度量衡制度各不相同。秦统一后,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到全国,并专门颁发诏书。度量衡的统一对于消除各地割据势力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秦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各种度量衡单位的数值,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很多变化,但各种基本单位及其相互的比值等制度都长期继续下来,而且基本保持着全国范围的统一,这也是秦始皇对国家统一事业的一大贡献。

6.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秦始皇通过政治、经济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在思想文化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①大力提倡阴阳五行学说。

秦始皇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为秦朝的法统加以辩护。依据终始五德说,秦始皇以为周得火德,秦替代周是得水德。冬日为水日,所以以冬十月为岁首(即每年第一个月)。水德尚黑,所以礼服旌旗等用黑色。与水使相应的数为六,(《尚书,洪范》五行次序是水火金木土,五行中的五与其中某一行排列次序之和,即为该行之数。)所以符传长度、法冠高度各为六寸,车轨和一步的宽度各为六尺,并以六匹马为一乘。水主阴,阴表示刑杀,所以政治上厉行法治,力求严酷,不讲究"仁恩和义"。这些都使其统治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从而向臣民灌输皇权神秘的观念,作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树度的思想基础。

②由比较开明到极度专制的文化政策。

秦国从商鞅变法起,一贯重用法家学说,实行专制的文化政茂。吕不韦执政时,开始实行比较开明的文化政策,他“亦招致士”,兼采各家学说,编纂了《吕氏春秋》。秦王政亲政后,虽镇压了吕不韦集团,重新重用法家学说,但他也接受了李斯的劝阻,取消"逐客令",继续执行比较开明的文化政策。秦始皇在灭六国后注意吸收新征服地区的知识阶层,主要是让儒生参加新政权的建设。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始皇与儒生为主要代表的知识阶层的矛盾逐渐尖锐。导致矛盾激化的原因是对如何巩固统治的政治主张不同,而分歧的焦点是全部实行郡县制还是部分恢复分封制。政见的不同带来情绪上的对立,加之李斯的煽动,一些方士的所为,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秦始皇用镇压的手段结束了这场争论,这就是“焚书”、“坑儒”。

A.焚书:前213年,仆射周青臣对秦始皇颂功颂德,博士淳于越主张分封、师古。一个恭维,一个指责,在秦始皇听来自然感觉不一样。丞相李斯抓住“师古”大做文章,主张以吏为师。建议:凡《秦纪》以外的史书,非博士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都要烧掉,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此后,若再谈论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官吏若知而不检举者与之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者,黥为城旦。有愿学法令者,以吏为师。这就造成了历史上的焚书事件。

焚书,给中国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百家争鸣自由思索的精神受到了一次致命打击。然而,当时所焚烧的诗书,顽强地传到了现在,所要保存的医药、卜筮、种树的书却没有传下来。焚书,只是秦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

B.坑儒:

秦始皇为长生不老,多次派方士求寻仙药,前212年,为秦始皇求仙药的方士侯生、卢生抨击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乐以刑杀为威",“贪于权势”,又因求不到仙药,怕始皇问罪,相邀逃亡。秦始皇迁怒于儒生,派御史审问咸阳的儒生,将其中被认为犯禁者460多人坑死,这就是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表明秦始皇在其统治后期改变了原来比较开明的文化政策,而实行文化专制。其目的不仅是要取缔与当局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是要在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迸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更加巩固秦政权。

焚书坑儒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与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也是秦始皇不断受到后世文人强烈谴责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秦灭六国后,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区域性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开始确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秦朝在创立了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情况有所发展、国力有所增强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对周边各族进行武力征服实现的;但这时期的民族关系不仅有战争,还有经济、文化的交流。

1.北征匈奴

匈奴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以游牧和狩猎为谋生手段。战国后期强大起来,趁中原各国战事纷乱之时,占据了河套地区,经常袭扰和掠夺北方的秦、燕、赵等国。各国筑长城抵御。秦王朝建立后,北方强大的匈奴,依然是新建立的秦王朝最大的威胁。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第二年,越过黄河,夺取阴山以南地区,秦朝在此建立九原郡,置44县,不仅起了阻止匈奴军事进扰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边境的开发和民族的融合。

2.修筑万里长城

前213年,在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郡的万里长城。根据考古工作者的调查和统计,秦始皇长城5000多公里(《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长城保护研究工作座谈会侧记》)。

3.南平百越、开发西南夷

为了扩展国土和获取犀角、象牙等珍宝,秦始皇也很重视对南方用兵。前221年,分别派兵征服了东瓯和闽越,设闽中郡。前219年,尉屠唯率军与越族战争,相持三年,取胜。史禄主持开兴安灵渠,沟通了珠江和长江流域,解决了运输粮饷的困难,这对沟通古代交通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直到明清,灵渠还被称为“三楚两粤之咽喉“(《修复陵河历年》)。秦始皇三十年(前214年),终于征服了南越,设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又迁三十万人,与越族人同住,促进了民族融合。

秦朝也十分注意对西南夷的开发和建置。秦始皇命“常颇略通五尺道”,把势力伸入滇东北地区,在今甘肃东南部、四川东部和云贵地区,设置郡县,加以统治。

4.秦朝的疆域

在征服越人、北伐匈奴、开发西南夷之后,秦王朝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帝国,其疆域:“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秦始皇本纪》)。

第二节 秦的暴政与速亡

一.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1.秦始皇的残暴统治

秦始皇对劳动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是非常残酷的,主要表现为沉重的田租、口赋、徭役、兵役和残酷的刑罚。

秦始皇为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无休止地征发徭役,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动用大批劳力在咸阳仿建六国宫殿,在渭河南岸的上林苑修筑规模宏大的朝宫即阿房宫,修建大量的离宫别馆。阿房宫规模庞大,据考古工作者找到的阿房宫前殿的夯土台基,东西一千三四百米,南北五六百米,北高八米左右,南高三四米,在周围有大量的夯土台基。总计秦始皇在关中修建宫廷三百处,关外四百处。

除了大修宫殿之外,秦始皇即位之初,就在骊山下为自己修造坟墓。《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记载。现在考古工作者查明,始皇陵建筑遗址南北长十五里,东西长十七里,周长六十四里。陵墓高五十余丈,合今天20米,周围五里有余。现在测量始皇陵内城城墙东西长580米,南北长1355米,周长约3870米,城墙宽约8米。始皇陵东西长345米,南北长350米,周长1390米,面积12.075万平方米。在陵台正面约277.7米处,实测封土岗高约43米。举世闻名的兵马俑,是始皇陵的附属建筑之一。据推断在三个俑坑内将出土陶俑、陶马八千余件。

修宫殿、陵墓,加上修长城、戌守五岭、修直道、驰道,所需劳动力当在200万人左右,约占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负担之沉重,不问可知。同时耗废了无数的财力、物力,远远超出了国民经济所能支持的极限。为了榨取所需,就必然动用残酷的刑罚。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2.昏庸腐朽的秦二世

前210年,秦始皇病于沙丘宫(今河北平乡或广宗),赵高、李斯和胡亥篡改诏书,废公子扶苏,令胡亥为帝(即秦二世),控制了秦政权。

秦二世的残暴不亚于秦始皇,他任用赵高、杀兄弟姐妹、杀工匠、让宫女殉葬,实行严刑苛酷的督责术,等等。广大农民“力罢(疲)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用其求”(《汉书·贾山传》),生活陷入绝境。酝酿已久的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终于在秦二世时期爆发了。

二.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九百名农民被征往渔阳去屯戍,走到蕲县大泽乡,因遇大雨,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到达渔阳防地。按秦法规定,误了戍期是要杀头的。陈胜和吴广商量,用“鱼腹丹书”和“篝火狐鸣”的方法制造舆论,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的义旗。

起义不久,起义军即攻占了蕲县。义军所到之处,贫苦农民踊跃参加,在众人拥戴下陈胜称王,封吴广为假王,国号“张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

张楚政权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起义口号的提出,大大鼓舞了全国农民的反抗斗争,“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在反秦浪潮高涨的形势下,起义军以陈县为中心,分兵三路向全国进军。西路军是起义军的主力,一直打到离咸阳只有几十里的戏(陕西临潼县东)。

后吴广军久攻荥阳不下,吴广部将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擅杀吴广,使起义军内部混乱。公元前209年12月陈胜率军退到下城父(安徽亳县东南城父集),不幸被叛徒庄贾杀害。

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农民战争,虽然前后只有六个月时间,但它为推翻秦王朝的黑暗统治奠定了基础。

三.刘、项反秦和秦朝的灭亡

陈胜、吴广牺牲以后,反秦斗争暂时受到挫折,但斗争的新高潮很快兴起,继续领导农民进行反秦斗争的主要是项羽和刘邦。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破秦军,打垮了秦王朝的主力部队。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大战,为最后推翻秦王朝的反动统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07年7月,刘邦率起义军至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刚刚当了46天的秦王子婴向起义军投降,秦朝灭亡。

秦末农民大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推翻了残暴的秦王朝,开创了中国农民革命的光辉传统。其历史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周赧王(?—前256年),东周第25位国王,名延,为周慎靓王姬定之子。据传即位于公元前314年。在位59年,是两周在位最长的君主,但他在位时期,东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洛邑(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东周的首都),在他祖父周显王期间,秦国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周赧王时,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周赧王59年,姬延驾崩,秦灭周,东周遂亡。
周赧王在位期间,秦国开始左右出击,南攻楚,东击三晋(韩、赵、魏),向中原地区扩展。
楚国于公元前306年灭越国后,几乎占有整个南部中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土地最大、人口最多,兵力最众的大国,具有攻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有利条件。然而,由于吴起变法的失败,旧贵族势力的强大,阻碍了楚国的发展,成为秦国攻击的对象。为了抗秦,楚国和齐国结成了联盟。秦国力图拆散齐楚联盟,以便各个击破,于公元前313年派张仪赴楚,对楚怀王说,如楚国和齐绝交,秦王愿以商于(今湖南省浙川内乡一带)600里之地献楚。楚怀王不顾屈原、陈轸、昭睢等有识之士的劝阻,听信子兰、靳尚、郑袖等一群佞臣宠妃的话,应允张仪,派使者跟他回秦受地。张仪一到秦,就假装坠车伤了脚,闭门谢客。三个月后,张仪得知齐楚确实已经绝交,才接见楚国使者说: “秦国的土地岂能随便送人,我说的是将自己的六里俸邑赠给你们。”楚怀王怒不可遏,发兵攻秦,于公元前312年与秦军战于丹阳(今河南省丹江北)。楚军大败,主将屈匀及副将70余人被生俘,8万士兵阵亡,汉中郡被秦占领。楚怀王恼羞成怒,倾全国兵力再次攻秦。同年与秦军又战于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再次大败。韩、魏乘机出兵攻楚。楚两面受敌,匆忙撤退,向秦国割地求和。此后一段时间内,秦国因致力于攻打三晋,楚国暂时解除了来自秦的威胁,但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于公元前301年发生了庄跻领导的农民起义,使统治阶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公元前299年,秦王以结亲为名,约楚怀王去武关(今陕西省商南县)相会。楚怀王再次不听屈原劝阻,听信子兰之言赴会,果然被秦兵劫持,押送到秦都咸阳。两年后,他逃跑不成,忧愤而死。死前,秦军攻楚,杀楚军5万,夺15城。公元前280年以后,秦军开始集中兵力攻占大片楚地,于公元前278年由名将白起率兵攻占楚国都城郢。楚国一蹶不振,走向灭亡。
秦在攻楚同时,又向三晋出击。公元前314年,秦趁齐攻燕之机,出兵攻打三晋,夺取了不少地方。公元前308年,秦军出函谷关进攻韩国的战略要地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经过几个月的激战,秦军于第二年攻克宜阳,打开了通向中原的大门。公元前293年,韩、魏两国合兵抗秦,会战于伊阙(河南省洛阳市南),秦军在白起指挥下大胜,歼敌24万多人,韩、魏两国的兵力受到严重削弱。此后,秦继续进攻、蚕食三晋,到公元前286年止,已经占据了三晋一半的土地,首当其冲的韩、魏大大被削弱了。

秦国的日益壮大,使秦昭王不满足于王的称号,要称帝以示尊严,准备取周而代之。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约齐愍王一起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12月,在纵横家苏秦劝说下,齐愍王去帝号,迫使秦昭王也取消了帝号。两强称帝,暴露了他们吞并五国、瓜分天下的企图,使五国十分惶恐,导致了五国攻秦和六国攻齐两大事件。韩、赵、魏、齐、燕的五国攻秦,由于各国各怀目的,难以统一步调,最后无功而散。公元前284年, 燕、秦、楚、赵、魏、韩六国在秦王组织下联合攻齐,燕军在名将乐毅指挥下大败齐军,长驱直入,攻占齐国都城临淄,攻取齐国七十多城,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两城,齐王逃奔于莒。五年以后,在齐国名将田单指挥下,齐军才打败燕军,收复失地。经过这次打击,齐国国力大衰,此后就不是秦的对手了。

楚、齐逐渐衰落时,赵国却强盛起来。公元前307年,赵国国君武灵王深知本国处于燕、东胡、林胡、楼烦、秦、 韩之间,不强兵就会亡国,决心奋发图强,振兴赵国。针对赵当时的主要对手是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形势,他决定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但是,当时赵国人穿的是长袍大褂,袖长腰肥,领宽下摆大,不适宜骑马作战。于是,他从改革服装着手,自己首先改穿了窄袖短褂的胡服。许多贵族认为这是违背礼教,大逆不道。赵武灵王终于说服了有影响的贵族公子成,然后下了严厉的命令,要臣民改换服装,使胡服在全国得到推广,建立起一支善于骑射的强悍骑兵。这件事,史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它说明了当时我国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在习俗上逐渐接近。赵国依靠骑兵,连年出击,到公元前296年,攻灭中山国(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后,领土大大扩充,国力增强,一时成为抗秦的主要力量。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韩,韩上党郡守冯亭以17城降赵。两年后,秦军攻取了上党,继而进攻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赵国名将廉颇率军固守不出,挡住了秦军。秦国施用反间计,施放谣言说,廉颇容易对付,而且他快要投降了。昏庸的赵孝成王竟然相信了谣言,撤换了廉颇,以夸夸其谈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统帅。赵括一反廉颇的战术,出兵大举攻秦。秦军此时已经暗中换上了能征善战的白起为主将。白起指挥秦军佯逃,诱赵括追击到秦军阵地之前,然后包围了赵军。赵军被围40多天,粮草断绝,赵括率精兵突围,被乱箭射死,赵军40万人降秦。白起担心降卒暴动,除放回240个小孩外,全部予以坑杀。这次战役史称“长平之战”。它使赵国兵力损失殆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赵括长于空谈,导致亡军殒身,引出了“纸上谈兵”这一成语。

姬延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3万多人口。还分成“东周”和“西周’,两部分由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31
说太多这样的回答也不一定能全懂或记牢,亲自看一遍"东周列国志"就差不多能知道一些了,既读了书又学了史,一举两得啊......
第2个回答  2007-05-31
说那么多干吗 很简单 就八个字 “远交近攻 逐个吞并”

秦国是怎么从弱小国变为强大的
政治上: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推行县制、制订秦律等措施,打击旧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通过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措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秦国经济实力。军事上:通过奖励军功等措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商鞅...

古代秦国是如何强大起来的?
3、商鞅变法。秦孝公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变法图强。商鞅新法直接打击了奴隶制旧势力,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基本废除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所有制,确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基本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郡县制。秦国从...

秦国是如何一步步从“人尽可欺”的弱国变成强国的?
商鞅通过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而李冰修建了都江堰,让蜀地逐渐富饶起来,为秦国提供军粮供应和物产,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实力。虽然在之前,秦国是“人尽可欺”,但是在国力变强后,不仅不再受欺负,而且成为当时国力最强盛的国家。

秦的势力是怎么增强的?
6.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秦始皇通过政治、经济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在思想文化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①大力提倡阴阳五行学说。 秦始皇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为秦朝的法统加以辩护。依据终始五德说,秦始皇以为周得火德,秦替代周是得水德。冬日为水日,所以以冬十月为岁首(即每年第一个月)。水德尚黑,所以礼服...

秦国是怎么变强的
秦穆公任用商鞅变法后,秦国就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逐渐强大起来了,到秦王嬴政时,加上6国彼此间的不合作,终于成就了秦国一代霸业。具体可以参考下中国古代史啊,呵呵

秦国是怎样崛起的
公元前350年秦国大良造(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凤翔)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得到秦孝公支持。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产,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

秦穆公能够让秦国称雄天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秦穆公在位期间,他审时度势,在内政方面善于任用人才,加强国内的发展。在外交方面采取以和为主的方针,与晋国保持相对友好,同时向西发展,使十二个戎国服于秦国,秦国疆域增加了周边千里的土地,称霸西戎。往细致方向说,主要是以下个方面:1.国君志向远大 秦穆公从继位的那天起,就不甘心就只是做一...

秦国是怎么从弱小国变为强大的
不过赢驷继位初,为了稳定各方势力,他把商鞅给牺牲出去了 商鞅被车裂,不过赢驷却坚持商鞅之法,不允许废除 在赢驷这一代,秦国以商鞅之法为根基,继续发展实力 吞并了很多土地,扩大了人口,秦国不断强大,成了战国强国之一 战国中期,则形成了秦齐楚魏韩赵燕七国并立的局面,称战国七雄 秦国虽然崛起变...

秦朝是依靠什么才能统一六国的?
新型的地主阶级力量也比较强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军队的战斗力也有所增强。再反观当时的六国,和秦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央集权的增加,也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三、秦王铲除丞相吕不韦开始亲政。公元前238年,秦王铲除了丞相吕不韦这些势力,开始亲政。在李斯和...

曾经非常弱小的秦国,是如何逐渐崛起并统一天下的?
晋国分裂之后,魏国继承了绝大多数的肥沃土地,并由于内部守旧势力的弱小而率先变法,李悝、吴起变法之后,魏国强大起来。然而由于地处中心位置,魏国不得不于齐、赵、韩、楚、秦先后爆发冲突,严重消耗了国力,到了战国中期就迅速衰落下去了。秦国则继续延续了西周、春秋时期有利的地缘条件。自魏国变法之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