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一句关于道 仁 法的言论,谁知道原文

大意就是道比仁优先,仁比法优先,“道不行则仁”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想知道道家原来是怎么说的

“道不存则以德治天下,德不存则以仁治天下,仁不存则以义治天下,义不存则以礼治天下。”
这是道家比较儒家的一句话而已,不可执著。儒道并存,并无孰优孰劣,但是这话理解不好就容易进入窄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道家一句关于道 仁 法的言论,谁知道原文
“道不存则以德治天下,德不存则以仁治天下,仁不存则以义治天下,义不存则以礼治天下。”这是道家比较儒家的一句话而已,不可执著。儒道并存,并无孰优孰劣,但是这话理解不好就容易进入窄门。

“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的出处是哪里
“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的出处是哪里“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出自唐代韩愈的《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全诗《原道》唐代 韩愈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

文子道家思想146
所以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那些喜欢施加慈爱仁义的人,是陷入了近狭之路的人,自狭者眼光过于窄小,规模太小,所以入大而迷,自近者格局过于逼仄,眼界不远,所以行远而惑,至于圣人之道,以天地自然为师,能够入大而不迷,行远而不惑,常常空虚其心自守其清...

原道原文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

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
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如下: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

李书僮讲《道德经》道家眼中的道德仁义礼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
“失德而后仁,”仁源于道,代表从方法论中领悟的理论与学说。例如孔子借助悟道创立了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类似还有法家、墨家、阴阳家、诸子百家。仁理论只是立场性道的体现,并非全面客观。若未能掌握道与德,人们便会依信某一学说,如儒家在诸子百家中体系完善,且立场迎合统治阶级,被古人尊为正统...

道,德,仁,义,礼,法(说的是什么?)
道家认为,“道”生万物,万物之“德”,无不得之于道,所以“道”是第一价值,“德”是第二价值。唯有天赋真德,才有先天的终极依据。“仁”、“义”、“礼”、“法”都是后天的、人为的次要价值,没有先天的终极依据。因此以“仁义礼法”之名,行悖“道”、丧“德”之实,就有价值障碍,...

请问一句儒家还是道家说过话的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摘录于——《道德经》

《道德经》经典的句子分享(道家经典感悟人生禅语)
我并不知道是谁孕育了这样的“道”,似乎天帝出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于世间了。【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注释】天地并没有人的思维,所以没有仁慈之心,将世间万物都看作祭坛上用喂牲畜的草所扎的狗,让它们自荣...

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出自哪里
出自春秋庄子《庄子·外篇·在宥》。部分原文如下: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为者,事也;粗而不可不陈者,法也;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为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